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怎么认识和修习佛学?|读嘉

今天我们怎么认识和修习佛学?|读嘉

00:00
28:40

文/苏则 (原创) 录音/洪鑫 (原创)


这是 读嘉 的第 77篇文章

本篇7096字,大约阅读时间为16分钟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 洪鑫朗读音频


文/苏则 (原创)


一、“但采莲花,勿取臭泥”


今天我们如何认识和修习佛学?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东晋十六国时代一位佛学大师——鸠摩罗什的事迹。中国佛教史上,有所谓四大翻译家的说法。鸠摩罗什是其中最早的一位,而第三位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唐僧玄奘。我们又知道,玄奘有一个称号是“三藏法师”,指的是他精通佛教经典“经藏”(总说根本教义)、“律藏”(记述戒规威仪)、“论藏”(阐明经义)三藏,但这一称号不是唐僧独有的,在玄奘之前数百年,鸠摩罗什已被称为“三藏法师”。

新疆克孜尔石窟前鸠摩罗什铜塑像

但就是这位被称为“聪明超悟、天下莫二”的一代高僧鸠摩罗什,每次讲说佛法的时候,却先要拿自己作比喻贬低一番:“我讲佛法,就好比臭泥中开出一朵莲花。请各位只管采摘莲花,却不要去理会那些臭泥”


鸠摩罗什为什么要这样贬低自己呢?原因就在于,他本人在弘扬佛法的过程中,违背了不少佛教戒律。比较有名的例子,是鸠摩罗什曾经被迫娶妻生子,这当然破了佛门色戒。除此之外,较少人关注到的是,鸠摩罗什还利用命理占卜,甚至是“口吞钢针”这类魔术杂技的手段,宣传佛法、吸引信众。而这些做法,在早期佛教戒律看来,属于低劣无用的“傍生术”,是明令禁止的


当代有部分僧人搞占卜方术这一套,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早期的佛教经文,但鸠摩罗什是翻译大师,精通梵文与各种西域文字,不可能不知道这些戒律。他在知道这一切的情况下,却不得不去做这些不入流的事情,可想而知,他内心是非常痛苦和自责的。鸠摩罗什把自己比喻成臭泥,就是出于这种心态。


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呢?其实不光是鸠摩罗什的一生,佛教——或者说世界上一切的思想流派——或多或少都是有些驳杂矛盾的。宗教尤其如此,因为信徒和受众的水平参差不齐,所以会混杂许多原始、愚昧的元素。鸠摩罗什搞那些“阴阳术数”,其实就是因为古代中国人就吃这一套。中国古代的正史《晋史》,对鸠摩罗什在翻译和佛教义理上做出的伟大贡献并不重视,倒是对鸠摩罗什的算命水平赞不绝口

在世界较重要的宗教里面,佛教在早期还算是比较干净、纯粹。佛教的优势在于,它源起于思辨风气盛行的印度列国时代,理论出发点很高。释迦牟尼的理论,基本从哲学思辨出发,对那些故弄玄虚的巫术,非常排斥。释迦牟尼曾经嘲笑一些原始宗教:它们的教徒喜欢念诵咒文,声称这些咒文是某某大神流传下来的,但没有一个人亲眼见过这些大神;而如果你问他们,这些咒语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他们只会回答你,“这些理论太高深了,是不可以认识和言说的”。对此,释迦牟尼给出一个很漂亮的比喻:既然他们都不懂得背后的理论是什么,那么他们念咒语,拜神灵,就像是盲人引着盲人走路,却自称自己走的道路一定通向天堂一样可笑


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佛教进入中原和西藏,本土的道教和苯教却几无还手之力。以释迦牟尼的思辨水平,去崇尚方术的原始宗教中间,就好比大学生下到小学去,是碰不上什么对手的。即使是古中国思辨意味较强的道家哲学,一开口也是“道可道,非常道”,不可言传,玄妙得很。如果从释迦牟尼的角度看来:你提出的概念,连自己都讲不清楚,那可不就是骗人么。


所以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其实是讲思辨、讲逻辑的,而且它也追求讲得清楚明白。我们今天看佛教,觉得佛教里面有很多玄妙的修行方式——比如念诵“嗡嘛呢叭咪吽”一类的真言——但那并不是佛教的本色,也不是佛教中值得多花气力的部分。用前面的比喻来说,这是“臭泥”,不是“莲花”。之所以这些臭泥还存在,是因为总有信徒的思维能力还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执着于这些巫术之上。早期佛经中有一部《坚固经》,就讲到有些印度的佛教徒,希望释迦牟尼显示“神通”,好增进他们对佛教的信仰。释迦牟尼果断拒绝了这个要求,理由是:那些“神通”的把戏,各地区的原始宗教也玩,显示不出佛教的优越性;佛教要讲就讲“教诫神变”,也就是通过正确的思辨和行事,达到解脱的境界,这才是佛教的独特之处,精华所在

因此,我们说,佛教比道教更重思辨,并不是说每一个佛教徒都比道教徒更重思辨——历史上佛教徒也有念咒的,也有算命的,这和道教徒类似,但历史上佛教所达到的思辨水平,则确实要高于道教达到的思辨水平。我们应当比较莲花的品质,不必比较臭泥的好坏:臭泥是类似的,用不着多比,但能孕育的莲花,就各不相同。我们修习每一种哲学或宗教,应当从其高深之处取径,从其独到之处取径,而不是去比烂,去寻找其中庸俗、低下之处自得其乐。

