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 黄金白银一世纪:俄罗斯文学与俄国历史

27 | 黄金白银一世纪:俄罗斯文学与俄国历史

00:00
23:04

一、知识点卡片


二、思维导图

三、文稿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上一讲,我们谈到了列宁如何从民粹主义失败中寻找原因,重新寻找俄国革命的道路,进而成立了俄国最早的社会主义组织和后来在俄国历史上发挥极其重要作用的布尔什维克党。值得关注的是,列宁作为一个理论家,他不仅专注革命理论的建设,同时他还是一个实践家。就是另外一方面,他积极地将自己对革命道路的设想付诸于实践,最终就形成了他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解,形成了他对在俄国实现社会主义革命乃至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整套的理论,我们称它为“列宁主义”,或者称它为“布尔什维克主义”。


在这一讲里呢,我就要谈一谈19世纪的俄罗斯文学与俄罗斯历史的关系,准确地说呢,就是俄罗斯文学是如何影响俄罗斯历史发展的?


这个时代,学者们把它称作是“黄金时代”。“黄金时代”是始于普希金成名的19世纪20年代,止于19世纪70年代。随后呢从90年代起,又开始了“白银时代”。那么,黄金与白银可以说是双璧辉映,白银时代一直延续到了20世纪30年代。在白银时代的前期,最突出的两位作家是列夫·托尔斯泰和契诃夫,后期则是蒲宁、古米廖夫和高尔基的成就最为辉煌。在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几位极有成就的女诗人,例如与被称作“俄罗斯诗歌的太阳”的普希金遥遥相对的“俄罗斯诗歌的月亮”的女诗人阿赫玛托娃。


      

古米廖夫(1886-1921)阿赫玛托娃(1889-1966)夫妇


值得强调的是,俄罗斯文学的兴盛发达,“黄金时代”和“白银时代”,持续了100年的辉煌璀璨。它不仅反映了俄罗斯文化的繁荣,不仅仅为世界文化宝库增加了新的基础,它更重要一点是深刻地反映了俄罗斯文学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文学,或保守一点地说,是远强于其他国家文学的特点。那么是什么特点呢?


在我看来,第一个特点,就是俄罗斯文学中心主义。简单地说,就是在俄罗斯的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等门类中,只有文学是处在中心地位,或者可以说是唯一的中心地位,甚至还可以说是处在一个统治地位、支配地位。也就是说,任何其他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经济思想、教育思想、法律思想等等,都必须通过文学这个最好的媒介表现出来、反映出来。文学往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当然了,这一点并不仅仅是俄罗斯独有的,在世界其他的发达国家中,比如说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这种现象也都是存在的。


但是有一点要说明,就是这种现象在俄罗斯是最突出的,甚至可以说文学中心主义是俄罗斯文化的最大特点,俄罗斯的文学与文化可以说是命脉相连,两者间的紧密程度是其他国家都难以企及、难以达到的。在俄罗斯,文学几乎就是俄罗斯文化的代言人,甚至有的时候是唯一的代言人。特别是在沙皇政府实行专制统治、思想上不民主、正常的语言和思想表达的渠道不通畅、被阻塞的时候,文学就成了一切思想的唯一的代言人。这是第一个特点。


第二个特点就是诗言志。我们知道诗言志,这原本是中国的一个美学观点,我把它引到这里,想要说明俄罗斯的文学承载了浓厚的思想性、哲学性的任务。所谓“诗言志”,就是赋诗言志,也就是说,诗人,包括作家、艺术家,他们在进行文学艺术创作的时候,他们的主要目的不是文学本身,而是把文学作品作为表达自己的政治愿望和政治抱负的工具,通过文学艺术作品来表达对当时的社会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的期待。


那这一点呢,在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俄罗斯文学中表现得最为强烈。因为19世纪上半期是“军棍沙皇”尼古拉一世的统治时代,他刚刚镇压了十二月党人起义,建立了两个可怕的机构,一个是军事警察机构,就是宪兵第三厅,另一个就是“思想警察机构”——国民教育部。而且,还有乌瓦罗夫制造出来了一个所谓的“官方国民性”理论,就成了高悬于俄国思想文化界、高悬于俄国知识分子头上的一个达摩克里斯之剑。于是,作家、诗人以及思想家们就只能通过文学艺术作品,通过诗歌、小说、戏剧、绘画、舞蹈等形式来表达对于专制制度、对于农奴制度、对于贵族等级制度的批判,来表达对于人民苦难的关怀,来表达对于未来社会道路的规划和理想。


