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方志远 | 明朝到底为什么要海禁?

8.2 方志远 | 明朝到底为什么要海禁?

00:00
16:55

世界变幻莫测,历史教你选择。听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听由观乎文化与喜马拉雅共同制作的《中国历史大变局》节目。我是江西师范大学方志远,由我为大家主讲明朝大变局。

 

上一集我们讨论了中国和西方的不同发展历程。那么这一集,我们将讨论明朝的海洋政策,特别是禁海的问题。


如果说汉唐时期中国的对外交流、对外交通,主要是通过以长安为起点的陆路“丝绸之路”,那么到了宋元时代,海上“丝绸之路”不但开辟,而且更加繁忙。明朝建立之后,这个势头甚至还在延续。


明太祖朱元璋他出身贫苦,但是有个很好玩的现象,往往越是贫苦出身,他越是爱面子,这就是所谓“极端的自卑”而导致的“极端的自尊”。元朝原本在广东的广州、福建的泉州、浙江的明州(也就是现在的宁波)设有市舶司,接待从海上而来的各国使节。也对海上贸易收贸易税。那么朱元璋为了表示天朝的大气,把市舶司设在了苏州太仓的黄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浏河一带,用以接待各国来南京的使节和商人。


(图为太仓黄港到南京的距离)

这个新设立的市舶司——也就是黄港,到南京的距离,大概就是现在天津到北京的距离,可以说是当年明朝都城南京的“国际门户”。那个时期明朝的“太仓”,民间称之为“六国码头”。当然,所谓的“六国”,既可以认实,也可以认虚。如果认实,那就是高丽、琉球、日本、安南、占城、爪哇。如果我们认虚的话,那就是“无数”,所以这“六国码头”又可以视为所谓的“万国码头”。那个时候的浏河、黄港,可以说是千舟竞发,万帆蔽江。当代太仓画家邢少兰先生,根据历史记载,绘有《六国码头通商图》。再现当年太仓黄港的繁荣。


邢少兰 《六国码头通商图》

不仅如此,朱元璋还命令在南京聚宝门外建立起六所宾馆,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酒楼或者说招待所,人称“六楼”,分别命名为来宾楼、重译楼、轻烟楼、淡粉楼、梅妍楼、柳翠楼。这些“楼”的名称,不但十分的浪漫,而且十分受欢迎。“六楼”内设有官妓,接待来自海外各国的使节和商人,这是“以安远人”。通过市舶司及“六楼”,也可以获得一些“夷情”——就是国外的一些情报,及时向朝廷报告。当然,一些在南京的明朝的“京官”和国内的商人,也是“六楼”的常客。


但是,好景不长,几起看似突发却是时时发生的事件,使明朝的海洋政策发生了变化。


先是在洪武元年的二月,当时的御史大夫叫汤和,这是朱元璋的铁兄弟了,从小的难兄难弟。他攻取福建以后,奉旨班师明州(也就是宁波),拟在这一带建造海船,运输北征的粮饷。因为当时的北京,还在元朝的占领之下,明太祖朱元璋正在筹备派遣大军北上。但是,汤和班师的船队在途经浙江近海舟山群岛的时候,遭到当地山民的攻击,当时把他们叫做兰秀山民,指挥徐珍、张俊战死。为了这个事,汤和后来受到了处罚。


接着,这股“兰秀山民”乘机渡海,攻陷了浙江的象山县的县城。虽然这一起民变很快被当地官府平息,却引起明朝朝廷的高度重视。什么原因呢?


第一,这些“兰秀山民”不但攻城略地,攻击国家的正规军队,还有元朝的枢密院的印。此印是元末活动在浙江沿海的方国珍所遗留。有了这个印,它既可以号召江南地区的元朝残余势力,也可以和元朝及此后退居塞北的蒙古政权遥相呼应。当然说到这位方国珍,他也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是浙江台州黄岩人,贫苦出身,兄弟数人靠给大户为佃户和贩卖私盐谋生,后来拉起了队伍,成为元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之一。为了保存实力,方国珍曾经接受过元朝的“招安”,被封为“江浙行省的平章”、“枢密使”,但是后来他又归降了朱元璋。兰秀山民所得到的枢密院印,相传就是方国珍所遗留的,这是第一。


第二,这些“兰秀山民”被明军击败以后,并没有就此销声匿迹,他们中的一些人远遁海外,在位于中国黄海东北边缘连接日本诸岛和朝鲜半岛的一个岛屿,这个岛叫济州岛,在济州岛建立了据点,继续和明朝为敌。