二、“解脱”的正确打开方式


前面说到,佛学独到、高深之处,不在于搞念咒、神通的玄虚,而在于“教诫神变”。“神变”这两个字看上去可能还是有点玄,但在《坚固经》下的定义中,这种修行方式是非常简单的:(释迦牟尼)“如是教诫:‘你们要如此寻思,不要如此寻思。你们要如此作意,不要如此作意。这个你们当舍弃,这个你们当具备。’……这便是所谓的教诫神变”换句话说,佛教修行的关键,在于正确的思辨和行事——当然,这里所谓的“正确”,是以释迦牟尼的理论为根据的。


要了解释迦牟尼的理论,第一步当然是研读佛经或者其他佛学著作。中国佛学经典流传很广,读佛经非常容易,然而,这些佛经——包括我们非常熟悉的《金刚经》、《心经》——绝大多数是后人伪托的,不能反映释迦牟尼真实的观点。要了解释迦牟尼的真实观点,应当从较可靠的小乘经典《阿含经》、《瑜伽师地论》着手。再考虑到,这些经书在翻译成汉语的过程中,也有被“中国化”,丧失部分原义的可能,近几年来从巴利文(最初书写佛经的文字)直接翻译过来的佛经,就更值得我们关注了。这一节我们所引用的经文,就以这些佛经为主。

西樵山宝峰寺 《巴利文贝叶经》

有了可靠的经书,我们就可以具体看看释迦牟尼主张如何修行了。而说起佛教的具体修行,当然要说到戒律。佛教的戒律是非常繁多的:戒杀生、戒偷盗、戒淫行、戒妄语、戒接受田地、金银和奴仆,甚至细化到了戒用花环和戒用大床。这许多的戒条,即使是年长的僧侣,怕也不能全部记得。因此我们需要用一些线索把它贯穿起来。这些线索,就是因缘论和四圣谛,它们也是早期佛教教义的核心部分。


所谓因缘论,大致就是我们熟悉的因果报应。种恶因则有恶果,例如你挑拨离间他人,此风一开,也会有人在背后挑拨离间你和他人的关系;你用妄语绮语欺骗人,此风一开,也会有人妄语绮语欺骗你。因此不能行恶,不能杀生,不能打诳语——这比较好理解。


但另一部分的戒律,就不好理解了。接受田地、金银,使用花环、大床,恐怕也不算什么恶行吧?为什么释迦牟尼连这个也禁止了呢?这就要用到“四圣谛”这一线索了。


什么是四圣谛?简单来说,四圣谛就是释迦牟尼的“痛苦理论”。根据这一理论,世界普遍存在痛苦、苦恼,而我们芸芸众生,则要想方设法脱离这些痛苦和苦恼——达到“解脱”。

问题又来了:既然世界已经如此痛苦,为什么释迦牟尼还要禁止田地金银、花环大床这些物质享受呢?这还让不让人过日子了?


然而这正是四圣谛的独到之处。释迦牟尼不只是看一时的痛苦,表面的痛苦。他把苦分成十一类:生、老、死、愁、悲、苦、忧、恼、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其中,出生、爱恋和追求,表面上似乎都不能算什么坏事,但是释迦牟尼指出:出生就意味着未来的衰老和死亡,爱恋就意味着未来的别离,追求就意味着可能难以得到,它们都会带来未来长久的痛苦物质享受必然会造成额外的爱欲和追求,自然也就意味着额外的痛苦。所以佛教倡导消除不必有的物质欲望,以便于从这类痛苦中解脱。


而在这类痛苦里,最适当的代表,其实就是常见的男女间的性欲。以男性而论,发泄性欲带来的快感,只是一时的,但快感之间的性苦闷,却是长期的、永恒的。痛苦、苦恼的时间,远远长于快乐的时间。这也正是佛教戒律对男女欢爱的反对尤为强烈的一个原因。


根据因果论和四圣谛,遵循佛教戒律,消除了不必有的欲念和痛苦,理解了人世必然痛苦的现实之后,修行者就可以进入一个安定、平静的心灵状态。最终在面对死亡时,他将达到“生已灭尽,梵行已立,应作皆办,不受后有”的状态:涅槃。他对带来痛苦的各种生命元素,都已了无牵挂;在世的时候,也已经做了一切应做的高尚正直之事,不会再堕入未来的因果报应之中了。

《释迦牟尼佛涅槃图》 日本镰仓时期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以上,就是释迦牟尼倡导的佛教修行的主干内容。如前所述,这种修行的最终目的,是个人从痛苦中解脱。所以,我们可以说,最初的佛教,主要是一个解决个人问题的宗教;历史上的释迦牟尼,主要是一个想要解决个人问题的思想家。


大家不要觉得解决个人问题很低俗,所有世界性的、社会性的大问题,其实都可以看作个人问题的累积。照小乘佛教,或者上座部佛教的理论来看,如果每个人都解决了个人问题,做到了解脱,那么世界自然就完美了,是不需要什么救世主出来拯救的。如果现在有个人告诉你:喊两句口号,歌颂一下救世主,就能得到解救的话,那他一定是骗子。从历史上看,那些自称要帮助全人类一次性快速解决问题的思想,反倒是比较危险的。相比之下,小乘佛教的修行循序渐进,至少还是踏实的。


但小乘佛教的修行方式,确实也有其缺憾的地方。这个缺憾不是逻辑上的问题。从逻辑上讲,四谛说几乎无懈可击,所以我们看到,叔本华这批西方哲学家在二千余年之后,仍然可以直接使用释迦牟尼的理论。但问题在于,释迦牟尼的修行方式建立在他教义的某个前提上:“人的(最高)目标是消除个人痛苦”,而这一个前提,我们后面会看到,并不是必然成立的。