伟大的作家果戈里,在他最著名的作品《死魂灵》的第一部的结尾处,他是这样写的:“俄罗斯啊,你不也像是一辆神奇的三套车一样嘛?俄罗斯啊,你到底要飞向何处去呢?”作者在这里以形象的语言在发问,俄罗斯的命运究竟如何?俄罗斯的出路是何在呢?可以说,果戈里的作品和及其他个人的一生都在背负着一个神圣的使命,就是为俄罗斯寻找一条出路。

果戈里(1809-1852)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


另外一个典型代表人物就是伟大的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他也被称作是“世界上最早的意识流派的小说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俄罗斯文坛上也是第一位享有世界声誉的作家。在青年时代,陀思妥耶夫斯基曾经参加过彼得堡的进步小组——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1849年,陀思妥耶夫斯基与他的同志一起被宪兵第三厅逮捕,随后进行了秘密的审判,判处绞刑,后来被沙皇尼古拉一世下令改为流放。在流放地,陀思妥耶夫斯基进行了宗教的忏悔,他宣布放弃社会主义理想,走向笃信东正教。


于是,在他的每一部作品里面,几乎都包含着浓厚的宗教的教化思想,像他的小说《被侮辱与被迫害的》《地下室人手记》《罪与罚》《白夜》等等,都通过细腻的、鞭辟入里的心理描写,反映了这些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这些小市民、小官吏、大学生,他们的悲惨处境和在绝望中的无力的挣扎。他的作品可以说是贯穿着浓厚的人道主义思想,当然也贯穿着浓厚的宗教教化的思想。


那么,为什么俄罗斯文学有以上两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呢?我想任何一种文学现象和文学特点的产生,都是有它特殊的社会背景的。彼得大帝时期的欧化改革和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的启蒙思想传播,是俄罗斯民族文学发展的起点。以此为契机,在18世纪下半期的俄罗斯文学,在创作方法和创作主题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原来的主题是服务于贵族的、反映贵族的感伤主义情怀的作品,或者是反映宗教主题的古典主义。


所谓感伤主义,就是仅仅关注于贵族的生活,关注于人们内心的情感,赞美过去、歌颂黑暗、哀叹死亡,也就是带有浓厚的悲观绝望的情绪的特征。所谓古典主义就是习惯从古希腊古罗马的神话中,从圣经的宗教故事中去寻找创作灵感。


而“新”在哪里呢?就是新的文学艺术作品变成了反对守旧、反对专制、反对愚昧,而宣传启蒙思想,它的主要的特点就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那么,进入19世纪,以反法卫国战争和十二月党人起义为巨大的推动力,那么浪漫主义又很快地让位于人本主义、人道主义和批判的现实主义。也就是说,这个时期的作品更多的是关注于对于现实生活的客观的、具体的和历史的描写。


首先在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里、屠格涅夫,还有列夫·托尔斯泰这些我们大家非常熟识的19世纪的伟大作家的笔下,共同创作了一个共同的形象——“多余的人”。在第18讲里,我已经介绍了这个形象,后来所出现的“忏悔的贵族”“奥勃洛莫夫性格”,这些形象实际上都是“多余的人”形象的一个变种和发展。那么“多余的人”的形象,它不是文学作品中生搬硬造出来的一个文学形象,它实际上是反映了俄国的现实的,它反映的是同时代的俄国贵族知识分子,他们的性格、他们的困惑、他们的理想以及他们的追求的。

莱蒙托夫(1814-1841)                              

屠格涅夫(1818-1883)


那么这些文学作品,它们反映了19世纪上半期,从贵族知识分子到平民知识分子到革命知识分子,在这个历史的大变革过程中所经历的心理上的和精神上的困惑,展现了这一个长时段中,俄国各个阶层,尤其是上层贵族阶层和知识分子阶层在思想意识上的急剧变动。


而“忏悔的贵族”呢,则是“多余人”的形象的一个发展和一个创新。那么,他们是19世纪70年代俄国文学中的一个典型形象,它实际上是对同时期的贵族出身的民粹派知识分子的一个真实的形象的描述。这些民粹派曾经满怀济世救民的豪情万丈,发动了“到民间去”运动,但最终呢是以失败告终。于是呢,他们开始思考,“谁之过”“怎么办”等等问题。


冈察洛夫的著名小说《奥勃洛摩夫》,主人公的懒惰习气被称为“奥勃洛摩夫性格”


