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做什么游戏、玩什么玩具有利于提升空间能力?

20-做什么游戏、玩什么玩具有利于提升空间能力?

00:00
11:15

大家好,我是邹丽娜。

 

上一节课中,我们讲到了空间思维能力对孩子各方面发展的重要性。很多爸爸妈妈听完就着急了,想尽快知道该如何从小给孩子做提升。今天呢,我就从三个方面,给你具体讲讲提升空间能力的方法。

 

第一个方面:别阻挡孩子对空间的探索

 

首先啊,我想请你想一想,当发现孩子有下面这些举动时,你会怎么做?是阻止孩子去做,还是不阻止也不鼓励,或者是会做好安全准备同时鼓励宝宝去尝试?

 

比如,还不太会走的小宝宝特别喜欢扔东西,把床上的东西扔到床下,把围栏里的东西扔到围栏外,一边扔还一边傻乐。这个年龄段的宝宝有的还喜欢到处爬,在地上爬,从一个地方爬到另一个地方,扶着坐起来或站起来,就是坐到沙发上也不老实,总是在沙发靠背上爬来爬去、爬上爬下。

 

再大一点的宝宝,开始玩积木。一开始他们好像特别享受搭完就推倒的过程,过了一阵之后,常常是不照着规定的图案搭,也没什么计划,搭出来什么是什么。还有的孩子,迷恋玩交通类游戏,天天在家就是开汽车,开火车,开飞机,开的满世界跑。在户外,在操场上,孩子们都喜欢玩滑梯,攀爬架、秋千甚至是双杠,有的看上去是有点危险的。在一些郊野公园,偶尔,你可能还会看到一群孩子们在爬树玩。

 

遇到这些情况,你会怎么做呢?我相信,一部分家长的态度是阻止孩子,或者至少是不鼓励孩子这么去做的。

 

这背后,有很多原因。有的父母会觉得孩子扔东西是故意给自己找麻烦;有的父母觉得在地上爬太脏了,不愿意让孩子爬来爬去;有的父母受不了孩子没有计划地搭积木,会对孩子说,“不是这样搭的,说明书上写着呢,应该是这样搭的!”有的父母觉得孩子一天到晚玩驾驶游戏太单一了,千方百计地想让孩子玩点别的;我还见过有些父母,孩子玩个滑梯,她就像贴身保安一样,扶着孩子上楼梯,扶着孩子滑下来,嘴里千叮咛万嘱咐,稍微滑得快点了,孩子还没怎么样,她已经开始大呼小叫了。

 

其实,上面我举例的这些场景,都和发展孩子的空间能力有关。扔东西,是通过动作,帮助孩子在大脑中建立物体的空间关系,熟悉物体的运动轨迹,对未来的空间推理能力有很大帮助;爬来爬去,是孩子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走向全世界的过程之一,是孩子在用身体来感知大空间内的位置和距离;随心所欲的玩搭建游戏,是孩子在动手感知空间的形成,感知空间内外部的关系;玩交通游戏,可以让孩子有很好的方向感,在大脑中形成空间地图;而户外的略带危险性的空间游戏,只要孩子和大人都做好安全准备,孩子就可以通过大运动,来感受身体和外部环境间的空间关系。孩子就是在这样一点一滴的小事中,理解空间,感受空间的。

 

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面对上面这些情况,你可以怎么做呢?我就认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爸爸,他说啊,“宝宝不是喜欢扔吗?我就划定一个安全区域,给他各种各样的东西,让他随便扔;他不是爱到处爬吗?我就给他穿好衣服袜子,带好手套,爱爬就爬吧,正好给我当扫地机器人了……;带孩子出去旅行,娃迷上了开飞机,我就买了一张世界地图挂墙上,天天问孩子,今天你想飞哪啊?孩子说,美国啊,我就接着说,那得转机啊,咱们来设计下路线吧!我家孩子有一阵还特别喜欢往下跳,我就一节一节增加台阶让他尝试;周末和朋友聚会带孩子去郊区玩,我就教他们爬树,树上的风景多好啊!”所以你看,聪明的父母,会做好准备,支持孩子各类型的空间游戏,而不是处处限制孩子的探索。

 

第二个方面:玩建构类游戏,方法很重要。

 

咱们在上一节课中还讲到了很多实验,实验结果都是证明玩建构类的游戏的确可以帮助孩子提升空间能力。但是怎么玩才能玩出最佳效果,这可是有讲究的。

 

首先,你要知道不同阶段孩子玩积木的大致水平,这和孩子的心智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小宝宝一开始都是搭了推推了再搭,慢慢地,他开始尝试给自己搭完的积木起个名字或编一个故事,等到玩得比较熟练了,他们会慢慢尝试按照说明书中的方法搭,或者邀请你或其他小朋友一起合作搭建,当孩子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推理能力,他才可以像大人一样,有目的性计划性地去搭建。

 

在这个过程中,你要注意的是,别急于纠正孩子,也别着急替孩子完成搭建,这两种方式,不仅会让孩子丧失探索搭建的兴趣,还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那么,和孩子互动的正确方式是什么呢?

