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继续讲孔子的故事。孔子曾说,“吾十有五志于学”,他15岁时,立志于成为学识渊博的君子儒,“三十而立”,30岁的时候,他的人生观价值观确立了,不再怀疑动摇。可见,30岁时的孔子,学问、能力已经很扎实了,但是有没有人因此而重用他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30岁以后的孔子,仍然无人重用,于是,他做了人生中的一个重要决定,辞去乘田、委吏、太庙助祭这些工作不干了,回家去,开办私塾,教学生。孔子的人生从此发生了重大转变,他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职业教育家。
孔子选择学生的标准是什么呢?“有教无类”[1],只要你愿意来学,我都教你,不根据身份地位来挑人。但是,孔子教学生不是完全免费的,孔子自己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2],如果有学生愿意向他学习,只要拿来一串束脩,也就是十条干肉,作为拜师的见面礼,以示尊重,孔子都会收他为徒。事实上,如果你心里没有信,没有尊重,认为他是胡扯,都瞧不起他,那你就不会从他那儿学到东西,这个师生关系就不成立。而十条干肉,并不是很贵重的礼物,穷人家努努力都能拿得出来。
孔子开始教学生了,而且门槛很低,所以他早期的学生中,有很多都是出身寒微的穷人家的孩子。按照李零先生的说法,他第一期的学生,最主要的是五个人。[3]第一位是颜无繇,也就是颜回的父亲,比孔子小6岁。第二位是冉伯牛,比孔子小7岁。后来他的两个弟弟冉雍、冉求也成了孔子的学生,号称一门三贤。第三位是子路,比孔子小9岁。第四位是漆雕启,比孔子小11岁。第五位是闵子骞,比孔子小15岁。当然,孔子这时候招收的学生应该不止这五位,他们是其中最有名的代表。
孔子在35岁前,开始了第一期教育生涯。他的名声随着弟子的增多,也越来越大了。当时,鲁国有三大贵族,号称三桓,三桓中孟孙氏家族的首领孟禧子,在临终前特意把两个儿子叫过来,也就是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告诉他们,我死后,你们一定要好好向孔子老师学习,他是圣人之后,很有学问的。可见,这时孔子的办学已经很有影响力了。
35岁前后,孔子迎来人生中一段新经历,他要出国了。根据《史记》和《孔子世家》的记载,孔子34岁时,孟禧子的儿子南宫敬叔向鲁昭公建议,由他陪着孔子到周王朝的京城洛邑,也就是今天的洛阳去访问。鲁昭公答应了,还给他们一辆车,两匹马,一个仆人。据说孔子到了洛邑,拜见了周王室图书馆的馆长老子。
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创始人。他原本是楚国人,关于他的姓名,至今仍有争议。《史记》中说,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ān)。[4]也有人说,老子原本就姓老,叫老聃,因为古时,老和李发音相同,聃和耳意思相同,所以老聃,也被称为李耳。和孔丘被尊称为孔子一样,老聃被尊称为老子。
老子当时是周朝“收藏室之官”,类似于国家图书馆馆长,或历史博物院院长。他博览群书,非常有学识和智慧。老子年龄比孔子大。大多少岁呢?有人考证说,大20岁,那这时候孔子34岁,老子应该54岁了。孔子此行,是来向老子请教的,把老子当作老师。
据说,两人畅谈多日,临别前,老子亲自来送行,并对孔子说:“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老子说,我听说有钱人临别时,送别人钱财,品德高尚的仁者,送别人自己的肺腑之言,经验之谈。我不是一个富贵的人,那我就借用仁者这个名号,送你几句话吧。
老子对孔子说,“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而危其身者,发人之恶也。”有的人,看起来很聪明,分析问题能一针见血,也善于洞察世故人情,但这样的人呢,却常常受到死亡的威胁,有人要干掉他,害死他,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喜欢非议别人,总爱指出别人的毛病和问题,这样就容易招人记恨。有的人,博学多才,能言善辩,但是常常使自己遭遇不测,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总揭别人之短,宣扬别人的错误和丑恶啊。
