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03 | 为何说《金刚经》包含一切宗教性,又超越了宗教性

金刚经03 | 为何说《金刚经》包含一切宗教性,又超越了宗教性

00:00
13:57

⼀、知识点



1、金刚经:



《金刚经》是一部重要的佛教经典,强调了空性的观念以及般若波罗蜜多的智慧。通过理解一切事物的无常、无我、无实性,修行者能够逐渐消除内心的烦恼和痛苦,从而在心灵上得到解脱。同时,经文也倡导实践六度万行,通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行为,帮助修行者净化心灵,积累功德,并最终达到证悟的境地。《金刚经》在佛教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为广大信众提供了实现内心解脱的指引。


2、众生空:




佛教教义中的“空”是一个深奥而重要的概念。它超越了日常的理解,是对世界本质的一种洞察。本文将试着解读佛教中的“空”,探讨它的意义和内涵,并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例子阐述,希望我们能从中感悟些许,超越束缚,觉醒自由。


在佛教中,“空”一词代表着诸多意义,其中最重要的是“缺乏固有实性”的概念。它指的是世界现象的无常、无我和无实性,超越了我们对事物的表面看法。佛陀教诲众生通过认识事物的空性,摆脱执着和痛苦,最终实现觉悟与解脱。





3、宗教:




宗教,属于社会特殊意识形态。“宗教”二字连用在汉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早在宋代, “宗教”一词已经成为固定词组,意指佛教内部不同宗派及其教法。儒教、道教后来也使用这个词汇, 同样用来指称其内部不同宗派、教法。但在古汉语语境中, 这一词汇仍主要用以区分佛教内部教派。19世纪中后期, 时人引用日本译法,将英语中的religion一词译作“宗教”, 泛指人类社会中一切宗教现象, 现代意义上的“宗教”一词自此正式进入汉语言体系,成为习语, 一直沿用。




二、金句/精华笔记



1、金刚经作为一部重要的佛教经典,他的伟大之处是破除了一切宗教的极限,超越了一切宗教性,但也包含了一切宗教性。因此它能够在三角河流的背景下,杂糅了儒、道士三家的精神。


2、很多研习金刚经的人讲,在研读学习、探索金刚经的时候,不要把它局限在佛教的范围,不论你亲近于哪种宗教,只要认真研读,都可以从金刚经当中得到利益。




三、全文逐字稿



领悟波惹智慧,远离颠倒梦想,找回内心平静,获得清净境界。欢迎收听前文中讲佛教十三经。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您好,我是钱文中今天由我接着为您讲述佛教十三经之金刚经。在前面两讲当中,我们从精明译本等等角度为您大致的当然也是简单的初步介绍了一下金刚经。那么在今天这一讲当中,我想着重为您介绍一下金刚经的主要的思想内容,或者说他要传达的佛教学说,当然也是只能提纲挈领的。金刚经这是一部来自于印度沼气大乘佛教的重要的波惹经典,他用金刚来比喻波惹智慧的锐利坚强,无坚不摧,能断一切烦恼。这部经采取了在佛经当中比较常见的对话的形式,也就是一问一答这样,这种形式着重要讲说世间的一切事物空幻不实,主张要离一切诸相而无所助,也就是你要摆脱所有的名相,而不要执着以波惹智慧来印证空性。也就是我多次的为您讲述过的匈 NI 亚大反文叫匈 NI 亚大,破除一切冥想,从而能够不执着于任何的具体的一件事物而体认诛伐失效。

