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答疑】为什么人到中年,一定要学学道家

【每周答疑】为什么人到中年,一定要学学道家

00:00
18:34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傅佩荣,很高兴又到了每周回答问题的时候了。这一集也是一样,由编辑选出四位同学的问题,而我另外再加上另外一位同学的问题。


我们首先看第一位同学是听友林东波提的问题,他希望对于儒家、道家的死亡观念做个说明。比如他提到孔子说的“朝闻道,夕死可矣”,然后老子说过“死而不亡者寿”。那么像这样的观念,具体上可以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


既然谈到儒家、道家的对照,我们首先要说明,儒家是我们一般人活在人的世界上,从小接受有关人的价值的各种考虑,然后就很容易欣赏或了解儒家的思想;道家不一样,老子的思想不是一般想象中的东西。


我们来先说一下儒家的思想,儒家怎么看待死亡呢?它基本上有两点。第一个是它认为死亡是自然生命的结束。任何东西有开始就有结束,有生就有死,所以人的自然生命最后会结束,万物都是一样的。


但第二点比较重要,就是把死亡看成价值生命的完成。这是儒家的特色,认为人性向善,所以你这一生必须择善固执,最后要止于至善。那么止于至善,就跟你价值生命的完成是配合在一起。所以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道”是什么?“道”在儒家来说是人类共同的正路;而孔子喜欢强调“仁”,杀身成仁的仁,那是每一个人个人生命的正路。所以“人类”跟“个人”,在“道”跟“仁”方面可以合拍,合在一起,都代表价值生命的完成。


所以讲儒家的思想,绝不能够忽略特定的人群社会,要完成个人的使命。所以孔子会提到自己五十而知天命。他也强调,作为一个君子,首先就要敬畏天命。你为了天命而有所奉献牺牲,在儒家认为是应该的,认为反而是完成了生命的目的。这是儒家方面,比较清楚,一般人都可以了解。


老子不一样,譬如老子说“死而不亡者寿”。他说这句话,目的是要定义什么叫“寿”。一般人以为长寿是活了很久,一百多岁;但老子认为那跟寿关系不大,真正的寿是“死而不亡”。请问:一个人怎么样死而不亡呢?我们在分析的时候提过,两个可能:第一个是你在社会上有一个名声,一两千年之后别人还在称赞你。譬如说我们学老子,老子死而不亡,今天还活在很多人心中。


但真正的寿不是这个,因为你再活在更多人心中,那些更多的人也一样是人,最后也会结束的。所以真的“死而不亡者寿”,它强调什么?强调的就是悟道。“道”是万物的来源与归宿。一个人只有回到根源,他才能够真正地永远存在,因为人本来就从根源出来。所以老子是提供一个所谓的终南捷径。一般人认为这好像是太迂回了,人间什么都不要、都超越,事实上这反而是一个终南捷径。真正像这样的悟道的人,就认为这个实在是最好的方法,死而不亡者寿。否则你追求在人间的各种后续的效果,那永远是相对的。你如果悟道的话,当下就感受到生命的安顿,你永远进入到一种庄子所谓的“不死不生”的境界。这将来有机会我们再做进一步说明。


第二位提问的是听友林海,他还是认为说认知有三个层次——“区分”“避难”到“启明”,希望详细说明一下,到底“启明”是什么意思?老子希望我们最终明白的是什么?他也举到老子说的“自知者明”“知常曰明”“以道观之,物无贵贱”(最后这句话是庄子的话),都包括在内吗?


在这里我顺便说明一下,因为有同学问说,你从哪一章知道老子“知”有三个层次?念书必须有自己的心得。我们从《老子》原文说什么,想要说什么,能够说什么,到最后他应该说什么,再进一步把他所说的短短的几句话,构成一个可以理解的系统,这是我们所做的工作。要不然你说天下为什么乱?乱就来自于人的德里面有一种认知能力,而认知能力如果只在区分的层次(这是很自然的,也是很必然的),就难免造成欲望的泛滥。所以一定要到避难,欲望的泛滥造成各种困难、各种灾难,所以你懂得这种麻烦,你就要避开灾难。一般人只到这一步。到这一步就不错了。


但是老子认为你还要到启明的层次,所以这启明,你不管再怎么说,它的特色都在于什么?都在于说启明跟区分不同。区分是强调我自己“对”外物的关系;避难是去了解我自己“与”外物的关系,如何共存共荣这些;启明是从整体来看,从道来看,不再以我为中心。所以你“自知”或是你“不自见”,就称为“明”,代表你不再以自我为中心了。


