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豹】04 逃避爱(上):为什么你难以进入爱?

【淡豹】04******************

00:00
12:34

大家好,今天是我们爱情课的第二节,“逃避爱。上一节课我们讲了坠入爱,那种接近爱情时令人激动又危险的感觉,那种好像失去了自己一般“炸裂”的感觉。那讲完了甜蜜的、坠入爱情的状态,我们今天来讲难以进入爱的情况,“逃避爱”。


之所以讲它,是为了讲爱中的痛苦


 爱的苦痛与伤害有很多种,我们这节课要讲的“逃避爱”,和下节课要讲的“背叛爱”是其中很典型的两种伤痛。其他常⻅的苦痛,我们来历数一下,可以分成这样几类:


第一,与爱的“他者性”有关的痛苦


这个他者性如何理解呢?就是说,一旦我们意识到爱是朝向他人,关于他人,依赖于他人而存在时,也就会同时意识到,爱也就有不被回报,不对等的性质。很常⻅的情况是,我们在爱情中受到挫败、或遭遇背叛时才深刻地意识到这一点。比如,他可能和你在一起,和你形成一种亲密关系,但他不一定会爱你。你对对方的爱不一定能够换来回馈,对等的爱情。与这相关的另一种痛苦,同时也是启迪,那就是人在爱情中,会感到命运的偶然与不可逆转。


这就是与爱的他者性有关的痛苦。这是爱的一种性质。


那第二种痛苦是爱的另一种性质,叫“扰乱性”,它和稳定性是对立的。它意味着,爱的内在是难以持续的,是时刻朝向变化的,它是一种对生活的革命。那么这种与“扰乱性”有关的痛苦,在现实中常常会表现为关于安全感的诉求。有时你可能会觉得自己随时可能被抛弃或者被捡回来,这种痛苦很深刻,可能会瓦解人的生活,如果你觉得明天就会被抛弃,那么今天你也很难过下去。


那在爱的他者性扰乱性这两个特质之外,还有第三类痛苦,是与爱中的人的主体性”有关的痛苦。比如你感到爱情中不受尊重、被贬低、感受不到价值;比如你担心自己在爱中丧失了独立性、自主性,感到脆弱无力。这些都是有关在爱中丧失“主体性”的恐惧。


 大家看,我们刚才是谈了爱的三个特点:“他者性”,“扰乱性”,以及爱中的人的主体性。我们基于爱的这三种基本特点,区分了几类关于爱的苦痛。


那我们今天想集中讲一种苦痛,就是标题中的“逃避爱”。之所以重点讲它,是因为它是一种相当复杂的苦痛,和人在爱中的一系列行为与感受都有关系。


比如,它关系到中人在爱中想要彰显的主体性,

比如,它关系到人在爱中常常想要避免、却不可避免的脆弱,

它也关系到人不敢张开自身、朝向他人的这种对爱的拒绝,也关乎爱未必能够得到回报的性质。


所以,通过讲“逃避爱”,我们能综合地讲一系列与爱相关的痛苦。


那我们今天会分两部分来讲,先用莎士比亚剧作《李尔王》作例子,来讲李尔为什么会逃避,当他在逃避爱时,他还在逃避什么。在文本分析之后,我们会去看看当代人的主体性崇拜,那是人们会逃避爱的重要原因。最后去讨论,我们如何从这种崇拜中走出来,接受甚至拥抱自己在爱中的脆弱


(一)李尔王的逃避爱


我们对《李尔王》的分析,来自于哲学家斯坦利·卡维尔(Stanley Cavell),美国当代语言哲学家,去年刚刚去世。他写过一篇文章,就叫做《逃避爱》(the Avoidanceof Love),大家感兴趣可以找来看。


 我们在这里不总结这部非常复杂的剧作的全部情节和涵义,那众说纷纭,可以谈到疯狂、友谊、王权问题等等。我们单单来用《李尔王》的开头场景,也是全剧中最耐人寻味的场景之一,来作分析。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李尔王,80岁的老国王,突然把三个女儿都叫到宫廷来,让她们说自己有多爱他——“你们中间哪一个人最爱我?我要看看谁最有孝心,最有贤德,我就给她最大的恩惠。”


三个女儿性格不同,反应也不同,大女儿和二女儿都花言巧语,我爱您比海更深,您比我的眼睛还要重要。


小女儿克劳迪亚拒绝回答,她说,“父亲,我没有话说,“我爱您只是按照我的名分,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这时克劳迪亚还没有嫁人,她质疑两个已婚姐姐的诚实——如果她们真的像她们说的那样,用整个的心灵来爱父亲,那她们怎么可能去嫁人呢?克劳迪亚说,如果我未来结婚,那个人会得到我一半的心灵,一半的爱,一半的信任。如果我只爱您,我就不去结婚了。李尔非常生气,觉得克劳迪亚没有良心,就没有分给她国土作为嫁妆。李尔也很失望,因为他本来最爱克劳迪亚,想要在她身边颐养天年。


这个情节开启了《李尔王》的故事。就是老国王突然出了这样一道判断爱的考题,而且真心真意,要根据答案来划分国土,因为小女儿的回答而愤怒失望。这个考题的结果推动了一系列情节,在后面的故事里,大女儿二女儿贪婪,老国王无家可归,发疯了。


那我们来看看,怎么理解李尔王出题的动机呢?