    这部经当然是非常重要整部经,它的结构大致上有很多的研究者这么说,大概是前半部和后半部。前半部主要说众生空,反正这世间万物包括众生都是空的。后半部说法空,就哪怕是罚也是空的。金刚经作为波尔类经典的代表之一,还主要讲述了大乘佛教的空信与慈悲精神这部经,它的旨在论索成道的境界,所谓成道,就是成就阿诺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诺德拉 3 米三步地,也就是无上正等正觉。这种境界在佛教中已经被称为不可说境界,是非常高妙的,非常精微的这么一种境界。因此它的经文篇幅虽然短小。
    我前面为大家介绍过金刚经有很多版本,当然它的字数不完全相同。大致来讲,以我们所用的这个文本比较流行的这个文本来讲,一般都在 5000 字出头一点,所以它篇幅并不大。而它的文字大概是因为它采用了对话题一问一答的缘故,所以文字好像也并不艰深。然而它实在并不容易读。
    金刚经在很多人的心目当中,倡导的是彻底解放烦恼的大智慧,传进中国以后,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千五六百年以来,不知道有多少人去念诵他、研究他,并且由金刚经而悟道成道,他的思想是很难通过貌似简单的文字表面来理解的。传进来以后,历史上很多的高僧或者学者都为这部经做过讲解,做过注视,而且这些高僧什么宗派都有,绝不是局限于某一个宗派,比如我们知道三论中的、天胎中的、贤手中的、为师中的等等派别的高僧都对他做过住宿。很多对中国宗教史或者对佛教史有所了解的朋友都知道,在中国的信仰史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我们一般把它叫做三教河流,也就是随着时间的推演,随着历史的推演,等于儒家、道家、世家,也就是佛家了。儒、道士三家出现了很明显的河流的倾向,明清以来,这个倾向越发的明显,三教九流都来注解,都来讲解金刚经,所以慢慢的和金刚经相关的学说就混杂了,非常浓厚的儒道的信仰都混杂在里边。另一方面,还因为受到密窖的影响,金刚经和密咒加在一起,形成了非常独特,影响非常大,流传非常广的一种诵读的遗轨。民间出现了很多和金刚经相关的灵验感应录,这都是金刚经生命史上的一个特点,所以金刚经在中国就特别的流行,然而它的流行并不等于它通俗,并不等于它的经济就容易被了解。其实金刚经的坚深,他思想的复杂性是古代印度的学者一致功能的。我们举一个例子,比如无数,那是印度佛教史上的重要人物。古代的他曾经讲过金刚难坏句,一句一切圣人不能入,这都不用给大家进一步解释,大家都知道他在强调金刚经的精妙。金刚经的复杂,很多人认为金刚经是佛教经典当中很特殊的一部经典,当然这是一部伟大的著书,那它的伟大之处究竟在哪里?或者说最主要的地方在哪里?有一些学者讲他是太厉害。佛教当然是一种宗教,当然它的宗教和我们一般习惯的意义上的宗教,尤其是以西方的宗教为模式,或者说为某种标准的那种宗教不太一样,但是它终究是一种宗教。金刚经作为一部重要的佛教经典,他的伟大之处是破除了一切宗教的极限,超越了一切宗教性,但也包含了一切宗教性。因此它能够在三角河流的背景下,杂糅了儒、道士三家的精神。
     很多研习金刚经的人讲,在研读学习、探索金刚经的时候,不要把它局限在佛教的范围,不论你亲近于哪种宗教,只要认真研读,都可以从金刚经当中得到利益,得到的主要利益是真正参悟了金刚经的,像金刚那般锐利、无坚不摧的智慧的这些研读者,他不会被某种名相或者外在的形式蒙蔽种,那么这样他的思想就会从那些僵化的、死板的、执着的、固有的这种东西之下解放出来,那就当然比较容易见到世界的真相。
     金刚经的思想我们前面讲过了,当然很精深,很复杂,然而在这一部经典当中,他的思想重心还是比较明显的。我们如果在开始逐字逐句的研读这部经典以前,就能够对他的思想的重心有所了解的话,那么毫无疑问,这对我们更好的理解金刚经是有好处。我们把金刚经的这个思想重点大致可以归纳为这么五个方面,我就一一为大家做一介绍。
    第一方面,金刚军着重无相,要破除名相,不要被外在的一些东西,表面的一些东西束缚住,所以金刚经理很多这样的话,有的话大家很熟悉了,比如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这个几乎是大白话,但是意思并不浅白,所有的名相都是虚妄的,你如果能够了解到诸相非相,这些相都是空的。
     如果你了解到这一点,折剑如来,你就如同看到了如来,也就是佛一样,无父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这个就让我们想起了心经的这种句式,这个无名亦无名尽,你要这种话,对吧?所以无法相亦无非法相,就是高高的标举起匈尼亚大这个空性,离一切诸相,则明诸佛,你只要能够脱离了所有冥相的束缚,那你就是佛了,你就可以叫佛了。这种话在金刚经里比比皆是,又比如不取向,如如不懂,那这个如如不动现在几乎也成了成语,他的点就在这里,不取向汝,汝不动,就你不执着于,不停滞于某一个名相,某一种表面的东西,那么你内心永远明了空性的妙意,所以你就不会被这种影响,或者不会被诱惑,不会被拖过去。
     所以说,如不动金刚经它的重点是说无相,通过说无相,实际上也是在讲空,讲匈牙大。然而他的着重点在讲无相,而不是直接去讲述空。这种风格有些学者认为是原始波惹学的风格,因为波惹学后来有重大的发展,有早期的,有中期的,有晚期的,那么金刚经的这种风格是原始波热学的风格。在这一讲当中,我先为您介绍金刚经的这一方面的重要事项,那么其余方面的金刚经的思想的重点只能留待下一讲为您讲述。这一讲我就先为您讲述到这里,感谢您的垂听。




今日佛历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您好!我是钱文忠。今天由我接着为您讲述佛教十三经之《金刚经》。在前面两讲当中,我们从经名、译本等等角度为您大致的、当然也是简单的,初步介绍了一下《金刚经》。那么在今天这一讲当中,我想着重为您介绍一下《金刚经》的主要的思想内容,或者说它要传达的佛教学说,当然也是只能提纲挈领的。


