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箕子谈人生之福与祸

34.箕子谈******

00:00
21:22

箕子介绍《洪范》为上古法典,是上天赐予大禹的神法。《洪范》谈到人生的”五福“与”六极“(六祸),治理天下就是敬奉上天,保障“五福”,防止“六极”,朴实真切。详情请见“杨鹏评点史记人物之箕子”。



殷末仁人箕子


大家好,这是杨鹏评点《史记》人物,今天我们回头评一下商朝的箕子。通过箕子谈《洪范》这部古代的律法,看看《洪范》关于人生福祸的观点。


箕子是商王朝最后一位太师,宗教祭祀的负责人,也是箕子朝鲜开国国君。我们在讲商朝时,讲过开国君王商汤和和开国宰相伊尹,没有讲箕子,现在想来是计划不周,今天补上这一课。


箕子其人

《史记·宋微子世家》载:箕子者,纣亲戚也。纣为淫泆,箕子谏,不听。箕子曰:“为人臣谏不听而去,是彰君之恶而自说于民,吾不忍为也。”乃被髪详狂而为奴。遂隐而鼓琴以自悲,故传之曰箕子操。



商王朝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建国,在公元前1046年被周武王所灭。学界主流认为箕子是商纣王的叔父,也有观点认为箕子是商纣王庶兄,同父异母哥哥。总之箕子是商朝王族成员,商纣王时的太师,掌管宗教祭祀。商朝是宗教立国的国家,太师的地位很高。

 

孔子曾经评价说:“殷末有三仁焉。”是说商朝末年有三位仁人,他指的是箕子、比干和微子。孔子不敢称自己为仁人,可见他对箕子的评价很高。


商朝末年的最后一位君王商纣王,昏庸残暴,断送了商朝国运。商朝微子、比干和箕子三位仁人都是商纣王的亲戚,但是微子被迫投降周国,比干被纣王挖心,箕子装疯被关起来。


商纣王这么胡来,除了他个性残暴之外,也因为商朝君主集权制度已经形成,国家不过是君王个性的放大。比干、微子、箕子这些地位高的人,对商纣王几乎没有丝毫约束力。商纣王个人的缺陷,放大成了国家的缺陷,最后造成国家毁灭。看来对君王缺少约束机制的制度,对谁都是有危险的制度。 


周武王灭商纣王时,箕子还被关在牢里,周武王放了箕子。本课我们讲讲箕子的四件事,第一件事是箕子对商纣王使用象牙筷子的看法。第二件事是箕子的悲歌。第三讲《洪范》。箕子给周武王讲《洪范》,这是一部上古的律法典籍。第四讲讲箕子朝鲜的故事。


从象牙筷子里看到放纵的危险


我们先讲讲箕子对商纣王使用象牙筷子的看法。


《史记·宋微子世家》记载,商纣王开始使用象牙筷子时,箕子就感叹,说他用了象牙的筷子,一定就会用玉做的杯子。有了玉做的杯子,他就会想要把远方的那些珍贵奇异的财物拿来用。车马宫室的奢华,就会渐渐开始,以后就再难以振作起来了。 


原文为:纣始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桮;为桮,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


君主集权制下,君主个人的爱好和生活的欲望,都是国家大事。箕子从商纣王用一双象牙筷,看出商纣王奢侈放纵的未来,看到国家税收加重的时代的到来。

 

欲望是人生导向,欲望管理是生命管理的中心。君王如此,个人也如此。其实放大一点看,不同的宗教或者社会理论,一定程度上就是不同的欲望管理模式。中国传统强调人要养成自我反省和自律的习惯,防微杜渐。君王尤其不要放纵不正当欲望,这毁伤自己也毁伤国家。


箕子悲歌:麦秀


下面我们看看箕子的悲歌。周灭商以后,箕子被周武王封在朝鲜,建立了箕子朝鲜。《史记·宋微子世家》记载,其后箕子朝周,路过商朝宫室,感伤宫室毁坏,禾黍满地,箕子悲伤,想哭不能哭,想泣又太女人化,就写了麦秀之诗来歌咏。殷遗民听到这歌,都痛哭流涕。


原文是这样的:其后箕子朝周,过故殷虚,感宫室毁坏,生禾黍,箕子伤之,欲哭则不可,欲泣为其近妇人,乃作麦秀之诗以歌咏之。其诗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僮兮,不与我好兮!”所谓狡童者,纣也。殷民闻之,皆为流涕。


