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学而第一》的第十二章: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今天,主人公又换回了有子,也就是第三讲中讲过的有若[1]。《学而第一》第二句就是有子的话,第四句是曾子的话;第九句是曾子的话,第十二句又是有子的话。这加深了我们的一个判断,就是《论语》的主要编撰者,是有子和曾子的弟子,因此他们把自己老师的话排在《论语》比较靠前的位置。另外,至少在《论语》编定成书的时候,有子和曾子的地位是不相上下的。
我们来解释一下这句话。在孔子去世后,曾担任过大家老师的有若说,“礼之用,和为贵。”小朋友们对这句话应该都很熟悉,这句话对我们中国人来说,非常重要。
先来看“礼”是什么。甲骨文中,这个字是怎么写的呢?就像祭坛之上,一种祭祀用的器物。到金文、小篆时,左边多了个示字,表示神的意思,右边是向神灵祭祀的器物。也就是说,礼字的本意,是指人们举行仪式,祭神求福。后来,礼,又慢慢演化出丰富的含义,比如礼貌,指一种精神风貌;比如礼节,指日常生活交际的细节;比如礼仪,指人际交往的规范、程序;比如礼制,指社会行为的规范、约束等等。
古代的时候,礼,就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古人上学,接受教育,主要就学六门课:礼、乐、射、御、书、数,就是礼仪、音乐、射箭、驾车、书写和算数。其中第一个,就是礼。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主要分五礼:吉、凶、军、宾、嘉。第一是吉礼,比如对天、地、人、鬼的祭祀典礼;第二是凶礼,比如和丧葬、灾难有关的礼节;第三是军礼,军队出征打仗了,要用到哪些礼仪;第四是宾礼,天子款待来朝见的诸侯国君,国君接待外国元首时的礼仪;第五是嘉礼,天子、国君在饮宴的时候,招待客人的时候,婚礼的时候,登基的时候,过生日的时候,出去狩猎的时候,所用的礼仪。
今天,我们在国家层面上也还是有很多礼仪的。比如国庆阅兵的典礼,国家领导人会见外宾等等,都是有礼仪规矩的。甚至民间老百姓的婚丧嫁娶,也非常强调仪式感。所以有个说法,说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这也说明,一个社会需要一定的秩序规范,除了法律这种硬约束,还需要礼仪这种软约束。这是礼的根本含义。
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和,又是什么意思呢?看这个字的甲骨文写法,左边是长短不一有序排列的一排管子,右面是一根芦苇,意思是我们吹奏用芦管编成的排笛,不同的声音会和谐共振,听到耳朵里,就是美妙的音乐。古人是从声音的角度造的这个“和”字。
“礼之用,和为贵”,讲的是我们处理任何事情,尤其是社会秩序的安排,人际关系的处理,要做到“和”,做到恰到好处,这才是最优的选择,最为可贵。
我们知道,音乐由不同的音阶组成,从1到7,每个音阶的音高都不同,但是把它们放在一起,经过合理的编排,就可以形成美妙的音乐。如果都用一样的音阶,是形不成音乐的,那是噪音。
还比如我们的五根手指头,都不一样长,但搭配在一起,才能做很多灵活的事情,如果每根手指都一般长,那是畸形。
还比如味道。做菜,酸甜苦辣咸都要有,才成其为美味佳肴,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味道,那吃东西就不再是享受,而是苦差事了。
在社会中也一样,没有任何两个人,任何两件事,是完全一样的。如果要求每个人、每件事,都要整齐划一,一边高,一个样,实际上是做不到的,也不成其为社会。社会的规则,应该是彼此不同,但和谐共处,关系恰如其分,恰到好处。
换句话说,“礼”是用来干什么的?就是用来处理差异的。通过合理安排差异和不同,建立起一个秩序,这个秩序就是“和”。“和”并非是绝对平等,而是彼此和谐共处。这是“礼”的一层含义,就是外在秩序。另外一层含义,“礼”还是我们的行为规范。我们内在的修养,是“仁”,仁义道德;而“礼”,是以习俗、传统等形式,由外而内,来约束我们行为的。这也正是儒家所构建的,“内仁外礼”的中国人的人格结构。“仁”和“礼”,也是《论语》中多次谈到的重要概念,我们后面还会反复提及。
接着有子说,“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先王,指的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这些上古时期的圣明君王。从前他们治理国家的时候,在“礼”的方面做得很好,达到了“和”的要求,“斯为美”,他们的做法是很美好的。“小大由之”,先王的时候,他们无论处理大事还是小情,都是依礼而为的。所以,这种“礼之用,和为贵”的“先王之道”,是值得后人学习、效仿的。
