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季文子比孔子更懂礼的本质?
孔子虽然重礼、信奉上天,但并没有把礼和天的关系讲清楚。
在季文子心中,礼是天礼,礼顺于天,不顺于人。所以,他用礼来否定鲁公的决定,否定齐侯的行为。
为什么礼的神圣来源非常重要?详情请收看“杨鹏评点史记人物之《比孔子更懂礼的季文子》”。
季文子触及“礼”的神圣来源
朋友们好,这是掌上国学院“杨鹏评点《史记》人物”。今天我们讲讲比孔子更懂得周礼的季文子。
《史记》中提到季文子的故事不多。季文子为政忠诚清廉,直到他去世,家里的妾没有穿过绸缎的衣服,马厩里的马也没有吃过粟米等粮食,他的府上没有金和玉,他担任了三位鲁国君主的正卿,君子们评价说:季文子“廉忠”啊。“廉忠”就是廉洁、忠诚。
此段《史记·鲁周公世家》原文记载为:季文子卒。家无衣帛之妾,厩无食粟之马,府无金玉,以相三君。君子曰:“季文子廉忠矣。”
季文子
《左传·襄公五年》记载为:季文子卒,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无藏金玉,无重器备,君子是以知季文子之忠于公室也,相三君矣,而无私积,可不谓忠乎。
我决定讲季文子,并非因为季文子的忠诚廉政,而是因为《左传》记载了季文子说的一句话:“礼以顺天 ,天之道也。”
从周公制礼,以礼治国,礼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和文化的核心部分。季文子的“礼以顺天,天之道也”这句话触及到了礼教的一个非常本质的问题,即礼的神圣来源问题。我甚至因此觉得,虽然孔子继承周礼,被后人视为儒家礼教的创始人,但孔子对周礼理解,还没有达到季文子的深度。
“礼”和“天”的关系问题,并非只是春秋时代的老问题,其实也是我们眼下的大问题,这就是道德伦理的来源问题。我们大家似乎都明白,社会公德的沦丧,这是因为信仰的缺失。讨论礼和天的问题,就是讨论信仰、道德和法律之间的关系问题。我们要回答一个问题,如果没有对上天的信仰,没有对至上神的信仰,会不会有公正的道德和保护尊严的法律?我们过一会儿详细分析。
世卿子弟季文子
季文子是春秋时期鲁国的正卿,鲁国大概就在今天山东以曲阜为中心的地区。季文子大约公元前601年到公元前568年在位。他执政鲁国33年,先后为鲁宣公、鲁成公和鲁襄公三位鲁公时期的正卿。季文子死后第17年,孔夫子在鲁国出生。
鲁国是周公的封国,在春秋时期是一个中等规模的国家。季文子姓姬,他是鲁国开国者周公之子伯禽的后裔,他的祖父是鲁恒公之子友,公子友按照排行被称为季友。
宗法制示意图
宗法制下,姬姓诸侯是周天子的小宗,诸侯国内卿大夫又是诸侯的小宗,卿大夫家族内,士是卿大夫家族的小宗。按《左传·桓公二年》的说法:“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
周朝的宗法制度下,往往是嫡长子做君主,其他的公子辅佐嫡子治理国家,他们就是卿大夫家族的来源。当然,后来也有一些异姓的功臣,被封为卿,这样就出现了异姓的卿大夫家族。
季文子姓姬,但他不属于姬姓的公族,而是属于世卿。在当时,不仅鲁公的权位是世袭制,卿的职位也是世袭制,叫世家子弟世卿制。季氏家族世袭鲁国司徒的职位,司徒有点类似今天的总理,所以季氏可以称为鲁国世袭的总理家族。在季文子时代,季家的实力已经超过了鲁国的公族,掌控了鲁国的实权。
我们讲季文子的三个方面:第一是季文子和鲁君的关系;第二是季文子的为人特征;第三讲季文子论礼和天的关系。重点是礼和天的关系。
既有实力又有思想的季文子
好,我们先看第一个方面:季文子和鲁君、鲁公的关系。季文子掌控了鲁国的实权,他跟鲁国公族的关系并不好。有个故事可以说明鲁公跟季文子的关系。
公元前609年,莒国的国君叫莒纪公废除了太子仆,引起国人不满。太子仆弑杀了莒纪公,带着宝玉,逃往鲁国。莒国在鲁国的东面。这位鲁宣公大概是受了贿赂,他要季文子选一块地给莒太子仆,并要求当天就办妥。季文子不仅不安排土地,还马上命令掌管司法的司寇,把莒太子仆递解出境,要求当天就完成。
