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024.知之******

00:00
21:13

在结束本课之前,我再介绍一种犹太人的观念,这个观念就是:快乐是一种责任。


美国波士顿地区有一位犹太教的拉比,德高望重、著作等身,名字叫Arthur Green。我去向他请教犹太教的哲学,他送我一本小书,叫Judaism's Ten Best Ideas,犹太教十大最好观念,总结了他认为犹太教中最有价值的十大观念。


这十大观念中,有一大观念,就是人必须快乐,必须以生命为乐。书中还引了《圣经》“旧约”中的箴言说:喜乐之心,生命良药;忧伤之心,骨头枯干。


我问Arthur Green,为什么要将快乐视为犹太教一大观念?他说:我们被无中生有创造出来,生存在一个有益生命的环境中,这已经是上帝创造的奇迹了。快乐,是对上帝的感恩。忧伤,是对上帝的不满。


孔子的生命中,有哭有闹,他是一个性情中人。孔子一生挫折不断,但总的来说,他的生命是平和的,是快乐的,是肯定快乐的。而且,他以为,最高的境界是以学业为乐,以事业为乐,以理想为乐,以生命为乐,乐在生命中。某种程度上,快乐是真智慧,快乐是真感恩,快乐是生命的义务。




《论语》24课|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大家好,我是杨鹏,欢迎来到我的“《论语》共读课”。今天讲第24课,《论语》“雍也”篇第20章。


我先读一遍。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句话可以翻译为:了解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以它为乐。


各注家在解释“之”这个对象时,通常会具体化。例如杨伯峻先生就把“之”定义为“学问和事业”,这样就变成求学问和做事业,知道不如爱好,爱好不如以之为乐。


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本章理解为求学问和做事业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了解,第二重境界是爱好,最高境界是乐在其中。境界上升的过程,就是学问和事业越做越好的过程。最能够释放我们才华的事情,是我们能够乐在其中、为之沉迷的事情。所以,人生在世,不仅要做事,还要做自己热爱的事,只有做自己非常热爱、乐在其中的事,这样我们才能够不计得失、不在乎成败地去努力,最终获得大成就。


我们可以把孔子这几句话,理解为人生成功的三个层次,从人了解和认识,到爱好这种学问或事业,再到把某种学问或事业当成自己的理想,并乐在其中。


什么是成功学?一点不复杂。成功学,就是做自己最热爱的事情,做自己能乐在其中的事情,这样人才会有内在的驱动力、自我驱动,然后目标明确、集中精力,用各种最有技术含量的方法,长期不懈地去奋斗。


大家想想,你有什么爱好吗?你爱好你现在的学习和工作吗?你有不计成败、乐在其中的理想吗?这方面,需要不断自我反省。不能长期做自己没兴趣、不热爱的事。


讲到这儿,我要提请大家注意一个问题。当把本章中的“知之”、“好之”、“乐之”的“之”,具体为“学问和事业”,这样的解读一方面有利于我们联系实际,另一方面也可能限制了我们对孔子思想的理解。


孔子并没有明确把本章的“之”定位为“学问和事业”。这个“之”是一个泛指的对象,相当于它。但这个泛指的“之”,可能指的是什么呢?让我们回到《论语》,在《论语》本身的思想坐标中来定位这个“之”。


我们看看《论语》中出现的“知之”这个概念,对比一下。


《论语》“季氏”篇中,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最上层的,是生而知之;其次,是学而知之;再次,是遇到困难,才去学习;遇到困难也不学,这是最低级了。



从孔子认为有“生而知之者”,有天生就知道的人,那么我们就能明白,求学做事,总有一个时间积累的过程,天生就知道学问和  事业的 人,毕竟是少数。孔子所用的“知之”这个概念中,可能包括非学问和非事业层面的内容。


我们再看《论语》“述而”篇,孔子用了很简洁的概念来总结人生准则,他是这么说的:人生要有志于道,以德为依据,依靠在仁上,以艺术为游乐。讲人生四大准则:道、德、仁、艺。


道是上天的法则,是宇宙的法则。德,是上天创生万物和养育万物的秩序和力量。仁就是去实践德的准则,去实现上天爱人的旨命。艺,就是艺术,这是生命之乐的境界。


《论语》“述而”篇原文是: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这句话我很喜欢。孔子以这样简洁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人生定位。听课的朋友们,可不可以也尝试一下,用几个字来表达自己的人生价值定位?请试一下。如果有孩子一起共读,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一下。