然后你说“知常曰明”,常当然跟“道”才可能有“常”。所以用庄子那句话“以道观之,物无贵贱”,很适合来说明“明”的境界。那么你“明”就是明白:万物来自于道,又要回归于道,道是个整体,有它的超越性跟内存性。了解这一点之后,整个人的生命就有可能豁然开朗,对许多现实生命里面的各种状况,都可以看得比较完整而透彻。


第三位提问的是听友胡振帮。他提一个问题也很好,谈到《老子·第44章》的“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他说“甚爱”跟“多藏”都是量的方面不要过度,在质的方面则未必。他接着就说到,有些人为了理想而鞠躬尽瘁,也得到很多人认同。譬如说他有理想,也是欲望的一种,那么是不是你就还是要看自己主观的坚持比较重要?有时候是不是要听听周围的人意见?如何区分理想跟欲望?那没有理想怎么办呢?


他一系列都是非常好的问题。先说第一个,老子说的“甚爱”跟“多藏”所指的是量的方面吗?你真的区分的话,你就要记得他所指的是对万物、外物、外在的事物的一种要求。而所谓的质的方面,应该是怎么样呢?如果把它改成对“道”的一种觉悟的要求,那就不一样了。换句话说,人活在世界上,可以有两方面的要求:第一方面是对外物甚爱,对外物要多藏;第二方面是对道,我要悟道的时候,万物对我毫无吸引力,我可以直接悟道,找到根源与归宿。


那从这边就转到什么?很多人在世界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些所谓的“很多人”,就是我们一般人,基本上都是属于儒家的一种考虑的范围。我们本来就很平凡嘛。平凡人在家庭里面成长,看到父母长辈的基本的观念与作为,我们受教育接受也是儒家为主的教育,要对社会负责任。所以为什么我以前强调小孩子不太适合学道家,原因就在这里。你要学道家,最好在大学的阶段或大学毕业之后;但是不要忘记,中年的阶段一定要学道家,否则你一辈子太执着了,往而不返。


再看理想跟欲望的区分。所谓的欲望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为自己考虑,想满足自己,重点在结果上。那么所谓理想怎么样呢?理想就是非自我中心,是一种对自己有要求,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外在的各种名声、地位、权力这些。他重要的不是为满足自己,而是为修养自己,所以重点在过程。欲望的目的在于结果,理想的目的在于过程,这显然就是比较接近儒家的区分。所以在这一方面来说的话,胡振邦提的问题是很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学道家之后一定要开始练习区分,对万物跟对道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心态。


第四位听友是黑眼豆豆。他说,基本上大家都知道身体重要,但有时候形容一个成功的人,说他废寝忘食、日理万机,也许他不是为了名与利,而只觉得自己应该把事情做好,有一种使命感、责任感。


这问题跟前面的问题也是类似的。一个人有理想,他认为说我身体再怎么努力,我自己觉得值得,是一种使命感。没错,儒家才能谈使命感,道家不跟你谈什么使命感,因为所有的使命都是你自觉对社会、人群有某种责任,或是至少自觉对自己有某种交待,所以这是使命感,这是理想。所以类似的问题同学们一定常常会想到,这就是因为我们一般人确实早就已经在潜移默化之中,接受了儒家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这是非常合理、非常正常的。我们活在这个人的世界上本来就是如此,这完全没有问题。


但今天学习老子《道德经》,就要给自己一种新的视角,重新去思考一下到底人生整个来说、根本来说,真正重要的是什么?这才是学习道家所要求的一种出发点。我们还要一起来共同互相勉励。


另外,我特别选了一位同学叫做令乐ZHI同学,他是提出好多问题,他说他没有被回答到这些问题,他有点伤心。所以我特意把过去好几次,因为问题我都看得到,只是我实在没有时间特别去选,我也很难判断哪些问题在编辑看来是值得回答的,所以这一集我特别把令乐ZHI同学好几集以来提的三个问题综合起来回答。


首先,他说在《老子·第25章》,就是非常重要的那一章,他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这个“先”是在时间上的先还是在逻辑上的先呢?