季文子驳鲁宣公
《左传·文公十八年》:见有礼于其君者事之,如孝子之养父母也,见无礼于其君者诛之,如鹰鸇之逐鸟雀也。
鲁宣公听说这事以后,让人问季文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季文子让太史克回话说:“看见对君主有礼的人,我们要侍奉他,就如同孝子侍奉父母。看见无礼于君的人,我们要杀掉他,就如同老鹰和鹞鹰去追逐鸟雀。”这个字读鸇(zhan), 指鹞鹰。
原话为:“见有礼于其君者事之,如孝子之养父母也,见无礼于其君者诛之,如鹰鸇之逐鸟雀也。”
这位太史克还传话说:“如果要衡量他的孝敬,太子仆杀了自己的君主和父亲;如果要衡量他的忠信,那么太子仆窃取了莒国的宝玉,所以这个人就是盗贼,他带来的这些宝玉,这是奸邪的兆头。”
原话为:“则其孝敬,则弑君父矣,则其忠信,则窃宝玉矣,其人,则盗贼也,其器,则奸兆也。”
除此之外,这位太史克还传话讲了一大通关于先君周公制礼的规定。说对那些有大凶德的人,有恒常的法典在的,是罪不可赦的,这是不能忘记的,有九种刑法用来对付有大凶德的行为。
原话为:“为大凶德,有常无赦,在九刑不忘。”
季文子意思很清楚:你作为人君,你的行动表现出的是国家的价值取向。身为鲁国国君,你接纳弑君之人,这样的表率做得不好。按照周礼,太子仆这种人就该杀,我只是赶他出境,算是给你面子了。
鲁君下的命令被驳回,季文子又言之在理。鲁国的司寇,执行的是季文子的命令,鲁国的史官克来传达季文子的话,这说明季文子完全控制了鲁国的政权。这位鲁宣公只是一个形式上的国君。从这次冲突中可以看出来,季文子既有实力又有思想。相对来说,鲁宣公确实是愚蠢无能。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内部的政治冲突,主要是各诸侯国的君主和卿大夫家族之间的冲突。总的趋势是诸侯君主的实力下降,而卿大夫家族的实力上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卿大夫的工作就是辅佐君王做事,总在行动中,长期下来,谁做事多谁就会越来越能干。人性多是偷闲躲懒、乐于享受的,而不是勤于工作。诸侯国中最有条件放纵人性、享乐生活的,就是君主及其家人。别人干活,君主及其家族享受生活,长期下来,干活的人会变得越来越能干,享乐的人会变得越来越愚蠢。这在各国就表现为干活的卿大夫家族强大了,而享乐的君主家族衰落了。
所以,从长远看,多干事就能多担事,能力就会成长,最终不会吃亏。
子贡眼中的季文子
现在我们讲第二条:季文子为人的特征。
《论语》中说:“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季文子是一个做事非常谨慎、深思熟虑的人,一般来说,小心翼翼的人比较胆怯,但季文子并不是一个胆怯之人。
举个例子,春秋时期是封建贵族共和的时期,季氏的力量很大,但是鲁国有力量的卿大夫家族不止一家,有季孙氏,还有孟孙氏和叔孙氏,这三家其实是出自三兄弟,又叫三桓,这是鲁国卿大夫家族中最庞大的家族系统。还有臧孙氏,各大家族他们都是亲戚关系,但是又相互约束。
鲁国的国卿之一叔孙氏叫叔孙宣伯,他不满季文子专权,向晋国告状,请求晋国杀掉季文子。季文子在出使晋国之前,让家人先给自己办了丧礼,然后出发去晋国。
晋襄公让人把季文子抓了起来,但是一些晋国卿大夫为季文子说话,认为季文子是一位义人,结果晋国就放了季文子。季文子是一位三思而后行的人,但他同时是一位敢作敢为、敢于面对生死风险的人。
这一段原文为:“十六年,宣伯告晋,欲诛季文子。文子有义,晋人弗许。”
西汉的《说苑》里记载孔子的学生子贡和卫国的一名将军的对话,这是对季文子的一次评价。
卫国将军叫文子,他问子贡说:“季文子三穷而三通,何也?”所谓三穷三通就是三次处于困境之中,但三次都成功地走通了,这是为什么?
