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诚意能沟通

46.诚意能沟通

00:00
28:30

第四十六集  诚意能沟通

 

周瑜在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悲叹后,气绝身亡。周瑜死后,孙刘集团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合作危机。一旦孙刘联盟破裂,魏蜀吴三国的三足鼎立、三分天下状态就将完结。


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诸葛亮选择冒险前往东吴祭奠周瑜,以此来消除误会化解危机。那么,诸葛亮究竟运用了怎样的技巧和手段,成功地消除了误会和仇视?这次危机公关的背后,又蕴含着怎样的奥妙与玄机呢?


如果生死不在天而在人,人类可以控制自己的生死,那岂不会天下大乱?每个人都想生于富贵之家,都想长生不老,如果真能都如愿的话,那人类还怎么向前发展?所以,生死不由人。


历史上的秦始皇、汉武帝都想长生不老,可最后没一个能做到。中国人自古以来就相信生死在天,但是,要怎么做还是在你自己,所以有什么作为是在人自己,而不在天。


我们常讲一句话:人生最有趣的事情就是都知道自己迟早会死,但没有一个人知道自己会在什么时候死以及怎么死。这些都是人所无法掌握的。


周瑜说自己天命已绝,意思就是既然老天让我走,那我就走了,这表示他并不留恋。


周瑜推荐鲁肃任都督,他一路跟鲁肃相处,深知鲁肃为人既忠诚,又可靠,完全有能力做他的接班人。


我们从这件事情当中,可以看出三个重点:


第一,周瑜跟孙权处得很好,否则除非孙权问他,他不会轻易举荐。因为万一孙权不答应,那不是很丢脸吗?要举荐接班人,也要考虑自己跟老板的关系怎么样,关系好才可以推荐,否则只会自取其辱。


第二,周瑜主动推荐,说明他是负责任的,虽然他的任务没有完成,但他念兹在兹,以任务为重,而不是一死一了百了,什么都不管了,这让我们很钦佩。


第三,周瑜此举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要鲁肃负责把荆州讨回来。他到死仍没有忘记荆州,这是一个人的盲点,虽然这样做并非完全不对,但他应该站在更宽广的立场,而不是局限在一个很偏颇很窄小的范围来看这件事情。


周瑜生平最不服气的人就是孔明,“既生瑜,何生亮”便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其实,他也并非嫉妒孔明,只是不明白孔明为什么不生远一点,为什么要跟自己发生如此密切的碰撞。


如果老天让他生得很愚昧,那还无所谓,但老天却让他生得不错,做事也有魄力,对吴国贡献也大,现在无端出现一个孔明,使他样样都不如,这不是老天跟他过不去吗?事实并没有这么严重。


孔明并没有存心跟他过不去,也没有处处给他难堪,或非要置他于死地不可,孔明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双方能够更好地合作。可惜周瑜并不这样想,也没有一个循循善诱的人开导他,这是周瑜的一大不幸。


周瑜病故,孔明十分悲伤,这不是做假,也不是装的。孔明的悲伤是发自内心的,他觉得周瑜这么好的人才,正是自己要争取合作的对象,没想到这么快就去世了,真的很可惜。


孔明不顾众人劝阻,坚持一定要过江吊祭周瑜。首先,如果孔明不去吊唁周瑜,就表示周瑜真的是被他气死的,以后就算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所以无论如何也要去,这样才能够化解大家对他的误会。


第二,如果孔明这次不去,以后跟东吴的人还怎么联系,怎么来往呢?失去东吴的支持与配合,他的整个计划就无法实施了。现在周瑜死了,孔明连去吊祭都不去,那无异于宣布孙、刘两家关系决裂。


第三,孔明之所以一定要去,是因为他知道鲁肃会接任都督,自己的安全是有保障的。在两边都顾虑到了,确保万无一失之后,孔明这才坚持要去,并非连命都不要了。 


因此,就算鲁肃请诸葛瑾劝阻孔明吊丧,孔明也不会听。此时他当然不会听从任何人的劝阻,否则后遗症会非常严重。想澄清大家对他的误会,最好的办法就是用行动来表示,而不是口头宣誓。


因为不管他怎么解释都没有用,别人是不会相信的,但亲自去就不一样了,大家亲眼所见,才相信他确实有诚意。当然,让诸葛瑾劝阻孔明过江,也是鲁肃的一番好意,因为他们是兄弟。


但站在孔明的立场,越是他的哥哥来劝,他越是不能听,因为这意味着他的安全更有保障了。如果是别人来,孔明会怀疑这是什么用意?


