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课】11 佛陀遇到今天的佛系青年会怎么样?

【佛学课】11 佛陀遇到今天的佛系青年会怎么样?

00:00
15:00

今日金句 



今日研习 

1.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们好,我是费勇。今天是第十一堂佛学修心课的佛学课。我要分享的是:佛陀遇到今天的佛系青年会怎么样?


首先我们来厘清一个词:佛系。据说,这个词最早出现在2014年日本的某一本杂志,这本杂志当时做了一期专号,叫“佛系男子”,讨论在日本有这么一种男性新品种:做事情凭自己爱好,也很怕麻烦,越简单越好,连恋爱都不想谈。


这本专号不过是杂志社的噱头,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社会学调查。但确实反映了一些人的生活态度。2017年这个词出现在中国,一时间成为很火爆的网络用语。到2018年,成为非常活跃的社会流行用词,并出现了一系列的相关用词,比如佛系买家,佛系青年,佛系恋人,等等。表达的,都是一种恬淡无为、甘于平淡的生活方式,不争强好胜,不强求,不求升职,不求名牌,等等。


在这些概念里,尤其是佛系青年,这个词好像特别流行,几乎成为了一种时尚,一种新的生活态度。他们的口头禅是:都行、也可以、没关系。好像淡定、随和,又好像有点无可奈何,又好像有点调侃。


我们可以回想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到21世纪初,中国社会上也出现过佛学的流行,但当时流行的表现方式,是去拉萨、去印度、戴佛珠、烧香拜佛、拜上师……出现了一批“佛里佛气”的人。这一次九零后的佛系,表现出来的确是非常生活化的一面,把“佛”的风格融入到生活的各个细节。相比于上一次的佛学流行,这一次的佛系更有生命力。


为什么在这两年突然冒出“佛系“?在我看来,和中国社会的微妙变化有关。我们回顾一下2018年,很多创业公司倒闭,很多创业公司载员,等等。让很多人开始冷静下来。再回想五六年前,国内掀起一股创业热,很多人充满理想,对新的商业模式充满期待,甚至迷信。很多人想赚快钱,做爆款,但是几年下来,结果跟当初预想的不一样,甚至可以说是一地鸡毛。


现在,佛系也罢,冷静也罢,其实不过是回到常识,回到常态。那些玩概念的,烧钱的,很热闹,但还是绕不过常识这一道门槛,绕不过市场逻辑这道门槛,更绕不过因果这道坎。


回头看看这四十年社会的风云变幻、人事沧桑,哪一个人能逃过因果?所以,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相信奇迹,更不会相信神通。其实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行动,早就把命运的网铺好。我们经常以为自己神通广大、叱咤风云,却不料只是在往命运的网里钻。


所以,到了2017年,尤其是到了2018年,那些浮躁的泡沫一个一个被捅破。人们开始变得冷静,同时对于以往的生活开始反思。活着到底为了什么呢?拼命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大量的消费,买买买又是为了什么呢?


所以,佛系的流行,含义很丰富,既有对于过往中国浮躁的社会风气的反拨,也有对于日益弥漫的消费主义的反思,当然,也有一定程度上对于社会问题无解的无奈,对于个人获得成就的丧失信心,所以,佛系这个词,含义非常丰富,并不只是简单的一个概念。


但不管怎么样,即使借用佛系的人,各自的出发点并不一样,也有很多对于佛学的误解,但总的来说,包括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未到21世纪初的佛学流行,都是出于一种根本动机:想获得内心的平静。不论哪个时期,哪个国家,每当人们想获得内心的平静,佛学总是成为最佳的思想资源;当人们面对人生困境,也经常会从佛学里寻找解答。


2500多年来,佛学一次又一次地在人类的现实生活里不断复兴,不断被激活,成为人类心灵平静的象征。   就像我的一个朋友说的,佛系的出现,是对于浮躁的反动,也是对于这些年来爆款思维的反拨,人们需要一些平静的东西。当然在佛系流行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社会上有一种普遍的误解:认为佛学很消极,认为平静的东西没有市场。


就像我那位朋友说的,这是个很大的误解。比如,2019年大家都很悲观,但是一开年,三部国产电影票房很高。《流浪地球》很火爆,说明原创的东西市场很大,有一些人又习惯性的把这部电影称为爆款,其实并不准确。你想想刘慈欣写科幻,很寂寞地写了多少年?


再看看前段时间有一篇文章写刘德华,写到他和《流浪地球》的导演等很多人之间的因果链,你就会明白,这不是爆款,是种子在土壤里安静生长,在时间里开出的花,是各种善因缘聚合结出的果。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爆款,只有爆雷。


假如你还妄想着做爆款,那么,这一定是你的黑暗时代;假如你愿意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做一点自己内心想做的事情,那么,这一定是你的黄金时代。 


2.