《金刚经》核心思想 

《金刚经》,这是一部来自于印度早期大乘佛教的重要的般若经典。它用金刚来比喻般若智慧的锐利、坚强、无坚不摧,能断一切烦恼。这部经,采取了在佛经当中比较常见的对话的形式,也就是一问一答这样这种形式,着重要讲说世间的一切事物空幻不实,主张要离一切诸相而无所住,也就是你要摆脱所有的名相,而不要执着,以般若智慧来印证空性,也就是我多次的为您讲述过的,Śūnyatā,梵文叫Śūnyatā,破除一切名相,从而能够不执着于任何的具体的一件事物,而体认诸法实相。


这部经当然是非常重要。整部经它的结构,大致上,有很多的研究者这么说,大概是前半部和后半部。前半部主要说众生空,反正这世间万物包括众生都是空的。后半部说法空,哪怕是法,也是空的。


《金刚经》作为般若类经典的代表之一,还主要讲述了大乘佛教的空性与慈悲精神。这部经,它的旨在论述成道的境界,所谓成道,就是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anuttarasamyaksambodhi,也就是无上正等正觉。这种境界在佛教中已经被称为不可说境界,是非常高妙的,非常精微的这么一种境界。


因此它的经文篇幅虽然短小,我前面为大家介绍过,《金刚经》有很多版本,当然它的字数不完全相同。大致来讲,以我们所用的文本、比较流行的文本来讲,一般都在5000字出头一点,所以它篇幅并不大。而它的文字,大概是因为它采用了对话体,一问一答的缘故,所以文字好像也并不艰深。


如何解读《金刚经》 

然而,它实在并不容易读。《金刚经》,在很多人的心目当中倡导的,是彻底解放烦恼的大智慧。传进中国以后,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千五六百年以来,不知道有多少人去念诵它,研究它,并且由《金刚经》而悟道、成道。它的思想是很难通过貌似简单的文字表面来理解的。


传进来以后,历史上很多的高僧或者学者都为这部经做过讲解、做过注释。而且这些高僧,什么宗派都有,绝不是局限于某一个宗派。比如我们知道三论宗的、天台宗的、贤首宗的、唯识宗的、等等等等派别的高僧都对它做过著述。


很多对中国宗教史或者对佛教史有所了解的朋友都知道,在中国的信仰史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我们一般把它叫做三教合流,也就是随着时间的推演,随着历史的推演,等于儒家、道家、释家也就是佛家了,儒道释三家出现了很明显的合流的倾向。


明清以来,这个倾向越发的明显。三教九流,都来注解、都来讲解《金刚经》。所以慢慢的和《金刚经》相关的学说就混杂了非常浓厚的儒道的信仰,它都混杂在里边。


另一方面,还因为受到密教的影响,《金刚经》和密咒加在一起,形成了非常独特、影响非常大、流传非常广的一种诵读的仪轨。民间出现了很多和《金刚经》相关的灵验感应录。这都是《金刚经》生命史上的一个特点。所以《金刚经》在中国就特别的流行。然而它的流行并不等于它通俗,并不等于它的精义就容易被了解。


其实《金刚经》的艰深,它思想的复杂性,是古代印度的学者一致公认的。我们举一个例子,比如无著,那是印度佛教史上的重要人物,古代的。他曾经讲过,金刚难坏句义聚,一切圣人不能入。这都不用给大家进一步解释,大家都知道他在强调《金刚经》的精妙,《金刚经》的复杂。


很多人认为《金刚经》是佛教经典当中很特殊的一部经典。当然这是一部伟大的著述,那它的伟大之处究竟在哪里?或者说最主要的地方在哪里?有一些学者讲,它是太厉害。


佛教当然是一种宗教,当然它的宗教和我们一般习惯的意义上的宗教,尤其是以西方的宗教为模式,或者说为某种标准的那种宗教不太一样,但是它终究是一种宗教。《金刚经》作为一部重要的佛教经典,它的伟大之处是破除了一切宗教的极限,超越了一切宗教性,但也包含了一切宗教性。因此它能够在三教合流的背景下,杂糅了儒道释三家的精神。


很多研习《金刚经》的人讲,在研读、学习、探索《金刚经》的时候,不要把它局限在佛教的范围。不论你亲近于哪种宗教,只要认真研读,都可以从《金刚经》当中得到利益。


得到的主要利益是,真正参悟了《金刚经》的,像金刚那般锐利、无坚不摧的智慧的这些研读者,他不会被某种名相或者外在的形式蒙蔽住。那么这样他的思想就会从那些僵化的、死板的、执着的、固有的这种东西的桎梏之下解放出来。当然比较容易见到世界的真相。


