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集 无意借荆州
赤壁之战后,魏蜀吴三国的三足鼎立之势逐渐形成,三国之间的利益冲突也进一步显现。围绕着荆州这块战略要地,孙权和刘备携各自智囊团,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一直被称为奸臣的曹操,实际上是一路提拔刘备的大恩人,看似忠厚软弱的刘备,却一直要置曹操于死地,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人性的复杂在三国中是如何体现的?曹操与刘备,刘备与孙权,孙权与曹操之间,真真假假的你来我往和勾心斗角的暗中较量,又为我们揭示了中国社会怎样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处事哲学呢?
曹操在邺郡举行铜雀台落成大礼,大宴文武群臣。为什么选在这个时候呢?各位站在曹操的立场想一想就能明白,赤壁之战,曹操惨败,他回去一定会想办法重振士气和军威,以安军士赤壁战败沮丧之心。
而铜雀台是早已在进行的工程,此时刚刚竣工,他想正好利用这个机会,热热闹闹地举行一次比较大的活动,使大家忘记那次战败,重新凝聚士气,重新开始。
宴会上,曹操头戴嵌宝金冠,身穿绿锦罗袍,曹氏宗族皆穿红袍,其余将士皆穿绿袍。曹操凭高而坐,观看武官比试弓箭,并言明如能射中箭垛红心者,可得红袍一件,射不中者罚白水一杯。
那么,曹操为什么不穿红袍而与将士一样穿绿袍呢?曹操是很聪明的,他知道如果他也穿红袍,显然就是在跟大家分派系,表示穿红袍的是曹氏一派,其余穿绿袍的外人是另一派,那他以后还怎么领导外姓的将领呢?
所以他一方面鼓励大家要竞争,老实讲,没有竞争就不会进步,和谐也不排斥竞争,完全没有竞争的和谐是假和谐、和稀泥,但过分竞争也会破坏和谐。
可见,同样是竞争,有为了和谐的竞争,也有破坏和谐的竞争,这完全靠每个人自己去拿捏。
曹操这一次很厉害,他利用竞争激发起大家向上的热情,而又不破坏和谐。所以,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在场的外姓大臣:我虽然姓曹,但我的心却是偏向你们的,大家都是自己人。
曹操的目的就要把这些外姓人统统化为自己人,他用这个很简单的颜色办法,收到了很大的效果。
一班文臣进献诗章,多有称颂曹操功德之意。曹操感慨万千,正要执笔直抒心意,忽探子来报:汉上九郡大半已被刘备攻占,孙权已将自己的妹妹嫁与刘备,并派华歆前来上表请封刘备为荆州牧。
孙权为什么虚表刘备为荆州牧?他安的什么心,其实大家都很清楚。我们中国人从这里学到很多东西,就好比两个人打架,我只想打过你,如果打不过,我还可以逃跑,可现在孙权的处境是既打不过刘备,又没有地方可逃,于是,他自然而然想到了曹操。
孙权虚表刘备为荆州牧,高明得很,表面上是上给汉献帝,实际上就是上给曹操,目的是想把曹操拉进来,进而刺激曹操去攻打刘备,这样就可以鹬蚌相争,他来坐享渔翁之利了。
曹操听到这个消息,不禁将手中的毛笔掉落在了纸上。因为他知道,三国鼎立的局势是他一手造成的,跟别人没有关系。
光凭刘备的本事和孙权的野心是成不了事的。就是因为曹操发动赤壁之战,而且惨败,才使得三足鼎立,相持不下。曹操为此很后悔,因为这分明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而更让曹操难以接受的是,自己才是刘备最大的支持者。刘备的荣誉与土地都是他给的,而且他还承认“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无缘无故把刘备捧得那么高,使得刘备无论到哪里都会受到尊重与推崇。后来曹操又去追他,结果越追他的声势越大,连孔明都投奔效命。