在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看来,从尧到周公,构建起了中国社会“礼”的基本结构。一是确立了权力继承的方式。最早是禅让制,后来变为父系继承制。爸爸是国君,将来儿子还是国君,爸爸是卿大夫,将来儿子还是卿大夫。作为规矩定下来,以免因为对权力的争夺而造成的天下大乱。当然,这是制度设计的初衷,是否真的能达到这个目的,这样设计是否合理,是值得探讨的。
二是确立了“授民授疆土”的诸侯分封制。天子可以把兄弟、子孙、功臣分封到各个地方去,成为诸侯国的国君,以家族为纽带,形成宗法等级制度。天子地方千里,诸侯地方百里,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诸侯服从天子的命令,同时进行充分的地方自治,以此实现整个国家的治理。这样,国有国礼,家有家规,长幼有序,尊卑有别,就形成了一种“和”。
不过,到了春秋时期,形成了什么局面呢?礼崩乐坏。礼乐的软约束崩塌了,功利主义至上,大家都不安分了,都想当国君,都想做霸主,相互征伐,以强凌弱,社会没有了公平正义,秩序大乱了。这时,孔子提出的解决问题的药方是什么呢?就是“克己复礼”,每个人都约束自己,回到遵礼而行的“和”的社会秩序中去。
有子提出了以和为贵的礼之道,又举了先王的例子,之后话锋一转,又说,“有所不行”。按“和”的原则行事,也有特殊的情况,有例外。什么情况呢?“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有子说,“和”是很好的,但是,我们又不能为了和而和。简单做个和事老,你也好,我也好,大家都好,这是不行的。还要有原则,要“以礼节之”。“礼”的核心,不是和稀泥,而是有节制。正如竹子,上下一体,但中间又有竹节,使上下有别。在家庭中也一样,大家是一家人,但也要有别,给彼此空间,关系很亲密,但又保持一定的距离。
我们来总结一下。第一,在孔子和弟子的原始儒家看来,礼,并非是强行树立,严格束缚人的吃人的东西,礼的核心在于和,和谐共处,恰到好处。
第二,礼制,不同于刑法,你不遵守,就把你抓起来,扔到监狱里去,它强调的是我们基于血缘关系、人际关系的一种温情脉脉的认同。
第三,人生在世,恰到好处最难为。恰到好处,就是一种分寸感,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一定要把握好度,把握好分寸感,才能成功。人际关系更是如此,不能离得太远,也不能离得太近,彼此要相互信任,又要相互尊重。父母对待孩子也是一样,不能以爱的名义,随意剥夺孩子的私人空间,不能什么事情都管,应该给孩子留有选择决定的权力,应该给孩子留有隐私。
第四,茫茫宇宙,茫茫人海,实际上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浑然一体。人和人相处的规律,是斗则俱损,和则两利。所以,我们在事业中,应该寻求多赢,在家庭中,应该强调家和万事兴。
最后,我们讲故事。讲一个“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六尺巷的故事。2016年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上,赵薇唱了一首歌,名字就叫《六尺巷》。这背后有一个历史故事。
话说清朝康熙年间,安徽桐城发生了一起新闻事件。当朝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位居宰相的张英[2],和他的邻居叶秀才,为了一堵墙,打起了官司。
桐城这个地方,在历史上是非常有名的。清代文坛最大的一个散文流派,就出在桐城。当时有一句话说,“天下文章在桐城。”宰相张英,正是桐城人。原来,张英家紧挨着叶家,张家打算扩建房子,要把围墙往外扩,一直扩到两家地界的边缘上。这时候,邻居叶秀才提出,你最好往后让一让,留条路,咱们大家都好进出。张家呢,不同意,说我的地契上明明写着,地界边缘以内都是我的地盘,我在我的地盘上打一堵墙有什么不对啊。
这个时候,张英在朝为官,平常不在老家,而且不仅他位居宰相,他的儿子张廷玉[3]也考中了进士,在朝中做大官,家门显赫。老家的事,都是由一个老管家来操办的。俗话说,宰相家人七品官,管家认为,我们家老爷子是宰相,我虽然是个管家,我比一个县令官都大!你不服,去告我吧,我朝中有人。管家就自作主张,沿着叶秀才家墙角,修起了一堵墙。
叶秀才也是个倔脾气,实在咽不下这口气,就写了一纸诉状,把张家告到了县衙。张家管家一看,事情闹大了,就写信,把家里的事情告知宰相张英。
不久,张英回了一封信。信中只有四句话:“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很简洁的四句话,张英告诉自己的老管家,你不远千里写信来,说了半天就是为了一堵墙的事。我们往后退一退,礼让一下,多让出三尺来,留出一条路,又能怎么样呢?你看看,万里长城到现在还立在那儿,但当年下令修筑长城的秦始皇,早已死去。你争这点儿东西,又有什么意义呢?
