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07 | 佛陀对阿难的启发:心不内知,云何知外?

楞严经07 | 佛陀对阿难的启发:心不内知,云何知外?

00:00
14:50

128-楞严经07 佛陀对阿难的启发心不内知,云何知外

一、知识点

1.比丘:

比丘,佛家指年满二十岁、受过具足戒的男性出家人。梵bhiksu。比丘,梵语bhiksu的音译,一般意译为“乞士”,俗称“比丘师父”。



2.兜罗绵:


兜罗绵,汉语词语,拼音是dōu luó mián,又名兜罗毦、妒罗绵、兜罗锦。是兜罗树上柳絮状棉编织而成。棉[梵tūla]。以兜罗绵之洁白细软比喻云状,这有佛教含义,当出自《大般涅槃经》佛祖涅槃时的情景。


3.法音(佛家):


1.指法言。合乎礼法之言。


2.佛教语。解说佛法的声音。


3.诵经奏乐声。


二、金句/精华笔记


1、世尊在堂不见如来,能见灵泉无有是处说师尊。


2、是亦必明,将无所获,同佛了,亦得汪焉。


3、佛告难若相知者,云何在外事故因言汝言绝了。


三、全文逐字稿


领悟波惹智慧,远离颠倒梦想,找回内心平静,获得清净境界。欢迎收听钱文忠讲佛教十三经。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您好,我是钱文忠,今天咱们一起接着讲读佛教十三经之能言经。在上一讲,咱们讲到佛陀对阿南和大众开道,说,所有的众生之所以超脱不了生死,就是因为他们受到了心和眼的误导。佛陀问阿南,你知道心和眼究竟在哪里吗?阿南回答,佛陀,眼在我的脸上,心在我的身体里。那么佛陀对欧南的这个回答满意吗?佛陀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也是佛教很妙的一种方法,再一次通过发问,不停地抛出问题,让你回答,来一步步地启发你,来开启你自己的智慧,让你自己想明白。佛陀接着又问郭楠,如今现作如来讲堂,观其托林经何所在?佛都说,你现在是坐在如来的讲堂里边吗?你在听如来开始吗?那么你看齐托林,齐托林是在哪里?你看过去,所谓齐托林,就是齐桓金舍当中的树林,这是齐陀太子布施的。看这个园林,你看的在哪里?阿南回答道,世尊,此大崇阁亲近讲堂在几姑园。今奇托林时在堂外,现在这个非常巍峨的宽阔的亲近讲堂在几孤独园里,而齐托林这个树林,园林在这个讲堂的外面。




佛陀界的发文,欧南,如今堂中仙河所恨。欧南,你在这个讲堂里边,你先看到的是什么呢?欧南回答,世尊,我在唐中仙剑如来次关大众如是外望方主陵园。始终我在讲堂里首先看到的当然是宁如来,接着看到的是在场的大众诸菩萨。再接着往外看,我才看到了园林。波南,如主,园林因何有建?不能,你怎么会看到园林的?阿南回答,世尊,使大讲堂互庸开祸,故我在堂得远瞻见。




欧南说,世尊,这个讲堂门窗都开着呢,敞亮着,所以我在讲堂里可以远远地看见园林。佛告欧南,佛陀撅着对欧南说,如所言,生在讲堂互拥开,或元祖陵园,亦有众生在此堂中不见如来。见堂外者,佛陀问好。就像你讲的,欧楠,你生在讲堂里,因为门窗开阔,所以你远远地可以看到园林。那么有没有众生身在讲堂中,他们能够看见讲堂外面的园林,但是他们却看不见如来,有没有这种情况?欧南答言,世尊在堂不见如来,能见灵泉无有是处说师尊,如果人在这个讲堂里,他能够看到讲堂外边的园林,他却看不到讲堂里的如来。岂有此理,怎么会有这个道理?不可能。




阿南,汝义如是,汝之心灵一切明了,佛陀就对阿南讲,阿南,你就是这样,你不要说没有这个道理,你就是这样,你的心灵内外一切都是明了的。落入当前所明了,心实在生,内而时先和了之。内生颇有众生先见声中,后观外物。如果你现在的这种能够觉知外界事物的这颗心确实是在身体里,你就应该先了治身体内部的事情。然而有没有哪个人事先看到了身体内部的东西,才看到了身体外面的东西。