子贡回答说:“处于困境中的时候,他事奉贤人;他处于顺利成功的时候,他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他富裕了,把财富分给贫穷的人;他地位尊贵了,能够礼待地位低下的人。他处于困境中的时候,事奉贤人而不做后悔的事;他成功以后去帮助那些穷困之人,意味着他忠于朋友;他富有了,就分给穷人,这样宗族成员就亲爱他;他地位高贵了,但是他对社会地位低的人非常礼遇,这样百姓就爱戴他。”
这一段的原文是:卫将军文子问子贡曰:“季文子三穷而三通,何也?”子贡曰:“其穷事贤,其通举穷,其富分贫,其贵礼贱。穷而事贤则不悔;通而举穷则忠于朋友,富而分贫则宗族亲之;贵而礼贱则百姓戴之。”
子贡眼中的季文子,“三穷三通” ,非常优秀。
礼是上天之律法
接下来我们讲第三方面:季文子论礼和天的关系,这是今天的主要内容。
大约在公元前610年,齐国军队越过鲁国边境去攻打曹国。这对鲁国来说是非常挑衅的、非常违礼的行为。
季文子说,齐侯免除不了天罚,他自己不讲礼,却要去讨伐讲礼的曹国。居然还说:你为什么要去行礼?礼是顺天而来的,是行上天之道。齐侯违反了天道,还去讨伐别人,他难以免除天罚。这就出现了今天最重要的这句话:“礼以顺天,天之道也。”
季文子批评齐懿侯
季文子曰,齐侯其不免乎,己则无礼,而讨于有礼者,曰,女何故行礼,礼以顺天,天之道也,己则反天,而又以讨人,难以免矣。
季文子还说:“《诗经》上说:为何无敬畏之心?为何不敬畏上天?君子不能去虐待年幼的人和地位低下的人,这是因为敬畏上天的缘故。《周颂》上说:敬畏上天,上天及时保佑。不敬畏上天,怎么能够自保?齐侯以非法的手段取得君位(这是指齐懿侯,他是在齐昭公死后,杀死了齐昭公的儿子,夺取了齐国国君的君位),你严格地遵奉礼义去守国,都要担心难有善终,结果你还多行无礼无义,你就很难存在下去。
这一段原文为:“诗曰,胡不相畏,不畏于天,君子之不虐幼贱,畏于天也,在周颂曰,畏天之威,于时保之,不畏于天,将何能保,以乱取国,奉礼以守,犹惧不终,多行无礼,弗能在矣。”
这段话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强调上天信仰,认为唯有敬畏上天之威,保护幼小者,尊重低贱者,才能保证国家和自身安全;第二层是揭示了礼的本质,就是敬仰上天,顺从上天。就是顺从上天的旨意,遵循上天之道。用今天的术语就是:“礼”就是上天之律法,行“礼”就是顺天。上天之律法是要求保护幼小、尊重底层百姓的。信仰上天就得爱护生命,就得敬天爱人。
季文子如同先知,他预言中了齐懿侯的命运。其后齐懿侯因多行不义,遭国人怨恨,公元前609年,齐懿侯被自己的两位车夫所杀,未得善终。
礼以顺天,天之道也
季文子所讲的先君周公留下的周礼,由敬天引到爱人,这是一套以上天信仰为基础,把道德和刑法结合在一起的律法。他提到一些内容的细节:“礼以顺天,天之道也”,“君子之不虐幼贱,畏于天也”,“为大凶德,有常无赦,在九刑不忘”,这些内容在后代的礼书中并没有详细的记载。季文子读到的周礼典籍,我猜想有许多内容没能够流传下来。最重要的就是“礼以顺天,天之道也”。
他明确地把至上神、上天作为“礼”的来源,“礼”的本源就是天礼,这是上天的法则。以天礼推行上天的法则、推行天理,因为敬畏天威,天命爱人,所以必须爱人。
摩西十诫
这与犹太人摩西的摩西十诫为代表的律法在精神结构上是一致的。摩西十诫首先确定的是人与神的纵向信仰关系,然后再衍生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相爱不相害,人和神的关系决定着人伦关系。
如果季文子有机会跟摩西交流,他们之间沟通会比较容易,他们的精神结构是相通的。
他们都认为法律源于至上神,人际关系是由人和神的关系决定的。在这个意义上,当我们批判社会公德沦丧,批判法律缺少尊严,我们要想到的根源是信仰的沦丧,人与人之间不相爱,人与人之间相互伤害,首先是缺了人对上天的信仰,缺少了人对至上神的信仰。
“礼”字字形的变化
《说文解字》上说:“礼,所以事神致福也。”
仰望一个对象,这才能叫信仰。季文子关于礼和天的观点其实是非常古老的传统。大家看“礼”的这个字形的变化,最初“礼”的字形就是祭神的器皿,是把粮食放在鼎里面去献祭给神。所以《说文解字》上说:“礼,所以事神致福也。”“礼”就是祭神以求福。礼的核心就是祭祀之礼,就是一套宗教立法。
为什么说季文子可能比孔子更懂礼教的本质?因为孔子虽然重礼、畏天,信奉上天,但是孔子并没有把“礼”和“天”的关系讲清楚。《论语》之中林放问:“礼的本源是什么?”孔子的回答就跑题了。孔子说:“你问的这个问题十分重大,礼,与其去求奢华隆重,不如寻求俭朴。办丧事,与其去求平抑 ,不如悲戚。”
林放问礼的来源是什么,但孔子回答的是礼的价值和礼的表现形式之间的关系,要重本质,不要看表面现象。可见,孔子并没有真正回应林放的问题。
此段《论语》原文为: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孔子还说,商朝继承了夏礼,改动了多少,这是可以知道的。周朝继承了殷礼,改动了多少,也是可以知道的。以后的朝代继承周礼,即使百代,同样可以推测。”
