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9.德之不修

029.德之不修

00:00
21:10

《论语》29课|德之不修 


大家好,我是杨鹏,今天讲第29课,内容是《论语》“述而”篇第2章和第3章。

这两章内容有关联,所以放在一起讲。我先读一遍。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我们先逐句解释第2章,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默而识之”,指默记下来。识,通常读为“zhì”,指“记住”的意思。默记和背诵,这是两种学习记忆的方法。背诵,有助于记忆,但背诵要发出声来,过程中难以深思。默记,是指在心里记忆、回味,这有助于思考。“默而识之”的“识”,除了记忆的意思,也有思考认识的意思。


看来孔子研究古代经典,更喜欢默记。能记忆,也能深思和认识内涵。 


“学而不厌”,热爱学习,永不满足。“厌”,就是厌足、满足的意思。有人译为“厌弃”,不妥当。


孔子好学,永不满足。孔子最喜好的,就是古代文化、周公礼乐之道。在《论语》“述而”篇第一章中,孔子说自己是“信而好古”,既信从又爱好古代文化。


孔子对自己好学的能力很有信心。《论语》“公冶长”篇,孔子说:“有十家人的地方,必定有像我一样讲忠信的人,但不会有像我这样好学的人。”


原文: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诲人不倦”,诲导学生,从不疲倦。今天我们习惯把教诲连在一起。在此要提醒大家注意,在古代,“教”和“诲”是有区别的。“诲”的象形字,是母亲对孩子说话,这是温柔可亲的。“教”的象形文字,是提着鞭子或棍子管教孩子,是体罚式的。 


孔夫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没有用教人不倦,而是用诲人不倦,这背后有他的教育思想,夫子的教育是温柔引导,而不是体罚强制。按理说,今天我们不应该用“教育”这两个字,应当用“诲育”这两个字。 


“何有于我哉?”这对我来说有什么问题吗?意思是,这对我来说算不了什么,没什么问题,我全都能做到。“何有”这个表达法在《论语》中出现多次,意思多是“有什么问题吗”。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这几句话是孔子对自身优点的总结。认为自己善于默记思考古代经典、热爱学习永不满足、诲育学生永不疲倦,在这三个方面,自己做得很好。孔子是一个善于总结的人,他对自己优点的总结,无论是意思还是文字,都挺到位,这个人挺可爱。


朋友们听到这儿,是不是也该分析总结一下自己的优点,你完全可把握的优点是什么?希望能总结分享到留言区。 


我们再看第3章。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上一章里,孔子分析了自己的优点。在这一章,孔子分析了对自己的忧虑,总结了对自己没有把握的方面。孔子对哪些事没有把握呢?我们一字一句来看。 


“德之不修”,孔子担心的第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是“德之不修”,没有修好“德”。“修德”,这是孔子教育别人的核心,也是孔子自己修身的核心。

 


我在讲《论语》共读第六课“为政以德”这一章的时候,专门分析过“德”字的来源。认为“德”字的原义就是种子发芽、养育生命的意思,“上天有好生之德”,“德”就是好生。 


周王朝取代商王朝,周人的解释,就是《尚书》中所说的“皇天无亲,惟德是辅”。认为上天并不固定偏爱谁,上天只会辅助那些有好生之德的人。 


孔子遵从周公,周公的修身之道,就是“修德以配天”,修好自己的德,以配得上上天的要求和选择,赢得上天的支持,保有国家政权。如果缺德,如同商纣王,就会引发上天震怒,政权崩溃,天下易主。“修德”,是基于对上天、对天命的敬畏。孔子追随周公,敬畏天命,强调修德。 


《论语》“为政”篇第一章中孔子所讲“为政以德”,就是治理天下,要以“德”为准则,以敬天保民为本。以后“德”的内涵逐渐扩大,变成了品德、道德这些意思,但“敬天保民”、爱护生命,这是“德”字的基础意思。

 

所以“德之不修”,指“德”修得不好,指对敬天保民、爱护生命的取向把握得不好。


“为政以德”中,孔子认为自己从事教育,也就在从政。孔子教育的核心,是引领学生成为有德之人,敬天保民,这对老师本人的“德行”要求就很高。 


你不能一方面教学生修德,一方面自己缺德,失去表率作用。面对学生,面对社会,孔子内心对自己的“德”是有压力、有担忧的。 


 “学之不讲”,学业没能讲好,这是孔子担心的第二件事。孔子热爱教育,正因为如此,他特别担心讲不好学业,误人子弟,有负于上天。孔子的教育精神,本质上就是修德,是下学而上达,最终是让学生成为有德之君子,敬天保民。


“闻义不能徙”,听到了仁义,但不能走向仁义。这是孔子没有把握、担忧的第三件事。“徙”,指迁徙和移动,在此指走向仁义。不知道这事是不是符合仁义,这属于无知。知道了这是符合仁义之事,但却不去做,做不到,这是性格上的胆怯、意志上的软弱,是没有勇气。


《论语》“为政”篇中,孔子说:“见义不为,无勇也。”见义不为,是没有勇气。孔子对自己见义勇为的勇气,内心没有十足的把握,这是他担心的事之一。


“不善不能改”,有不善的地方,不能改正。所谓不善,指的是行为上不好的地方,不是刑法上的犯罪的地方。有不善的言行,孔子担心自己缺少改正的自觉和自制。


“是吾忧也”,这是我担心的。忧,指担心。 


我们再读一下本章。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孔子善于总结。在第二章中,他分析自己的优点,是“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主要是研究、学习和教学。在第三章,孔子总结了自己想做好、但尚无十足把握的方面,也就是自己有弱点,担心做不好的地方,这是“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 


“修德”的前提是有所敬畏,认识到自己的弱点,明白自己的缺陷,努力去改正弱点,克服缺陷,修德以配天。从孔子的担忧来看,孔子的反省能力很强。 


人有缺陷。认识缺陷、承认缺陷,这是修德的前提。《》中,保罗在“希伯来书”中这样写:“他能体谅那愚蒙的,和失迷的人,因为他自己也是被软弱所困。”(He is able to deal gently with those who are ignorant and are goingastray, since he himself is subject to weakness)。 


我们每个人都被软弱所困,所以需要敬天修德,修德以配天。 


我们可以把孔子在这两章中对自己的总结,概括为“三强四弱”。强在“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担心自己可能做不好的有四个方面,就是“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 


我们总结一下本课所分析的两章:


第一、任何人都有优点和弱点,孔子也不例外。

第二、孔子认识到自身的缺陷和软弱,但坚信人性是可以修正完善的,是可以修德以配天的。


最后,给大家留一个家庭作业,思考几个问题,期待大家各抒己见:


1、人性有缺陷和弱点,靠人自身的力量,没有对上天的敬畏,能否消除缺陷、改正缺点?


2、敬畏上天与修身,是什么关系?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