曹操对刘备那么好,没想到刘备反过来死盯着他,时时刻刻想把他干掉。人其实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只是大家都想不通而已。
程昱向曹操分析了孙权遣华歆来请封刘备的目的:孙权本想起兵讨伐刘备,但恐丞相乘虚南下。
那么,程昱分析孙权特使华歆的来意,是不是合理?当然合理!现在看来,好像三国时代的每个人都能未卜先知。其实这也没什么了不起,他们不过是很用心地关注未来的变化而已,因此才会胸有成竹,所见不差。
事实上,当时的人不管属于哪个势力范围,将来怎么变,以后怎么走,其实都已经定了。这不是老天在定,而是当时这些人已经相持不下,造成了这个趋势,所有人只能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谁也改变不了。
荆州落于刘备之手,是孙权和曹操都不愿看到的,双方都希望对方先和刘备开战,自己坐收渔翁之利。于是曹操接受谋士程昱的建议,封周瑜为南郡太守,将本属于刘备的领地赐给孙权。
鲁肃得知这个消息后,很清楚曹操的用意分明是挑起孙刘争端,从中坐享渔利。于是他向周瑜请命,再度前往刘备处索要荆州,以避免战端。
鲁肃是个会反省的人,他知道,周瑜的命快没了,而孙权又气得要死,而且还造成这种天大的笑话——赔了夫人又折兵,这些都归咎于荆州这块土地。
为此,鲁肃感到很自责,他认为是因为自己才导致了今天的乱局。现在,他要解开这个局,挽救周瑜的性命,唯一的办法就是把荆州讨回来。鲁肃这么做,对周瑜而言是根本治疗,可见他是个很好的心理医生。
听说鲁肃又来讨要荆州,刘备当然十分着急。第一次借口代刘琦暂管没有归还,现在刘琦已死,还以什么理由推托呢?
孔明知道刘备最擅长哭,于是设计,由刘备来哭,而且哭得越伤心越好,然后托言得到西川以后,再归还荆州。
做任何事情,只要对方一动,自己这边就要猜测他为何而来,可能出哪几招,应该如何因应,这些都是必须考虑的。孔明足智多谋,刘备又肯默契配合,所以互动起来能产生很好的效果。
鲁肃见到刘备,直接说明来意,请刘备交还荆州。刘备按孔明事先交代,立即痛哭流涕。
鲁肃问刘备为什么哭,孔明解释说,刘备先前曾说好取得西川便还荆州,但细想下来,益州刘璋是刘备之弟,若要兴兵取他城池,恐被人唾骂;若要不取,还了荆州,自己又无处安身,到时若不还,两家又是亲戚,恐怕要翻脸,适逢两难,所以才会号啕大哭。
孔明说出了刘备内心的痛苦,再加上刘备哭得凄惨,果真打动了鲁肃的心,答应孔明回去劝吴侯归还荆州之事再容几日。
其实,鲁肃也知道他们又在找借口,可他为什么始终不翻脸,始终要做和事佬呢?就是因为他有一个很坚定的信念——两家只有团结起来才有办法抵抗曹操,一旦分裂,曹操就会各个击破,尤其这次赤壁之战,给他更深刻的印象。
如果只靠孙吴去抵挡,很可能孙权已经投降了;如果光靠刘备,那就更不用说了,凭他此时的兵力,根本不是曹操的对手。
在这种大前提之下,鲁肃不会坚持要刘备归还荆州,反而觉得拖一拖也好,因为他此来是为了安周瑜的心,治周瑜的病,并不是真的要把荆襄讨回去。
鲁肃回去之后便把此事告知周瑜,周瑜一听,就说鲁肃又中了孔明的计,言外之意是说若换成他,肯定不会答应刘备的请求。
其实,就算真换成他,也不一定斗得过孔明。很快,他将计就计又想到一个好计策。他让鲁肃去告诉刘备,说他愿意替刘备去取西川,拿下西川以后,用它换回荆州,这样刘备就没话讲了。
但周瑜真会这样做吗?绝不可能!天下哪有这样的傻瓜?劳师动众把大大的西川拿下来,然后换块小小的荆州,谁会傻到这种程度?
