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7.仁者先难而后获

027.仁者*****

00:00
16:44

理解和履行孔子本章中说的“先难而后获”的精神,同时要知道梅因所提到的“从身份到契约”的历史运动,要注重用契约来保护自己的权利


论语》27课|仁者先难而后获


大家好,我是杨鹏,欢迎来到我的“《论语》共读课”。今天讲第27课,《论语》“雍也”篇第22章的第二句话。

 

我先读一遍:

(樊迟)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这句话可以这样翻译:樊迟问孔子,仁是什么意思?什么是仁?孔子老师回答:“仁者,先去艰难做事,然后再讲收获,这就可称为仁了。” 意思是先用心去艰难做事,然后再讲报酬。难,指面对困难、解决困难,把难事做好。

 

同样的意思,《论语》“颜渊”篇也有表达。孔子说:“先事后得,非崇德与?”先去做事,去事奉,然后再讲能得到什么,这难道不是尊崇道德吗?所以本章的“先难而后获”意思与“先事后得”差不多。

 

《礼记》“儒行”篇中也说:“先劳而后禄。”先努力劳动、努力劳作,然后才领俸禄。先干活,再讲工资。

 

孔子的“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这句话,讲的是付出与回报的关系,讲的是奉献和收获的关系,讲的是义务和权利的关系。对孔子来说,什么是仁者?就是那些先付出再讲回报、先奉献再讲收获、先承担义务再讲获得权利的人。

 

中国人受这种观念影响很大。我发现一个现象,一些海外留学生回国,在职场会遇到不少人际关系上的困难,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受西方文化影响,比较注重权利,习惯于先把权利讲清楚,在工作中也比较重视争取自己的权利。

 

中国人似乎通常不太喜欢这样的人,会认为:你刚刚入职,你的贡献没这么大,动不动就讲你的权利,这种人自私、不可靠、不地道。

 

中国人的这种反应,是从传统文化心理中来的。因为孔子就认为,要先承担义务再讲权利,要先付出再求回报,要先讲贡献再讲收益,这样的人才是仁德之人。

 

什么是仁者?你得先把事做起来,先贡献、先牺牲、先承担义务,而后,给你的回报、收益、权利会自然而来。你要信任领导一定会回报有贡献的人。你喜欢争取权利,就等于信不过领导,等于与领导不是同心同德的。


我这么说,完全不是批评这些有海外背景、受海外文化心理影响的留学生,只是当成一种文化现象来分析。这里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文化冲突。孔子这种“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的态度,在传统社会里普遍存在。

 

1861年,英国古代法学家亨利·萨姆奈·梅因(Henry Sumner Maine, 1822—1888)出版《古代法》(Ancient Law)一书,这本书是古代法学极为重要的著作。书里提到人类从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经历了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型运动, The Movement from Status to Contract。


微信图片_20180621012036.jpg

梅因提出:到人类从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经历了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型运动。

 

在传统的等级身份时代,强调的是下对上的忠诚和义务。到了身份平等的现代社会,强调的是权利和契约关系。孔夫子这种“先难而后获”的思想,就是传统的等级身份时代的思想,重在强调下对上的忠诚和义务。

 

在海外长大的华人、或者留学归国的学生,新入职场时人际关系不顺,不是因为他们讲权利、讲契约的做法不对,而是他们不太了解中国人先讲忠诚和义务的这种传统价值观。

 

讲权利和契约,这是现代社会人际法治关系的基础,但如果简单化地用这种办法去处人待事,在中国就会有问题。因为我们所面对的中国人,仍然是讲义务和奉献的传统心理的中国人。你比较权利优先,就有文化冲突。我们作为个人,很难去改变大众文化,首先是理解。做事,懂文化很重要。

 

孔子这种义务先于权利、付出先于收获的观念,其实是传统社会观念。中国人的心理,多数仍处于传统社会中,与中国人交往,就要重视中国人的心理反应。


面对处于过渡期的中国社会和处于过渡状态的中国人的心理模型,我们得有一种双重态度。什么双重态度呢?

 

我们要理解现代社会的价值和制度。首先我们要知道,现代社会的关系,建立在权利和契约上。我们要学会谈判,学会争取权利,学会严守契约,否则我们就不是一个现代人。这是一个态度,面向现代性、面向未来的一个态度;但同时,我们也一定要知道,我们目前仍然是过渡的一代人,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一代人,从讲义务到讲权利过渡的一代人。

 

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的领导人,特别重视人的奉献精神和承担义务的精神。孩子们在学校加入社团,或者长大进入职场,进入中国人组成的团队,要想成为团队的重要成员,你就得讲付出、讲贡献、主动承担义务。与中国人合作,就得在懂得契约的情况下,注重先做事、注重贡献、主动承担义务,这样才能得到团队领导的好感和信赖。

 

总结一下,我们得有双重态度一要理解和履行孔子本章中说的“先难而后获”的这种精神,同时要知道梅因所提到的“从身份到契约”的历史运动,要注重用契约来保护自己的权利。这样我们才能融汇历史和现实,融汇东方和西方,成为一个具有文化理解能力、能在中国人组成的团队中,与团队共同奋斗、合作共进的人。

 

再重复一遍这种双重态度的建议。一个人,在今天的中国,做人做事,首先要有“先难而后获”的精神和心理准备,与团队同甘苦、共命运。同时,要学会用契约来保护自己的权利,将付出与回报、义务和权利完美地统一起来。

 

本章讲完了,我们复习一下。


《论语》“雍也”篇22章第二句。(樊迟)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End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卜志道

    传统的威力是非常大的,西方人注重契约精神,崇尚个人奋斗。我们是注重身份和认同感,人情世故起的作用比较大。

您访问的内容已下架,将为您查找相关内容
5秒后将为您自动跳转
立即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