老子说,“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一个人啊,不要太年轻气盛,太过刚猛,认为自己可以改变天下,什么事情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不然的话,无论在家为子,还是在朝为官,人际关系都不容易处理好啊。就像小朋友,在家认为什么都是自己对,不听爸爸妈妈的;或者小朋友的爸爸妈妈,在工作单位,常常觉得,这个领导没水平,那个领导不如我,在日常工作中就容易有矛盾、出问题。
“曲则全,枉则直,少则多,多则惑。”任何事情都不要太绝对,比如做人,太刚强就容易折断,而柔弱一点儿反倒容易保全。还有的时候,走弯路,就是走捷径。比如前面有座大山,你非要走直路,走得过去吗?你爬山而过,路更远,更艰险,不如从山下绕过去,反倒更容易通过。同样的,有时候,少就是多。
比如,我们和别人相处的时候,好吃的少吃一点,便宜少占一点,多留给别人,别人会认为你这个人不错,喜欢你,信任你,反倒会给你更多好吃的,给你更多的利益和机会。你非要去抢,便宜都要自己占了,别人反倒会讨厌你,远离你,本该你得到的或许都会失去。这是有趣的人生辩证法,值得思考。
老子说这番话,实际上是在告诫孔子,你30出头,不要太年轻气盛,觉得什么都懂,想要改变天下,你做得到吗?现实很可能会让你碰壁的。不如低调一点,多观望观察,柔顺处事,这没坏处。而孔子呢,的确有刚猛的一面,往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和老子有不同的人生观。
老子强调,要顺势而为,能干的事才去干;而孔子主张,要见义勇为,只要该干的事,就一定去干。老子很有人生智慧,他把问题看得很透彻;而孔子,他的伟大之处,正在于他的坚持。这两种人生态度哪一种更有道理?更值得我们去学习呢?小朋友们可以慢慢体会,以后给出自己的回答。
我们再说说老子最终的结局。根据《史记》的记载,后来老子彻底超脱了,他决定骑青牛,出函谷关而去,远离尘世的喧嚣,隐居世外,过神仙的日子。当时守函谷关的将领叫尹喜,他说,我不能放你过关,没经过政府允许,这相当于偷渡,放你走是我的失职,上司会怪罪于我的。但是,如果您能把您的思想都记录下来,写成书交给我,那我哪怕冒杀头之罪,也愿意放你走。老子想了一下,同意了。
他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把思想的精华写成了一部书,这部书就是非常著名的《道德经》。这部书,一共81章,5000多字,是道家学派的重要经典。留下这部《道德经》后,老子出函谷关,向西而去,莫知其所终。再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有人说,老子最后活了101岁。
孔子对老子有过一个评价,说他和鱼不一样,鱼在水里游,看似很自由,但还有被网捞起来,被鱼钩钓上来的时候;他和鸟也不一样,鸟在天上飞,看似也很自由,想飞到哪就飞到哪,但还有被猎人打下来的时候。老子像一条龙,而且神龙见首不见尾,你知道有他,但是你摸不到他,他深不可测,难以琢磨。可见,孔子对老子是非常尊重,非常推崇的。
这是孔子34岁时第一次出国。第二年,孔子35岁时,他第二次出国。去了哪里呢?去了齐国。去齐国干什么呢?去找工作。为什么要去齐国找工作呢?至少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当时鲁国比较混乱,鲁昭公一直找机会,要讨伐国内实际掌权的贵族季氏,结果,后来季氏联合其他贵族,把鲁昭公给打跑了,鲁昭公逃亡到齐国,最终还死在了齐国。孔子认为,君臣内斗,这时他在鲁国是没有被重用的可能性的。
第二个原因,齐国既是鲁国的邻国,也是一个万乘大国,是春秋五霸之首,如果孔子能在齐国被重用,舞台足够大,可以施展他的政治抱负。而且五年前,齐国国君齐景公曾经到鲁国去访问,还跟孔子有过一次对话,他对孔子非常赏识,所以孔子认为,他到齐国出仕的可能性比较大。
五年前,孔子和齐景公都谈了些什么呢?当时,齐景公问孔子:“从前秦穆公的时候,秦国国家并不大,地处西部,又很偏远,为什么后来能够称霸一方呢?”