说实在,这问题很好,当然是逻辑上的先。因为你如果说这个“先天地生”的“先”是时间上的先的话,立刻出现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在西方哲学经常在思考的,那就代表有一段时间只有道存在,后来不知道为了什么缘故,道才生出天地。那就麻烦了,那请问:在没有天地的时候,道在哪里?这个道是怎么回事?它为什么要有个动作,就是生天地?这个动作需要一个理由,你不能莫名其妙的。


所以逻辑上的“先”什么意思呢?就是天地本身有开始、有结束,它需要一个理由,需要一个解释,道就是给它解释。所以逻辑的先后一般就是说,它存在的理由是什么?不是问它怎么来的。光说天地从道而来,并不是指时间上,道在先,天地在后;而是说在逻辑上,天地的存在需要理由,道就是理由。所以为什么老子说根本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叫它做“道”吧。为什么?因为人有理性,非理解不可,这就是人的特色。所以老子把它推到极致,就说这个道先天地。


那么这个跟西方宇宙的大爆炸的理论有关系吗?说实在的,我们不用把老子的思想推到西方这种各种理论。老子谈到宇宙生成,非常简单的几句话,只有第42章“道生一”,以及第51章“道生之”,谈到宇宙万物怎么来的。跟西方的各种科学理论,实在是不用去互相对照。


第二个,他提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与佛家的“缘起性空”有什么关系?


基本上我们要这样了解:佛家是一种宗教的系统,缘起性空是它根本上认为万法皆空,所以它要你破除对万物的执着,更重要的是要破除对自己的执着,也就是“我执”。那么这种情况下,佛教这种宗教的智慧跟老子说“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没有关系呢?老子只是说明他所理解的万物怎么来的。所以我们就强调王弼的注解,“有”是有形,所以有名,“无”是无形,所以无名;再配合第1章,“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样就可以了。基本上佛教所说的缘起性空,也不是我们人的感官或感受所能掌握的,它是需要智慧的。


再回到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令乐ZHI听友提的“道”与“气”的关系是什么?


这个问题可以写一本博士论文,我确实看过,不止一个人写过这个主题的博士论文,“道”跟“气”的关系。我们可以这样想,“道”作为一个万物来源与归宿,完全不能去谈它,“道可道,非常道”,这永远是第一原则。那“气”是什么?气就是我们在有形可见的万物里面,看到的就是气的聚跟散,就是气的变化。所以用气来了解万物,是帮助你回到道最好的方法。因为气是一个气,就是阴阳二气,再回到一,一就是元气。所以庄子就说了“气聚则生,气散则死”,像这就是用“气”的一种有形可见的、或是无形但是人可以理解的、一种具体的素材、质料,来解释宇宙万物的生成变化。


但是这个“气”也提醒我们,气毕竟是跟万物直接有关系的,气毕竟不是道。道是无法用气来说清楚的。但是没有那种对道的觉悟的话,你不会想到用“气”作为统一的元素去说明万物,所以道与气的关系是非常精彩的关系。老子说“道生一”,我们把它翻译成元气,意义就在这里。所以这个问题我再说一次,你可以查到很多专门研究的资料,会做比较详细的说明,我们在这里只能够简单地点到为止。


这一集同学们提的问题很好,我在回答的时候,也常常觉得受到很大的启发。所以我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学习老子《道德经》,一定要记得:它跟其他大多数的学派,关注于人间的各种问题的学派都不一样。这也是为什么老子的思想在世界哲学界、在西方哲学界的人物看来,是非常特殊的一套代表中国古代的伟大的思想系统。到周末了,也祝大家周末愉快,学习顺利。我是傅佩荣,谢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BZSY

    老师的真诚,博学,君子风范确实如沐春风。不倦的言教,无心的身教让学生常常自我省察。感恩您

    18557090gmy 回复 @BZSY: 同感恩

  • 黎小妙

    听了好几遍,老师的讲解非常透彻。

  • 容容读故事

    凡事有执念(就是我非要怎么样!),不论欲望理想使命感你认为多么崇高的东西都包括在内,别给自己找那么多好听的理由,都是对外物的追逐啊,庄子里讲方内之人和方外之人的差别啊!

  • Li成长

    感恩老师大爱!

  • 献乐得乐

    谢谢老师的精彩透彻的讲解。气是道形成万物的最初始最微小的元素,也就是道生一,人在特定的状态下,可以感知到气的存在。

  • 64x28358m7962

    从小受教育,要立志要勤奋要争先,以前也不懂什么儒家道家啊。生活的磨历和生命的成长,自我感到困惑。之后自觉地了解儒道佛,如今听闻如是说,果然啊。

  • 王雪_co

    感恩老师的讲解,尽本分,做自己,遵从天道,顺势而为。

  • 王雪_co

    现在是2021年11月20日,又听到了这里,总是让我很平静,接受天道安排的一切,短短几十年,希望从容平静,在现实生活中磨练自己,减少内心的折磨和消耗,敬天爱人,尽份珍惜,活在当下。

  • 众妙之门道德经

    爱国奉献就是来源于儒家吗?那外族人的爱国是来源于什么?

    18557090gmy 回复 @众妙之门道德经: 人类相通的理念

  • 兼明

    道是人类共同的正路! 道是万物的来源和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