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09 | 阿难的质疑:是眼睛在看,还是心在看

楞严经09 | 阿难的质疑:是眼睛在看,还是心在看

00:00
16:22

130-楞严经09  阿难的质疑是眼睛在看,还是心在看


一、知识点


1.法生:


法呢,就是法相的意思,就是表露出来的现象。可知,心生法生,就是人心中有了这个念头(或观念),也就有了相应的表达和现象,比如说,言行举止,表情神色。


2.菩萨戒:


大乘菩萨所受持之戒律。又作大乘戒、佛性戒、方等戒、千佛大戒。反之,小乘声闻所受持之戒律,称小乘声闻戒。菩萨戒之内容为三聚净戒,即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等三项,亦即聚集了持律仪、修善法、度众生等三大门之一切佛法,作为禁戒以持守之。说菩萨戒之大乘典籍甚多,可综合为梵网与瑜伽二类律典。


3.缘法:


1.遵循法度.<新书.道术>:"缘法循道谓之轨."


2.佛教称遇到能随缘指引入法门者为有缘法.


3.缘法:缘分,情分。旧指某人与某人相处得好是由于他们之间前世有缘分。


二、金句/精华笔记


1、我常闻佛开世事中,有心生故种种法生,有法生故,种种新生。


2、如果像你这么认为的话,四心无体,那么这样的心根本就没有字体,没有自己的本体。


3、那么佛陀实际上想要讲的是心没有字体,这个说法不成立,但是心有字体也要看怎么理解,也不一定无条件的成立。


三、全文逐字稿


领悟般若智慧,远离颠倒梦想,找回内心平静,获得清净境界。欢迎收听钱文忠讲佛教十三经。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您好,我是钱文忠,今天咱们一起接着讲读佛教十三经至能言经。上一讲相当地烧脑,今天这一讲咱们还是要接着烧脑。在前面讲到阿南关于心到底在哪里的各种思考,都没有能够得到佛陀的印刻,佛陀都不认可,那么阿南当然不能停止思考,他要接着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获得佛陀针对性的开示经文接着讲倭南方,我常闻佛开世事中,有心生故种种法生,有法生故,种种新生。




河南又说,我经常听到世尊宁开市侍中弟子侍中就是比丘、比丘尼、优婆色优婆一,这个就是出家二中,再加二中,合称四众,也就是泛指所有的佛弟子。我经常听到世尊您开氏佛弟子们是这么说的,因为心生的缘故,心动了,心生发出来的,因为这样的缘故而有种种发生,这个法就是梵文的藤,是吗?有种种法生出来,而因为有种种法生出来的缘故,也导致了有种种心生出来。元心法生,元法心生是这样的一种关系,那么在佛经当中确实经常有这样的说法,我今思为既思为体,使我心性随所何处。心则随有,亦非内y。中间三处。我现在想这个能思维的字体就是我的心性,我的这个心性随着与外在对象的各种关系,各种结合、各种愈合而生出了种种的心来,心就在这个地方,在这样的关系中,它并不是在身体的内外或中间这三个地方。婀娜的思考毫无疑问进了一步,那佛陀对阿南的这个思考认可吗?佛陀接着对阿南说,佛告阿南,汝今说言,有法身故种种心生水所何处?心随游者。四心无体,则无所合。佛说二,乃你刚刚说的这个话,因为法生的缘故而有种种新生,随着和外在对象的各种结合,而又生出了种种心来。如果像你这么认为的话,四心无体,那么这样的心根本就没有字体,没有自己的本体。无字体的,因为它是缘法而生,然后又因为和外在对象的种种关系又被生发出来,它是被生出来的吗?因此照你这么说,这个心就没有字体,如果没有字体,那么当然就谈不上这个心和外在对象的种种关系了吗?你形成一种对待吗?按照佛教的说法,若无体而能合,则 19 届因七成合是亦不然。这一举需要做一些解释,如果心没有字体,而又能和外在的对象发生种种关系,那岂不是等于说用本来就不存在的第七层与 18 届相合,形成 19 届?这没有这个道理。




按照佛教的说法,十八届是有六根六乘六十式组成的,三个六,一共十八,叫十八届六更是眼耳鼻舌生意六成,灰城的城,俗城的城。六城是指色、生、香、味处法。六视,也就是知识的视、见识的识是指眼识、耳视、鼻师、舌师、生师、意识。