孔子回答说:“秦国当时国家虽小,但是人的志气很大,想要成为强大的国家;他们地方虽然偏远,但是做起事来却很正当,采取的政策是对的。而且秦穆公善于用人,他用五张羊皮换回了百里奚,不嫌他曾地位低贱,而看中他的才能,重用他,任命他为宰相。靠这种做法,统治全天下都可以了,称霸一方又算得了什么呢?”
齐景公听后,对孔子很欣赏。
那么,这次孔子来到齐国,齐景公有没有真的重用他呢?孔子到齐国后,齐景公欣然接见,有意重用,甚至打算把尼谿(xī)这个地方封给孔子。但是,这个想法遭到了当时齐国上大夫晏婴的反对。
晏婴说:“国君,孔子这些儒士不能用啊。为什么呢?他们只会说漂亮话,却不爱受人约束,他们又很骄傲,不肯俯就别人;他们提倡葬礼要隆重,这铺张浪费,风气不好;他们靠游说来赢取国君的信任,当食客而已,今天你用我我就跟你干,明天他不高兴了,就又给别人干去了,这些人靠不住啊。还有,孔子强调的礼啊乐啊这套东西,非常繁琐,你用很多年都学不明白,而且,难以解决眼前的实际问题。”
晏婴的话,说出了儒家的一些缺点,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儒家的普遍认识。齐景公一听,心里也动摇了。他就拿待遇来说事,跟孔子讲:“如果用你,我像鲁国对待季氏那样,拿上卿的权位给你,我还做不到。但如果像鲁国对待孟孙氏那样,拿下卿的权位给你,我又觉得亏待你。那么,我就待你在季、孟之间吧。”言下之意,我可以给你介于他们两人之间的俸禄待遇,但是不能给你实权。而且,齐景公对孔子的态度冷淡下来,不久又对孔子说:“吾老矣,不能用也。”我年纪大了,精力不济,没有那么大魄力了,不能再任用你来大刀阔斧图谋改革了。很明显,齐景公已经不可能重用孔子了。
这时,齐国的贵族也担心,如果孔子当权,会伤害自己的地位和利益,于是想要陷害他,孔子听到风声,赶紧从齐国跑掉了。
孔子这次在齐国,呆了只有一年左右的时间,虽然没有被重用,但是他还是有所收获的,他在齐国听到了《韶乐》。《韶乐》是上古时期,舜时候的音乐,孔子听到后,陶醉其中,向齐国的乐官学习了三个月,以至于“三月不知肉味”,一心都在音乐上,完全不知道自己吃下肚子的饭菜是什么滋味了。
一年后,36岁的孔子返回了自己的祖国鲁国。当时,鲁国还处于内乱之中,孔子就退而编辑整理上古的文献资料,并再次把精力放在了教书育人、研究学问上。在这之后长达十三四年的时间,也是孔子做学问的黄金期,他说自己在此期间,达到了“四十不惑”的境地。
在这十几年中,鲁国是个什么样的局面呢?