二、“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教义的缺陷,自然会直接影响到具体修行。小乘佛教发展到后来,就有了一些“自了汉”的味道。所谓“自了汉”,就是说这些修行者只管自己,不管别人,以至于丧失人情。熟悉《红楼梦》的朋友知道,最后皈依佛门的贾惜春就是一个典例:贴身的丫鬟、直系的亲戚,如果对她产生任何负面影响,她就会统统弃之不顾。贾惜春的名言,就是“不做狠心人,难得自了汉”,对她而言,为了消除痛苦,通向解脱,非狠心绝情不可。

我们翻看小乘佛教的修行戒律,也可以看出,有一些戒律,过分强调绝情,到了荒诞的程度。譬如说,早期佛教有一句名言,叫做“浮屠不三宿桑下”:佛教修行者,是不能在一棵桑树下面睡三夜以上的。为什么呢?因为睡了很多次后,你就可能对这棵树产生感情。而根据四谛说的教义,你动情了,生爱了,在未来,就会导致更多求之不得的痛苦。譬如这棵树被砍倒了,枯死了,或者你背井离乡,永远离开了它,那么之后你想起这棵树,就会觉得难受。


小乘戒律对一棵树尚且如此,对人更不用说,按照“不三宿桑下”的逻辑,友情、亲情、爱情都是不可能成立的。但正如前面所说,小乘佛教把“摆脱个人痛苦”抬到了一个太高的位置。痛苦不是高压电,人一碰就会死。正如前面“三宿桑下”的例子,就算你对桑树动了情,产生了痛苦,这种痛苦也是可以克服的。


但要说起“克服痛苦”真正强有力的例子,我们反倒可以在佛教的另一分支中寻找。这就是大乘佛教“菩萨道”的修行。


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省称。菩提(Bodhi)的意思,是“觉悟”,萨埵(satto或sattva)的意思,是“有情”。菩萨的原意,就是走向觉悟的有情众生——菩萨是“有情”的,他不只想自己解脱,反倒更希望拯救众生脱离苦难,这就是所谓的“菩萨心肠”。


最著名的例子,当然是我们最熟悉的观世音菩萨。他是如何修行的呢?观世音说:“我要用最大的声音告诉众生:在我修行菩萨道的时候,如果我不能让那些念着我的名字,忧愁孤穷、无依无靠的人摆脱痛苦,我终不成佛”。文殊菩萨和地藏菩萨也是我们所熟悉的,他们也有类似的表述。文殊说:“我不愿在这个污秽的世界快速成佛,在我修行菩萨道的时候,我要让众生都得到解脱”;地藏说:“我首先要拯救我国家人民的痛苦和罪孽,在此之前,不愿成佛”,这就是著名的“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源头。

我们要知道,这里存在着两大佛教分支的大区别。如果我们站在小乘佛教的角度来看,那么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文殊菩萨的做法,完全是自讨苦吃,自寻烦恼的。这些菩萨本来都有成佛解脱的机会,但自己放弃了。他们对众生动了如此大的慈悲之情,按照四谛八苦的原则,最终必然造成长期“求不得”的痛苦——追求拯救众生,却无法实现。


这就产生了戏剧性的一幕:追求绝情、解脱个人痛苦的佛教传统,却产生了慈悲众生,主动拥抱痛苦的佛教徒的形象。这本身就是对早期佛教认为人必须逃避痛苦之成见的一个否定——菩萨之所以能够主动拥抱痛苦,是因为对他们来说,有更值得追求的救世信仰,在这种信仰面前,即使是痛苦一些,也没什么关系。这就是对个人痛苦的另一种克服方式。


正因为有这种救世信仰,一些大乘佛教徒能够克制尘世的痛苦,勇猛精进,为人所不能为、不敢为。这在偏重世俗和物质的古代中国,显得尤为可贵。玄奘西天取经、鉴真东渡传法,都是受尽艰辛而不屈挠。相比之下,古代道教徒的修行,就更像是游山玩水了。许多儒家人物,也认可、羡慕僧人的信仰之力,称他们“死生一节,强不可夺;小大一志,牢不可破,故无幽而不穷,无高而不登,无坚而不攻”,感叹说:如果儒家也有这样坚定的信仰,就不至于逐渐凋敝堕落了。直到近代中国,意图再造文明的思想家们,还往往从大乘佛教中吸取精神力量。

胡适白话诗《回向》,受大乘佛教经《华严经·回向品》启发所作。“回向”是佛教术语,主张已成“菩萨道”的人,还得“回向”人间,由出世回到入世,为众生舍身。

那么,大乘佛教的修行,有没有什么弊害呢?也是有的。其弊害就在于,大乘佛教把理想定得太高,实现理想的具体修行方法就跟不上了。小乘佛教自求解脱,通过个人的智慧和苦修,这是可以实现的,而大乘佛教还要帮所有人解脱。但人总是有聪明,也有蠢笨的。以人类的力量,毕竟不能把智慧和修为灌进木头脑袋里去。如果非自称做得到的话,那就只好借助于故弄玄虚的真言咒文了。所以大乘佛教的修行,竟渐渐和释迦牟尼一贯批判的巫术混到了一起。


另一方面,菩萨的救世心肠,也迎合了某些信徒贪图捷径的心态。譬如,某些大乘佛教的流派,就以念佛号——著名的“南无阿弥陀佛”——为修行的主要方式,并且号称,临死前念“阿弥陀佛”十次,无论生前做了多少坏事,死后也能往生净土,这和昏君卖官,道士念咒,或者喊喊口号赶英超美,也就没什么区别了。总之,在大乘佛教的修行中,发菩萨心(例如玄奘和鉴真),是可贵的,但试图通过菩萨快速解脱,却往往是格调不高的。


四、反理性的现代禅修


我们已经对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的修行方式和得失之处做了简单的概括和评论。除了这两种修行方式,我们还会注意到,现在还流行一些“心灵禅修”之类的佛教修行。它们又是什么来路呢?

