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法】出川入台:动荡的岁月

【弘法】出川入台:动荡的岁月

00:00
13:43

上期,我们说南老师去峨眉山闭关,只为研读《大藏经》;这一集啊,我们讲讲南老师为什么又要离开四川,为什么不留在家乡温州,为什么又要去台湾。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怀瑾并没有马上启程回乡,但对故乡家人的思念越来越难以抑制。1946年的冬天,他写了一首五言律诗,诗云:


“去国九秋外,钱塘湖泛悬,


荒村逢伏腊,倚枕听归船。


戍鼓惊残梦,星河仍旧年,


人间复岁晚,明日是春光。”


在四川五通桥的书屋里,你看诗中的“钱塘湖泛悬”、“倚枕听归船”的字词,正寄托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这段时期是国家最乱的一个时期。我们可以从南老师对两件事情的选择,看出南老师对于参与政治的想法。


我们先来说第一件。南老师拒绝参与组党。


国共合作破裂,国民党执意召开没有共产党参与的政协和制宪国民大会。当时社会上最时髦的是组党。南怀瑾从康藏地区参访密宗上师回到成都,一批西南派政客、前清遗老的朋友和黄埔同学恳切挽留他不要离开四川,希望南怀瑾出来组党。他们对南老师说︰“你年纪轻,但介于新旧两代人之间,有旧学功底,又潇洒看得开。蒋老先生是你老乡,陈诚是你同学,戴笠、胡宗南、郭武骐都是你朋友,不如出来组织一个文人党。”


南怀瑾对政治始终抱持“买票不下场”的态度。所谓“买票”,就是近距离观察那些政治人物的作为,包括公开的和秘密的。“下场”则是直接参与政治。不买票就无法真正了解政治,而下场就难免同流合污。


南老师不愿意卷入政治旋涡,对他们说:“你们这是想把我抬到火炉上去烤啊!”此时,他已下定决心,尽快离开四川,成都是万万不能久住了。有人问他为什么?他只说梁园虽好,决非久住之乡。


 

第二次,是南老师拒绝和恩师袁焕仙去南京开会。


从康藏回来,袁焕仙先生出任第一届制宪国大代表,要去南京开会,要南怀瑾同行。袁焕仙认为,以南老师与蒋介石、陈诚的关系,也许可以说动当局来弘扬佛法。但是南老师已经看到:此时此世,想要弘扬传统文化,只有依靠社会的力量。与其依赖权力,不如广结民间群众的善缘。


他生平第一次拒绝了恩师的要求,没有跟着去南京,而是应邀到昆明讲学。从此师徒两人分道扬镳,天各一方,再也没有见面。但是无论身在台湾,还是旅居美国,他时时惦念老师。只是限于当彼时两岸敌对的时局,音讯阻隔,尽管多次通过各种渠道打听老师下落,都没有结果。八十年代,国内的政治气氛宽松了,旅居美国的南怀瑾开始尝试以书信方式与亲人和故交联络。他从四川友人的女儿那里获悉袁老师已在1966年“文革”前夕,溘然圆寂,享年八十岁。得到恩师去世的消息,身在异乡的南怀瑾不胜悲伤,当即含泪捉笔,作词一首以纪念:


“四十年前西蜀,恩情辜负何多,干戈丛里,死人离恨,处处闻悲歌。


行遍天涯我亦老,海山回首南柯,大地还生春草,人间电掣风摩,浮世泪婆娑。”


一句“浮世泪婆娑”,道尽了南怀瑾对恩师的无限深情,数十年来父子般的师徒情谊,历时间之渺远而俨然未散。2009年初,他托人找到袁先生的的遗骨,并用自己的稿费在成都文殊院修建袁焕仙灵骨塔。



1946年底,南怀瑾搭机从昆明飞到上海,此后再也没有回过四川。在此期间,他特地跑到南京去观察时局,看到天下大势,最后一定是共产党来收拾乱局、统一中国。第二年,他回到老家温州,此时离乡背井已近十年了。尽管南老师谈不上衣锦还乡,但在温州乐清这样的小地方,他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人物了。当时的温州虽然还听不到枪声,但内战的消息也不断传来。家人团聚,悲喜交集。


当晚,他睡在父亲房中,但见老父碾转难以成眠。


睡到半夜,父亲忍不住问他,如今天下大势究竟如何?


南老师回答︰“国民党已是落日残阳.共产党绝对会成功,肯定会坐天下。”


父亲惊起,抓住他的手问︰“你是否共产党?”


南老师说︰“不是,我是你儿子,如果是共产党,我不会瞒住你。但如今也不管国民党的事。超然出世,不求闻达。”


父亲问︰“既然如此,你何以认为共产党会统一中国呢?”


