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4年5亿活跃用户,拼多多如何爆发增长?|爆发线

第16课:4年5亿活跃用户,拼多多如何爆发增长?|爆发线

00:00
16:03

每天10分钟,让好的增长落地。你好,欢迎来到《增长五线》课程,我是王赛,一名企业家的市场增长战略顾问。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进入爆发线模块的学习。

 

在讲这部分内容之前,我们再来看下已经学过的增长五线中三条线的布局,以及都有什么用。

 

我在音频文稿中准备了一张企业增长五线的图片,你也可以对照图片,一目了然的看清楚这三条线的布局。

 

(增长五线的图片)

图片

 

首先是撤退线,核心在做好最坏打算,以退为进;第二条线是成长底线,核心在,建立持续交易的业务线,做好增长的基石;第三条线是增长线,核心在,要诀是画一张增长地图,尽可能穷尽所有的增长路径,然后整体布局进攻,获取增长。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第四条线,爆发线

 

没有哪个 CEO 不想让自己的企业、业务爆发。增长地图可以设计增长线,企业也可以做加法增长,但是在今天是数字化时代,CEO更希望弯道超车或者换道超车,获得乘法式增长,甚至是指数级增长。

 

有一次,我跟国内最大的金融集团董事长聊天,我们用增长地图的方式分解出目前这家集团业务的增方向。他看完增长地图后,问我:“我认为你讲的都对, 但是有没有可以迅速发展起来的超级武器?” 我知道他说的超级武器,就是指业务可以迅速获得指数级爆发的模式,也就是我在增长五线中提到的爆发线。 

 

 什么是爆发线

 

我们先来看爆发这个词。爆发,是和线性的增长模式不一样的,它是非线性的发展,是跨越性的发展,甚至是指数级的发展。

 

爆发的定义来看,我们会发现爆发线有两个特点:第一个就是快, 拥有爆发线的公司是典型的快公司。第二个特点是裂变,爆发线的和传统的线性增长的不一样。它具备指数算法的逻辑。 

 

什么意思?我们对照公司增长类型来解释下,可能会更明白些。

 

线性增长的公司做的是算术增长,就是在原有的市场地图上做加法,公司一般会处于从 1  n 的阶段 , 进入新的区域、推出新的产品,深度开发旧有区域和客户。比如一些欧美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或者中国公司进入东南亚市场,这是大多数公司在成长中要经历的增长路径。

 

而具备爆发线的公司做的是指数级增长,也就是乘法增长。

我跟谷歌技术工程的负责人,也是未来学家雷·库兹韦尔(Ray Kurzweil)聊过指数级增长这个话题。他打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比喻,他说如果算法是算数增长,那你沿直线往前走30 步,从第一步开始,1234...  30 步时你走到了30。而如果算法变成指数增长,那么以指数级的速度走 30 步,则是 1248... 走到 30 步时你就走到了 5 亿。

 

305亿,这就是指数级增长的厉害。指数级的增长效果在初期并不显著, 但在这种增长逻辑下,最后几步都会以爆炸式的方式呈现。

 

所以,我把“爆发线”定义为“让业务指数级增长的线”。

 

好,知道了什么是爆发线,以及爆发线的增长模式之后,我们来分析一个典型的爆发增长的企业案例,拼多多。

 

拼多多成立于20159月,才两个月时候,用户数就突破了1200万,而且没有投放任何广告。它只用两年就把成交额做到了1000亿元,而相比之下京东是用了10年,淘宝用了5年。

 

如今拼多多用户数突破5亿,活跃用户规模不断扩大,早已不只是三四线城市的居民,一二线城市居民也在增长。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双11当天,有6.6亿用户剁手,其中2.2亿,也就是三分之一的人在拼多多商城买了东西。

 

这样一家成立不到5年的公司,怎么做到的?

 

《孙子兵法·势篇》有这样一句话,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 一家企业的成功,不是因为企业自己的因素来决定的,更大程度上是依靠了时代机遇,抓住了势能。海尔集团董事长张瑞敏就表达过类似的观点,他说,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

 

所以,我在发刊词那节课中,跟你分享企业的增长公式时,先提到的两个增长来源就是宏观经济增长红利+产业增长红利,然后才是企业的模式红利,和更微观层面的运营增长红利。

 

回到拼多多案例,它的爆发性增长的势能在哪儿

 

我总结了3个势能。

 

第一个,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势能。

 

2015年是什么时候?中国移动互联网向三线到六线市场渗透,智能手机加速下沉。在2006年到2017年的十年里,手机网民占整体网民的比例从0.2% 上升到97.5%,移动支付的条件也成熟了,这时候,三线到六线的居民可以用智能手机买东西了。

 

但一二线市场在经历消费升级,服务这个市场的,PC时代的电商巨头天猫和京东重点提升电商品质,淘宝开始规范化运营,也出现了以网易严选为代表的精品电商平台。

 

这种情况下,三线到六线城市的用户需求没有被满足。这部分用户的特点是高价格敏感度,他们在意的是价格便宜便宜再便宜,是不是品牌没那么重要,实不实用更重要。

 

可以说,这个市场,这大批流量是京东和阿里之前没有留意到的, 而拼多多创始人及 CEO黄峥却看到了,所以拼多多一开始就瞄准了三线到六线的城市。2017年,拼多多近65%的用户分布在三线及以下的城市,一线用户比例仅占7.56%。同时期,京东的一线城市用户比例约为 15.7%

 

当然,随着发展,到2019年,拼多多平台上一二线城市的用户不断增加,一二线城市的成交额已经占到一半。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这就要说到,拼多多的第二个势能,社交+电商的裂变模式。