第三,像“兰秀山民”这样的“岛寇”在舟山群岛,在整个东部沿海还有不少。他们或商或盗,这对于希望把国家统治得如铁桶一般的明太祖朱元璋,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挑衅。


更为严重的是,就在那一段时期,当时的日本,正处于一个南北朝的所谓战乱时期,在国内战争中失败的日本武士,以及商人、浪人,从元末开始,就在中国沿海骚扰劫掠,被称为“倭寇”。明朝建立前后,“倭寇”在沿海的活动仍然十分频繁。明太祖为此曾经多次派使者去日本,去找日本的所谓“倭主”进行交涉,当然,没有任何效果[①]


这也就是明太祖不了解当时的“倭情”了,他以为当时的日本和当时的明朝一样,以为日本的所谓“国王”就可以管得住“倭寇”,实际上人家打得一塌糊涂,乱战不已,它是没办法管住的嘛!


到了洪武二年,还有一股倭寇在中国海盗的引导下,多次深入到崇明岛及距离南京不远的苏州一带,应该也到了“六国码头”太仓一带,他们杀掠居民,劫夺货财。这股“倭寇”即“海盗”,仅仅被太仓卫官军所俘虏的就有数百人之多。


这一事件几乎和兰秀山民事件同时发生,即使二者之间没有任何联系,明朝政府也必然将它联系在一起。更何况,中国沿海的“海盗”即所谓的“岛寇”,和“倭寇”的相互勾结,早已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了。


当时,凡是沿海地区发生“倭变”,几乎都有海盗为引导;同样,凡是大股的海盗活动,也多有倭寇参与其中。在我的印象之中,逃散的“兰秀山民”不但在济州岛建立了据点,还是明朝有记载的第一批“冒牌倭寇”。他们就假扮倭寇,在沿海活动。


外部的倭寇和内部的海盗,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勾结,成为困扰明朝海疆的主要问题。


在这种形势之下,明太祖在洪武三年批准了他的外甥,也是义子,当时被封为“曹国公”的,这是明朝开国功臣之一,叫李文忠,接受了李文忠的建议,在浙江设立了七个卫,加强了沿海地区的防御力量。


第二年,也就是洪武四年的十二月,又命靖海侯吴祯把方国珍当时流窜在浙江沿海的遗部和兰秀山无田粮,也就是无业游民,一共十多万人,编辑为军队。又通告当时的高丽政权,联合对济州岛进行清剿[②]。此时,离明朝建立也就三四年。


在这以后,明朝从北起山东,南经我们现在的江苏、浙江、福建的沿海以及沿海的岛屿,建城75座,大规模地建造海船,加强海上的巡逻,并且鼓励水师出海作战。长江下游两岸也设立了40多个军卫,兵力一共达到40多万人、舰船有1000多艘,形成了一个从沿江到近海、到远洋的具有纵深防线的这样一个海防体系。


应该说,明太祖朱元璋的这些部署,对于肃清海盗、对于肃清“倭患”,保沿海民众的平安,它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明太祖,如果从他的性格来说,他是要面子的,倭寇、海盗你不给面子,我们就不给你们面子。于是,在加强海防力量的同时,不断地颁布、重申禁海令,禁止沿海居民打造可能远洋的双桅船只,只允许在近海捕鱼,禁止到远洋通商,有违抗者本人处死,全家充军。如果有知情不报者,同罪。苏州太仓的黄港市舶司,也在洪武三年二月被撤除。


这些举措,开了明朝禁海之先例。而这一类的举措,恰恰是中国历代统治者觉得最便捷、最有效的手段,但也是最不顾沿海民众利益、对中国长远发展带来危害的手段。它封闭了来自于海上的信息和几乎所有的财源。


此后,明朝沿着元朝之旧,把旧市舶司设在了宁波、泉州、广州。但是,宁波、泉州、广州这些市舶司和宋元时期有明显的不一样。有哪些不一样?