心灵禅修体验会

从名字来看,容易知道,“心灵禅修”主要源于佛教中的禅宗分支。而禅宗只是披着佛学外衣的老庄思想,和佛教关系不大(见《禅宗》)。小乘佛教讲理性思辨,大乘佛教讲救世信仰,而这些特点,在现代禅修中都被淡化了。在二十世纪前半叶,把禅宗引入西方的日本禅修者鈴木大拙(すずきだいせつ)很明确地说:要说禅的特点,那就是非理性的,就是不能用逻辑理解的:这简直是打了老祖宗释迦牟尼的脸。


西方理性思辨传统深厚,何以反理性的禅修能够风靡一时?这和时代因素有关。二十世纪的前五十年里,人类见证了两次残酷的世界大战。西方人对他们的理性和信仰产生了动摇,禅修迎合了民众快速摆脱内心痛苦的需求,趁虚而入,因此大获成功。当时不少心理治疗流派都受到禅修的影响。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正念疗法”——“正念”是佛教术语。


而目前坊间流行的“心灵禅修”,反过来又正是正念疗法这类心理调节方法改头换面的产物。当当网上销量最高的“禅修”相关图书是《正念禅修》,它不是和尚的著作,恰恰出于临床心理学教授之笔,并由“正念疗法”创始人乔·卡巴金作序。

“正念禅修”要求人们专注于当下,心态全然开放,致力于自我觉察。例如,有一种“葡萄干禅修”,要求禅修者回避外界信息的干扰,触摸、观察、咀嚼、吞咽一颗葡萄干,并且记录自己的当前感受。又例如,在走路的时候,禅修者也要注意观察自己的动作改变、周围的环境变化。但这种自我觉察,是要“不加评判”、“顺其自然”的——这也是正念疗法重要的原则。


我们只消看这几条原则,就可以知道,虽然这些西方人自称他们的理论源于佛教的智慧,但他们的禅修,和释迦牟尼是背道而驰的。为什么呢?传统佛教的所谓“正念”,是和“妄念”相对的。佛教修行者,应当去除邪见、妄念,增进正见、正念。对是非正邪的判断,是极其重要的。怎么可能像那些西方禅修者所说的那样,完全没有评判呢?完全不加是非评判、顺其自然,显然源出中国道家的老庄思想,而并非佛家传统。


庄子思想是外在环境极端恶劣的产物,它不讲改变外界,因为它无能为力,但在自我调节方面,却有比较好的效果(见《庄子》篇)。现代禅修也是类似的。例如,对于那些战争致残的人们来说,传统佛教的修行方式可能没什么太大的效果:按照小乘佛教的修行方式,用理性思辨求取解脱,这是一个长期、繁琐的过程,甚至其过程本身就是痛苦的;大乘佛教的信仰可以让你忘记痛苦,但痛苦仍然存在,而对是非标准的信仰太强,往往又会加剧痛苦。如果一个人实在过于痛苦,暂时放弃理性思考和是非信仰,也许就是最后的救命稻草了。现代人身处快节奏和信息爆炸的生活中,往往压力巨大;禅修拒斥是非判断,着重自我感受,确实可以回避焦虑不安等种种痛苦情绪。这相当于小酌解愁,可以作为人们工作生活的一种调剂。




最后,我们对今天的问题做一个总结:今天我们怎么认识和修习佛学?


小乘佛教——或者上座部佛教——的逻辑思辨、实干苦修,大乘佛教的救世信仰,都是值得取法的东西。那些讲究放空心灵的现代禅修,从自我调节的角度来说,也有它的用处,但它更多源于印度教和老庄,和本原的佛教关系不大。至于那些念咒作法,拜佛求福之类的方术,“呵佛骂祖”、“南泉斩猫”之类的玄虚,那是佛教庸俗化的产物,绝大部分是不值一笑的。

禅师普愿座下东西两堂的僧人争要一只猫,正好让他看见,普愿便对大家说:“说的出就救得这只猫,说不出就杀掉它。”大家无言以对,普愿于是杀掉猫。赵州和尚从外面回来后,普愿把经过说给他听,赵州和尚听了,脱下鞋子放在头上就走了出去。普愿说:“刚才若你在场,就救了猫儿。”这种佛学近于行为艺术,往往无理可说。




注 释

① 《高僧传》卷二鸠摩罗什一:姚主常谓(鸠摩罗)什曰。大师聪明超悟天下莫二。若一旦后世。何可使法种无嗣。遂以妓女十人逼令受之。自尔以来不住僧坊。别立廨舍供给丰盈。每至讲说常先自说。譬喻如臭泥中生莲花。但采莲花勿取臭泥也。

② 《汉译巴利三藏·经藏·长部》,《梵网经》P9-11,《沙门果经》P48-50,《阿摩昼经》P71. 鸠摩罗什利用巫术杂技事迹,亦见于《高僧传》、《晋书》。

③ 《晋书》将鸠摩罗什列入“艺术”(这里的艺术是“决犹豫,定吉凶,审存亡,省祸福”的巫术之意),与风水大师并称。《晋书》赞美鸠摩罗什:博览五明诸论及阴阳星算,莫不必尽,妙达吉凶,言若符契。

④ 《汉译巴利三藏·经藏·长部》,《三明经》P164-169。

⑤ 《汉译巴利三藏·经藏·长部》,《坚固经》P146-153

⑥ 《汉译巴利三藏·经藏·长部》,《坚固经》P148

⑦ 《汉译巴利三藏·经藏·长部》,《梵网经》P5-6

⑧ 《长部》(卷25):“生是苦,老是苦,死是苦,愁、悲、苦、忧、恼是苦,怨憎会是苦,爱别离是苦,所求不得也是苦。”《汉译巴利三藏·经藏·长部》,《大本经》P192:“哦,谓之生者,真可恶,实因有生而必然有老,必然有病,必然有死。”

