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 列宁:给我一个革命家组织,我能翻转俄国

26 | 列宁:给我一个革命家组织,我能翻转俄国

00:00
17:49

一、知识点卡片

二、思维导图

三、文稿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上一讲,我们谈到了在俄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民粹主义理论和民族主义运动,并且还叙述了民粹主义运动失败之后,俄国的社会革命党对民粹主义理论和运动的继承和发展。这一讲里,我就要谈一谈在民粹主义运动失败之后,另一个民粹主义的直接继承者,布尔什维克党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


布尔什维克也就是后来的1917年十月革命的发动者和胜利者,也就是后来的苏维埃俄国,再后来的苏维埃联盟,也就是后来的俄罗斯共产党和苏联共产党,当然了,也就是后来共产国际的实际领导者。照例呢,我还是从布尔什维克党的奠基人和领导人——列宁的家世说起。


列宁于1870年出生在俄国南部的一个边陲小城辛比尔斯克,他出生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1924年,列宁去世,为了纪念列宁,苏联政府下令将辛比尔斯克改名为乌里扬诺夫斯克。为什么呢?因为列宁的全名是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也就是说,按照俄国人的习俗,“弗拉基米尔”是他的名字,“伊里奇”是他的父称,“乌里扬诺夫”是他的姓氏。

列宁在辛比尔斯克的童年故居


那么,“列宁”的姓氏又是怎么来的呢?其实,“列宁”只是列宁在从事革命活动之后,为自己取得一个假姓。这样做呢,一方面为了秘密从事革命活动做掩护,另外一方面当然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和家族。其实,“列宁”只是他写文章时所署名的150个笔名中的一个,当然是他最喜欢的一个笔名。


列宁在1887年中学毕业之后,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喀山大学法律系去学习。但是三个月以后,列宁因为参加革命活动被大学开除,随后被流放,也失去了读大学的机会。但是,列宁在流放地以校外自读生的身份,通过了彼得堡大学法律系的全部课程的国家考试,而获得了法学文凭。


上一讲我们讲到了俄国的民粹主义运动,民粹派运动失败之后,民粹派内部随即发生了分化,一部分人认为应该以更激烈的方式,政治恐怖主义,对待沙皇政府的白色恐怖,另一部分人宣布与沙皇政府和解,还有一部分人是以俄国最老资格的社会主义者和理论家普列汉诺夫、列宁等人为代表,试图去为俄国革命寻找新的道路。

普列汉诺夫(1856-1918)


他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关注于在欧洲产生重大影响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主义学说,列宁曾经说过:“俄国在半个世纪里经受了闻所未闻的痛苦和牺牲,表现出了空前未有的革命英雄气概,又以难以置信的毅力和舍身忘我的精神去探索去学习、去实践。它经历了失望,进行了验证,参照了欧洲的经验,真正地饱经苦难,才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一唯一正确的革命理论。”


1895年12月,列宁同其他的社会主义者将彼得堡的20多个社会主义小组和马克思主义小组联合组成了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这标志着俄国的工人运动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将工人阶级为改善劳动条件、增加工资等经济要求与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政治要求结合在一起,积极地在工人中间开展宣传鼓动工作,来唤醒工人的革命觉悟和他们的斗争意识,从而就开始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俄国工人运动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历史。

1897年,列宁(坐在中间者)与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的其他成员


随后,列宁又与其他的社会主义组织共同组建了俄国第一个社会主义政党,就是1898年成立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它是工人阶级所参加和组建的第一个政党。但是,当时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还是一个成员复杂、政治纲领不明确的政党,列宁决定从内部改造这个政党,使它真正地成为无产阶级的政党。1900年12月,列宁所创办的进步报纸《火星报》在国外出版,在报头上就印有十二月党人奥多耶夫斯基给普希金馈赠的著名诗句:“行看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火星报》实际上就是以这首名诗刊名的。

《火星报》第一期


在1903年7月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列宁所领导的《火星报》派与经济派等机会主义派别,在无产阶级专政、民族自决权、农民等问题上发生了严重的分歧。最后,在社会民主工党的中央组织机构选举时,拥护列宁主张的人在大会选举中获得了多数票,因此被称作“布尔什维克”,也就是“多数派”的意思,俄语发音就是“布尔什维克”(Большевик)。拥护经济派的人在选举中仅获得了少数票,他们是少数派,俄语的发音就是“孟什维克”(Меньшевик),于是,在俄国词典中最新的两个词,“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也就出现了。


列宁特别重视革命组织的建设,他曾经说过一句名言,这句名言就是:“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把俄国翻转过来。”您可能马上就想起,这其实应该是一句改编阿基米德那句著名的话的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把地球翻转过来。”何为一个革命的支点呢?那就是列宁以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将布尔什维克锻造成一个坚不可摧的核心力量,致力于发动俄国最广泛的阶层工人、士兵和农民,积极地为社会主义革命做准备。


二月革命胜利之后,列宁极为透彻地分析了俄国的政治局势,分析了俄国历史的发展前途,指出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政策,表明这个政府以及资产阶级已经根本地丧失其进步性了,而资产阶级制度也丧失了它在俄国存在的意义,只有布尔什维克,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够拯救俄国。随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成功地发动了十月革命,并且建立了人类历史上和地球上的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列宁(1870-1924)