老管家接到回信,立刻明白了主人的意思。他马上来到叶家,跟叶秀才讲,明天我就把墙拆了,往后退出三尺,让出一条路来!叶秀才一听,将信将疑,张家真的有这么大肚量?管家把信拿给他看,叶秀才看罢,大为感动,连忙说,真宰相肚里能撑船啊。到第二天,张家动手拆墙,往后让出三尺,叶秀才被打动,也把自己家的墙拆了,往后让出了三尺。于是,在张家和叶家之间,形成了一条百米长,六尺宽的巷子,被人们称为“六尺巷”。
直到今天,在安徽的桐城仍然留有这条著名的六尺巷。这段佳话,也流传至今。2014年,时任中央纪委书记的王岐山,就曾低调造访过六尺巷。中纪委是专治贪腐的,而张英这个清代宰相的作为,代表的正是家族式的清廉。
最后我们再说说张英父子。张英,出生于明朝末年,27岁中举,31岁,康熙六年时,高中进士二甲第四名。之后,进入翰林院,学习满汉课程。不久,张英的父亲去世,他回乡守丧。36岁时,他回到北京,仍在翰林院工作,是中央的储备干部。
这一年,康熙皇帝来到翰林院,亲自出题,考张英等32位翰林满文,结果张英成绩突出,康熙非常满意,命他修编史书。第二年又提拔他,任起居注,记录皇帝言行。四年后,张英入值南书房,做皇帝的参谋,参与朝政,而且兼任太子胤礽的老师。
张英63岁时,被提至宰相高位,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他65岁退休,72岁在家中病逝。
我们上一讲中,讲了梁启超的故事,注重家庭教育,子孙都很优秀。张英也是如此。他不仅自己身为宰相,儿子也非常出色。
他的第二个儿子张廷玉,是雍正朝的重臣。张廷玉,康熙三十九年高中进士,入值南书房,做了皇帝的秘书。康熙朝,他曾任刑部左侍郎,相当于司法部副部长。雍正朝,他曾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56岁官拜宰相,位高权重。雍正皇帝病危之际,命张廷玉为顾命大臣,下遗诏,允许他配享太庙。也就是死后牌位可以进入皇家祖庙,世代享受后人的祭祀。张廷玉,也是整个清朝,唯一一位配享太庙的汉臣。到了乾隆朝的时候,张廷玉又以“总理事务王大臣”的身份辅政,是名副其实的三朝元老。乾隆十五年,张廷玉退休,五年后去世,活了84岁。他一生谨慎处事,以“万言万当,不如一默”自律。
张廷玉的儿子,张若霭[4],也很优秀。他雍正十一年高中进士二甲第一名。当时张廷玉身为宰相,认为这样的话,有儿子借老子的光,以权谋私之嫌,于是向皇帝求情,结果把自己的儿子降格录用。后来,张若霭曾任内阁学士、礼部侍郎,最高官至礼部尚书,相当于文化部部长。张若霭很有艺术天分,他非常善于画山水、花鸟,书法也非常有造诣,有很高的学识和艺术修养。张若霭乾隆十一年病逝,只活了34岁。
我们看,张家也非常了得。张英父子都官拜宰相,位极人臣。而且,从张英以下,六代一共出了进士13人,进入翰林院的12人,门第非常荣耀。六尺巷的故事,也流传至今,成为美谈。
2014年11月18号,也就是王岐山低调造访六尺巷四天后,中纪委监察部网站上刊登了一篇文章,题目就叫:《让人三尺又何妨——安徽桐城六尺巷的启示》。我们用文章中的几句话作为这一讲的结语:“几百年后的今天,当一些人争长论短,追名逐利,争权夺势,在虚假的寒暄中掩藏勾心斗角和尔虞我诈的时候,六尺巷带来的是发人深省的人生思考。”
下一讲,我们说说越王勾践。
[1] 有子,姓有,名若,字子有。鲁国人,比孔子小43岁。见第三讲。
[2] 张英(1637年-1708年),字敦复,号乐圃,清朝大臣,张廷玉之父。
[3] 张廷玉(1672年-1755年),字衡臣,号砚斋。清雍正朝重臣,大学士张英次子。
[4]张若霭(1713年-1746年),字景采,号晴岚,张廷玉之子。
节选自《大鱼讲论语》(学而第一),云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京东、当当有售。
也许后台不稳定。可退出再登录试试。
非常好!
🐤🐦🐧🐤🐦🐧🐤🐦🐧🐤🐦🐧🐤🐦🐧🐤🐦🐧🐤🐦🐧🐤🐦🐧🐲🐉🐲🐉🐲🐉🐲🐉🐲🐉🐲
希望把原文翻译也显示出来😜
1567765inhl 回复 @心之力量_oz: 我也是这样想的❗❗❗
very good
好的
很好
好棒
谢谢鼓励!可加jiebaobao815入群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