《金刚经》的思想,我们前面讲过了,当然很精深,很复杂。然而在这一部经典当中,它的思想重心还是比较明显。我们如果在刚开始逐字逐句地研读这部经典,我们如果在开始逐字逐句地研读这部经典以前,就能够对它的思想的重心有所了解的话,那么毫无疑问,这对我们更好的理解《金刚经》是有好处。


我们把《金刚经》的思想重点大致可以归纳为这么五个方面,我就一一为大家做一介绍。


第一方面,《金刚经》着重无相,要破除名相,不要被外在的一些东西、表面的一些东西束缚住。所以《金刚经》里很多这样的话,有的话大家很熟悉了,比如“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这个几乎是大白话,但是意思并不浅白。所有的名相都是虚妄的,你如果能够了解到诸相非相,这些相都是空的,如果你了解到这一点,则见如来,你就如同看到了如来,也就是佛一样。


“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这个又让我们想起了《心经》的这种句式,“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你看这种话,对吧?所以“无法相亦无非法相”,就是高高的标举去Śūnyatā,这个空性。“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你只要能够脱离了所有名相的束缚,那你就是佛了,你就可以叫佛了,这种话在《金刚经》里比比皆是。


又比如“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个如如不动,现在几乎也成了成语。它的典就在这里。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就是你不执着于、不停滞于某一个名相、某一种表面的东西,那么你内心永远明了空性的妙义。所以你就不会被这种影响,或者不会被诱惑,不会被拖过去,所以说如如不动。


《金刚经》,它的重点是说无相,通过说无相,实际上也是在讲空,讲Śūnyatā。然而它的着重点在讲无相,而不是直接去讲述空。这种风格,有些学者认为是原始般若学的风格,因为般若学后来有重大的发展,有早期的,有中期的,有晚期的。那么《金刚经》的这种风格,是原始般若学的风格。

在这一讲当中,我先为您介绍《金刚经》的这一方面的重要思想。那么其余方面的《金刚经》的思想的重点,只能留待下一讲,为您讲述。


这一讲我就先为您讲述到这里,感谢您的垂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szyang

    钱教授讲佛经给人的感觉是用心在讲,声音是从心底发出的,生动感人。喜欢听。

  • 芦花_k1

    学到这里,越学越有兴趣,越学越敬仰了,已慢慢感觉佛经的博大精深了

  • 谛言

    钱教授,讲母经就讲母经,不要拿心经来对比,虽然你以心经入门,但是以佛说为尊啊!母经的最重点是,诸佛法皆从此经出,诸佛世尊皆从此经生!学者啊!

    仗剑执箫 回复 @谛言: 别拿自己的业余爱好去挑战别人的职业。

  • 听友251681549

    完全不讲经文内容,东拉西扯

    锦瑟_yh 回复 @听友251681549: 我的理解是,他注重给大家讲佛学,从佛经中,提炼佛学思想。你可能想听的是佛教。我的理解是,佛学更像是哲学思考,树立人的三观。很多人听经文的讲解可能更注重宗教性质的作用。一切法皆是法又不是法,不管是哪种,逐字逐句讲经文还是提炼讲义理。都是法,都可为,不必执着于某种法。原始佛教是反对偶像崇拜的。佛有三十二相,每个相皆是也皆不是,没必要执着于某一种方式。

  • 1111273390

    钱老师真是按讲课的思维来讲经的,罗辑思维非常强!钱老师讲的太好了

  • 109992960

    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能成佛,佛就是你自己,自己就是佛,悟到宇宙人生的真理就是佛

  • 观夏如斯

    经本身讲的太少,外围讲太多。毕竟愿意花钱买这个节目的,是很有诚意的听众。

    锦瑟_yh 回复 @观夏如斯: 我的理解是,他注重给大家讲佛学,从佛经中,提炼佛学思想。你可能想听的是佛教。我的理解是,佛学更像是哲学思考,树立人的三观。很多人听经文的讲解可能更注重宗教性质的作用。一切法皆是法又不是法,不管是哪种,逐字逐句讲经文还是提炼讲义理。都是法,都可为,不必执着于某种法。原始佛教是反对偶像崇拜的。佛有三十二相,每个相皆是也皆不是,没必要执着于某一种方式。

  • 人间一趟积极向上520

    金刚之智不可测,浅读尚且福缘深。般若之中为上首,大乘之智不可言。

  • 七月007的空间

    金刚经是不是说出了宇宙寂灭,熵增定律?

    听友73575397 回复 @七月007的空间: 每个时代的智者,都有他认知的限制,金刚经是生命解脱的哲学,和宇宙无关,就像是诸葛亮在三国不能发明宇宙飞船一样

  • 延丽_3y

    太喜欢钱老师讲的十三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