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讲孔子的一生。孔子从中都宰,到小司空,再到大司寇,在鲁国被重用,拥有了实权,首先引起了邻国的不安,首当其冲的就是齐国。
小朋友们,这就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国家之间,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会根据自身的利益考虑问题,古今如此。
鲁国眼看着要强大了,齐国坐立不安,大家开始出谋划策。有人劝齐景公,不如趁着鲁国没有强大之前,去讨伐他,把他打服了。这时,齐国宰相晏婴已死,他临终前,嘱托继任者黎鉏(chú),齐国的威胁,主要是西部的晋国,而不是鲁国。齐鲁应世代友好,打造成牢不可破的利益共同体,威慑东方,抵御强晋。
于是,这时黎鉏来劝齐景公说:“我们还是应该和鲁国友好,而不是去讨伐它。况且之前,鲁国的国君鲁昭公被三桓打败,逃亡到我们齐国,我们给了他冷遇,并帮他回国复位,后来他又逃亡到晋国,并死在那里。另外,鲁国的阳货作乱,被公山不狃打败,也逃亡到我们齐国,我们也没有接纳他,他后来也是跑到晋国去了。可以说,我们已经两次得罪过鲁国,给了晋国机会。这次,我们应该趁着孔子就任上卿,借着向他们表示庆祝的机会,召集鲁国举行一次会盟,开个国际会议,强化同盟关系,使鲁国远离晋国,让晋国少一个帮手,而我们多一个附庸。”
齐景公听从了黎鉏的意见,于是邀请鲁国,到齐国夹谷这个地方举行会盟。
鲁国接到邀请,经过考虑,决定去参加这次会盟。在鲁国看来,此约是必赴的。因为齐国宰相晏婴去世的时候,鲁国没有派人去吊丧,已经失礼,如果这次再不赴约,很可能会被兴师问罪。可答应是答应了,但是派谁陪同国君去呢?齐国很可能会提出无理要求,陪同的人一定要熟知礼仪,权谋善辩,还要临危不惧,才会不失国威。
按理,应该是三桓之首,第一权臣季桓子陪同出席,但他一掂量,自认能力不行,外交不是请客吃饭,一旦不能随机应变,处理好局势,让国家丢了颜面,丢了利益,回来可就没法交代了。让谁去呢?大家一商量,让孔子去吧。
他不是一向以知礼而闻名嘛,不是很有能力和才华吗?让他去好了。如果他表现好,我们就顺水推舟,继续重用他,如果表现不好,责任都推到他身上,免职罢官就是了。不过孔子这是的身份是司寇,主管公安司法工作的,为了名正言顺,先命孔子为冢宰,代行相事,做代理宰相,全权处理会盟事宜。
孔子对这个任命是什么态度呢?有了更高的职务,更大的舞台,他也是非常高兴,非常愿意的。甚至,孔子喜形于色,笑容可掬,打心眼儿里高兴。弟子子路见了,有点看不下去,就问老师说:“由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今夫子得位而喜,何也?”,意思是,我听说,一个君子遇到再大的灾难和威胁,也不会感到恐惧;同样,遇到再大的好事,也不会喜形于色。可今天,您却不是这样,这是为什么呀。
孔子为自己辩解道:“然,有是言也。不曰:‘乐以贵下人乎’?”孔子说,的确有这个说法。可我得到了高贵的地位,可以向下面的百姓劝善惩恶,实现抱负了,难道不值得高兴吗![1]
事情定下来了,孔子要陪同鲁定公去参加夹谷会盟了,这时孔子根据历史上的经验,和齐国相对强大,鲁国相对弱小的现实,提醒鲁定公说,咱们不能这么去,还得带上两个人!带什么人呢?