周瑜此举是为了让刘备跟孔明撤销心理防线,然后趁其不备一举夺回荆州。虽然鲁肃听不出这个名堂来,但是周瑜是一清二楚的。
鲁肃只得再次前往刘备处,说周瑜欲替刘备取西川,请刘备在东吴之兵经过荆州时接应少许钱粮。孔明欣然答应,刘备却沉默不语。
刘备为什么沉默不语呢?一个人摸不清楚情况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说话。刘备最聪明的地方,就是有了孔明以后,尽量不发表意见,往往是听听再说,这样既省时又省心,何乐而不为?
现在,如果刘备说自己有意见,就会弄得孔明很难跟他配合,他先听听孔明怎么说,再做打算,那就很好办了。
所以,什么时候该采取什么策略,自己要有明智的选择。而在孔明看来,周瑜又故技重演,又想把他当baichi,于是他决定就假装一次,让周瑜心满意足,看看到时候吃亏的到底是谁。
周瑜得知孔明答应了此事,笑孔明中了自己的计。他为什么这样想?周瑜不这样想还活得下去吗?
他已经到了山穷水尽,完全丧失风范的地步了,现在他让鲁肃去向刘备和孔明转达自己的建议,以为可以抓到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因此抱以很大的希望,更何况他一直不肯承认孔明样样强于自己的事实,始终认为终有一天自己可以骗过孔明。
所以,当鲁肃回去告诉他,孔明同意他的建议,周瑜高兴得不得了,认为孔明终于上当了。可是,孔明怎么会上当呢?他只是将计就计,最后弄得周瑜两头空。
周瑜调兵遣将准备前往荆州,为防鲁肃到时碍于情面狠不下心来,周瑜安排鲁肃留守柴桑。
当周瑜率一干人马到达荆州时,探子来报说前往荆州城的路上无一人迎候,且城上插有两面白旗,周瑜立感不妙,心想又被孔明识破,可他能掉头就走吗?
一定要记住,在成年人社会,事情已经做了,想悔改是很困难的。周瑜这时候完全是欲罢不能的心态,再加上他很好强,因此就算知道孔明已识破了自己的计策,他仍会硬着头皮向前,其实这就变成一意孤行了。
如果一个统帅一意孤行,跟随他的人肯定会很倒霉。
如果周瑜这个时候能够反过来,及时地采取一种逆思考,那就完全不一样。其实我们开车的人最知道,发现前进不了的时候,唯一的办法就是后退,可是我们中国人从来不后退,尤其是打仗的军人,怎么可以后退。
这跟西方人不同,西方人打赢了就前进,打输了就撤退,而我们永远只有前进,绝对不后退。就算是撤退,我们嘴上也是说换一个方向,继续前进。
周瑜就是这样,认为他只有这条路,非进不可,如果退却,那就表示理想难以实现,正是这种没有调转方向继续前进的观念害了他。
周瑜到达荆州城下,孔明让人在城楼上演奏《得胜归》,又令众人高喊“活捉周瑜”,气得周瑜箭疮复裂,从马上摔下。那么,孔明为什么别的曲子不演奏,唯独演奏《得胜归》?
