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疑云密布的雍正继位,听听史学大家怎么说

74 疑云密布的雍正继位,听听史学大家怎么说

00:00
24:22

【背景】


上个世纪末播出并广受好评的历史大剧《雍正王朝》,相信各位一定都不陌生。在这部剧里,唐国强饰演的雍正铁面无私、一心为公,赢得了许多观众的好感,也让人们在欣赏剧情的同时,不由得为他遭受兄弟排挤的遭遇叫屈。


这部剧的故事性极强,可以说是高潮迭起,但其中最能调动观众情绪的,莫过于康熙临终前传位于雍正这一节。抛开剧中演员们的精彩演绎不谈,这段历史本身也是众多清史爱好者关注的一大焦点。而且雍正究竟是继位还是篡位这个问题,不光是历史爱好者们经常讨论,就连研究清史的历代史学泰斗,对此也是各执一词。直至今日,雍正继位之谜仍然是“斧声烛影”,没有人能给出确切的答案。


【正文】


不过历史研究的魅力,也正在于此。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梳理和推断拨云见日,本来就是研究历史的一大目标,雍正继位这么一个大热的话题,自然也少不了关注度。长期以来,受评书、小说等文学作品影响,人们一直相信,雍正是篡位而非继位,再加上历史上的雍正在登基后,的确对他的政敌展开了大规模的报复,这就让人更加坚定了这种想法。


但是在这里,我们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的是,民间关于雍正篡位流传甚广的几个说法,都纯属无稽之谈,连真相的边儿都摸不着。比方说所谓雍正篡改康熙遗诏,“改十为于”的说法,就是典型的瞎扯淡。这样讲的人,根本就不知道清代关于皇子的书写制度。清朝在书写皇子的时候,不是直接写他是第几子就行的,前面一定要冠以一个“皇”字,那“皇四子”和“皇十四子”差着一个字呢,怎么改?改成“传位于皇于四子”吗?再者说了,在清代,繁体的“於”字和简体的“于”并不通用,在这种事关国本的诏书上,大家都不是傻子,肯定会用繁体,不给人以可乘之机。


而且最重要的是,历史上压根就不存在什么“康熙亲笔遗诏”,康熙死的时候事出突然,他是在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七日感到身体不适的,本以为只是小病,没想到十三日就病死了,仓促之间,他并没能来得及以文字的方式写清皇位的归属。现在保存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里的康熙遗诏原件,虽然不能确定是大臣们在康熙临终前根据他口述的内容记录的,还是雍正继位后安排人写的,但肯定不是康熙自己的手笔,而是雍正主导的。如果说雍正对于篡位早有预谋,那他还犯得上改遗诏吗?反正死无对证,直接写一份不是更好?


不过这个说法虽然离谱,却也有一点是说对了的,那就是在认同雍正篡位的清史研究者眼中,康熙的十四阿哥胤禵(tí)才是真正应该继承大统的皇子。这种观点,在专业领域被称作是雍正继位的“篡立说”,它的代表人物,就是大名鼎鼎的清史学科奠基人孟森先生。


在他的著作《清世宗入承大统考实》中,孟森认为清朝的官修史料汇编《清实录》,在有关雍正继位一事上很有可能做了篡改,而且清朝皇室随意改动《清实录》里的内容可谓是“惯犯”行为,一直到光绪年间都有踪迹可寻,反而不如乾隆年间的史学家蒋良骐纂修的《东华录》可信。在此基础上,孟森结合其它相关史料,认为在康熙晚年,王公大臣们都知道康熙想要立的接班人不是四阿哥胤禛,而是十四阿哥胤禵(tí)。雍正登基后,为了掩盖自己的篡位行为,对相关史料做了删改。中央民大的王钟翰教授、中国社科院的杨珍教授等知名学者,虽然论证的过程各有不同,但也在这一问题上持相同观点。

 

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篡立说”都是雍正继位之谜的主流观点。其实也难怪大家会先入为主地认为雍正篡位,实在是他登基后的所作所为疑点太多了!而且用现在的话来讲,雍正在这件事情上的“危机公关”,做的也实在是不怎么地。你雍正是皇帝,本应说一不二,像曾静这样的人编排你,杀了就完了呗!非要跟他在一块儿写出本《大义觉迷录》来,把别人编排你篡位的事儿抖露给天下人看,这能不让人产生更多的联想吗?虽然乾隆继位后,第一时间处死了曾静,销毁了这本书,但是在这之前,雍正已经让人带着曾静到处宣讲一圈了,乾隆再怎么想给父皇堵窟窿,也挡不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