现在是自己的哥哥来劝,就表示鲁肃会全力保障他的安全,因此孔明更加坚定了过江吊丧的决心。


在东吴方面,老将纷纷表示要杀孔明祭周瑜,孔明不怕吗?其实孔明既不是不怕,也不是怕,这与怕不怕没有关系。


我们经常陷入绝对的二分法,而孔明是利用整体思维,知道如何才能将怕变成不怕,不怕当中又有怕,两边都兼顾到。


当然孔明还是有一些顾虑的,因此事先就想好了如何一步步去化解,否则一定会措手不及。孔明能用周详的计划,将怕变成不用怕,这是孔明的高明之处。


老将程普决定先斩后奏杀掉孔明,来祭周瑜。当初周瑜当都督的时候,程普故意冒犯,而周瑜假装不知,放他一马,给他相当的尊重,程普一直铭记于心,因此他对孔明格外不能容忍,一定要杀了孔明为周瑜报仇。


可鲁肃对孔明的观感却跟程普完全不一样,他知道孔明并没有恶意。我们不能因此就认为程普比较忠心,而鲁肃却两面讨好,因为鲁肃跟程普的处境不同,跟孔明的接触面也不同,所以感受才会大不相同。


鲁肃深知,周瑜之死不能怪孔明,反而是周瑜应该检讨。当然,鲁肃不能公开这样说,他只能自己另想办法。


孔明至柴桑吊丧的时候,人未到而声音先到,这是最好的办法,是经过事先考虑的。


当他的声音传过来的时候,大家起初还很生气,但越听越觉得孔明很真诚,越听越觉得他的悲伤是发自内心的,所以大家后来被感染得也跟着哭了起来。


这就相当于大家从心理上已经打算接受他了,这时候再出现,不是很安全吗?所以很多事情,我们一定要想到,不要以为说你亲自到就可以解决问题了,有时候可以利用光和声音来布置一种情境帮我们安全地解决问题。


这一次孔明做得非常好,他先发出声音告诉大家他来了,正当大家很紧张地准备要对付他时,他一路哭进来,大家虽然不会因此而彻底扭转对他的仇视,但最起码可以先稳定情绪让大家觉得是误解自己了,也让鲁肃有帮忙的时机。


看到孔明进来,程普等人挥剑要杀孔明。要知道像程普这些人,是不会因为孔明的声音、言辞、态度,马上就对他来一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变的,尤其是在他们很悲伤、很沮丧、很无奈的状况之下。


赵云当然要抵挡,否则孔明的性命就不保了。孔明此时表现得很有胆识,他知道逃也没有用,干脆死马当活马医,你要杀我,我就让你杀,于是捡起剑双手呈送给程普,这也显示出孔明对人性的掌握很深入。


如果程普真的接过孔明的剑,一剑把孔明杀了,那他以后必会被世人所耻笑,子孙也没有颜面再见人。孔明非常清楚这一点,所以他把剑呈给程普,如此一来,程普反倒不会去杀他了。    


孔明凭什么这么有信心,他真的不怕死吗?没有人是不怕死的,但是孔明能把握住他不必怕死,躲过了怕死那一关,这才是他最好的表现。


他知道照计划一步一步地走,老天必然会替他排除万难,化险为夷。中国人对老天有一番感情,我们不是把老天看成神,而是把它看成道理,如果按照道理去走,还走不通,那还有什么天理呢?所以中国人经常讲天理何在,就是我们对上天的一番信心。孔明也是这样。