箕子这首诗表达出一种心理,国家出了事,大家考虑的往往不是制度问题,不是思考这个制度为什么约束不了坏君王的出现,为什么约束不了坏君王的放纵,而是习惯从君王个人品德角度去找问题。虽然后来法家思考中也会考虑些制度问题,但是总的来说, 中国传统思维总是在承认现有制度的前提下,试图通过道德的完善,来解决社会的问题。那种通过制度变革来解决问题的思路,不是中国传统思维的特征。相比起来,西方文化的制度变革意识要强得多。

商朝留下的诗歌不多,《诗经》中有四首,主要内容歌颂上帝和祖先。其中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名句。但箕子这首表达个人悲情的诗:“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僮兮,不与我好兮!”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首个人抒情诗。


处于开端就很容易沉淀为文化基因。箕子这首诗,塑造了中国宫廷诗歌的一种类型,中心是臣子和君王的关系,悲叹君王不友好、不听话,造成国破家亡。这类诗歌后来在屈原的《离骚》中得到放大。


上天赐予《洪范》


现在我们来讲第三个方面,就是箕子给周武王讲《洪范》。按照箕子的说法,《洪范》是上帝启示给夏朝大禹的一部律法。《尚书》记载周武王向箕子请教天道,箕子说,上古时期鲧堵塞洪水治水不成,扰乱了五行的秩序,上帝很愤怒,不把《洪范》这部律法赐给鲧,结果人间律法和伦常大乱。


原文是这么写的:“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就是上帝非常的震怒,不把这九类的《洪范》律法给到鲧。“畀”就是赐予、给予。“畴”就是类别,大概《洪范》这部律法分为九个方面。

 

后来大禹治水有成,上天喜欢大禹,就把洪范九畴赐给了大禹。这样人间秩序就顺畅了。原文是这样的:“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 。”“锡”就是赐予。洪范九畴就是这个圣典。“彝”就是律法,“伦”就是伦理,“攸”就是得以,“叙”就是顺畅。

 

箕子说《洪范》九畴这部律法是上天赐予大禹的。《洪范》是上古的一部律法,屈原的《思古》一诗中也提到《洪范》,他说楚怀王等违背三五之典刑兮就是违背了三五的刑典,拒绝了《洪范》的戒律。


看来上古时期有一部律法,上天赐予大禹而形成的宗教法典,但是后来失传了。我们今天只能通过箕子的一些介绍了解部分情况。


我们今天能看到的《尚书》中的《洪范》的内容的来源,学术界讨论很多。主流的看法是一些内容是源于上古,但也有春秋战国后人窜入的一些内容。箕子他在介绍《洪范》中,有一些名句,例如: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治理天下要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孩子那样的心态,来对待天下万民。真这么想,就不容易去轻易的伤害万民。那么怎么才能成为天下王呢?《洪范》强调为王要中立,要公正,不能按个人的好恶,行事不能偏袒,不能结党营私等等,句子很对仗很美,建议大家多读多记。原文词句如下:


“无偏无陂,遵王之义。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尊王之路。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


无偏无陂,就是不要走偏,不要走斜坡。遵王之义,要遵从为王之义。无有作好,就是不要去按照个人的爱好去做。遵王之道,要遵守为王之道。无有作恶,不要因个人厌恶而行动,遵王之路,要遵守为王之路。无偏无党,不要偏私,不要结帮,王道要坦坦荡荡。无党无偏,不要结帮不要偏私,王道公平。无反无侧,不要反复无常,不要倒向一边。王道正直,王道要正正直直。


这个意思就是,为天下之王,就要放弃自己的好恶偏袒,要以中立之心,以公正之心,无偏无私,坦坦荡荡对待天下之人。用今天的说法就是,没有特权集团,法律政策面前人人平等。


人生的五福六极


《洪范》之中还对人生进行了叫“五福”、“六极”的这么一个概括。什么叫做“五福”?“五福”就是人间的五种福气。我们来看一下。一曰寿。寿就是寿命。指活着,有寿命。二是富,指富裕。三曰康宁,指健康安宁。四曰攸好德,指爱好有德行的生活。五曰考终命,指尽享天年,寿终正寝。