 

 在中国互联网界,阿里巴巴和腾讯这两家互联网超级巨头,阿里占据了电商领域,腾讯在社交领域里无人出其右,双方都想在对方领域里拿走一部分市场,但似乎都没有找到一个能够将电商社交融合在一起的商业模式。

    

但拼多多做到了。它从一开始就给自己找到了超级流量入口,微信。

 

拼多多早期就拿到了微信这个社交平台的入口,在B轮融资时就引入了腾讯。微信的入口,让拼多多在淘宝、京东的垄断下找到了强有力的流量支持。然后拼多多用低价产品吸引用户,用拼团这种自带社交属性的裂变方法,快速获客。

 

用户想要拿到拼多多上的超级优惠价格,就要主动发起拼 团,只要激活一个用户,用户周边尤其是微信上的朋友、 家人、邻居都有可能被覆盖,就像你把石头投入湖水中, 形成的一圈一圈涟漪,这种连带式组团使得消费者的社交资产被充分激活。

 

拼多多还布局了微信小程序,利用微信小程序  “无须安装、用完即走、无须注册、无须登录等特性, 大大降低了用户装载App的时间成本,增强了消费者购物的便利性。

 

拼多多还用微信红包把用户社交关系资产用到极致,为自己的App导流。拼多多不定期给用户发放分享红包。用户只要把红包分享出去,并且在一定数量的好友打开拼多多App 之后,就能一起获得抵扣金。这种方法把非App 用户引流到拼多多App。同时,为了留住用户, 拼多多还通过签到红包、答题红包等方式增强用户黏性。

 

这种社交+电商的融合模式使拼多多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快速亿级用户,如今坐拥5亿用户。

 

这意味着什么?有了5亿用户的数据,拼多多就有机会指数级增长。

 

这就要说到,拼多多的第三个势能,数据。拼多多不断的挖掘用户数据,激活用户关系。

 

这时候拼多多的商业模式变成了C2B,也有人叫做C2M模式,逻辑是用数据做到货找人

 

什么意思?

 

传统时代的电商业务基本上是B2C,即企业面对消费者,进行推广传播、渠道构建与销售活动,增长是线性的加法式增长,这种模式下企业生产一批货就卖给消费者一批货,消费者要自己通过渠道方来买货,渠道方有货就买,没货就只能坐等,一直等到企业的生产出来后给到渠道方。

 

这是比较稳定的,是渠道方主导的人找货逻辑。因为数字化程度不够,很大程度上存在商品溢价普遍过高、商品有效供给率不足等现象。

 

而在今天的数字时代,有一个鲜明的特点,消费者自己就是互联体,就是一个数据库。深挖数据可以充分激活用户关系资产,增长算法就从B2C的线性增长变成了B2C2CN次方模式,N次方就是用户的指数裂变。

 

在这种情况下,拼多多可以拿着5亿多用户数据,让货找人,让每一件商品在生产之初就知道谁会来买,在哪儿以及什么时候可以被买到,大大提供了商品的有效供给,大大缩短了中间渠道方的流程和成本。

 

这时候供应链的重点正逐渐从渠道向消费者转移,拼多多建立的是消费者为主导的电商模式,消费者的选择直接影响了平台推荐和制造商们,而消费者的选择是可以通过挖掘数据不断优化的,是可以指数级增长的。

 

讲到这儿,你肯定会好奇,如何设计爆发线,才有可能做到拼多多那样的指数级增长?

 

我诚实的告诉你,要先看你有没有数字化基因。

   

拼多多的这种指数级增长是传统公司做不到的。今天的最大势能就是数字化,企业如果没有按下数字化的按钮,是不可能实现爆发式增长的。 

 

我对比过1916—2004 年成立的市值过千亿美元的企业,按照数字化的基因来做一个划分,我发现1987 年之后创立的企业,如果没有数字化的基因,不可能达到千亿美元的市值,比如 1995 年的亚马逊,1998 年的谷歌,1999 年的阿里巴巴, 2004年的脸书。这些千亿美元市值的企业,无一例外拥有数字化基因。 

 

我认为未来只有3种类型的企业:

 

1种是原生型数字公司典型的就是 BAT、谷歌、亚马逊、脸书这类公司。这类公司自诞生起,就具有互联网形态,就有数据累积,未来可以依据大数据积累往人工智能进化;

 

2种是再生型数字公司比如苹果、小米,这些公司的特点在于本来从事的是传统业务,但是创始人将其互联网化、数字化,使得这些公司具有后天的数字化特点,当然这些公司的估值比同行业的传统企业高 10 倍,甚至百倍

 

3种就是还没有数字化基因的传统公司在数字化浪潮中很难获得爆发增长。 

 

我真诚的希望企业、企业家们和业务负责人们充分认识到这点,思考数字化转型的可能性,能抓住数字时代获得爆发增长的势能。

 

好,这节课讲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们最后小结一下。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增长五线中的第四条线,爆发线,这是一条可以获得指数级增长的线,我们还分析了拼多多获得爆发增长的3个势能,最重要的是抓住了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机遇和数据化势能。

 

最后,我还跟你分享了在今天这个数字化时代,企业要想获得设计爆发线的机会,需要先看看自己企业有没有数字化基因。

 

好,在这节课最后,我也请你思考1个问题:你所在的企业或者你负责的业务,有没有数字化基因?为什么?


 

欢迎你留言跟我分享互动,让我们一起学习,让好的增长落地。

 

谢谢你的聆听,我们下节课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