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变幻莫测,历史教你选择。尊敬的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于赓哲。欢迎收听由观乎文化和喜马拉雅联合制作的《中国历史大变局》。
我们今天谈一下唐末,中国的政治中心是如何由长安转向了洛阳以及开封的。说实话,我们可以注意到这样一个历史现象,长安是所谓“十三朝古都”,但是唐朝灭亡以后,再也没有一个王朝到长安去定都了,这是什么原因?而且并不是说这些人不想。比方说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就曾经派出了自己的太子朱标到长安去进行视察,到西安去进行视察。因为当时有人给他建议说,说天下最适合定都的就是四个地方,一个是河东,一个是汴梁,另外一个就是洛阳,还有一个就是关中。
但是提建议的人同时说,最适合定都的,最可堪成为都城的就是关中,于是他派出了朱标进行视察,结果朱标回去之后给他献了陕西地图。但是过了不多久,由于鞍马劳顿,也由于朱标得病并且去世了,而这件事就此也就放下了。而朱标一直在病榻上还跟自己的父亲在商讨定都之事,可是这事不了了之。其实要我说,即便朱标不死,这个都城也不大可能定到西安(长安)去。原因很简单,因为长安已经丧失了作为一个首都的条件了。
我们要探讨长安为什么丧失了作首都的条件,我们首先得明确一点,长安原先是什么条件促使它成为首都的?其实促使长安成为首都的恐怕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经济方面的原因。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土地肥沃,人口众多,在《史记》当中把它称赞为天府之地。历史上被叫为“天府之国”的地方一共曾经有八个,而陕西关中是第一个。
第二个就是陕西关中的这个地理形势之有利,它可以称得上是一个险固之地。按照《史记》的说法来说,就是“四塞以为固”,因为它四面都有天险,它是一个巨型的盆地。北边是黄河以及陕北高原;东边——那个年代在汉代的时候还没有潼关,但是有函谷关,函谷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南边是巍峨的秦岭,西边有陇山这样的天险,而且还有一系列的关隘。
所以说它这个地方,长安位居其中,可以说战略上具有进可攻、退可守这样的一个地位。所以刘邦当年在垓下之战当中击败了项羽之后,刘邦刚开始准备定都是在洛阳的,但是遭到了娄敬以及张良的劝阻。娄敬提出来的理由就是,“且夫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就说这个地方是险固之地,从战略安全这个角度来说,你也应该选择到长安去。形势对你有利,你出去打;形势对你不利,你退回来坚守。而且刘邦那个年代,刘邦与韩信、彭越等这些战略盟友之间的关系实际上还很微妙。对于刘邦来说,仅仅消灭一个项羽还是不够的,他还要为未来的斗争做好准备,所以刘邦选择在关中建立自己的首都。他在渭水南岸建了长安城。但是我们也知道,实际上西安作为首都,历史当然不是从刘邦这个时候开始算的,但是叫做长安是从刘邦这个时候开始的。
所以你从刘邦定都的这个故事就能看得出,当年长安成为首都,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经济方面的原因和战略地理方面的原因,可是这两大因素到了后来,到了唐朝时期,都遭到了破坏。比方说经济方面,长安当首都的时间也许有点太长了,在古代的生产力条件下,周边的环境总量要达到怎样的一个总量,才能够维持一个百万级人口的城市的存在?这个是非常非常难的。