因为昔日周瑜要杀刘备的时候,演奏的也是这个曲子,孔明想借此告诉周瑜:你想杀我们,我们很清楚。
同时,孔明又让士兵高喊“活捉周瑜”,既然是要活捉,就表示他并不想杀死周瑜。当然,孔明的这些良苦用心有没有用,还得看周瑜的反应。
相信一般人看到这里,都会觉得孔明是有意要气死周瑜。到现在也一直流传着孔明三气周瑜的故事,我们也相信周瑜是被孔明活活气死的。然而事情并非如此,孔明没有气死周瑜的念头,周瑜是被自己的窄小气量气死的。
当然,他气量窄小并不是针对每个人,他对其他人气量都很大,唯有对孔明气量过分窄小,再加上他眼光又不够远大,因此一次又一次地把自己逼到无路可走。
孔明三番两次地警示周瑜要调整自己,虽然明知才智外露对自己很危险,可他每次还是透过鲁肃告诉周瑜真相,希望鲁肃能够明白他的用心,周瑜能从此醒悟。可鲁肃都没有做到这一点,周瑜就更不用说了。
周瑜被气得箭伤复发是完全不值得的事情!周瑜把曹操当成敌人,倒还情有可原,因为曹操是大家公认的汉贼。
可周瑜却把孔明当敌人,那是很划不来的。为了争荆州,周瑜跟刘备闹得不可开交,其实是得不偿失。因为土地问题可以通过谈判解决,大家分一分也未尝不可,为什么一定要算计着独吞呢?
周瑜在这方面过分地考虑自我,不曾替别人考虑过。如果把刘备换成曹操,周瑜跟曹操打交道也会这样一意孤行吗?相信不会。周瑜就是无论如何也咽不下自己不如孔明的那口气而已,结果害死自己。
众人抬着周瑜回船上休息,路上听到有人在高处弹奏周瑜的《长河吟》,周瑜仔细观看,正是孔明。孔明这样做,就是有意告诉周瑜:你的一切我都了如指掌,只是很可惜,你却不太了解我,我现在最后一次提醒你,我们两个应该摒弃前嫌,一致抗曹。
可周瑜完全不接受这样的好意,认为连他的曲子孔明都会弹,更加气不过了。
其实,孔明专门演奏周瑜的《长河吟》,也是在告诉周瑜,你有你的演奏方法,我有我的演奏方法,说不定将来我们还能合奏一曲呢。可周瑜就是点不醒,想不通,就连孔明也救不了他。
孔明劝他只有孙刘两家联合才能与曹操抗衡,请周瑜三思而行。周瑜却说,今日拼了性命,也要与孔明决一雌雄。其实周瑜这么做,也并非为了名利权势,他只是钻牛角尖而已。
因为他觉得对不起孙权——辅佐孙权以来,从未像今天这么窝囊过;而且也对不起孙夫人——人家本可以有一个比较好的婚姻,却被他搞得一团糟,可他就是不能翻然悔悟。
人千万不要钻牛角尖,否则越钻越深,最终只会难以自拔。周瑜现在连命都可以不要,非要跟孔明拼个死活,显然对自己很不利,完全没有必要。
此时刘备手下众武将再次高喊“活捉周瑜”,并从四面八方包围而来,周瑜再次气得吐血晕倒,孔明见状,下令让道放行。这足以证明,孔明根本就不想杀周瑜,他只是想通过制造众多情境,让周瑜改变态度,可谓煞费苦心。
如果孔明是因为周瑜现在的精神状态不是很好,决定暂时放他一马,准备将来再战,就像关羽对黄忠一样,那又另当别论。
但孔明毕竟不是武将,他不会这样想。孔明是军师,他这样做的用意是在提醒周瑜:我随时可以叫你死,但我不忍心那样做,还是决定给你一条生路,希望你能彻底地反省一下,然后改变态度,我们还有很多的合作空间。
可惜周瑜没有领会孔明的一番好意。
格局决定一切
会哭的孩子有糖吃,受教了。
为什么是会员了还要收钱
默尧 回复 @八画_f8: 因为交的不够。
周钻牛角尖
曾仕强学堂 回复 @陶雯静_jt: 亲爱的易友,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感恩点赞,请多分享!同道中人,感恩您的留言和支持,让我们一起努力传承中华文化,践行传统美德。祝您福满乾坤,元亨利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