有没有这样一种人?那一般人都是看出去先看到外面吗?你怎么会先看到自己身体里边有什么呢?重不能见心肝脾胃早生发长,经转慢摇成何明了?如何不知?就算你的心看不见你的心肝脾胃,那么你的指甲长起来了,你的头发生长起来了,你的经脉在流动,你总应该知道吧?怎么也不知道心不内知,云和之外心。如果不能知道,你说心在身体里面吗?那么如果身体里面的事情都不知道,你怎么可能知道身体外面的事情?事故应知鲁言绝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有适处。所以阿南你应该知道你讲的这个绝了,能知能觉的这个心是在你身体里的。恐怕没有这个道理,等于佛陀把阿南的回答给否定了。阿南七首而白佛言,我闻如来如是法音,物知我生时居生外。阿南听到佛陀讲你的回答不对,阿南就顶礼对佛讲,噢,我听到了如来的开始。我这下明白了,我的这个心实际上是在身体的外面。所以者和我还自己问,为什么这么说。




比如灯光燃于室中,室灯必能先照室内,重启室门,后机停机。就好比灯在房间里边点燃,那么它一定是先照亮房间里边,然后灯光透过门窗才能照到房间外边,才能照到庭院。一切众生,不见生中,独见生外。一如灯光聚在室外,不能造势。众生之所以看不见身体里边,而能看到身体外面,就好比灯光是在房间外边,他不能照到房间里边。是亦必明,将无所获,同佛了,亦得汪焉。而男很有信心说这个道理。唉,很明显了,没有什么好疑惑的了。那么我悟出来的这个道理,与佛的了意与佛,最后的答案应该是相同的,恐怕不会有错。佛告欧南四诛比丘,是来从我失落伐城寻起团时归其脱岭,我以戍哉鲁观比丘一人实施,助人保佛。佛陀接的还是发文,佛陀讲,你看这些比丘,刚才跟着我到舍卫城里边,挨门挨户去起石了。回到奇托林,我已经用过斋了。那么这些比丘是跟着我几时的?他们也用过斋了?你看看这些比丘,一个人吃饭,其他人都会饱吗?一人食,诸人饱否?俄南听到这个问题,回答道,俄南打也否也是尊。何以故事诛比丘虽俄罗海曲命不同,云何一人能力重保,不会一个人吃饭,不可能所有人都饱。为什么?这些比丘虽然是阿罗汉,虽然都已经到了阿罗汉的果味了,但是他们每个人身体不同,他们都是一个不同的人,怎么可能一个人吃饭就能令大家都饱了?佛告难,落入绝了之剑之心实在身外。




身心相外,志不相干,则心所知。生不能绝,在生计心不能知,五惊四裸都劳免。手如眼见时,心分别否?佛陀说,噢,如果你的这颗能知能觉的心确实在身外,那么就说明你的身和心是分开的。心在身外,那么他们就是不相干的。如此说来,他们不相干,心有什么觉知?身体并不能够觉知。身体有所觉知,心也并不能够觉知,对吧?他们不相干,就好比各吃各的,你一个人吃了,别人不会觉得饱吗?这个道理是一样的吗?我现在把斗罗棉手给你看。




所谓的兜罗绵是印度一种质地很好的棉,非常的柔软,这也是佛陀的三十二相之一,是形容佛手非常的柔软。我把我的手现在展示给你,眼睛看到的时候,心里同时感觉到了吗?你眼睛看到我的手了,你心里感觉到了吗?阿南打眼卢氏世尊,是的,我眼睛看到了世尊的手,我心里当然也感知到了。世尊的兜罗绵手非常的柔软。