进入灵堂后,孔明手下的人摆起祭拜的图片等祭物,跪地祭酒。孔明真的很用心,很多事情他不但想到,而且还真正做到。


所有的图画都是经过他用心规划与制作的,并按照先后次序,有条不紊地展开。这些过程哪怕有一点更改,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他设身处地为在场的诸位着想,第一句话讲什么,第一件事情做什么,然后一步一步推下去,使大家的感情会随着他扭转,最终把大家的敌对情绪都扭转过来。


放在今天,这就叫做视听教育。现代人总以为现代什么都比古代进步,其实不见得,早在三国时代,孔明就已充分懂得视听教育的原理,而且将其运用到实际当中,收到了神奇的效果。


孔明边抚琴边悲痛地诵读祭文,表达自己对周瑜功业的敬佩以及对其逝世的惋惜之情。祭完后,孔明伏地大哭,哀恸不已,在场的东吴将领既感动,又悲切。


孔明冲到周瑜的灵柩前,头撞灵柩,呼喊着:“公瑾,我也来”,欲随周瑜而去,众人见状,无不为之动容。东吴的将领很感动,大大增强了孙刘联盟的力量。


联吴抗曹是诸葛亮毕生的策略。他在没有下山之前,就把当时的天下大势和有作为、有影响力的人物都做了深入的了解,经过长期的考虑与研究,觉得最有可能成功的一条路就是联吴抗曹,这个政策,一直到死,他都没有改变,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很多人没有这么长远的眼光,只想到眼前,因此计划与目标经常变来变去,最终把自己搞乱了。


孔明先用图片,后又适时地弹奏周瑜所谱的琴曲,使得大家的情绪一下爆发出来——全场都痛哭,这就表示无须签约或者宣誓,高度的危险已经化解了。


但弹曲这件事并非孔明刻意安排的,而是随机应变,看到机会就把自己的目标灌注进去,抓到机会,就要使自己的目标更加彰显,这是孔明很了不起的地方。


临别时,孔明告诉鲁肃退曹的良策。孔明在情绪波动时依然能够保持高度的理智,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一般人到这个时候哪里还去想这些事情?


孔明是有备而来,他知道这次不能空口说白话,只是抚慰东吴众将的情绪,还要达到合作的目的,更进一步巩固孙刘两家的联盟。于是,他准备了一套破曹之计,趁鲁肃刚刚接任都督之位,及时献上。


孔明正欲上船回荆州,恰遇庞统,得知他正要投奔东吴,便留书一封,想举荐给刘备。其时,孔明与庞统齐名,如果孔明心胸窄小的话,就不会向刘备举荐庞统。但人们仍会怀疑,他为什么写信?当面提一提不是更好吗?


现代人往往不清楚,用电话去推荐一个人,绝对不如当面推荐显得真诚,打电话往往只是为了应付,力道不是很大,而真正重要的事情,则不会仅仅是打个电话,而是趁对方心情大好,机会成熟的时候,当面去说。


难道孔明并非真心推荐庞统?事实并非如此,当时孔明并没有跟刘备在一起,他很想把庞统推荐给刘备,可他也知道庞统为人很傲气。


凡是有才能的人,多半很有个性,庞统不会主动要求孔明向刘备举荐他,而且就算孔明给他写推荐信,他也不会拿出来。


庞统会想:曹操待我如上宾,我何必要你推荐呢?刘备既然肯三顾茅庐去找你,对我也应该很客气才对,后来果然没有拿出推荐信。


庞统自知现在孔明在帮刘备,如果此时过去,不仅对孔明不方便,对自己也很不利,因为刘备有一个孔明就够了,自己去干吗呢?