南老师回答︰“大势所趋,理由很多,一言难尽。”


父亲再问︰“你怎么会了解共产党呢?”


南老师答道︰“我做政治教官时,马克思的书是非看不可,所以深懂共产党的思想,但中国的共产党又是另一回事。中国会乱到几时就不知道了。”


父亲说︰“我懂了,那你快走吧。”


南老师说︰“我这次回来的意思就是希望全家一起走。”


父亲长叹一口气说︰“我素来不喜欢出门的,外面的语言也不通,就留在家里听天由命了。你准备到哪里去呢?”


南老师说︰“要走就离开中国大陆了,有三个地方可以选择︰台湾、香港或新加坡。”


1948年,南怀瑾含着热泪离开了温州乐清这个生养自己的地方,从此再也没有回过故乡。


他一个人去了杭州,再从上海出发,第一次到台湾考察,在基隆的一家旅馆内住了三个月,几乎走遍全岛。所到之处,只见民风纯朴,街道整洁,树木葱茏,乡村建设得象城市,社会井然有序。南怀瑾禁不住感叹万分︰日本人统治台湾50年,东方文化的优越性都发挥出来了。台湾给他留下不错的印象,不失为将来一个栖身之地。


三个月后,南怀瑾回到杭州,住在西湖边上的中印庵,与师弟通远法师晤面。经他介绍而认识了巨赞法师,并在灵峰寺借住。巨赞法师在这里主持武陵佛学院,邀请南老师给佛学院僧众讲授禅修课。当时国事紊乱如麻,人心惶恐而极不安定,南老师心情也很忧郁烦闷。


有一天,巨赞法师突然神色慌张地找他说:“三五天内,国民党特务要以通共的罪名抓我去枪毙。你住在这里,恐怕会牵连到你,所以不能不坦言相告。


南老师问他有没有通共这回事。


巨赞法师回答说︰“有,我与虚云老和尚、陈铭枢商量,认为中共统一全国是大势所趋。为在将来保存佛教,总需要有人与中共周旋。我就承担了这一使命。”


南怀瑾听他这么一说,拔腿就往火车站赶。


戴笠曾送他一张“红派司”,平时在全国各地通行无阻,乘船坐车都不用买票,可以直上头等舱。如今也不管用了,只得挤在一群打了败仗的游兵散勇中间,一路站到南京,找到好友许衡生,托他约见保密局长郑介民为巨赞法师说情。郑介民是南怀瑾在成都中央军校的老同事,因此无需客套开门见山说明来意:“巨赞法师对政治根本没有兴趣,只不过是为了保护佛法。你们没有必要伤他性命。”郑介民见他言辞恳切,就写下了赦免巨赞法师的手令,使他度过了危机。巨赞法师赠诗相谢,有“无端岁月堂堂去,万种情怀的的来”之句。


解放后,在周恩来总理的邀请下,巨赞法师从香港回来,出任全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半个世纪后,在香港的圆桌上,南老师听说我的大哥和巨赞法师相熟,就急切地询问他的下落。对巨赞法师后来的遭遇不胜唏嘘。


1949年解放军渡江前,南怀瑾仍在杭州。有消息说,自31日起,大陆人进入台湾需要查证件。南怀瑾决定赶在这条规定生效前去台湾。


在上海订购船票时,他遇见老同盟会员、四川立法委员曾子玉问︰“天下大乱,你是准备南走越,还是北走胡?”越是指广东,胡是指青海、新疆。


南老师回答︰“我南北都不走,浮海而去。”


 2月28日,在江南已经能够听到解放军渡江的隆隆炮声了,南怀瑾匆匆东渡到达台湾,从此一住就是36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cqtzj

    幸闻承思开讲座,喜马拉雅百集多 斥资大洋百拾个,只为魏君性洒脱 初听才知借嘴说,真人隐身后台躲 怀师己去七年多,有些事情可以说

  • 智崇履卑

    很喜欢魏老师的课!播音说的也非常好!感恩感动!谢谢谢谢,可以听到这么好的课

  • 新月彤彤

    做为当时的个人选择,本无可厚非,但不必认为什么台湾在日本统治下什么民风淳朴之说了。

  • 1393989uu寅森

    背景音樂是一大扰民

  • gxl85956104

    非常崇拜南怀瑾大学问家,有魏老师这么真实介绍南师,不比感恩!

  • 听友348413313

    日本人把台湾治理好了。为什么就不考虑留在大陆。而是香港新加坡台湾。以上三个地方都曾是日本人的殖民地

  • 听友286385377

  • 平安就是好好活着

    难受

  • cqtzj

    可惜不是魏老师亲自讲述,有上当的感觉

  • 闫国富_hf

    更新太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