传统上有三种解释:


1)李尔太老了。也就是说,老糊涂了。

2)李尔是个孩子气的幼稚的人。

3)不能按照普通的人格,用日常的方式来理解李尔,这幕戏本身就是神话式的,是为了后面的悲剧而特意设计的。


那哲学家卡维尔觉得,这三种解释都太轻易了。他说,我们理解这幕剧,可以有一个抓手,那就是,看李尔是如何要求克劳迪亚表达她的爱的,去看看李尔当时问的是什么问题。


 好,我们也来看一看,他先问了大女儿和二女儿,之后他对克劳迪亚说——我的宝⻉,你年纪最小,我最后问你,但你并不是最不在我的心头。这句话就是他最爱克劳迪亚的意思,这也是真的。那他说,”你有些什么话,可以换到一份比你的两个姊姊更富庶的土地?说吧。” 克

迪亚回答,“nothing.” 没有,父亲,我没有话说。


 卡维尔给的解释是这样的——李尔太老了。而老迈的国王,就像一只手摘掉了象征权力的戒指,不容易被爱了,是不“可爱”的。当李尔王感到自己在变老,在丧失权力时,他觉得自己不值得爱了。因此他突然出考题,给出的实际上是一个贿赂性质的计划——贿赂,就是一种用财富来换取爱的谈判,你说出什么话,可以换到一份比你的两个姊姊更富庶的土地?对李尔王而言,这样做是一举两得,既回避自己在逐渐丧失权力的现实,又回避自己可能不再被爱的未。他太惧怕这种未来了,当他觉得自己没有理由被爱的时候,他不再能够承受来自他人的爱。


这种惧怕,要是非常简化地说,就是我们在最开头,区分爱的痛苦时,提到的那种在爱中感到自身无价值的痛苦。李尔没法面对自己可能没有价值,可能不被爱这件事,他感到无力,被动,也有研究者认为这是他男性气质的丧失,是一种精神上的阳痿。


大家想象,人在无法面对自己可能不会被爱,可能并不可爱的这个事实时,能怎么办呢?


当代的通俗心理学会不断说,你要向自己强调,你是最好的,最棒的,值得爱的——就好像给自己念咒。或者这些书和讲座教你“提升自己的十大招数”,要你变美丽,变得更成功,变得更勇敢,这是在强调“自我发展”。或者心灵导师会说,某个人让你觉得自己无价值,这都是对方的错,你该去找让你觉得自己值得爱、自己非常好的伴侣。大家看,这些建议都是“行动”,行动既可以让主体动起来,感受到自身的能动性和自主性,又可以因此而给资本牟利的空间,下一秒就可以兜售某种商品,比如疗伤旅行,社交网站,红酒或者健身课。


李尔王不一样,他在不被爱的状态下是无法行动的,而且这种无价值的状态本身,还让他更无法行动。所以,他是处在真正的悲剧里。李尔很清楚他在贿赂女儿,我给你国土,你要表达你爱我。卡维尔认为,他多多少少知道,这种贿赂行为,只会带来两种结果:第一,虚假的爱;第二,公开的对爱的表达。


 有意思的是,这是一种李尔王不需要真正用爱去回馈的爱。也就是说,不需要用真情去回馈假意,他只要给对方国土和恩惠就够了,他就可以看起来“像”一个被爱的人。李尔王对这个小计划本来很满意。直到克劳迪亚作了意外的回答——克劳迪亚是真的爱他,克劳迪亚给他的是真东⻄,这意味着父亲不能以所谓的“最富饶的三分之一国土”来回馈,那是不对等的,在性质上就是不对的。你看,克劳迪亚反过来给李尔出了一道他没办法面对的题。李尔想要假的爱,克劳迪亚不肯给他假爱,给了他真的爱。李尔就不得不面对自己这个贿赂计划背后的真实:自己害怕被爱,自己又需要被爱。


大家看,在这个时刻,李尔在面对自己内在的脆弱,也就是需要被爱,这是一;又是在面对自己内在的自我贬低,他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这是二;与此同时,他还在面对内在冲突,面对内在的软弱,也就是自己躲避这种冲突的方式,居然是通过出考题,通过去索要爱的公众表达,通过交易,通过虚假的情谊。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花生瓜子八宝粥唠

    请问老师提到的那篇逃避爱的文章是哪篇呢 没搜到 能具体点关键词吗 谢谢

    喝_7t 回复 @花生瓜子八宝粥唠: 我也想找到

  • 布达拉多

    这个解析很有趣,希望可以多讲一点(想去看李尔王)

  • 离开北方的吉他

    我们好像始终活在放下社会的大框架下,行为和思维模式总是被限制在这个大的框架之下,我们习惯了对号入座,像是既定规则的一个个实验对照组,总是习惯用过去的思维和固定的标准来判断以及定义未来即将发生的事情。满足条件我们沾沾自喜,暗自庆幸,偏离轨道便会不知所措。深受其扰却忽略了最本质的感受。听后感

  • 莎莎莎莎

    最后一期加了微信并没人理我呀!

    Hellooneoneone 回复 @莎莎莎莎: 最后一课的评论里有人分享了隐藏的那节课的链接。链接是对的,能打开。把他左右的复制到浏览器,然后把“点”改为“.”就可以了啊。

  • dam_

    最先看这集,因为我最关心这集

  • 非得要我设置昵称

    再再再次给这个节目点赞!!

  • M啊瑞

    很棒。

您访问的内容已下架,将为您查找相关内容
5秒后将为您自动跳转
立即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