在托尔斯泰的著名的作品《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等作品里面,都有很多的“忏悔的贵族”的形象。那么,有“忏悔的贵族”的形象、有“多余的人”的形象、有“奥勃洛莫夫性格”,也就有“新人”的形象。何为“新人”呢?“新人”是与“多余人”的形象是相对的。“多余的人”是消极的和惰性的一个文学形象,而“新人”的形象则是充满了新希望,代表了新时代,反映了新的意志和追求新世界的积极的形象。“新人”同样也是知识分子,但是他们多出身于平民,而不是贵族家庭。即便是出身于贵族家庭,最终也是与贵族家庭和贵族习气彻底决裂了。那么,“新人”形象则是俄国社会对于社会先进人士的呼唤,也是对俄国社会中大量的活生生的“新人”形象的一个展现和表彰。


1860年,屠格涅夫出版了他的小说《前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种代表时代精神的“新人”形象。随后呢,他又在《父与子》里面进一步塑造了一个新人形象——巴扎罗夫。在小说里,巴扎罗夫信仰唯物主义,信仰民本主义,他反对专制农奴制度,反对贵族。


在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小说《怎么办》中,“新人”形象则是更加地丰满,更加地典型。其中,拉赫梅托夫是俄罗斯文学中的第一个职业革命家的形象。他的作品洋溢着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激情。那么,在当时发起“到民间去”运动的民粹派们几乎是人手一册《怎么办》来伴随他们走遍俄国大小乡村。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小说《怎么办》中文版


除了文学作品之外,同时期的绘画和音乐作品,也力图表现“新人”形象。例如,19世纪70年代出现的俄国民族画派——巡回展览画派。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中不仅创造了一批的为争取新生活而奋斗、而流血、而牺牲的革命者的形象,也创造了一批的“新人”形象。克拉姆斯柯依是巡回展览画派的领袖,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画家,而且是一个出色的组织家和艺术评论家。

克拉姆斯柯依(1837-1887)


例如,他的代表作《荒野中的基督》,里面所展现的基督耶稣的形象,完全没有了宗教的神秘主义,完全是一个坐在十字路口,静心思考,苦苦思索国家命运、民族命运的一个知识分子的形象,是一个完完全全的“新人”形象。他的另外的代表作,像《无名女郎》《月夜》这两部作品中所展现的女性的形象,也是新女性的形象。因为在画面上的女性,虽然衣着华贵,但不浮艳,虽然面部表情自尊,但不倨傲,表现出来的是一个有知识、有理想、有追求、有信仰、有智慧,甚至有定力的一个新女性的形象,完全不同于那种脑满肠肥、狂妄自大的旧贵族女性的形象。

《荒野中的基督》(1872)

《月夜》(1880)

《无名女郎》(1883)


萨符拉索夫是俄国著名的风景画画家,他的作品对后来的俄国风景画有着极大的影响。尽管在他的作品上出现的不是人物,而是俄国大自然的美丽风景,出现的是山川河流、花鸟鱼虫,但是仍然给观众以强烈的清新之感,和对未来新生活、新世界、新社会的一种渴望。例如他的代表作《白嘴鸦飞来了》,就是通过在凛冽的寒冬里面,远远飞来了一群白嘴鸦而向观众们宣告:春天即将来了,新生活即将开始了,俄国社会也将发生变革了。值得一提的是,这部作品是创作于1871年,也就是在民粹派运动的热火朝天的时候,可以说它实际上也反映了当时的知识分子的一个追求。

萨符拉索夫(1830-1897)

《白嘴鸦飞来了》(1871)


这一讲里面呢,我介绍了不少的诗人、作家、画家等等。那么似乎我在讲的是艺术史,而不应该归为历史学的研究范畴之中。我想,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一个误解,至少在俄罗斯艺术史和俄罗斯历史这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误解。


因为俄罗斯文学艺术它具有两大特点,使俄罗斯艺术史和俄罗斯历史这两者的关系呢是无法分开、无法割裂的。一个特点就是我谈到的文学中心主义,就是19世纪到20世纪,俄国的一切的思想,都习惯通过文学方式表现出来。另一个特点就是诗言志。


也就是说黄金时代和白银时代的作家们、诗人们、画家们、戏剧家们、音乐家们等等,他们是身负民族责任、身负历史使命的,他们从内心里面承担了通过文学艺术作品来反映对社会现实、社会不公正,对于眼前的两大制度也就是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黑暗统治的批判,反映了他们对新世界新生活的渴望。


好的,这一讲呢就讲到这里。下一讲的主题是“流血星期日事件引发1905年革命和改革”,这是俄国进入新世纪之后发生的第一次大事件,它引发了随后连绵不绝的大革命和大改革。好的,我们这一讲就到这里,我是张建华,再见。

 

1905年彼得堡“流血星期日事件”

1905年俄国革命爆发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