所以他想干脆留在东吴好了。于是就去自己推荐给孙权,凤雏虽然很有名,但孙权看他的长相,越看越不顺眼,就没能重用他,这也是缘分使然。


孙权并非轻视才能,他也想把有才能的人引到身边来,可每一个人有每一个人的缘分,这件事既不能怪孙权,也不能怪庞统,只能说他们机缘不足。


你再有名,也是看每个人的认定,这一点也是大家应该拿来做参考的,有人认为你好,也有人会认为你不好,你应该坦然接受,为什么偏要大家都说你好呢?


我们现在有个错误的感觉,就是希望大家都说你好,这是错误的。记住,如果大家都说一个人好,这个人肯定不会很好。


比如一个警察,你去问人家,这个警察好不好,如果大家都说好,就表示这个警察不好,因为小偷也都说他好,可见他坏透了。


真正的好人应该让好人说你好,坏人说你坏,这个标准一定要树立起来。好人说好,坏人说坏的人,才是真好人。


庞统改去投刘备,刘备看他长相难看,就安排他到耒阳当县令。为什么与孔明齐名的凤雏愿意屈就县令呢?道理很简单,庞统有三条路:


第一,曹操那边他断然不能再去,否则一定会为曹操所害;


第二,孙权看不上他,他也没有办法;


第三就是投奔刘备。曹操和孙权都不行了,庞统现在只剩一个投靠的对象,那就是刘备。庞统认为刘备很有眼光,既然肯对诸葛亮那么客气,对自己也必然如此。


而刘备当时的事业已经打开一定的局面,对人才的需求已不像之前那样紧迫。他当初能够三顾茅庐,也是很多机缘促成的,如果徐庶当年没有被曹操用计骗到许都去,刘备会去找孔明吗?不一定。


现在,刘备对庞统没有什么很特殊的意向,于是显得有些漫不经心。其实刘备这样做是不对的,他忘记了自己往日屈就县令时的种种遭遇,否则肯定会慎重考虑。庞统在这种情况之下,也只好屈就了。    


庞统去当县令,根本不理政事,觉得这些小事情不值得花费时间,浪费精力,所以整天只是喝酒睡觉。


张飞当然看不顺眼,他根本不晓得庞统到底是何许人物,在他看来,给庞统一个县令做,已是给他很大的面子了,没想到庞统还不肯好好做,于是就大骂庞统。可是庞统根本不在乎,因为他胸有成竹,三两下就能处理好那些小事情。


但是,张飞粗中有细,绝非只是一味的鲁莽,而是鲁莽当中有智慧。他对庞统说,不要自大,要是真的有办法,就做出来看看。庞统升堂,半天时间就把百余日积压的所有案件都解决掉了。


张飞在旁边越看越觉得庞统了不起,甚至还觉得让他当县令真是屈才了,于是,张飞带庞统回去见刘备,让刘备好好重用庞统。


一个人该受委屈的时候受点委屈也没什么关系,因为若是没有才干,那就不叫委屈,而真有才干,自然会有表现的时候。


同时,庞统的这段经历告诉我们:不见得人人都有正确的眼光。刘备的眼光虽然通常都很正确,但他当时忙于其他的事情,忽略了庞统这个人才。


庞统一直到刘备重视后才拿出孔明的推荐信,这也是庞统值得我们敬佩的地方。他这样做是想告诉刘备,其实孔明老早就写了推荐信,只是自己故意不拿出来而已。


当然,这也有一点嘲笑刘备的意思——没有推荐信,你就不重视我,如果先把孔明的推荐信给你,你还会这样吗?


当然,这种嘲笑也是在不伤害感情的前提下,让刘备感觉到自己差点错失一个了不起的人才,并庆幸张飞发现了,这样刘备一定会好好补救。


可见,双方的做法都很合理,所以后来双方都会获益:庞统得到了应有的尊敬和职位,刘备也很快地提升了庞统在自己心目当中的地位,这对将来的共事很有帮助。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LCG_hc

    得多听几遍,理解不上去

  • mantemante

    我一直在听

  • 阅读者_3l

    没人啦?这么好的作品

    曾仕强学堂 回复 @阅读者_3l: 德不孤必有邻,加油!同道人~

  • 0717红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