⑨ 《汉译巴利三藏·经藏·长部》,《须婆经》P140-143

⑩ 《悲华经诸菩萨本授记品》第四:今我以大音声告诸众生。……愿我行菩萨道时。若有众生受诸苦恼恐怖等事。退失正法堕大暗处。忧愁孤穷无有救护无依无舍。若能念我称我名字。若其为我天耳所闻天眼所见。是众生等若不得免斯苦恼者。我终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为“无上正等正觉”,“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成佛之意。

⑪ 亦见于《悲华经诸菩萨本授记品》第四。

⑫ 《地藏菩萨本愿经》:一王发愿,若不先度罪苦,令是安乐,得至菩提,我终未愿成佛。佛告定自在王菩萨。……一王发愿永度罪苦众生,未愿成佛者,即地藏菩萨是。

⑬ 元好问《遗山集》卷第三十五《威德院功德记》:玘今老矣,予尝见其持律严、入理深、护念所业如捍头目,盖人有不可及者,每窃叹焉!浮屠氏之入中国千百年,其闲才废而旋兴、稍微而更炽者,岂无由而然?天下凡几寺,寺凡几僧,以乡观乡,未必皆超然可以为人天师也。唯其死生一节,强不可夺;小大一志,牢不可破,故无幽而不穷,无高而不登,无坚而不攻。虽时有龃龉,要其终则莫不沛然如湍流之破堤防,一放而莫之御也。……噫!使吾圣人之门,有若信、若果、若因、若玘者,旦旦如是,世世又如是,就不能推明大道、卓如日月之明,至于一亩之宫、亦何遽有鞠为园蔬之叹乎?

⑭ 参见《观无量寿佛经》。

⑮ 铃木大拙《Living by Zen》:我们所谓的唯理主义思维方法(rationalistic way of thinking),在衡量禅的真伪方面,显然毫无用处。禅完全超越吾人理解的限域之外。因此,我们对于禅所能说明的只是:它的特点在于它的非理性或非吾人逻辑理解所到之处。(据胡适《中国的禅:它的历史和方法》译文)

⑯ 《长部·大念住经》也谈观照自身,类似正念疗法,但《大念住经》同时强调观照自身的过程中要时刻监控自身恶念(P356);又例如前文所引《坚固经》:(释迦牟尼)“如是教诫:‘你们要如此寻思,不要如此寻思。你们要如此作意,不要如此作意。这个你们当舍弃,这个你们当具备。’”可见佛教对于修行中的是非观是非常重视的。




往期精选——点击标题直接阅读

密宗/禅宗/最初的佛教/印度教/墨学/庄子/老子/法家/孔子/约翰·洛克(上)/亚当·斯密(上)/尼采(上)/笛卡尔(上)/陈独秀(上)/李大钊(上)/陈寅恪(上)/梁漱溟(上)/王国维/章太炎/梁启超/严复/胡适/康有为/蔡元培/鲁迅 /周作人




一、“但采莲花,勿取臭泥”


今天我们如何认识和修习佛学?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东晋十六国时代一位佛学大师——鸠摩罗什的事迹。中国佛教史上,有所谓四大翻译家的说法。鸠摩罗什是其中最早的一位,而第三位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唐僧玄奘。我们又知道,玄奘有一个称号是“三藏法师”,指的是他精通佛教经典“经藏”(总说根本教义)、“律藏”(记述戒规威仪)、“论藏”(阐明经义)三藏,但这一称号不是唐僧独有的,在玄奘之前数百年,鸠摩罗什已被称为“三藏法师”。

新疆克孜尔石窟前鸠摩罗什铜塑像

但就是这位被称为“聪明超悟、天下莫二”的一代高僧鸠摩罗什,每次讲说佛法的时候,却先要拿自己作比喻贬低一番:“我讲佛法,就好比臭泥中开出一朵莲花。请各位只管采摘莲花,却不要去理会那些臭泥”


鸠摩罗什为什么要这样贬低自己呢?原因就在于,他本人在弘扬佛法的过程中,违背了不少佛教戒律。比较有名的例子,是鸠摩罗什曾经被迫娶妻生子,这当然破了佛门色戒。除此之外,较少人关注到的是,鸠摩罗什还利用命理占卜,甚至是“口吞钢针”这类魔术杂技的手段,宣传佛法、吸引信众。而这些做法,在早期佛教戒律看来,属于低劣无用的“傍生术”,是明令禁止的


当代有部分僧人搞占卜方术这一套,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早期的佛教经文,但鸠摩罗什是翻译大师,精通梵文与各种西域文字,不可能不知道这些戒律。他在知道这一切的情况下,却不得不去做这些不入流的事情,可想而知,他内心是非常痛苦和自责的。鸠摩罗什把自己比喻成臭泥,就是出于这种心态。


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呢?其实不光是鸠摩罗什的一生,佛教——或者说世界上一切的思想流派——或多或少都是有些驳杂矛盾的。宗教尤其如此,因为信徒和受众的水平参差不齐,所以会混杂许多原始、愚昧的元素。鸠摩罗什搞那些“阴阳术数”,其实就是因为古代中国人就吃这一套。中国古代的正史《晋史》,对鸠摩罗什在翻译和佛教义理上做出的伟大贡献并不重视,倒是对鸠摩罗什的算命水平赞不绝口