这六根六乘六十构成了 18 届, 6 乘以外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第七层,这个第七层是一个完全虚无缥缈的一个东西,不存在的。那么佛陀在这里讲,如果心没有字体,那么它就好比子虚乌有的第七层一样,是根本不存在的。若有体者,如辱以手,自制其体如所之,心为夫,内出为从外露。你前面讲这种讲法,那你这个心是没有体的,没有字体的好。如果心有自体的话,你现在用你的手自己捏一捏自己的身体,你所知道的这个心是从身体里边产生出来的,还是从身体外边进入的?落腹内出,还见声中落,从外来先河界面。如果这个心是从身体里边生发出来的,那么他应该能够看到身体内部的东西,比如五脏六腑。如果这颗心是从身体外边进来的话,那么他应该能看到你的脸。他从外边进来的吗?那么佛陀实际上想要讲的是心没有字体,这个说法不成立,但是心有字体也要看怎么理解,也不一定无条件地成立。




欧南听到这里很少见的,他打断了佛陀的开始,提出了自己的质疑。俄南,言见是其言,心之非言为见非议。这话什么意思?他怎么质疑的?欧南说,见看见的见是眼睛的功能,而知觉是新的功能,新的功能是觉知,知觉并不是像眼睛这样的看见。今天现在佛陀您用心来说借,好像不符合道理,好像与理不合。佛陀听到阿楠的这个质疑,那阿楠的意思是,心就管知觉,眼睛就管看见,心和看见没有关系。阿南的质疑就这个意思吗?佛的回答是,佛言,若言能见,汝,在世中朦胧见否?如果单凭眼镜就能完成看见这个行为,那么你在房子里边,你有眼睛了吗?你能不能看到房子外边的大门?则诛以死尚有眼,存阴阶见物好。




再者,举例子,好比这个已经死掉的人,他生命是没有了,但是他的眼睛还在,那么按你这么说,死人有眼睛?光看见眼睛就可以解决看见这个行为的所有的因素了,只要有眼睛就能看见,而心和眼镜是没有关系的,那么死人也有眼睛。按理说死人也应该能看见东西喽?如果死人能够看见东西,云和明死。若见悟者,云和明死。如果死人能够看见东西的话,你又怎么能说这个人已经死了呢?窝难又辱绝了能知之心,若必有体为夫一体为有多体?今在鲁生为夫变体为不变体。佛陀问,欧南,还有你的这个绝了能知之心,你这个知觉之心如果落必有体,如果一定有字体的话,那么它是一个还是有多个字体在你身体里?是遍布你身体各处,还是不遍布你身体割出就在某个地方?佛陀发出了这样的问题,若一体者,则如以手至一之时,四肢应决。如果你的这个能知能觉之心只有一个字体,在你身体里只有这一个字体,而这个心是管觉知的,管感觉的。那么你拿你的手捏你的一个肢四肢,你捏你的一个手臂的话,你四肢都应该有感觉,因为你整个身体里只有一个新的字体,若先觉者,至阴不在。那么当然事实不是这样,我们现在拿一个手捏自己的左手的话,只会左手有感觉,你右手和两腿不会有感觉的,对不对?肯定就不对的。好,佛陀先把这个说明了。




退一步讲,哪怕你捏一下四肢都有感觉,至阴无斩什么意思?那么你捏的这个地方究竟在哪里?如果你捏一下四肢都有感觉,那么实际上是没有办法来断定你所捏之处的,你的触捏处是无法确定位置的。若志有所,则如一体,志不能成。如果你捏的这个地方能够确定,那么你的这个认为心只有一个个体,如果你这么认为的话,它是不成立的。若多体者,则成多人,何体未如?那如果你这个能知能觉之心有多个字体的话,这不就成了好几个人了吗?那哪一个是你?若变体者同前所致,如果你认为心只有一个字体,但是这个字体遍布全身,如果你这么认为的话,道理同上。这个逻辑跟前面是一样的,你还是不成立的。若不辩者,当卤出头一处,其足投有所觉,足因无知。今如不然。




如果你要认为这颗能知能觉之心不是遍布全身的话,它就在身体的某一处的话,那么你应该是这样,你同时拿左手捏你的头,拿右手捏你的脚,毕露,那么你应该是这样喽,头有感觉的。假设这个能知能觉的心存在在头部,那它总归只能存在在一个地方,如果不是遍布全身的话,它总归在某一个地方,那么你如果左右手同时一个捏头一个捏脚的话,那么你应该头有感觉。如果这个知觉之星在头部的话,你脚应该没有感觉的,因为那里知觉。知心不在,然而惊如不言而实际情况不是这样,我们如果同时用左手捏头,右手捏脚,其实两边都有感觉事故应知水锁何处,心者水有无有是处。佛陀下的结论。所以欧南,你应该知道,你所认为的心体随着与外界,也就是外在的对象或者外在的环境种种相合而有种种心生发出来,这种观点也是没有道理的,佛陀再一次否定了阿南的认知。好,今天这一讲咱们就先讲到这里,感谢您的回听。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您好,我是钱文忠,今天咱们一起接着讲读佛教十三经之《楞严经》。