最要命的是,雍正在《大义觉迷录》里,还真没拿出什么让人确信无疑的材料来,能坐实自己继位的合理性,甚至和他在其它资料里的表述都对不上号。不过这件事情也不能全怪雍正,他也是被爹坑了,有苦说不出,谁让康熙在生前没能处理好九子夺嫡的风波呢?再加上康熙在二废太子后,至死也没有明确表现出想要传位给哪个皇子,人们因此推测在诸皇子中最受康熙喜爱的十四子胤禵才是真命天子,也就情有可原了。


那么这一观点是因为什么原因遭受到挑战的呢?


八十年代开始,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推行,一批此前从不示人的清朝皇室档案,也随之对外开放了。在第一历史档案馆里,存有清朝皇室的“玉牒”,是解开雍正继位之谜的一个重要资料。这个玉牒就是皇室成员的族谱,爱新觉罗家族有哪些人,从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往后,上面都写得清清楚楚,体量非常庞大,有1070册之多。


为什么说玉牒在雍正继位的问题上重要呢?这就要说到雍正“篡立说”的另一种主流论点了。雍正即位后,他的兄弟们因为要避皇上的名讳,所以都得改名,除了十三弟允祥因为和他关系好,后来被允许改回“胤”字之外,其他人都改了。老十四胤禵更倒霉,他本来是叫胤祯的,一下子俩字儿都改了。所以有的学者就说,“改祯为禛,实属易易”。意思是说,既然康熙的遗诏是口述的,那么老年人临终之前说话吐字含混很正常,“祯”和“禛”那么相近,雍正当然就有机可乘了!而且雍正继位后,把胤祯的名字改成允禵,除了避讳的原因,肯定也有掩饰非法继位的意图。


这种说法在清代玉牒对外开放之前,几乎可以说是无懈可击。但在康熙朝的玉牒里,学者们发现了问题。首先,“祯”在古代有“征”的读音,通过比照玉牒中的满文记录,再结合《康熙字典》里“祯”字的发音,坐实了这个字在当时就是念“征”,这就推翻了吐字不清的假设。其次,康熙年间几个版本的玉牒里,汉文记载的十四阿哥的名字有两个版本,一个是胤禵,一个是胤祯,也就是说,早在雍正即位之前,十四阿哥就曾用“禵”字做过自己的名字。那为什么十四阿哥在康熙年间就曾改名呢?这是因为在他长大成人的时候,礼部发现了他的名字和大阿哥胤禔(zhī)的名字在汉文发音上相近,之前他还小,不会参与国家的政治活动,所以说这个名字改不改还无所谓,但将来他的名字要出现在政府文件里面了,如果因为读音问题,导致撰写公文的时候出现了偏差,那就会非常麻烦。本着“长幼有序”的原则,礼部就告请康熙说,把十四阿哥的名字改成胤祯,来避免可能出现的问题。


所以说,十四阿哥在雍正即位后改名不假,但那也只是改回了他本来的名字。至于改名的原因,从避讳的角度上看也很好理解,古代避讳皇上的名字时,不光字相同音相同的要改,就连写起来相近或是读起来相似的也要改。雍正刚登基的时候,有一个叫蓝廷珍的大臣就曾上过折子,问自己的“珍”字要不要避讳,雍正就回他说,你这个名字朕挺喜欢的,改来改去也麻烦,就不用改了,可见当时避讳的范围是很大的,如果雍正不准许这个大臣用原名,那么他也肯定要遵循避讳的原则把这个“珍”字改掉。


总而言之,时至今日,关于雍正继位之谜,我们依然拿不出一个确凿的证据,来说明他确实是篡位,或者确实是合法继位。过去的舆论认为,从雍正在即位后的言行举止,和他身边人的反应来看,即便他没有弑父杀母,他的皇位起码也是来路不正。但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我们不妨秉着“疑罪从无”的态度,把这个帽子从雍正的头上拿下来。毕竟评价一个帝王是否优秀的标准,是他的历史功绩,而非他的皇位是不是来路不正,不然的话,我们又为什么会给予唐太宗、宋太祖这些帝王以极高的评价呢?


今天的节目就讲到这里,感谢您的收听,请您继续关注《清代皇陵秘闻录》,跟我们一道了解清朝宫廷里的更多故事。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