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法】两岸密会一线牵

【弘法】两岸密会一线牵

00:00
13:57

上堂课,我们讲到南老师返回香港。


南怀瑾到香港的六天后,也就是1988年的25日。凌晨三点钟,突然接到全国政协常委、民革副主席贾亦斌的电话,说是要来拜访老友。南怀瑾与贾亦斌是当年成都中央军官学校的老同事,一起在军校做教官。贾后来成为蒋经国的一员爱将,1949年春率部起义。两人通电话的当晚,贾亦斌与南怀瑾见面,整整谈了一个晚上,话题始终不离海峡两岸关系。


南怀瑾干脆一语道破贾亦斌的来意︰“你说是来看我这个老友的,但谈来谈去都是这些政事么。如果你要我回台湾去为你们做说客,是不行的。一来我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根本不想管这些事。二来现在是李登辉当家,我与你一样是外省人,与他没有关系。”


此刻,贾亦斌也不再遮遮掩掩了,接着说:“我们知道李登辉是很尊重你的。”


原来南怀瑾在台湾讲学时,李登辉的儿子曾是他的学生。两人因为这层关系有过来往。贾亦斌在香港停留了近一个月,直到35日才回北京。在港期间与南怀瑾先后有7次晤谈。南怀瑾知道自己已成为大陆方面想要疏通台湾李登辉的一个争取目标。


贾亦斌第一次来访后,又过了几个月,此时已是1988年的421日。贾亦斌再度到香港拜访南怀瑾,同来的是中央对台工作小组办公室主任杨斯德。他反复向南怀瑾表示,北京有诚意与台湾通过和平谈判来解决国家统一问题。他还告诉南怀瑾:邓小平有过批示,要和平解决统一问题。


杨斯德走后,南怀瑾就亲自打电话给总统府办公室主任苏志诚,让他把大陆方面的意见转告给李登辉。苏志诚也是南老师以前在台湾的学生。当时李登辉的权力还没有巩固,他也从来没有与共产党打过交道,对大陆这个庞然大物充满着恐惧。他听了南怀瑾转告的信息后整整一年没有动静。直到1989年底,他才一次次命令苏志诚打电话、发传真给南怀瑾,探听北京对台政策的虚实。


南老师希望李登辉让苏志诚到香港来一趟,详细了解大陆方面要求谈判的想法。1990年,苏志诚首次秘密赴港,奉李登辉的命令,邀请南怀瑾回台湾一趟,当面了解大陆方面的政策。


南怀瑾接受了李登辉的邀请,决定为了民族的统一大业和两岸人民的福祉重返台湾。


1990年98日下午,南怀瑾从香港启德机场踏上了重返台湾之路。当飞机抵达桃园机场时,他禁不住落下眼泪来。在台湾住了36年,香港不是自己的家,美国更不是,到了台湾才好像回到了自己的故乡。他后来回忆当时的心情说︰“我这个人休道无情还有情。到了台湾是高兴,还是悲哀,自己也搞不清楚了。”


当天晚上,南怀瑾与李登辉在总统官邸见面。


两人在书房里足足谈了两个小时。南老师对他说古道今、纵论天下,晓以和平统一的民族大义,也提出了许多具体的建议。最后,李登辉把南老师送到门口,南怀瑾意味深长地说︰“我希望你不要做历史罪人。”913日下午,南怀瑾离开台湾回到香港。这次交谈,南怀瑾心里明白,恐怕自己对李登辉的一番肺腑之言,都将落得一个对牛弹琴的结果。然而,为了民族统一大业,也只能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了。


南怀瑾回到香港后不久,李登辉在大陆政策上开始采取一系列动作。


1990年108日,台湾成立国统会,李登辉亲自兼任主任。


10月19日,在行政院下设立大陆工作委员会,统筹政府的大陆事务。


10月22日,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这是一个半官方机构,获授权与大陆保持接触,由辜振甫任首届董事长。此时,海峡两岸的交往愈益频繁,紧张气氛明显缓和。


1991年的华东大水灾时,南怀瑾打电话给李登辉,提出12个字︰“同胞爱、民族情、救苦难、心连心”,要求发动台湾社会救济大陆灾区。后来,这12个字登在台湾报纸上,凝聚了台湾的人心,出现了许多慷慨解囊救助同胞的感人场面。两岸关系的改善也迅速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


1991年428日,台湾海基会代表团第一次正式访问大陆,受到“国台办”的接待,双方就事务性接触达成初步共识。同年1216日,大陆成立了一个对口机构,即海峡两岸交流协会,负责与海基会联络,汪道涵出任会长。两岸在隔离40多年后建立了沟通渠道。


1990年的最后一天,在香港半山的南怀瑾寓所,代表李登辉的苏志诚第一次与中共中央的代表杨斯德会面。会谈一开始,苏志诚就滔滔不绝地为李登辉评功摆好,希望取得大陆对李的信任。


杨斯德回应说︰“中共中央对李登辉先生是寄予很大希望的,希望能在他任内解决国家统一问题。”


苏志诚口若悬河,军人出身的杨斯德听得有点不耐烦了,打断他的话说︰“你们对统一有没有具体设想?不要长篇大论,要有明确信息。对国家统一要有紧迫感,解决问题要从实际出发,中华民族要联合起来。国共两党可以举行谈判,采取何种方式,从低层次事务性,还是从高层次政治性开始,只要能商量的都可以商量,要把40年的对立化解掉。”


苏志诚依然言不及义,双方请南老师讲话。


南怀瑾建议成立一个全中国人的“国统会”,两岸两党或多党派人参加,融合东西新旧百家思想制定中国文化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宪法,这是上策。退一步,两岸合起来搞一个经济特区,吸收台港等地百年来的经济工商经验。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做一个新中国的样板。最重要的是为国家建立南洋海军强有力的基地,控制南沙及东沙群岛。两岸密使的第一次会谈就这样结束了。双方约定把会谈录音带回去,各自向两岸最高层报告,到农历新年时再谈一次。


南怀瑾送走客人后,想到两岸的接触已经开头,自己应该及时抽身,便坐定下来,给两岸领导人写了一封信,分头送出。


1991年217日是中国人传统的春节,苏志诚再次到香港,和杨斯德、贾亦斌等人在南怀瑾寓所见面,也没能谈出什么结果。南老师见双方只是在那里唇枪舌战,讲了几句话就不想再听下去了,顾自在一旁打坐入定。这样的秘密会谈断断续续地进行了九次。在香港的最后一次密会前,中共中央决定由汪道涵和许鸣真作为对台谈判的主角,仍希望南怀瑾作为中间人。许先生是退休高干、一家香港中资公司的董事长。他穿梭京港两地,南怀瑾居间与台北联络,双方新一轮密谈在紧锣密鼓地准备。


1992年5月初,中共中央正式决定与台湾李登辉的代表举行秘密谈判。5月26日,南怀瑾的学生尹衍梁到达北京,传递李登辉方面赞同秘密谈判的意见。6月16日,双方在香港举行第九次密谈,也是南怀瑾最后一次参与。在这次会上具体落实了南怀瑾的建议,海基、海协两会领导人正式相见,促成了1993年4月在新加坡举行的第一次“汪辜会谈”。南老师在会上向两岸领导人提交了一份“和平共济协商统一建议书”,从此就退出了两岸的秘密会谈。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木目田心云

    南师为国为民为众生🙏🙏🙏

  • 安心玉

    听得非常感动,南师大爱无疆

  • 陈大佑

    魏老师,可否更新快点呢?

  • 恒河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