在世界较重要的宗教里面,佛教在早期还算是比较干净、纯粹。佛教的优势在于,它源起于思辨风气盛行的印度列国时代,理论出发点很高。释迦牟尼的理论,基本从哲学思辨出发,对那些故弄玄虚的巫术,非常排斥。释迦牟尼曾经嘲笑一些原始宗教:它们的教徒喜欢念诵咒文,声称这些咒文是某某大神流传下来的,但没有一个人亲眼见过这些大神;而如果你问他们,这些咒语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他们只会回答你,“这些理论太高深了,是不可以认识和言说的”。对此,释迦牟尼给出一个很漂亮的比喻:既然他们都不懂得背后的理论是什么,那么他们念咒语,拜神灵,就像是盲人引着盲人走路,却自称自己走的道路一定通向天堂一样可笑


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佛教进入中原和西藏,本土的道教和苯教却几无还手之力。以释迦牟尼的思辨水平,去崇尚方术的原始宗教中间,就好比大学生下到小学去,是碰不上什么对手的。即使是古中国思辨意味较强的道家哲学,一开口也是“道可道,非常道”,不可言传,玄妙得很。如果从释迦牟尼的角度看来:你提出的概念,连自己都讲不清楚,那可不就是骗人么。


所以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其实是讲思辨、讲逻辑的,而且它也追求讲得清楚明白。我们今天看佛教,觉得佛教里面有很多玄妙的修行方式——比如念诵“嗡嘛呢叭咪吽”一类的真言——但那并不是佛教的本色,也不是佛教中值得多花气力的部分。用前面的比喻来说,这是“臭泥”,不是“莲花”。之所以这些臭泥还存在,是因为总有信徒的思维能力还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执着于这些巫术之上。早期佛经中有一部《坚固经》,就讲到有些印度的佛教徒,希望释迦牟尼显示“神通”,好增进他们对佛教的信仰。释迦牟尼果断拒绝了这个要求,理由是:那些“神通”的把戏,各地区的原始宗教也玩,显示不出佛教的优越性;佛教要讲就讲“教诫神变”,也就是通过正确的思辨和行事,达到解脱的境界,这才是佛教的独特之处,精华所在

因此,我们说,佛教比道教更重思辨,并不是说每一个佛教徒都比道教徒更重思辨——历史上佛教徒也有念咒的,也有算命的,这和道教徒类似,但历史上佛教所达到的思辨水平,则确实要高于道教达到的思辨水平。我们应当比较莲花的品质,不必比较臭泥的好坏:臭泥是类似的,用不着多比,但能孕育的莲花,就各不相同。我们修习每一种哲学或宗教,应当从其高深之处取径,从其独到之处取径,而不是去比烂,去寻找其中庸俗、低下之处自得其乐。

二、“解脱”的正确打开方式


前面说到,佛学独到、高深之处,不在于搞念咒、神通的玄虚,而在于“教诫神变”。“神变”这两个字看上去可能还是有点玄,但在《坚固经》下的定义中,这种修行方式是非常简单的:(释迦牟尼)“如是教诫:‘你们要如此寻思,不要如此寻思。你们要如此作意,不要如此作意。这个你们当舍弃,这个你们当具备。’……这便是所谓的教诫神变”换句话说,佛教修行的关键,在于正确的思辨和行事——当然,这里所谓的“正确”,是以释迦牟尼的理论为根据的。


要了解释迦牟尼的理论,第一步当然是研读佛经或者其他佛学著作。中国佛学经典流传很广,读佛经非常容易,然而,这些佛经——包括我们非常熟悉的《金刚经》、《心经》——绝大多数是后人伪托的,不能反映释迦牟尼真实的观点。要了解释迦牟尼的真实观点,应当从较可靠的小乘经典《阿含经》、《瑜伽师地论》着手。再考虑到,这些经书在翻译成汉语的过程中,也有被“中国化”,丧失部分原义的可能,近几年来从巴利文(最初书写佛经的文字)直接翻译过来的佛经,就更值得我们关注了。这一节我们所引用的经文,就以这些佛经为主。

西樵山宝峰寺 《巴利文贝叶经》

有了可靠的经书,我们就可以具体看看释迦牟尼主张如何修行了。而说起佛教的具体修行,当然要说到戒律。佛教的戒律是非常繁多的:戒杀生、戒偷盗、戒淫行、戒妄语、戒接受田地、金银和奴仆,甚至细化到了戒用花环和戒用大床。这许多的戒条,即使是年长的僧侣,怕也不能全部记得。因此我们需要用一些线索把它贯穿起来。这些线索,就是因缘论和四圣谛,它们也是早期佛教教义的核心部分。


所谓因缘论,大致就是我们熟悉的因果报应。种恶因则有恶果,例如你挑拨离间他人,此风一开,也会有人在背后挑拨离间你和他人的关系;你用妄语绮语欺骗人,此风一开,也会有人妄语绮语欺骗你。因此不能行恶,不能杀生,不能打诳语——这比较好理解。


但另一部分的戒律,就不好理解了。接受田地、金银,使用花环、大床,恐怕也不算什么恶行吧?为什么释迦牟尼连这个也禁止了呢?这就要用到“四圣谛”这一线索了。


什么是四圣谛?简单来说,四圣谛就是释迦牟尼的“痛苦理论”。根据这一理论,世界普遍存在痛苦、苦恼,而我们芸芸众生,则要想方设法脱离这些痛苦和苦恼——达到“解脱”。

问题又来了:既然世界已经如此痛苦,为什么释迦牟尼还要禁止田地金银、花环大床这些物质享受呢?这还让不让人过日子了?


