61 余论 | 读《论语》的境界

61 余论 | 读《论语》的境界

00:00
07:12


【文稿】:



讲《论语》的智慧,林林总总,整好60集。这是计划中的事情。其实,《论语》一书的智慧,内容异常丰富,远远不只这些,只是我并不想把节目做得像从前烂婆娘的小脚一样又长又臭,所以删去了很多内容,只是把其中的精义,也是我主要的研究心得,作了絜领提纲的阐发,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吾愿已足。《易经》中有一句名言:“精义入神,以致用也”。讲的就是这个意思。讲到这里,“品读《论语》的智慧”这个节目的内容,也基本上讲完了。但是,兴右未尽,最后,来谈一下读余谈:读《论语》的境界。


为讲清这个问题,先得从读书的境界讲起。


读同一本书,不同的人体悟、反应各不相同。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一章》中所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上等之人听闻大道,会勤勉地把它付诸实践。中等之人听闻大道,若有若无。下等之人听闻大道,会大声讥笑它。不大笶不足以为大道。


读同一本经典,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段,他的所得深浅也各不相同。涨潮在《幽梦影》这本书里面讲到读书的境界:“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少年人读书啊,就好像在门缝中看月亮一样,因为阅历不足,受了很大的局限。中年人读书,因为阅历广泛,就好像在庭中望月一样,能够看个究竟,但是也受一定的视野限制。到老年读书,因为有了丰富的人生阅历,就好像台上玩月,一览无余。


了解了读书的境界,因此,我们就可以懂得《论语》也有不同的境界。不同的人读《论语》有不同的心得体会,同一人在不同的年龄段读《论语》也有不同的心得体会。


那么,读《论语》的境界究竟有哪些境界呢?这里面有一段资料,是程子讲的,很有意思。他说人们读《论语》有四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有读了全然无事者”。读了等于没读,犹如东风射马耳,什么也没留下。第二种境界,“有读了后其中得一二句而喜者”。读了《论语》中一两句名言警句,深获吾心、沾沾自喜。第三种境界,“有读了后,知好之者”。读了以后就喜欢上这本书了。第四种境界,“有读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 到了手舞足蹈这种境界。


凡有所学, 皆成性情。程子讲的读《论语》的第一种境界,似乎不是什么境界,但是,读了总比没有读好,对于读经典来说,读了总不会白读的,也许会在心中埋下了无数颗种子,或许在某一天机遇巧合,也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到了第二种境界也不错。以后我们在讲话、写文章过程当中,偶尔引用《论语》的名言警句,就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也可以显得自己有文化底蕴。到了第三种境界,是比较高的境界了。到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的阶段了,就可望有所成就。到了第四种境界,是最高境界了。到了“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阶段了。我们要干成任何一件大事,必须到痴魔的境界,正所谓“不疯魔不成活”。


不过在这里还要补充一点,程子讲的第四种境界,还不能算是最高境界,最高的境界应该是知行合一的境界。读书与做人从来就不是两回事情。一个人如果读《论语》前与读《论语》后的性情与气质未曾发生多大变化,这意味着他并没有读好《论语》。把《论语》的思想精义融入我们的思想与情感,转化为我们的思维与信念,落实到我们的具体的言行,这才是读《论语》的最高境界。


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论读书》一文中写道: “有的书浅尝即可,有些书只需囫囵吞枣,只有少数书需要咀嚼消化。” 在中华历史长河中,象《论语》《道德经》《坛经》等等,是几千年以来传诵不绝、经久不衰的经典之作,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宝库,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值得我们用一生去阅读、用生命去体悟、用行为去诠释的煌煌巨著。


因此,对于《论语》这本经典,我们的态度是:读一句,算一句;读一段,算一段;读一篇,算一篇。需要日积月累,不断探索,最后,渐入佳境、融会贯通。如果能够在这个基础上,身体力行、知行合一,最后就能达到一种化境——止于至善。


最后,十分感谢各位朋友的风雨相伴,不离不弃。讲得不妥之处,敬请提出宝贵意见。衷心期待着,后会有期!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206644030

    陆老师你不是传播论语的大道啊。

    陆卫明教授 回复 @听友206644030: 谢谢你的意见,还得请教一下,你认为《论语》的大道是什么?

  • 百山游子

    是所谓,佛度有缘人!同一本书,同一件事,同一个人,每个人看了感悟都不同!非常感谢陆教授的精彩讲解,非常受教育,对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又有了更多的理解,只是之前也不过是粗略地读了读论语,这次也是匆匆地听了一遍,所以很多东西并不能完全听明白。要回头去再背背原文,再来听第二遍!

    陆卫明教授 回复 @百山游子: 谢谢,多提宝贵意见!

  • NeverLoseHope_gx

    陆教授,这些日子我一直在听您的讲座,最早是通过学习强国平台慕课看到的,我看了几遍,这次又在喜马拉雅听了您讲的《论语的智慧》,让我很有收获!喜马拉雅您讲的内容比学习强国的内容更加丰富的多。 喜马拉雅您的文字讲稿,有没有印制成册的书籍,我很想拜读一下,谢谢您!

    陆卫明教授 回复 @NeverLoseHope_gx: 会出版的,到时告知。

  • 光明磊落问心无愧

    老师讲的非常好!期待老师新课!

  • 百山游子

    第二遍听完了!读了一遍论语,回来听好多了!再次感谢陆教授的精彩讲解,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