长安随着人口的增加,对环境的压力日渐增大,一方面是粮食的需求;另外一方面,燃料的需求。尤其要命的一点是,我提醒大家注意,燃料的问题很重要,为什么呢?中国人虽然自先秦时代就开始使用了煤炭,汉代我们也在河南发现过冶铁的遗址,使用煤炭的迹象,隋唐时期也有。但是煤炭始终不普及,木柴始终是主流。包括平常的烹饪、取暖,乃至于砖窑,乃至于手工业生产,都大量地使用木炭,使用木柴,结果就造成了对自然环境过度的索取。
再加上到了唐朝的后期,整个气候环境转向了寒冷,寒冷期的到来使得我们的降水线南移,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关中地区的干旱,而且隋唐时期的人们处理生活污水的方式是采用渗井向地下排水,因为北方城市不像南方城市有那么多的自然河道可以利用,那么怎么样处理生活污水呢?用渗井向地下排水,结果又造成了城市地下水的污染。几大因素综合作用就使得自然环境、植被环境受到了破坏,地下水遭到了污染。而植被环境的破坏,又带来了什么呢?水土流失,而水土流失又带来了粮食的减产,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这个植被破坏后来到了何等地步呢?还不用说到了唐晚期那个寒冷期的到来,即便是唐德宗时期,气候条件尚可的情况下,在唐德宗时期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有司在同州——同州也就是今天的陕西的东部,关中东部这一带,发现有一个山谷里边有上千根大木头,结果举朝欢庆。为什么呢?原来,已经有很多很多年在关中地区难以采伐到那种堪作大型建材的巨木,偶然在一个山谷里边有了发现,大家可以说是欢欣鼓舞。从这样的一个举措、这样的一个反应,你能够看得出,在唐德宗时期,环境已经遭到了很大的破坏。
而且说实话,老百姓生活都是求方便、求便宜的。还别说唐代,即便到了宋朝以后,煤炭在燃料结构当中所占比重甚大,普通老百姓该烧木柴还是要烧木柴的。因为第一,那时候的煤炭产量不像现在的现代化矿井,能够产出这么多煤炭来;还有一个,煤炭有产地的限制。所以我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一个现象没有,清末民初的那些照片当中,每逢照片当中出现山地的时候,往往是光秃秃的。中国植被的改善是最近这几十年以来是有一个显著的改善。而那个时候说实话,我相信也就是汉唐那个年代,没有照相机——如果有的话,比方说唐德宗时期,我们到长安拍一下,我们大概也能看到童山[①]连连这样的一个景象,所以说环境的破坏也是引人瞩目的。
经济方面,环境的破坏带来的就是粮食的减产,而经济方面地位的下降,也是使得长安最后不堪成为首都的一个重要的原因。而且必须指出,此时南方正在崛起。我们在讲隋炀帝的时候,就曾经提到过,隋炀帝修建大运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隋炀帝已经率先敏感地意识到了,南方经济的开发必然后来居上。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从隋唐这个时代,已经悄然地开始了,到了唐朝后期就越来越显著了。在隋代,以及唐朝前期,说实话,北方论粮食产量与南方还没有什么天壤之别,要说北方有什么缺点的话,大概就体现在北方经常遭受一些干旱的打击。而南方相对来说水资源比较丰富。
所以从这点上来说,南方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可能比北方要强一些。但是从当时各种统计数据来看,北方的粮食产量总体上与南方没有太大的区别。尤其到了唐玄宗时期,虽然说在此之前多次曾经发生过“天子就食”的事件——从隋文帝时期就出现过这样的现象,就是说关中地区粮食不够吃了。关中地区粮食不够吃,不是说关中的农业生产退步了,而是因为农业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毕竟长安城是一个百万人口规模的城市,古代的生产力很难供养这样的城市,结果就出现了粮食不够吃,粮食不够吃怎么办?