然而这正是四圣谛的独到之处。释迦牟尼不只是看一时的痛苦,表面的痛苦。他把苦分成十一类:生、老、死、愁、悲、苦、忧、恼、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其中,出生、爱恋和追求,表面上似乎都不能算什么坏事,但是释迦牟尼指出:出生就意味着未来的衰老和死亡,爱恋就意味着未来的别离,追求就意味着可能难以得到,它们都会带来未来长久的痛苦物质享受必然会造成额外的爱欲和追求,自然也就意味着额外的痛苦。所以佛教倡导消除不必有的物质欲望,以便于从这类痛苦中解脱。


而在这类痛苦里,最适当的代表,其实就是常见的男女间的性欲。以男性而论,发泄性欲带来的快感,只是一时的,但快感之间的性苦闷,却是长期的、永恒的。痛苦、苦恼的时间,远远长于快乐的时间。这也正是佛教戒律对男女欢爱的反对尤为强烈的一个原因。


根据因果论和四圣谛,遵循佛教戒律,消除了不必有的欲念和痛苦,理解了人世必然痛苦的现实之后,修行者就可以进入一个安定、平静的心灵状态。最终在面对死亡时,他将达到“生已灭尽,梵行已立,应作皆办,不受后有”的状态:涅槃。他对带来痛苦的各种生命元素,都已了无牵挂;在世的时候,也已经做了一切应做的高尚正直之事,不会再堕入未来的因果报应之中了。

《释迦牟尼佛涅槃图》 日本镰仓时期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以上,就是释迦牟尼倡导的佛教修行的主干内容。如前所述,这种修行的最终目的,是个人从痛苦中解脱。所以,我们可以说,最初的佛教,主要是一个解决个人问题的宗教;历史上的释迦牟尼,主要是一个想要解决个人问题的思想家。


大家不要觉得解决个人问题很低俗,所有世界性的、社会性的大问题,其实都可以看作个人问题的累积。照小乘佛教,或者上座部佛教的理论来看,如果每个人都解决了个人问题,做到了解脱,那么世界自然就完美了,是不需要什么救世主出来拯救的。如果现在有个人告诉你:喊两句口号,歌颂一下救世主,就能得到解救的话,那他一定是骗子。从历史上看,那些自称要帮助全人类一次性快速解决问题的思想,反倒是比较危险的。相比之下,小乘佛教的修行循序渐进,至少还是踏实的。


但小乘佛教的修行方式,确实也有其缺憾的地方。这个缺憾不是逻辑上的问题。从逻辑上讲,四谛说几乎无懈可击,所以我们看到,叔本华这批西方哲学家在二千余年之后,仍然可以直接使用释迦牟尼的理论。但问题在于,释迦牟尼的修行方式建立在他教义的某个前提上:“人的(最高)目标是消除个人痛苦”,而这一个前提,我们后面会看到,并不是必然成立的。

二、“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教义的缺陷,自然会直接影响到具体修行。小乘佛教发展到后来,就有了一些“自了汉”的味道。所谓“自了汉”,就是说这些修行者只管自己,不管别人,以至于丧失人情。熟悉《红楼梦》的朋友知道,最后皈依佛门的贾惜春就是一个典例:贴身的丫鬟、直系的亲戚,如果对她产生任何负面影响,她就会统统弃之不顾。贾惜春的名言,就是“不做狠心人,难得自了汉”,对她而言,为了消除痛苦,通向解脱,非狠心绝情不可。

我们翻看小乘佛教的修行戒律,也可以看出,有一些戒律,过分强调绝情,到了荒诞的程度。譬如说,早期佛教有一句名言,叫做“浮屠不三宿桑下”:佛教修行者,是不能在一棵桑树下面睡三夜以上的。为什么呢?因为睡了很多次后,你就可能对这棵树产生感情。而根据四谛说的教义,你动情了,生爱了,在未来,就会导致更多求之不得的痛苦。譬如这棵树被砍倒了,枯死了,或者你背井离乡,永远离开了它,那么之后你想起这棵树,就会觉得难受。


小乘戒律对一棵树尚且如此,对人更不用说,按照“不三宿桑下”的逻辑,友情、亲情、爱情都是不可能成立的。但正如前面所说,小乘佛教把“摆脱个人痛苦”抬到了一个太高的位置。痛苦不是高压电,人一碰就会死。正如前面“三宿桑下”的例子,就算你对桑树动了情,产生了痛苦,这种痛苦也是可以克服的。


但要说起“克服痛苦”真正强有力的例子,我们反倒可以在佛教的另一分支中寻找。这就是大乘佛教“菩萨道”的修行。


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省称。菩提(Bodhi)的意思,是“觉悟”,萨埵(satto或sattva)的意思,是“有情”。菩萨的原意,就是走向觉悟的有情众生——菩萨是“有情”的,他不只想自己解脱,反倒更希望拯救众生脱离苦难,这就是所谓的“菩萨心肠”。


最著名的例子,当然是我们最熟悉的观世音菩萨。他是如何修行的呢?观世音说:“我要用最大的声音告诉众生:在我修行菩萨道的时候,如果我不能让那些念着我的名字,忧愁孤穷、无依无靠的人摆脱痛苦,我终不成佛”。文殊菩萨和地藏菩萨也是我们所熟悉的,他们也有类似的表述。文殊说:“我不愿在这个污秽的世界快速成佛,在我修行菩萨道的时候,我要让众生都得到解脱”;地藏说:“我首先要拯救我国家人民的痛苦和罪孽,在此之前,不愿成佛”,这就是著名的“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源头。

我们要知道,这里存在着两大佛教分支的大区别。如果我们站在小乘佛教的角度来看,那么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文殊菩萨的做法,完全是自讨苦吃,自寻烦恼的。这些菩萨本来都有成佛解脱的机会,但自己放弃了。他们对众生动了如此大的慈悲之情,按照四谛八苦的原则,最终必然造成长期“求不得”的痛苦——追求拯救众生,却无法实现。