孔子喜乐艺术。《论语》“述而”篇中记载,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三月不知肉味,说没有想到音乐能演绎到这样的境界。孔子对音乐,完全能够沉迷其中,乐在其中。对孔子来说,艺术也是表达道的,是艺以载道的。


《论语》“述而”篇原文: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我们回到本章。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有孔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样的说法,有孔子在齐国听韶乐而三月不知肉味的参考,我们就会理解,把“知之、好之、乐之”的“之”仅仅解释为“学问和事业”,就有些局限了。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包含了学问和事业,但又超越了学问和事业。因为对孔子来说中,一切学问和事业,都是学道和行道的过程,都只是学道和行道的手段,一切都是实现“道德仁艺”的工具。


什么是“道德仁艺”?我们在前面的课中,反复讲这些概念,今天的课,仍然会再讲到这些概念。


“道”,指上天之道。上天之道创生天地万物,并赋予天地万物以秩序,使生命得以生长繁荣。


“德”,指上天之道在人心中的表现,表现为人养育生命、保护生命的德行。


“仁”的意思,孔子讲得很清楚,仁就是爱人。仁就是顺从上天之道,实践德的要求,去爱人和服务人。


“艺”,就是艺术。



孔子开办私学教诗书礼乐,他强调诗书礼乐的本质,就是传达上天之爱,是仁爱。对孔子来说,一切学问和事业的意义,都在爱人和服务人这个目标上。


当我们分析到这一步,我们重新读本章的句子。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我们会有另一层的理解。“知之”、“好之”和“乐之”中的“之”,有学问和事业的意思,但更深层次的,是孔子所强调的“道德仁艺”,是学道、体道、行道,是在人间建立仁爱世界。这样的事业,才是真正值得乐在其中的事业,是可以献身的事业。


人生有种种快乐,可能大家会说,只要是快乐都是一样的。其实快乐的含量是不一样的。饿的时候,吃到一只鸡,当然是快乐,但这种生理的快乐难以持续。发现宇宙的规律,给人间带来光明,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那种快乐是更深、更本质的。孔子揭示的,是生命中一种更深层面的快乐。


总结一下。今天这一章,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求学问、做事业的三个精神层次,层层上升的过程,由知道和掌握,到爱好,到乐在其中,这是事业愈做愈好的过程。


同时,我们还可以从《论语》“述而”篇孔子这几句话,从“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方向上去理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指的是对“道德仁艺”的知之、好之和乐之,这是生命层面的问题,对是上天之道的体认和实践的问题。


总之,要学知识,要做事业,更要把学知识和做事业当作实现理想的手段,要爱好理想,并乐在理想的实践过程中。热爱生命,服务生命,这才是高质量的快乐,才是高质量的生命。


在结束本课之前,我再介绍一种犹太人的观念,这个观念就是:快乐是一种责任

美国波士顿地区有一位犹太教的拉比,德高望重、著作等身,名字叫Arthur Green。我去向他请教犹太教的哲学,他送我一本小书,叫Judaism's Ten Best Ideas,犹太教十大最好观念,总结了他认为犹太教中最有价值的十大观念。


这十大观念中,有一大观念,就是人必须快乐,必须以生命为乐。书中还引了《圣经》“旧约”中的箴言说:喜乐之心,生命良药;忧伤之心,骨头枯干。


我问Arthur Green,为什么要将快乐视为犹太教一大观念?他说:我们被无中生有创造出来,生存在一个有益生命的环境中,这已经是上帝创造的奇迹了。快乐,是对上帝的感恩。忧伤,是对上帝的不满。


孔子的生命中,有哭有闹,他是一个性情中人。孔子一生挫折不断,但总的来说,他的生命是平和的,是快乐的,是肯定快乐的。而且,他以为,最高的境界是以学业为乐,以事业为乐,以理想为乐,以生命为乐,乐在生命中。某种程度上,快乐是真智慧,快乐是真感恩,快乐是生命的义务。


今天的课就到这里,我们再读一遍。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

您访问的内容已下架,将为您查找相关内容
5秒后将为您自动跳转
立即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