孔子说,“虽有文事,必有武备”,自古以来,在外交谈判的场合,一定要有背后军事实力的支撑,虽然是谈判,但是要做好打仗的准备,这样才有利于谈判的成功。反之,武事也需要文备,打仗的时候,也要随时准备动用外交手段,坐下来谈判,解决问题。所以,孔子请求把指挥军队的左右司马带上,并派出精兵500乘,护驾前行,伏兵于夹谷,以备不测。
公元前500年6月,齐鲁两国在夹谷正式举行会盟。齐国是发起者,先建起了高高的祭坛。第一天,两国使者会面,分别献上见面礼,就是一只大雁。为什么要送大雁呢?因为大雁是非常忠贞的动物,如果配偶去世,另一只会“孤雁一生”,绝不变心。所以用大雁来代表忠贞不渝。
第二天,齐景公率先登上举行仪式的高台,让黎鉏在下面迎接鲁定公。孔子陪同鲁定公走到高台之下,鲁定公就想拾阶而上,孔子把他拦住了,说这是国际会议,两国彼此平等,要齐景公亲自下来迎接才对。于是,孔子要求黎鉏,请齐景公亲自相迎,最后两位国君携手登台。
之后,两国国君祭拜天地,歃(shà)血为盟,用动物的血,拿手指蘸一蘸,涂在自己的嘴唇上,或者稍微喝一小口,以此表达诚意。随即,黎鉏安排人跳舞助兴,其实,是想趁乱劫持鲁定公,这时,孔子三步并成两步,走到台前,命令鲁国的司马,斩掉带头跳舞的人,以正礼法。
第三天,齐景公设宴招待鲁定公,并为昨天的事情赔礼请罪。这时,黎鉏又安排演奏宫廷音乐,内容是《诗经﹒齐风﹒载驱》这首诗,讲的是一件乱伦丑事,并让宫女献花,意在骂鲁定公禽兽不如。孔子对《诗经》很懂的,他听了之后,马上要求停止演出,并斥责齐国这是破坏兄弟之盟,而且演奏这首诗,是诬骂齐国先祖,完全是失礼之举,又要求杀掉乐官。
这样一来,黎鉏机关算尽,没占到便宜。最后两国缔结合约,齐国要求,以后齐国出征打仗,鲁国必须以300乘跟从,实际上是要鲁国无条件承认自己是齐国的附庸。考虑到齐强鲁弱的形势,孔子认为对此不好直接拒绝,但是也绝不能无条件接受。于是他向齐景公提出,我们已经结为兄弟之盟,你齐国出去打仗我们跟着去,可以,但是你们之前占领我们鲁国的三座城池,应该先归还给我们吧,不然咱们缔约互信的基础就不存在了。齐景公无可辩驳,只好同意归还三城。
最终,孔子在这次会盟,随机应变,以礼相争,没动用一兵一卒,反倒要回了已经失去的三块土地,以弱胜强,保全了国家尊严,取得了重大外交胜利。这件事极大提高了孔子的威望,加上孔子一向以礼律己,对国君恭敬,对工作认真,更是博得了鲁定公和季桓子的信赖。
孔子作大司寇,他的本职工作做得也非常出色。经过他的治理,鲁国政清民安,人民勤于农耕,市场欺骗行为几乎绝迹,父子家庭和睦,社会治安很好,几乎没什么人打官司告状。为了实现更大的政治抱负,孔子谋划着下一步棋,打算采取新的行动。
这个行动,和当时鲁国的局面相关。前面我们讲过,鲁国国君无权,三桓主政,但实际权力却在三桓家臣手上,社会秩序不正常。所以,孔子希望拨乱反正,让国家权力回到国君手中,三桓权力适当削弱,家臣跋扈的局面要彻底改观。然后,孔子希望用礼乐的原则,辅佐国君,以德以礼治国,先让鲁国大治,然后推行仁政,尊重天子,影响其他诸侯,最终实现天下大同。具体怎么做呢?