现在,我要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同样是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运动,而民粹派的社会主义思想和“到民间去”运动,最终都是以失败而告终呢,而布尔什维克的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运动就能够在1917年的10月获得成功呢?我想这里有一些最为关键的原因。


首先,列宁改造了民粹主义理论中过于理想化的、过于空想的成分。列宁继承了民粹派将农民看成是革命的发动的对象的理论。但除此之外呢,列宁还看到了俄国革命的新力量,也就是随着俄国农奴制的废除,随着资本主义发展而出现了一个新的阶级,就是工人阶级,将工人阶级作为俄国最革命的领导阶级,将工人阶级和农民的联盟作为一个政治联盟,将来自欧洲的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与俄国革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这就产生了被称作是“布尔什维克主义”,也被称作是“列宁主义”的新理论。

《布尔什维克》,库斯托季耶夫画(1920)。一个象征革命分子的巨人举着红旗跨步穿越城市,人群在他脚下雀跃地迎接新的时代


因此呢,“列宁问题”的研究者,法国历史学家阿兰·别扎松,写了一本《列宁主义的知识起源》,他评价说:“法国的雅克宾派,左翼黑格尔派和马克思,斯拉夫派的两重唱者——赫尔岑和车尔尼雪夫斯基,民粹派的宣传,而后又是马克思主义者,以及普列汉诺夫等等因素的影响,都在列宁一生中产生了明显的作用。”那么,在这里,别扎松的观点呢是非常明确的,它就是强调列宁的思想不是空穴来风,它实际上是继承了从赫尔岑到车尔尼雪夫斯基到民粹派到普列汉诺夫等人的思想。


需要强调的是,列宁并不是死板地继承了以上这些人的思想,而是以扬弃的方式发展了这些人的思想,为自己所用,为布尔什维克所用。


第二点,列宁的革命理论,也就是列宁主义,是民粹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升华。曾经是民粹主义信条的信仰者的经历,并没有成为列宁政治上的包袱,也没有成为他思想上的绊脚石,反而促成列宁分析俄国的一个重要的独特的角度。就是列宁作为俄国知识分子中的一员,他在总结前人的经验和教训的时候,他通过理论创新和革命实践,找到了“俄国向何处去”这一问题的答案。这个答案就是俄国可以率先在欧洲、在世界上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立社会主义政权,也就是说,俄国可以率先跨越过卡夫丁峡谷,完成俄国现代化的突飞猛进发展。

1920年,布尔什维克海报,显示列宁扫除了君主、神职人员和资本家,标题写着“列宁同志清理污秽地球”


那什么是卡夫丁峡谷呢?卡夫丁峡谷这一典故是出自古罗马历史。就是在公元前321年,萨姆尼特人在古罗马卡夫丁附近的卡夫丁峡谷打败了罗马军队,并迫使罗马战俘从由长矛架起的形似城门的“牛轭”之下通过,以此来羞辱战败的罗马军队。后来,人们就以卡夫丁峡谷来比喻灾难性的历史经历,并可以引申为人们在谋求发展时所遇到的极大的困难和挑战。


因此,我们说列宁主义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它为一切落后的国家指出了一条以特殊的方式,跨越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而直接走向社会主义道路。途径就是先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然后再依靠政权的力量,积极努力地创造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各种条件。正因为如此,法国历史学家别扎松认为列宁可以说是“堪称十月革命和占地球三分之一的国家新型政权的缔造者、组织者和领导者”。


列宁之所以在当时的俄国众多的革命家在众多的革命领袖中脱颖而出,我认为第一个原因就是列宁对俄国国情的清醒和正确的认识。


那么俄国的国情是什么?资本主义不发达——资产阶级革命性不强——俄国是一个农民国家,那么实现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这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式的革命理论。但是如果拘泥于马克思、恩格斯,结合欧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得出的以上的革命理论而行的话,那么俄国革命要么遥遥无期,要么最终失败。而列宁的聪明和智慧之处,就是把马恩的革命理论与俄国的实践结合起来,可以说是发展了马恩的革命理论。


第二个原因是因为列宁始终着眼于俄国的国情,俄国是一个农业国家,是一个农民占主要人口的国家。革命政党要制定革命的政策和策略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农民的利益和要求。而民粹派仅仅是把农民当成是革命的工具,仅仅是号召农民起来革命,但不能准确地告诉农民,革命之后推翻沙皇制度之后,农民能获得什么。其他的政党也不能告诉农民,革命成功之后他们能获得什么。而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则清楚地告诉农民,革命成功之后,农民将获得土地和自由,其实这是俄国农民最根本的利益和最朴素的要求。因此布尔什维克和列宁越来越得到广大的农民以及被称作“穿工人服装的农民”——工人和“穿军装的农民”——士兵的支持了。


下一讲的主题是“黄金白银交相辉映100年——俄罗斯文学与俄罗斯历史”。我将向你介绍几位世界闻名尤其是中国人所熟悉的俄国作家和诗人,介绍他们如何通过自己独特的武器,也就是手中的笔来评点俄国历史,来规划俄国未来的。谢谢,这一讲就到这里,我是张建华,再见。

诗人普希金(1799-1837) 

作家陀斯妥耶夫斯基(1821-1881)   

作家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

画家科拉姆斯柯依(1837-1887)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