那么就接二连三地出现了皇帝带着百官,带着后宫,然后前往洛阳去吃粮,为什么呢?因为洛阳那个地方地理条件决定,它可以更方便地获得从华北以及南方运来的粮食。这个雅称叫做“天子就食”,说白了就是高级讨饭。隋文帝时期出现过这个事儿,唐高宗时期出现过这个事儿,唐玄宗时期也出现过这个事儿。但是后来,唐玄宗时期出现了一个政策,实行什么呢?实行和籴政策,和籴政策也就是由政府出资,来收买关内诸道老百姓手里边的余粮,然后把它储备起来。
由于官府是用市场价来收购这些粮食,所以老百姓乐于交易。结果,比方说天宝八年时期和籴的粮食,长安附近就获得了50余万石,这样粮食可以说已经基本上够吃了。因此从开元后期开始,唐玄宗说,我不用再去洛阳,你就可见,这个时候的长安的地位还算相对比较的稳固。但是这种地位的稳固是无法持续的,北方的农业生产仍然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打击,这是一个;更何况还有个要命的一点,也就是战乱。
外族入侵一般是从北方来的,更何况安史之乱呢?我们可以注意到安史之乱的一个现象,安史之乱一打就是八年,而安史之乱基本上没有波及南方。北方原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经济中心,但是在安史之乱的打击之下,可以说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在这种情况之下,南方的财富和粮食就变得日渐重要。比方说,当时第五琦曾经说过,说“赋之所出,江淮居多”,他说的这是安史战乱期间的情况,“赋之所出,江淮居多”;另外韩愈也曾经说过,“赋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当然有点夸张,他说当时中央财政的收入,江南占了十分之九;杜牧说“今天下以江淮为国命”,把江淮的财富称之为“国命”之所在;唐宪宗自己也说过,说是“军国费用取自江淮”,所以江淮的财富成了唐朝后期立国的根本了。没有江南的粮食和财富,唐中央政府可以说连一天都支持不下去。
好了,经济重心这阵儿已经开始朝南方转移了。那么经济重心的转移,势必带来政治中心的转移,倒不见得说经济重心到哪,政治中心就必然到哪,但是一定会有影响。比方说,政治中心后来在五代以及宋朝转向了河南地区,这个一点也不偶然。原因就在于,河南地区当时能够比较方便地获得江南地区的财富,以及华北地区的财富。而长安不容易,长安之所以不容易,还是我们前面讲座当中提到过的问题,就是漕运的艰难。陆路运输,像粮食这种东西,这是不可能的,那么只有靠漕运。可是漕运到长安是非常非常艰难的,主要就是三门峡等地的“肠梗阻”。这个肠梗阻造成了整个运输体系的效率的低下。而唐朝为了维持长安的地位,曾经做出过许许多多的努力,比如漕运的改革,比如辗转运输制度的发明,比如变造清货,还有刚才提到的唐玄宗的和籴政策等等等等,都是为了缓解漕运的压力,或者改善漕运的条件。
可是这样做起来有没有效果?当然也会有一定的效果,可是诸位听众朋友大家想到一个问题没有,这样做得有多大的代价呀!唐朝灭亡以后的君主对长安本来就没有这么深的感情,那么我们为什么非得付出这么大代价维持长安的地位呢?既然别的地方可以取而代之,那我们何乐而不为呢?所以,长安最后可以说不堪重负,最后终于支撑不下去了。
另外一个就是战略地理问题。自古以来定都,其中起码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根据自己的战略方向来进行选择。要么是受威胁的方向在哪里,我要朝这个方向,我要在那镇守,让各种资源向那个地方倾斜,有利于那个地方的防御,这是一种方式;还有一个就是要寻找我的大本营,对不对?我起家大本营在哪,我的统治基础在哪,我就想把首都定到哪;还有一个就是在战争当中,随着形势的发展产生的需要。
而长安毫无疑问在唐末的藩镇争霸的战斗当中,以及后来五代的时期,长安在战略方面地位日渐下降。比方说五代时期,我们要知道首先一个,朱温在凤翔地区击败了李茂贞之后,挟持了唐昭宗,然后把唐昭宗带往洛阳,他自己的大本营在哪呢?在汴梁。大家也知道洛阳、汴梁都在河南的中部,相距并不算遥远。