先是鲁昭公跟以季平子为首的三桓起了冲突,结果鲁昭公被三桓打跑,逃亡齐国。三桓扶立了鲁昭公的弟弟为国君,也就是鲁定公。到这时,国君更是说了不算了,鲁国的权力都在三桓这些贵族手上。而这些贵族也掌握不了局面,权力又在他们的家臣手上。比如三桓之首季平子家,实际掌握了权力的,是他的家臣,阳货,也称为阳虎。你看,当时的社会秩序都乱套了。
这个阳货,我们上一讲提到过。当年,孔子母亲去世后,孔子想去季氏家参加宴会,结果被人家给轰出来了,轰他的人,就是这位阳货。然而,阳货虽然已经贵为鲁国第一权臣家的大管家,但他仍有叛乱之心,想要造反,彻底取代季氏,成为鲁国的主人。
此时,孔子的名望已经今非昔比,于是,阳货想攀缘孔子以自重,想跟孔子搭上关系,请孔子出山帮助自己,树立威望,以利于实际夺权。所以,有一次,阳货主动抱着一头小猪,作为见面礼,去见孔子。孔子知道阳货包藏祸心,不想帮助这样犯上作乱的人,因此故意避而不见,离开家,不见他。但毕竟人家给你送礼物了,按礼数,是要去还礼的,孔子就专挑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去回礼。结果巧了,孔子在去阳货家的路上,恰好碰到他了。
阳货见到孔子,马上对他说:“来来来,我跟你说说,你有能力,却不出来为国家做事,你这算得上是仁义吗?你一直想出来做官,想有施展自己才能和抱负的机会,现在机会来了,我给你机会,你却不珍惜,你这能算得上是明智吗?日月逝矣,岁不我与,时间很快就会流逝而过,你要珍惜机会,把握机会啊。”
孔子听后,说:“诺!吾将仕矣。”孔子点头说,您说的对,我要考虑一下,该出来做官了。但是,孔子口头上虽然答应,但心里知道,当时并不是很好的出来做官的时机,他并没有马上行动。
很快,季氏的家臣之间又发生了内斗。季氏家领地费(bì)邑的主管公山不狃(niǔ),又称公山弗扰,把季氏的家宰,大管家阳货给打败了,阳货也逃亡到了国外。鲁国的局势可以说是一团乱,热闹得很。
公山不狃的野心也很大,想占据费邑,造反做大。他也打起了孔子的主意,想请孔子出来做官,为自己撑腰。孔子又有些动心,他一直在等待机会,要施展自己的抱负,哪怕是从一个小小的费邑开始也无不可啊。但毕竟,公山不狃也是要犯上作乱的家伙,更算不上什么值得托付和依靠的人,孔子最终还是没有出来做官。
在此期间,孔子潜心于做学问,教学生。他的弟子越来越多了,一批比他小30岁左右的年轻弟子陆续拜在孔子门下,比如,比他小29岁的冉雍、冉求、宰我,比他小30岁的颜回、巫马施、宓不齐,比他小31岁的子贡等。
十几年时间就这样过去了,这时,孔子已经50多岁,过了“知天命”的年纪,他终于要出来做官了。是什么样的机会,促成了他的出山?他做了什么官?做得怎么样?孔子的后半生又有怎样的境遇?我们下一讲接着说。
[1] 见《论语 卫灵公第十五》。
[2] 见《论语 述而第七》。
[3] 见《丧家狗——我读论语》,李零著。
[4]见《史记》之《老子韩非列传》。
很好!孩子喜欢听。
总是忘了点赞,儿子很喜欢,每天晚上睡前听。大人和孩子一起学习,涨知识了!
浅显易懂,很不错。发散知识丰富,能吸引人一直听,所以忘了点赞和发评论。现在大鱼的声音已经成了每天叫儿子起床的必备良品了。谢谢大鱼老师的努力。
大鱼小洁讲国学 回复 @BobEnglish:
iyj
jyjy
浅显易懂,很不错。发散知识丰富,能吸引人一直听,所以忘了点赞和发评论。现在大鱼的声音已经成了每天叫儿子起床的必备良品了。谢谢大鱼老师的努力。
ukj
2333
浅显易懂,很不错。发散知识丰富,能吸引人一直听,所以忘了点赞和发评论。现在大鱼的声音已经成了每天叫儿子起床的必备良品了。谢谢大鱼老师的努力。
西西1230 回复 @大鱼小洁讲国学: 加油!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