上一讲,相当的烧脑。今天这一讲,咱们还是要接着烧脑。在前面讲到阿难关于心到底在哪里的各种思考,都没有能够得到佛陀的认可,佛陀都不认可。那么阿难当然不能停止思考,他要接着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来获得佛陀针对性的开示。


经文接着讲:“阿难言。我常闻佛开示四众。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阿难又说,我经常听到世尊您,开示四众弟子,四众就是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姨,这个就是出家二众,在家二众,合称四众,也就是泛指所有的佛弟子。


我经常听到世尊您,开示佛弟子们是这么说的,因为心生的缘故,心动了,心生发出来的。因为这样的缘故,而有种种法生,这个法就是梵文的(梵音),有种种法生出来。而因为有种种法生出来的缘故,也导致了有种种心生出来,缘心法生,缘法心生,是这样的一种关系。那么在佛经当中,确实经常有这样的说法。


“我今思惟。即思惟体实我心性。随所合处。心则随有。亦非内外中间三处。”我现在想能思维的自体,我的心性,我的心性随着与外在对象的各种关系、各种结合、各种遇合,而生出了种种的心来。心就在这个地方,在这样的关系中,它并不是在身体的内、外或中间这三个点。阿难的思考,毫无疑问进了一步。佛陀对阿难的思考认可吗?


佛陀接着对阿难说:“佛告阿难。汝今说言。由法生故。种种心生。随所合处。心随有者。是心无体。则无所合。”佛说阿难,你刚刚说的这个话,因为法生的缘故,而有种种心生。随着和外在对象的各种结合,而又生出了种种心来。如果像你这么认为的话,是心无体,那么这样的心根本就没有自体,没有自己的本体。无自体的,因为它是缘法而生,然后又因为和外在对象的种种关系又被生发出来,它是被生出来的。


因此照你这么说,心就没有自体。如果没有自体,它当然也就谈不上心和外在关系的。对不起。如果没有自体,那么当然就谈不上心和外在对象的种种关系了,你形不成一种对待。按照佛教的说法:“若无有体。而能合者。则十九界。因七尘合。是义不然。”这一句需要做一些解释。如果心没有自体,而又能和外在的对象发生种种关系,岂不是等于说用本来就不存在的第七尘,与十八界相合形成十九界,这没有这个道理。


按照佛教的说法,十八界是有六根、六尘、六识组成的。三个六,一共十八,叫十八界,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6尘,灰尘的尘,六尘是指色声香味触法。六识,也就是知识的识,见识的识,是指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六根、六尘、六识构成了十八界。六尘以外,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第7尘,第七尘是一个完全虚无缥缈的东西,不存在的。那么佛陀在这里讲,如果心没有自体,那么它就好比子虚乌有的第七尘一样,是根本不存在的。


“若有体者。如汝以手自挃其体。汝所知心。为复内出。为从外入。”你前面讲这种讲法,你这个心是没有体的,没有自体的。好。如果心有自体的话,你现在用你的手自己捏捏自己的身体,你所知道的心是从身体里边产生出来的,还是从身体外边进入的?


“若复内出。还见身中。若从外来。先合见面。”如果心是从身体里边生发出来的。那么他应该能够看到身体内部的东西,比如五脏六腑,如果这颗心是从身体外边进来的话,那么他应该能看到你的脸,他从外边进来的。那么佛陀实际上想要讲的是,心没有自体,这个说法不成立,但是心有自体,也要看怎么理解?也不一定无条件的成立。


阿难听到这里,很少见的。他打断了佛陀,提出了自己的质疑。“阿难言,见是其眼,心知非眼,为见非义。”这话什么意思?他怎么质疑的呢?阿难说,见,看见的见,是眼睛的功能,而知觉是心的功能。心的功能,是觉知、知觉,并不是像眼睛这样的看见。今天现在佛陀您用心来说见,好像不符合道理,好像于理不合。


佛陀听到阿难的质疑,阿难的意思是,心,就管知觉。眼睛,就管看见。心和看见,没有关系。阿难的质疑就这个意思。


佛的回答是:“佛言。若眼能见。汝在室中。门能见否。”如果单凭眼睛就能完成看见这个行为。那么你在房子里边,你有眼睛的,你能不能看到房子外边的大门?“则诸已死。尚有眼存。应皆见物。”举例子,好比这个已经死掉的人,他生命是没有了,但是他的眼睛还在。那么按你这么说,死人有眼睛,眼睛管看见,眼睛就可以解决看见这个行为的所有的因素了,只要有眼睛就能看见,而心和眼睛是没有关系的。那么死人也有眼睛。按你说,死人也应该能看见东西了。如果死人能够看见东西,云何名死。“若见物者。云何名死。”如果死人能够看见东西的话,你又怎么能说这个人已经死了?