佛告难若相知者,云何在外事故因言汝言绝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无有事处。佛陀就讲,如果你的眼睛看到我的手的时候,心同时也感知到了我的手,那么身心就不是互不相干的,它是彼此有关联的。那你怎么能够说心在身体之外?所以你要知道,你刚才讲的你的能知能觉的心在身体之外,没有这个道理。佛陀否定了窝南认为心在身外的这个意见。好,今天这一讲,咱们就先讲。读到这里,感谢您的捶听。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您好!我是钱文忠,今天咱们一起接着讲,读佛教十三经之《楞严经》。


在上一讲咱们讲到,佛陀对阿难和大众开示道,说所有的众生之所以超脱不了生死,因为他们受到了心和眼的误导。佛陀问阿难,你知道心和眼究竟在哪里吗?阿难回答佛陀,眼在我的脸上,心在我的身体里。那么佛陀对阿难的回答满意吗?


佛陀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也是佛教很妙的一种方法。再一次通过发问,不停的抛出问题让你回答,来一步步的启发你,来开启你自己的智慧,让你自己想明白。


佛陀接着又问阿难:“汝今现坐如来讲堂。观祇陀林。今何所在。”佛陀说,你现在是坐在如来的讲堂里边嘛,你在听如来开示嘛。那么你看祇陀林,祇陀林是在哪里呢?你看过去,所谓祇陀林,祇园精舍当中的树林,这是祇陀太子布施的园林,你看它在哪里呢?阿难回答道:“世尊。此大重阁清净讲堂。在给孤园。今祇陀林。实在堂外。”阿难说啊,世尊,现在非常巍峨的、宽阔的清净讲堂,在给孤独园里,而祇陀林,树林、园林在讲堂的外面。


佛陀接着发问:“阿难。汝今堂中。先何所见。”阿难,你在这个讲堂里边,你先看到的是什么呢?阿难回答:“世尊。我在堂中。先见如来。次观大众。如是外望。方瞩林园。”世尊,我在讲堂里首先看到的,当然是您,如来。接着看到的是在场的大众诸菩萨,再接着往外看,我才看到了园林。


“阿难。汝瞩林园。因何有见。”阿难,你怎么会看到园林的呢?阿难回答:“世尊。此大讲堂。户牖开豁。故我在堂。得远瞻见。”阿难说,世尊,讲堂门窗都开着敞亮着呢,所以我在讲堂里可以远远的看见园林。


“佛告阿难。”佛陀接着对阿难说:“如汝所言。身在讲堂。户牖开豁。远瞩林园。亦有众生。在此堂中。不见如来。见堂外者。”佛陀问,好,就像你讲的,阿难,你身在讲堂里,因为门窗开阔,所以你远远的可以看到园林,那么有没有众生,身在讲堂中,他们能够看见讲堂外面的园林,但是他们却看不见如来,有没有这种情况呢?


“阿难答言。世尊。在堂不见如来。能见林泉。无有是处。”说,世尊,如果人在讲堂里,他能够看到讲堂外边的园林,他却看不到讲堂里的如来。岂有此理,怎么会有这个道理?不可能。


  “阿难。汝亦如是。汝之心灵。一切明了。”佛陀就对阿难讲,阿难,你就是这样,你不要说没有这个道理,你就是这样,你的心灵内外一切都是明了的。


“若汝现前所明了心。实在身内。尔时先合了知内身。颇有众生。先见身中。后观外物。”如果你现在的这种能够觉知外界事物的这颗心,确实是在身体里,你就应该先了知身体,内部的事情。然而有没有哪个人是先看到了身体内部的东西,才看到了身体外面的东西,有没有这样一种人,一般人都是看出去先看到外面吗?你怎么会先看到自己身体里边有什么呢?


“纵不能见心肝脾胃。爪生发长。筋转脉摇。诚合明了。如何不知。”就算你的心看不见你的心肝脾胃。那么,你的指甲长起来了,你的头发生长起来了,你的经脉在流动,你总应该知道吧?怎么也不知道?


“心不内知。云何知外。”如果不能知道,你说心在身体里面吗?那么如果身体里面的事情都不知道,你怎么可能知道身体外面的事情?