这就产生了戏剧性的一幕:追求绝情、解脱个人痛苦的佛教传统,却产生了慈悲众生,主动拥抱痛苦的佛教徒的形象。这本身就是对早期佛教认为人必须逃避痛苦之成见的一个否定——菩萨之所以能够主动拥抱痛苦,是因为对他们来说,有更值得追求的救世信仰,在这种信仰面前,即使是痛苦一些,也没什么关系。这就是对个人痛苦的另一种克服方式。


正因为有这种救世信仰,一些大乘佛教徒能够克制尘世的痛苦,勇猛精进,为人所不能为、不敢为。这在偏重世俗和物质的古代中国,显得尤为可贵。玄奘西天取经、鉴真东渡传法,都是受尽艰辛而不屈挠。相比之下,古代道教徒的修行,就更像是游山玩水了。许多儒家人物,也认可、羡慕僧人的信仰之力,称他们“死生一节,强不可夺;小大一志,牢不可破,故无幽而不穷,无高而不登,无坚而不攻”,感叹说:如果儒家也有这样坚定的信仰,就不至于逐渐凋敝堕落了。直到近代中国,意图再造文明的思想家们,还往往从大乘佛教中吸取精神力量。

胡适白话诗《回向》,受大乘佛教经《华严经·回向品》启发所作。“回向”是佛教术语,主张已成“菩萨道”的人,还得“回向”人间,由出世回到入世,为众生舍身。

那么,大乘佛教的修行,有没有什么弊害呢?也是有的。其弊害就在于,大乘佛教把理想定得太高,实现理想的具体修行方法就跟不上了。小乘佛教自求解脱,通过个人的智慧和苦修,这是可以实现的,而大乘佛教还要帮所有人解脱。但人总是有聪明,也有蠢笨的。以人类的力量,毕竟不能把智慧和修为灌进木头脑袋里去。如果非自称做得到的话,那就只好借助于故弄玄虚的真言咒文了。所以大乘佛教的修行,竟渐渐和释迦牟尼一贯批判的巫术混到了一起。


另一方面,菩萨的救世心肠,也迎合了某些信徒贪图捷径的心态。譬如,某些大乘佛教的流派,就以念佛号——著名的“南无阿弥陀佛”——为修行的主要方式,并且号称,临死前念“阿弥陀佛”十次,无论生前做了多少坏事,死后也能往生净土,这和昏君卖官,道士念咒,或者喊喊口号赶英超美,也就没什么区别了。总之,在大乘佛教的修行中,发菩萨心(例如玄奘和鉴真),是可贵的,但试图通过菩萨快速解脱,却往往是格调不高的。


四、反理性的现代禅修


我们已经对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的修行方式和得失之处做了简单的概括和评论。除了这两种修行方式,我们还会注意到,现在还流行一些“心灵禅修”之类的佛教修行。它们又是什么来路呢?

心灵禅修体验会

从名字来看,容易知道,“心灵禅修”主要源于佛教中的禅宗分支。而禅宗只是披着佛学外衣的老庄思想,和佛教关系不大(见《禅宗》)。小乘佛教讲理性思辨,大乘佛教讲救世信仰,而这些特点,在现代禅修中都被淡化了。在二十世纪前半叶,把禅宗引入西方的日本禅修者鈴木大拙(すずきだいせつ)很明确地说:要说禅的特点,那就是非理性的,就是不能用逻辑理解的:这简直是打了老祖宗释迦牟尼的脸。


西方理性思辨传统深厚,何以反理性的禅修能够风靡一时?这和时代因素有关。二十世纪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绿柳晨风

    去伪存真,通俗易懂,👍🏻

  • 阿拉_布肖德

    虽然赞同主要观点,但可惜作者对南传(所谓小乘)佛教还是一知半解。小乘佛教可不是通过理性思辩获得解脱的!!释迦牟尼反复强调:你们只知道苦和苦的解脱的道理是不够的;必须亲身验证!“证得”须陀洹果…阿拉汉果。小乘沙门也不是整天只念经律论的,他们主要活动是禅修和经行,通过安那般那念等几十种禅修方法来培养定力、看到“实相”、获得解脱的体验。他甚至反对弟子们辩来辩去,你们就照我说的方法做就好了,争辩和思考玄学问题无助于解脱。“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皆办,不受后有”也不是理性思辩后说说的,而是亲身证得的。 只读了一些书就以为什么都懂了,实际上跟愚痴无闻凡夫没有太大区别,不能获得解脱。

  • 张法严15844十大

    这么好的节目,竟然是免费的,为主播点赞

  • 听友232896851

    泰国南传小乘佛教 还是这样的有冥想内观的,作者去次泰国吧

  • 行遍千山喝碗水

    呵佛骂祖,烧庵斩猫,佛教的庸俗化的具象与表征。

    六柳_Eamon 回复 @行遍千山喝碗水: 这种说法本身就是庸俗化的理解。呵佛骂祖不是搞行为艺术哗众取宠,而是启示学佛者「离性无别佛」,不要见到佛像纳头便拜,圆融性相,能明自己作为人的本性,就是究竟真如。整天拜泥菩萨磕头念经,就是成佛之道?你可以不同意禅宗的成佛道路,但不要说其庸俗化。这是口业。

  • 隔邻格尔

    佛教真是伟大。倒逼着儒道想尽办法稀释涂抹篡改真正的佛教,使得其能能够适应这里愚民的一切。永不得翻身的一切。

  • 君之代_y8

    佛有 苦行 对自己的要求严格,同时佛陀将自己的所觉所悟传扬给他人,让人都能脱离苦,成为觉者

  • 长风_qs

    瑜伽(qie二声)

    六柳_Eamon 回复 @长风_qs: 为啥这样念呢?Yoga,哪来的qie音呢?

  • 1514801plgu

    逃避痛苦、克服痛苦?用石头压着草就不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