 

大家看,这样的人性分析,朴实真切。治理天下,就是帮助人实现“五福”。让人有寿命,让人富裕,让人健康安宁,让人有德行,让人能够尽享天年。治理天下,就是帮助人实现“五福”,目标很清楚。

 

与“五福”对立的,就是“六极”。我们来看一下“六极”。一曰凶短折,指遇到凶事短命夭折。二曰疾,指生疾病。三曰忧,指精神忧虑。四曰贫,指生活贫困。五曰恶,指人去做恶。六曰弱,指生命虚弱。这分析也非常朴实,人生疾苦清清楚楚。治理天下,就是要使人避免这“六极”,不要短命夭折,不要生病,不要精神抑郁,不要生活贫困,不要去作恶,生命不要虚弱。

 

《洪范》这部天法告诉天下人,治理天下就是敬奉上天,保障“五福”,防止“六极”,目标很清楚。从箕子叙述的《洪范》这些内容来看,中国这部上古神法,非常质朴,非常理解人性,非常关爱生命。可惜箕子只是介绍了这部天法的一些内容,史书所记这些内容中,还有可能有后人窜入的东西。如果今后考古能够发现《洪范》,让这部上古神法的古貌呈现出来,那就是一件大事了。


箕子与朝鲜


第四我们讲讲箕子受封朝鲜的事。《史记·宋微子世家》这么写:“武王既克殷,访问箕子,箕子对洪范,于是武王乃封箕子于朝鲜而不臣也。”周武王把箕子封在朝鲜,不把他当臣子,而是当成独立封国的国君。


另外还有《尚书大传》记载说,周武王战胜了殷商以后,把箕子放出来,但是箕子不愿意在周朝当臣民,带着族人5000多人出走朝鲜,周武王就顺水推舟把朝鲜封给了箕子。

箕子朝鲜(公元前1122 ~公元前194)

箕子朝鲜大约维系了900多年的时间,西汉时期,被燕国人卫满所灭。



箕子被封的这个朝鲜是什么地方呢?学术界主要有三种看法,一种看法就是今天朝鲜的首都平壤。一种看法是现在的辽宁的西部。还有一种看法认为,刚开始是分封在辽宁的西部地区,但是后来箕子的族人因为战乱和动荡,逐渐南下到了平壤。


箕子朝鲜大约维系了900多年的时间,到战国期间遭到燕国的攻击,到西汉的时候遭到了卫满的攻击,最后被卫满所灭。

 

中国先秦典籍中,关于箕子出走朝鲜的记载很多,朝鲜自己的古代史书也有很多记载,都把箕子视为朝鲜人的祖先之一。公元1102年朝鲜高丽王朝的肃宗认为:“我国教化礼义,自箕子始而不载祀典,乞求其坟茔,立祠以祭。”这样在平壤建设箕子墓。


1959年,金日成下令拆毁箕子墓,否认箕子为朝鲜人祖先,要在思想上切断中国人和朝鲜人在血脉及文明上的联系。


敬奉上天,关爱生命


关于箕子我们讲了四个方面。首先是箕子对使用象牙筷子的看法。认为人的欲望如果管理不好,小的放纵今后会变成大放纵,所以要防微杜渐。第二是箕子写的悲歌,悲叹宫殿化为农田,悲叹商纣王不听从自己,毁掉了商王朝。第三讲了他向周武王介绍古法《洪范》。这部天赐《洪范》讲到了为王天下,必须公平地对待一切人,治国不能受个人好恶影响,消除特权偏私,以中立公正为本。最后我们讲了他受封朝鲜的事情。


箕子是中国商朝最后一位太师,一位重要宗教文化人士,箕子在历史上的贡献,主要是介绍了上古天赐的《洪范》,让人知道中国上古有一部称为《洪范》的神圣律法。《洪范》的核心内容,就是要敬奉上天,关爱生命。

 

关于箕子我们就讲到这儿,本节课到此结束,下节课我们开始进入春秋时期的秦国,讲秦穆公。春秋时期的秦国,性格豪放,讲信讲义,完全不像后来的商鞅秦政虎狠之国。下一节课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咬山

    對君王缺少約束和節制的制度是危險制度。

您访问的内容已下架,将为您查找相关内容
5秒后将为您自动跳转
立即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