他把唐昭宗带到洛阳,是因为洛阳原本就是唐朝的东都,又靠近自己的大本营汴梁,它可以控制住唐昭宗,而且临走的时候,朱温对长安城进行了彻底的破坏,不仅把长安城的百姓迁往洛阳,而且还把长安城的外郭城加以毁弃,把长安的宫城、宫殿拆毁,然后将大型的木件都投入到渭河里边,由渭河流到黄河里边,然后他再派人在洛阳以北的黄河河面上去驾着船去拦截那些木料。干什么?用它来建洛阳的宫殿。从这点上来说,可能又能印证我们前面那个说法,就是那时候找大木头看来已经比较困难了,所以他要“废物利用”,要利用长安城的这些旧木料来建洛阳的新宫殿。长安城就此一蹶不振,地位一落千丈,从此以后首都再也没有回来过。
而且到了开平元年,公元907年,朱温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之后,当时天下的形势是这样,朱温的主要的势力范围在河南地区,在中原。而当时与他敌对的,或者起码说未表示归顺的主要有,河东地区的李克用的政权,还有关中西部的李茂贞的秦岐政权,还有四川地区的王建的蜀政权,还有淮南地区杨渥的政权。
而这几大势力当中,对于后梁来说,威胁较大的是河东地区的李克用,以及关中西部的李茂贞,这两个方向是当时后梁主要用力的方向。但是这里边有个问题,淮南地区的杨渥,也是一个尚未归顺的政权。而原本威胁比较大的李茂贞通过凤翔攻守战之后,李茂贞的势力已经不足以威胁到朱温政权的安全了。而且蜀地的王健更是不足为虑。巴蜀地区有一个特点,巴蜀地区地势险要,有所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言,而且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但是这个地方有个特点,毕竟地势不够开广,那时候人口也不够多,所以这个地方有个特点,就是自保绰绰有余,但是往外走,经略天下,恐怕单以此地为基地还是比较困难,当年的诸葛丞相就是这样失败的。所以王建的那个政权也不至于对后梁的政权构成什么心腹之患。
那么对于朱温来说,朱温当然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与晋争霸;另外一个,又如何对付河北地区的其他的势力;同时能够压制住淮南的杨渥这个方向。因此我们要知道,他的首都定在他自己的大本营这个地方,这是可以说是别无选择。一个,是自己的大本营;另外,定都在这可以有效地隔绝李克用的势力与淮南势力,自己在中原这个地方把他们隔绝开,这当然是自己的战略需求。
也正因为这个缘故,所以朱温当时,建立自己的政权的时候,除了河中府交给了自己的养子朱友谦之外,其余什么滑州、汴州、郓州等地都由他亲自来控制,然后又以汴州为开封府,作为自己的东都,也就是事实上的首都。从他这个时代开始,河南地区政治中心的地位就基本上已经确立下来了。而也就是这样子,政治中心完成了一个东移的过程。而且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经济重心这阵儿已经开始南移了。一个南移,一个东移,都决定了长安再也不可能成为首都。
明天我们将对我们的整个讲座做一个总结。我们要摆脱时代兴衰论,客观地去看待一下隋唐300年的发展,把握这个时代对整个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
好,感谢您收听今天的《中国历史大变局》,我们下次再见。
今天的问题是:除了长安,你还知道我国哪些古都以及它们的地位变化?
如果你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在下方的评论区中提出,小助手们会挑选大家的问题,汇集起来统一给大家答复。听众答疑将在微信公众号“姜鹏历史沙龙”中统一推送哦~~
[①]“童山”即光秃秃的山。
于老师讲的也是一如既往地好.大师级
天子就食。
👍
谢谢分享
对大自然的过度索取,破环境,从一千多年前就开始了。皇家都没饭吃,可想而知老百姓会是什么状况。国家中心只能南移。
经济重心难移,政治重心东移。长安的地理战略优势不复存在,首都地位不在。
这段有点扯了………农垦社会,你说对自然环境构成重大污染,还晚唐后期气候发生重大变化…………我觉得这研究搞偏了~因果关系有点硬扯。
听友274700105 回复 @金运恒丰商业龚薪穰: 《卖炭翁》,想想吧!
长安,
经济中心的转移,也伴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
很可惜的是朱元璋把长安改为西安,连名字也没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