第一,时设时罢。洪武七年九月,为了配合海禁,把刚刚设置不久的广州等三个市舶司统统革除。一直到成祖即位以后,才在永乐元年八月重新恢复。到了明世宗嘉靖三年以后,又因为日本商人的“争贡”事件而诱发了旷日持久的“倭患”,罢去了这三个市舶司,直到嘉靖三十九年才恢复。一旦海上有问题,它(明朝朝廷)就把它废除。


第二,有各种限制。海外贡使的入进路线、人数、时间、船只统统有限制:宁波的市舶司只接待日本的贡使,泉州市舶司只接待琉球的贡使(这个琉球就是现在日本的冲绳,当时叫琉球,是明朝的属国),广州市舶司远离中原腹地,又近南洋,所以可以接待来自占城、暹罗及南洋、西洋各国的贡使。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实际上是形成了广州的“一口通商”的官方格局。另外,琉球、占城及陆路“进贡”的朝鲜,因为是明朝的属国,他们两年一贡;日本因为“倭寇”问题,十年才得来一次;其它的国家三年一贡。如果没有到“贡期”或者超过了“贡期”,除了有“特恩”,市舶司一概皆不予接待。而且每次接待的“贡船”只能是一条到二条,随行人员限定在150人至200人,超过的船只及人员不得入港,所以它限制非常多。


第三,职责的变化。按照明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父子的认识,市舶司的主要职责,不是征收进出口的商业贸易税,而是接待来华的各国的“贡使”,所以,它的业务上它不是归户部管,而是听命于中央的礼部,行政上则属于各个布政司,也就是各个省管辖。为了保证“贡品”不致流失,也为了更好地控制极其有限的“朝贡”的贸易税的征收,自正统、景泰开始,或者由所在省份的镇守中官兼领市舶司的事,或者在市舶司增设提督市舶太监。从此,市舶司虽然在表面仍受中央礼部和所在布政司管辖,实质上却受内府的控制。它的人员、物质提供及馆舍的修缮,由市舶司负责,它“赏赐”给贡使的礼品,由礼部来筹办,但是贡品中的珍品,则由市舶太监直送内府。这就很好玩了,也就是说,外国的贡品是朝贡给皇帝用的,但皇帝的回礼,用的则是老百姓的纳税钱。


不得不说的是,海外从来就是不安宁的,如同边境的不安宁一样。明朝统治者的海上防务思路,和历代统治者陆路边境的防务思路是一样的,都希望画一个“防务圈”,把所有的威胁挡在这个防务圈外,把臣民圈在圈子里头。于是,北部是修长城,海上是禁出海。


这个思路在我们文学作品上也有体现,《西游记》里头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情景:说孙悟空常常用金箍棒在地上画个圈圈,让唐僧蹲在里头,于是自己才放心。


所以说,不管是否有“兰秀山民”事件、是否有“倭寇事件”,只要明太祖性格不变,只要明朝朝廷以农立国的精神不变,禁海都是或迟或早的事情,因为下面我们将要说到,后来坚持禁海的,恰恰是一批被认为有正义感的官员。

那么这一集我们讲了明太祖的禁海及其原因,到下一集我们将讲述,在这个禁海大背景下所发生的中国的大航海——也就是郑和下西洋。谢谢大家,我们下一集再见。

 

今天的问题是:对于中国历代统治者的“防务圈”思想,除了长城和西游记,你还能举出其他的例子吗?


如果你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在下方的评论区中提出,小助手们会挑选大家的问题,汇集起来统一给大家答复。听众答疑将在微信公众号“姜鹏历史沙龙”中统一推送哦~~


[①]《明史·张赫传》载:“数遣使赉诏书谕日本国王,又数绝日本贡使,竟然不得倭人要领”;

[②]关于这一事件的本末,台湾中研院《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第一辑所载曹永和先生《试论明太祖的海洋交通政策》一文作了详实的叙述;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看穿万古洪荒

    不管怎么说,朱明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行海禁政策的王朝,这个历史事实是铁板钉钉,无可辩驳的。想想汉武帝时期就派使者出使印度洋,宋朝海外贸易远达东非海岸……,朱明王朝都难辞其咎。朱家真是一群只会打圈的“猪”啊!

    万历二十三年进士 回复 @看穿万古洪荒: 起码这种制度还是明朝首创的,清朝只会一个沿袭前朝制度,明明自己成了国家的主人,还一点儿不思进取,还当 自己是一个部落酋长呢。起码明朝的科技文化以及建筑和艺术还蓬勃发展。反观清朝的专制制度对先进知识分子的压迫更深。

  • 和_vvv

    朱元璋的心态和性格。

  • 再活三十也枉然

    非常契合变字

  • 赵家崖湾

    👍

  • 听友96581717

    以面子来作为行为动机 ,未免太勉强。主要还是不胜倭患之烦

  • 看穿万古洪荒

    农耕民族没出息,虽然这样做,有点事后诸葛亮,但是又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 看穿万古洪荒

    现在很多蝗汉把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责任通通归咎于清朝,这完全是狭隘的汉民族心理在作怪,听完本集大家就会明白,清朝不过是承袭明朝制度罢了。

  • cjh落叶无痕

    被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