前几天去潮州。那里的人特别有意思,见到了就坐下来喝茶,慢慢地泡茶,散漫地闲聊。生活的风风雨雨,好像都在茶的清香里淡淡散去。在潮州,老城区里还有一些很古老的杂货店,已经开了几十年,顾客永远是熟悉的街坊。在电商、区块链之类盛行的时代,这些老旧的事物,还在时间里安安静静地存在着。


突然想起在我广州生活的小区,一家小面馆,还有那个小超市,已经二十多年了,不论时代怎么变,商业模式怎么变,它们就是没有什么变化,就是老老实实做街坊生意。是不是在今天飞速变化的时代,我们过多地关注了变化,而忽略了那些不变的东西?街坊的小店,那种有温度的小店,也许是人心的必须。再多的电商,再多的外卖,也没有让它们消失。


在潮州街头闲逛的时候,我在想,是不是这些年来我们过多地关注了知识的更新,却忘了自我智慧的觉醒?是不是这些年来我们过多地关注了技术迅速的发展,但是忽略了对人心的观察?


技术在变,而且变化的速度很快,但人心其实并没有变。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真的需要什么东西,而是我们的心理需要。仅仅从技术出发并不足够,人心是一个更根源性的东西。    


过去的很多年,是不是我们更多地关注了如何取得成功,却忽略了如何过好每一天?我们过多地关注了各种复杂的理论、时髦的概念,却忽略了人类几千年来基本的心理规则从未改变。比如,我们所有的失败、沮丧、不如意,都来自于佛学里说的“贪、嗔、痴”三种心理格式,但我们不太愿意花一点时间去思考、观察这三种心理因素如何运作。   


至于佛学里讲的五十一心所,已经把人类的心理活动几乎都涵盖在内。如果我们愿意安静下来好好去观察,去了解它运作的规律,并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那么,不论这个时代怎么样,我们自己永远拥有自己的黄金时代。


就像王阳明在最倒霉的时候,写了一首诗所描述的:“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王阳明的气魄真是非常宏大,但再宏大,还是要一日三餐,还是每时每刻都在日常生活里。


讲到这里,想起了法国哲学家阿隆和萨特的一件轶事。阿隆刚刚迷上现象学的时候,有一次和萨特·波伏娃在“煤气灯”咖啡馆瞎聊,聊哲学,聊人生的意义。阿隆突然对萨特说:


其实,探究来探究去,我们把时间浪费在了扯不清的问题上,而忘了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存在的问题。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呢?是回到事物本身。怎么样才是回到事物本身呢?比如,此刻,我们没有必要去扯那些很高大上但没有什么用的东西,我们不如谈谈眼前这杯鸡尾酒,谈谈这杯鸡尾酒对我自己有什么意义,所有的哲学,其实都在我们眼前这杯鸡尾酒里。


四十年后,萨特谈到当时听阿隆讲鸡尾酒,他说“我好像当头挨了一棒”。萨特大概没有接触过佛学,尤其是佛学里的禅宗。禅的好玩,就在于常常给人当头一棒。如果你在胡思乱想,禅总是给你一棒,把你拉回到当下。


有一个人问禅师:什么是佛法大义?

禅师问:你刚才在做什么?

那人回答:我刚刚吃完饭。

禅师就说:那你赶紧洗碗去吧。


禅师的意思用我们现代人的话来讲可以理解为:不要胡思乱想,不要在概念里瞎琢磨,不要在别人的规则里瞎琢磨,不要去追逐什么时代趋势,而是赶紧回到你的内心,做你该做的事。


这个是我理解的佛系的真正意义。 假如佛陀来到中国,见到今天的佛系青年,会怎么样呢?我不知道,但也许,现在我说话的时候,佛陀就在杭州的街边,和一个送外卖的小伙子在闲聊,聊怎么把外卖最快最好地送到顾客手里。


下一节课,我要分享的是:佛学在印度的传播。今天就讲到这里。祝大家有平静喜乐的每一天。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勤奋者健强

    佛教的生命力在于她从不离生活,费老师紧紧抓住人间佛教,佛在人间的主题讲佛教,感觉很亲切!谢谢!

  • 仙境兔灵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真的需要什么东西~而是我们的心理需要~

  • 草木光辉

    一听佛学修心课,就睡着,真是太棒啦,让人安心,平静喜乐。

    几人相遇 回复 @草木光辉: 哈哈 评论太可爱了 费老师看到这条评论是该高兴还是该沮丧啊

  • 神经而快乐

    “如果想沉下心来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这就是你的黄金时代”

  • 1313133qonw

    喜欢听,让人安心,讲到心坎里的时候,总不自觉的回放回听,来回的听

  • CeliaDON

    第三遍了

  • Joey的妈咪

    每天听一听,心情好平静

    费勇修心课 回复 @Joey的妈咪:

  • zhuzhu_booking

    薅免费羊毛就是好 每天听听不同的

  • 所以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感恩费老师。每天都听,心情平静。

  • 心喜欢生_v3

    只有内心真正的沉淀安静下来,才能真正的拥有生活和真正的自己,踏々实々做一点自己内心想做并且喜欢做的事情,不求名利,也不被环境和身边的人打扰,就是每个人最好的存在和意义,沉淀过去,享受当下,升华未来,拥有一颗平静喜乐的心,过好平静喜乐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