他打算先对兵强城高的三桓家臣下手,再一步一步实现目标,这也是孔子继夹谷会盟之后又一项重大政治举措,被称为“隳(huī)三都”,也就是拆低三桓私人领地的城墙,贬抑其家臣。
这件事是经过孔子深思熟虑,具有可行性的。从鲁定公的角度来说,他求之不得,因为可以加强国君的权力;从三桓的角度而言,他们也急于解决家臣坐大的苦恼。比如季氏的领地费邑,实际被家臣公山不狃所掌控,夹谷会盟时,鲁国向他调用兵车,他竟然拒绝了,没有出一兵一卒,而且三年不向鲁国缴纳田赋了,季桓子说的话他都不听,已有犯上作乱的野心。
比如叔孙氏家,封地郈(hòu)邑,也被家臣侯范所掌控,这个人,身高力大,武艺超群,也有劫持叔孙氏,控制三桓,掌控鲁国的野心。还有孟孙氏家,封地成邑,在管家公敛阳手里掌控着,这个人,虽然没有背叛之心,但是孟懿子对他也不大放心。孔子正是利用这些矛盾,打算推进“隳三都”的行动。
隳,就是拆的意思,因为三桓封地的城池超出当时礼仪制度的规定了。在古代,天子的城有多高,诸侯的城有多高,卿大夫家的城有多高,都有严格规定,但是现在鲁国三桓的城池都超过规格,过高过大了,很容易成为家臣犯上作乱的据点,所以要拆低些,这就叫“隳三都”。
对此,季桓子率先回应支持。叔孙氏也支持,还表示我带头先拆郈邑。孟懿子勉强赞成。三桓还共同推举孔子的弟子子路,为隳三都的军事总指挥。
但是就像我们之前讲商鞅变法时说的一样,是改革,就会有人支持,有人反对,因为改革就一定会触及某些人的利益。有一个说法是,当时鲁国另一位很知名的大夫,叫少正卯,他把孔子的意图看得很透,在背后开始搞破坏了。他先到费邑,劝公山不狃,等孔子他们去拆季孙氏的郈邑时,趁都城空虚,去袭击鲁定公,夺取鲁国的政权。又到郈邑,劝侯犯,一面据城坚守,一面派人到齐国求援,贿赂齐国宰相黎鉏,告诉他,鲁国在隳三都,很可能引发内乱,这时齐国可以大军压境,伺机攻打鲁国,彻底让鲁国变为齐国的附庸。
黎鉏得知情况,奏明齐景公,果然派出大司马,率兵车500乘,到齐鲁边境安营扎寨,以观动静。孔子获知了这个情报后,认为夹谷会盟刚刚过去一年,齐国未必会真的用兵于鲁国,但是也不能不防,就派子路率兵车抵达国境,也在对面安营扎寨,和齐军对峙。这个地方离郈邑很近,孔子叮嘱子路,一军挡两面,齐军这边有动静,可以对付齐军,郈邑这边,如果拆城不顺利,又可以马上回军支援。
同时,孔子命令左右司马乐欣、申句须,倾全国之兵,虚张声势,说去拆叔孙氏家的封地郈邑,制造首都曲阜空虚的假象。实际上,让他们调兵遣将,周旋一番后,埋伏在武子台季氏府内,护卫国都。
安排妥当,孔子宣布开始隳三都。首先去拆叔孙氏家的郈邑。叔孙氏安排心腹,在城内散布谣言,说侯犯已经投降,要把郈邑送给齐国,齐国派司马禳苴来接收,已于郈邑十里之外安营扎寨。在三五日内,全邑居民一律迁往齐国边境垦荒种田,不从者诛其九族。郈邑老百姓一听,非常愤慨,驷赤发起兵变,揭竿造反,侯犯一见大事不妙,赶紧出逃了。这样,郈邑顺利地被子路的大军占领,拆掉了三尺城池,并任命驷赤为邑宰,第一个任务顺利完成。
接下来,就是季孙氏家的费邑。果然,公山不狃不服,并想趁势攻打首都,夺取鲁国政权。孔子早有准备,下令左右司马出击,打了公山不狃一个措手不及,公山不狃大败,逃亡到齐国去了。季桓子率领军队,赶往费邑,也拆掉了三尺城池,第二步任务也完成了。
但是,拆孟孙氏家的成邑,任务却以失败而告终了。眼见另两家封地城池被拆,成邑宰公敛阳前来劝说孟懿子,说成邑不能拆啊。成邑,就在齐鲁边境之上,你拆掉它,鲁国北边就失去了一个抵挡齐国进攻的屏障;而且,没有了成邑,你就没有了根据地,没有了武装力量,很可能以后就没有你孟孙氏了。