《论语》原话为: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孔子讲的是礼的形式演变。从哲学上说,这是把“礼”的形式变化,进行了历史流变化的处理。但他忽视了“礼”源于上天的内在恒定性,这样就使“礼”成了一个历史变化的产物,他减少了“礼”本质上的神性、永恒性和超越性。把“礼”说成了一个人造之礼,可以根据历史的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孔子讲课
孔子的心中的“礼”只是一种社会规范,甚至会随着时代而演变,他忽视了“礼”源于上天的内在恒定性。
我们来看季文子对“礼”的本源的看法,“礼”是顺天而来,这是上天之道。上天之道是永恒不变的,所以,君子不能去虐待幼贱,这是敬畏上天。无论“礼”的形式怎么变化,这个原则不会变更。还有,凡是有大凶德的,就必须九刑伺候,要进行惩罚,这个也是“礼”的根本原则,这是不能动的。
“礼”的形式可以在历史中演化,但是“礼”的根本原则,保护生命 、爱护生命 、尊重生命的基本原则,是不变的,是源于上天的。如果只看到“礼”的形式变化,看不到“礼”的背后精神的永恒性和超越性,那么就意味着“礼”只是人礼,只是人在制礼,也就意味着人可以随时改变“礼”,也意味着“礼”在本质上是不值得坚守的。
孔子讲礼的历史增减流变,又讲“克己复礼”,“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这在逻辑上是不通的。如果“礼”本身就是在历史中流变之中,你怎么去克己复礼?怎么去坚守礼的规定?
孔子对“礼”的暧昧态度
孔子在“礼”的起源问题上暧昧模糊,没有明确“礼”的上天之源,这就给后来的荀子等唯物主义思想家开了后门。
荀子的《礼论》篇中,他讨论“礼”的起源,他说人有欲望,有欲望实现不了,又不能不去求,如果去求的时候没有边界,就不能不争。争,就天下大乱。乱,就穷困。先王害怕天下大乱,就制定一些礼仪,来划分大家的权利和义务,以此去满足人的欲望,去满足人的需求。同时又使欲望不至于因财物而穷困,也使这些财物不至于因人的欲望而枯竭。两者能够相平衡,这就是礼的起源。荀子这样的道理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合理,“礼”就是君王为了防止争夺而制定的人法,是君王统治的工具。既然是君王统治的工具,君王可以根据统治的需要进行更改,那么,反对君王的人,自然也可以去更改“礼”,不把礼当回事,“礼”就是一个统治工具而已。
今天学校的法律教材,说法律就是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这在国外的渊源就是唯物主义,在中国的渊源是荀子法。法律不过就是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这样对法的起源的定义,就意味着法律要分出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意味着不可能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也意味着法律就是强权的产物,没有什么神圣性、超越性和平等性。
礼顺于天 ,不顺于人
对季文子来说,“礼顺于天”,因为上天高于任何人,所以天理高于任何人。在人人敬天的信仰中,就意味着每个人都是礼的守护者。今天的中国百姓在受冤屈的时候,仍然会喊天理难容,说明至上神之天 、正义之天,仍然还在人们的心灵深处。
因为心中有天,季文子用“礼”来否定鲁公的决定,也用“礼”来否定齐侯的行为。因为在季文子心中,“礼”是天礼,“礼”顺于天 ,不顺于人。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季文子比孔子更懂周礼,他更懂坚守周礼的灵魂,周礼就是上天之礼。对季文子来说,“礼”是天礼,天礼顺行的是天道,实行的是天义。对荀子来说,“礼”就是君礼,是君王之礼,君王之礼就是落实君王的权力。
今天我们可以把“礼以顺天,天之道也”的这个“礼”,改为“德”,也可以改为“法”,可以称为“德以顺天,天之道也”、“法以顺天,天之道也”。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做天灵。我们可以按照季文子“礼以顺天,天之道也”的句式,形成对中国古代的“上天”与“德”、“法”关系的总结,这就是:德以顺天,天之灵也。法以顺天,天之道也。
这一课能够让我们去反省一些问题,当我们想拥有一个好的公德,我们就得考虑公德所根源的信仰是什么。如果我们想有一个有尊严的法律,我们也得考虑这个法律的神圣来源是什么。没有对上天之敬畏,没有“礼以顺天,天之道也”的这么一种信仰,我们的道德能力难以提升,我们的法治能力也难以提升。
好,今天的课就到这里。我们下节课再见。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