“阿难。又汝觉了能知之心。若必有体。为复一体。为有多体。今在汝身。为复遍体。为不遍体。”佛陀问阿难,还有你的觉了能知之心,你知觉之心。如果若必有体,如果一定有自体的话,那么它是一个还是有多个自体,在你身体里,是遍布你身体各处,还是不遍布你身体各处,就在某个地方。佛陀发出了这样的问题。


“若一体者。则汝以手挃一肢时。四肢应觉。”如果你的能知能觉之心,只有一个自体,在你身体里只有这一个自体,而这个心是管觉知的,管感觉的。那么你拿你的手捏你的一个肢,四肢,你捏你的一个手臂的话,你四肢都应该有感觉,因为你整个身体里只有一个心的自体。


 “若咸觉者。挃应无在。”那么当然事实不是这样,我们现在拿一个手捏自己的左手的话,只会左手有感觉。你右手和两腿不会有感觉的,对不对?肯定就不对的,好。


佛陀先把这个说明了,退一步讲,哪怕你捏一下,四肢都有感觉。挃应无在,什么意思呢?那么你捏的这个地方究竟在哪里?对不对?如果你捏一下,四肢都有感觉,那么实际上是没有办法来断定你所捏之处的,你的捏处是无法确定位置的。


“若挃有所。则汝一体。自不能成。”如果你捏的这个地方能够确定,那么你的认为心只有一个自体,如果你这么认为的话,它是不成立的。


“若多体者。则成多人。何体为汝。”如果你这个能知能觉之心,有多个自体的话,这不就成了好几个人了。哪一个是你?


“若遍体者。同前所挃。”如果你认为心只有一个自体,但是这个自体遍布全身。如果你这么认为的话,道理同上。这个逻辑跟前面是一样的,你还是不成立的。


“若不遍者。当汝触头。亦触其足。头有所觉。足应无知。今汝不然。”如果你要认为这颗能知能觉之心,不是遍布全身的话,它就在身体的某一处的话,那么你应该是这样,你同时拿左手捏你的头,拿右手捏你的脚,比如,那么你应该是这样了,头有感觉的。假设能知能觉的心存在在头部,它总归只能存在在一个地方,如果不是遍布全身的话,他总归在某一个地方。那么你如果左右手同时一个捏头一个捏脚的话,那么你应该头有感觉,如果知觉之心在头部的话,你脚应该没有感觉的,因为那里知觉之心不在。然而今汝不然,然而实际情况不是这样,我们如果同时用左手捏头、右手捏脚,其实两边都有感觉。


“是故。应知随所合处。心则随有。无有是处。”佛陀下的结论,所以阿难,你应该知道,你所认为的心体,随着与外境,也就是外在的对象或者外在的环境,种种相合,而有种种心生发出来,这种观点,也是没有道理。佛陀再一次否定了阿难的认知。


好,今天这一讲,咱们就先讲读到这里。感谢您的垂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步亦步

    继续烧脑 真心在哪里呀,真心在哪里? 真心不在妄心的思维里

  • 辞穷语塞

    老师辛苦了谢 确实烧脑

  • pqmvnjapmoe2yovpzc50

    现在医学已经很发达,看看这种讨论,很无聊。

    幻想家lxl 回复 @pqmvnjapmoe2yovpzc50: 不要从唯物主义角度观察和思考这些问题!!

  • 策马扬鞭niu

    这是当时的理论,受限于没有医学专业知识,所以单独学佛学认知能力有限,要开拓学识,其他领域知识,学问无问东西。

  • 幻琴斋主人

    心有无自体,看所缘的条件,因缘生法,法法无生,若离一切名相,感恩钱教授精彩的演讲,个人的浅薄之见。

  • 低调下来

    在现代医学的神经系统等知识可以解释 见内见外触头触足等的发问下 佛对阿难讲的道理还成立吗?现代人该如何来理解其中的意义?

  • 西山二毛

    受教授扫盲,发现《楞严经》真是有意思!家里请回来的一本已经放了一年,可以学习学习。谢谢。

  • 猫猪姑

    确实烧脑!!! …………感恩钱老师

  • 仙境兔灵

    🌸🌸~

  • 心如止水r

    不愧是开悟的楞严,反复听好几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