孟懿子一听,幡然醒悟,孔子这是借着打击家臣的旗号,针对我们三桓来的啊。别人我不管,我这个成邑不能拆。
于是,孟懿子虽然表面上支持孔子隳三都,实际上暗中鼓励公敛阳抵抗,成邑久攻不下。到最后,鲁定公只好宣布班师撤军。这意味着,历时半年之久的隳三都行动最终失败。
隳三都为什么会失败,又带来了哪些影响呢?第一,是季桓子也变卦,不愿意和孔子合作了。季桓子感到,隳三都是赔本买卖,不划算了。他原本想,让叔孙氏孟孙氏他们先把城池拆掉,最后我来收拾公山不狃,借助各方力量,将其瓮中捉鳖。结果,公山不狃先叛乱了,兵败逃亡,家贼虽除,但私人武装也毁了,拆城之后,自己的实力几乎都丢掉了。
另外,季桓子也有点怀疑孔子,为什么前两个城都拆得很顺利,到了孟孙氏他们家的成邑,就拆不下去了?孟懿子可是你孔子的学生,现在子路又担任军事总指挥,如果你们联合起来对付我怎么办,这不能不防!
第三,季桓子也明白了,你孔子帮助我是假,你帮助鲁定公收回权力才是真,我再跟你合作,怕是要吃亏吃大了!
这时,齐国也抓住鲁国分裂之机,离间孔子和三桓及国君之间的关系。黎鉏献计,久劳必求逸,鲁国数年内外纷争,其君臣必然希望赶紧安定下来,好寻欢作乐。可以投其所好,送去美女良马,去其雄心壮志。如今孔子代行相事,他一向守礼,必然劝阻,如此则内讧必起,孔子之位也将难保。
齐景公依计而行。于是,公元前497年,孔子55岁时,齐国向鲁国赠送美女80人,良马96匹。齐国不敢把这些直接献给鲁定公,让她们先在鲁国南门外演习,来引诱季桓子和鲁定公。鲁国多年内部权力斗争,君臣都累了,想要寻求安乐。季桓子这时才30多岁,一见美女良马,正中下怀,自己先跑到南门去看了,以致着了迷,接连几天不上朝处理政务。孔子求见鲁定公,发现鲁定公拒不见他,也瞒着他,到南门去看美女良马的表演去了。
孔子见此情形,长叹一声,他知道,鲁定公和季桓子,他们的心已经不在自己这一边了,对自己要推行的改革措施不会再支持了。但他还没有完全绝望,还想再等一等,因为郊祭典礼就要到了,他想看看,在郊祭之后,鲁定公和季桓子还会不会按照惯例,把膰(fán)肉[2]送给他,如果送了,意味着他们心里还有自己,自己还有留下来合作的可能。但是,孔子最终的幻想也破灭了,这次郊祭进行得草率又简单,而且没有人给孔子送膰肉来。
孔子满腔的热情化成了冰水,多年来为祖国尽心尽力的心血付之东流。他心里清楚,鲁国已经不可能再给他施展抱负的舞台和机会了。在鲁国被国君抛弃,被权贵排挤,孔子决定离开自己的父母之邦,去访问列国诸侯,寻求可能的机会。
公元前497年农历春三月,55岁的孔子伤心地踏上了离开鲁国的道路,从此开始了长达14年的列国周游。
后来,孔子在其他国家有没有被重用?他遇到了哪些危难?最终为何又返回了自己的祖国?我们下一讲接着说。
[1] 见《史记 孔子世家》。
[2]膰肉,古代祭祀时用的熟肉。生的叫脤(shen,音慎)肉,熟的叫膰肉。
跟着大鱼老师学习下去。大好!
😍。😌。
8
刘雅兮 回复 @Bessjio_Xiaobu: 让粉色头发成功喜欢你
小可∝oh
讲得太好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听
大魚老师讲,论语真好听👍👍👍👍👍
大鱼小洁讲国学 回复 @旭旭妈妈1975: 谢谢!
讲的好
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