 

你可以先观察孩子是怎么玩积木的,然后跟着孩子的节奏和水平走。比如你观察到,孩子最近的搭建方法都是往上垒高高,搭出来的结构也都是摩天大楼,那就可以在他旁边坐下来,搭出一个有空中桥梁连接的双子塔。对孩子来说,你搭建的双子塔和他原来的摩天大楼有类似,但又有不同,孩子会觉得好奇,想模仿,而且因为有相似之处,难度不大,孩子不会有太大压力,在能力上,这属于他踮起脚尖就可以够到的。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孩子会被你的作品吸引,主动观察,拆解,然后试着自己去模仿。当然了,如果他在模仿中遇到困难,你可以用提问的方式,鼓励孩子主动思考,而不是直接给答案或者直接上手帮忙。

 

等到孩子有一定的搭建能力了,你还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鼓励孩子尝试故事中各种场景和结构。比如,孩子刚读过日本作家岩井俊雄的经典绘本《100层的房子》,你就可以问问孩子,小老鼠的家和青蛙的家有什么不一样呀?咱们来搭一搭吧!有研究就发现啊,用故事的方法引入目标进行搭建的话,孩子在空间想象、心理旋转、积木搭建方面的能力可以提升得更快。这可能是因为,在故事中,孩子的搭建意愿更强烈,故事的情节也带动了孩子更主动地去思考,怎么样才能搭成故事中的样子。最后,当孩子完成作品,和故事中的场景一比对,自己就能发现哪里搭对了,哪里还有问题,孩子会更有意愿去改进自己的作品。

 

第三个方面:多多使用空间词汇。

 

咱们在讲语言能力发展的时候讲过了,语言是思想的外衣。也就是说,思维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而透过语言,人们也能更好地理解、掌握思维。在空间能力的提升方面,当然也少不了强大的语言工具来帮忙。

 

有研究就发现,让孩子多接触丰富的空间词汇,孩子的空间思维能力就可以提高。在一项对学龄前儿童做的研究中,知道更多空间词语(比如中间、上面、下面和附近)的孩子更擅长用块体重现空间设计。

 

还有科学家研究了52个14个月龄起的宝宝,他们记录了家庭中父母对子女说的空间词汇量和孩子说话时使用的空间词汇的数量。等到孩子们 54 个月大的时候,研究人员让孩子们参加了几个空间思维能力的非言语测试,其中包括为低龄孩子准备的心理旋转任务。研究就发现,那些听过很多空间词汇,并且使用了大量空间语言的孩子,获得了更好的测试成绩。

 

听了上面这些研究,相信你已经明白空间词汇的重要作用。那么空间词汇都包括哪些呢?我给你举举例子你就明白了。它包括正方形、圆形、菱形这样的形状词汇,包括大、小、高、矮这样的尺寸词汇,包括直的、弯的、正面、侧面这样的空间特征词汇,还包括里外、上下、左右、在…前面以及东南西北这样的空间关系词汇。

 

所以,下次当你和孩子玩积木的时候,你可以先帮助孩子描述下各个场景或结构的形状、尺寸、空间特征、空间关系,比如这个双子塔是三角形的,特别高,它直直地矗立在草坪上,双子塔的门是向南开的,门的前方有一个喷泉……除了积木之外,你们还可以玩刚才提到的交通路线设计游戏,也同样会使用到很多空间词汇。

 

不光是在玩游戏的时候,在日常生活中,你也可以注意多和孩子谈论空间。第一次去公园玩,你们可以一起看看公园入口处的地图,讨论下你们的游玩路线;要去经常光顾的超市买东西了,你可以让孩子做你的导航仪,让他用语言描述指令,看你们能不能顺利到达超市。

 

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从三个方面给你讲解了如何提升孩子的空间能力。首先你要注意保护孩子自发的空间探索欲,只要没有触碰到安全的底线,要更多给予孩子支持,而不是保护过度限制过度;其次在玩建构类游戏的时候,要少纠正少插手,多观察孩子,搭建出对孩子略有难度的结构,启发孩子主动去模仿和探究,你还可以用故事的方式引入搭建目标,让孩子的空间思维得到更好的锻炼;最后,别忘记在你们的亲子生活中,多引入空间词汇,让强大的语言来帮忙。愿我们的孩子,都能拥有“立起来思考”的能力。

 

做更好的父母,从理解孩子的大脑开始。我们下期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