“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有是处。”所以阿难,你应该知道。你讲的这个觉了能知能觉的这个心,是在你身体里的,恐怕没有这个道理。等于佛陀把阿难的回答给否定了。


 “阿难稽首。而白佛言。我闻如来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实居身外。”阿难听到佛陀讲,你的回答不对,阿难就顶礼对佛讲,我听到了如来的开示,我这下明白了,我的心实际上是在身体的外面。


“所以者何。”阿难自己问,为什么这么说?“譬如灯光燃于室中。是灯必能先照室内。从其室门。后及庭际。”就好比灯在房间里边点燃,那么它一定是先照亮房间里边,然后灯光透过门窗才能照到房间外边,才能照到庭院。“一切众生。不见身中。独见身外。亦如灯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众生之所以看不见身体里边,而能看到身体外面,就好比灯光是在房间外边,它不能照到房间里边。


“是义必明。将无所惑。同佛了义。得无妄耶。”阿难很有信心,说这个道理也很明显了,没有什么好疑惑的了。那么我悟出来的道理,与佛的最后的答案应该是相同的,恐怕不会有错吧?


“佛告阿难。是诸比丘。适来从我室罗筏城。循乞抟食。归祇陀林。我已宿斋。汝观比丘。一人食时。诸人饱否。”佛陀接的还是发问。佛陀讲,你看这些比丘,刚才跟着我到舍卫城里边挨门挨户去乞食了,回到祇陀林,我已经用过斋了。那么这些比丘,是跟着我乞食的,他们也用过斋了。你看看这些比丘,一个人吃饭,其他人都会饱吗?一人食时,诸人饱否?


阿难听到这个问题,回答到:“否也。世尊。何以故。是诸比丘。虽阿罗汉。躯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众饱。”不会。一个人吃饭,不可能所有人都饱。为什么?这些比丘虽然是阿罗汉,虽然都已经到了阿罗汉的果位了,但是他们每个人身体不同,他们都是一个个不同的人,怎么可能一个人吃饭就能令大家都饱的呢?


“佛告阿难。若汝觉了。知见之心实在身外。身心相外。自不相干。则心所知。身不能觉。觉在身际。心不能知。我今示汝兜罗绵手。汝眼见时。心分别否。”佛陀说,那么如果你的这颗能觉的心,确实在身外。那么就说明你的身和心是分开的,心在身外,那么他们就是不相干的。如此说来,他们不相干。


心有什么觉知,身体并不能够觉知身体,有所觉知心也并不能够觉知,对吧?他们不相干嘛?就好比各吃各的。你一个人吃的?别人不会觉得饱嘛。这个道理是一样的嘛。我现在把兜罗绵手给你看,所谓的兜罗绵是印度一种质地很好的棉,非常的柔软,这也是佛陀的三十二相之一,是形容佛手非常的柔软。我把我的手现在展示给你,你眼睛看到的时候,心里同时感觉到了吗?你眼睛看到我的手了,你心里感觉到了吗? 


“阿难答言。如是。世尊。”是的,我眼睛看到了世尊的时候,我心里当然也感知到了世尊的兜罗绵手非常的柔软。


“佛告阿难。若相知者。云何在外。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无有是处。”佛陀就讲,如果你的眼睛看到我的手的时候,同时也感知到了我的手,那么身心就不是互不相干的,它是彼此有关联的。你怎么能够说心在身体之外,所以你要知道,你刚才讲的你的能觉的心,在身体之外,没有这个道理。佛陀否定了阿难认为在身外的这个意见。


好。今天这一讲咱们就先讲,读到这里,感谢您的垂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528936hdkk

    感谢您的讲解!祝您和家人新春快乐!身体安康!

  • 秦大王秦_cx

    感谢钱教授

  • 阿周那的眼睛

    感恩老师🌹。更新快些

  • 金马瑞士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听得解渴!

  • AMT_o

    愿全世界人民早日摆脱瘟疫魔爪,amitabha

  • 1581777odvn

    谢谢老师

  • 与梦同行_s6

    感恩讲解🙂

  • 1895157ulwv

    感谢钱老师

  • 远镝王

    原来这部经是世尊传授

  • WJWJJ

    阿难最大的问题,就是知道的很多,但是不会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