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维导图
二、文稿原文
各位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赵冬梅,欢迎收听“冬梅讲国史”。从今天开始,我们来谈谈传统中国的“行生活”,“行”是“行走”的“行”,“旅行”的“行”,“行”的主体可以是人员,可以是物资,也可以是信息,比如一封信,一个消息。“行”的本质是在时间中实现空间距离的跨越,因此,速度是“行”的关键,它决定着“行”的实质效果和人们对“行”的心理感受。
从北京到杭州,1300公里,高铁最快4个多小时,爱极了江南的,周末可以赶去西湖看看孤山的梅花、喝一杯茶,周一就可以赶回来上班。按照唐宋时期官方规定的旅行速度,步行或骑马一天走50里的话,需要52天。“从前慢”,是真的慢;“相见时难别亦难”,是真的难;“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是真的隔绝。
影响速度的因素包括道路状况和交通技术的发展水平。工业革命以前,水路是最舒服的长途旅行方式和最便宜的大宗货物运输方式,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江大河向东流,缺乏南北向的自然水道,运河的开凿因而成为沟通南北、联结帝国政治中心和经济重心的重要手段;宋代,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为远洋航行创造了条件。
陆路交通技术的进步主要体现在车和马方面,特别是马,公元前四世纪初,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从匈奴人那里学到了骑兵作战的技术,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机动作战能力;四到五世纪,马镫的推广使用“标志着骑乘用马具的完备”,“在军事上,使骑兵上下马迅速,人骑在马上不易坠地,控制战马也更自如,使复杂的战术动作和列阵的训练变得更容易。
在日常生活中,使许多没有经过正规训练的人也能很方便地上下马和驾驭马,甚至妇女也能稳骑马上。骑马者的姿势也由以前的踞坐式改为挺身直腿。”“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虢国夫人的马上英姿,便得益于马镫的使用。
西周以来的贵族居家食肉,坐车出门,孔子虽然极爱颜回,但却拒绝卖车给颜回操办葬礼,因为车是他的“下大夫”地位的标志。西晋的美男子潘岳(字安仁)出门,女粉丝们纷纷往他的车上扔水果,潘安就这样被一路欢呼着、满载果香回了家。北朝经隋唐至北宋,官员骑马上朝。唐宪宗时,藩镇派人来刺杀主张削藩的政治家,宰相武元衡被杀,御史大夫裴度连中三剑,从马上摔下来,保住了一条命,继续坚持强硬路线,最终迎来刘禹锡所赞美的中兴局面,“忽惊元和十二载,重见天宝承平时”。
坐轿,被王安石认为是非常“不道”的事情。王安石退休回金陵之后,出门骑驴,身边跟着一个小僮,根本看不出来是做过宰相的人。他的老对头司马光晚年病重,得到太皇太后的特许,可以乘轿子上下班,这是特例。坐轿成为官员出行的常态,要到南宋以后,南方潮湿路滑是一方面的原因,还有一方面是越往南去,马也越不容易养了。大规模养马需要草场,也需要相应的人才,唐代前期养马养的好的官,多半是北方游牧民族出身。
《诗·小雅·大车》有“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视。”赞美周的道路平而直。其实这种土筑的路坚硬程度是非常有限的,而当时的车轮为木制,硬度较大。车行路上,雨打风吹,不用太久就会在路中间形成两道辙印,如同凹陷的铁轨,轨制不同的车走在上面,极易颠覆。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发布政令,“车同轨”,为统一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秦汉帝国的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将首都与各大经济区联系起来,后世又不断地丰富发展。
道路之上,存在着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交通制度——关和驿。关的目标是控制和管理,“所以限中外,隔华夷,设险作固,闲邪正禁也”,它代表着道路谨慎小心提防的一面,负责审查那些试图进入中原、靠近首都和中央的人,以保护“内核”的安全。
关往往设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的出入门户上。唐代“凡关二十有六,而为上中下之差。京城四面关有驿道者为上关,余关有驿道及四面关无驿道者为中关,他皆为下关焉。”六个上关是京兆府蓝田关、华州潼关、同州蒲津关、岐州散关、陇州大震关、原州陇山关,六个都闭合起来,所包围的就是京城所在的关中地区。而剑门关是成都平原的门户,李白诗云“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一语道破“关”对于地理单元内部安全的全部秘密。秦末大乱,南海尉赵佗下令横浦、阳山、湟溪三关“绝道聚兵自守!”又发兵兼并了桂林、象郡,自立为王。
三关“绝道”,切断中原乱兵南下的通道,是赵佗割据岭南的关键。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征贰师城取善马,李广利西征受挫,只得撤回敦煌,向武帝报告说道路遥远,军粮不继,请求暂时停止行动,增兵再战。武帝“闻之大怒,使使遮玉门关”,下令,“军有敢入者斩之!”李广利无奈,只得滞留敦煌。一使者“遮玉门”便可阻挡千军万马,所凭借的当然是皇帝的权威,“关”的门禁作用也跃然纸上。
关的日常工作包括控制人员往来,查验违禁物品,以及缉拿罪犯。唐代规定:“凡關,呵而不征,司貨賄之出入,其犯禁者舉其貨,罰其人。”在汉代,严格控制出入关的物品包括马匹、金铜、弩机等,其中,对马的控制是最严格的。然而,走私仍然在所难免。《后汉书·鲜卑传》载:“自匈奴遁逃,鲜卑强盛,据其故地,称兵十万……加以关塞不严,禁网多漏,精金良铁,皆为贼有; 汉人逋逃,为之谋主,兵利马疾,过于匈奴。”走私的武器和偷渡的汉人,成了提高鲜卑武力和智力水平的重要原因。
大侠走到关门,迎面撞见捉拿自己的海捕公文。这样的状况是可能实际发生的。汉代的金关发现了一则通缉令,大意如下:“诏所名捕平陵长里男子杜光,字长孙……初亡时驾騩牡马(浅黑色公马),乘阑车(有围栏的车),黄车茵(黄色的褥垫),张白车蓬(白色的车棚),骑騩牡马,因坐役使流亡囗户百廿三,擅置田监史,不法不道, 丞相御史囗执金吾家属所,二千石奉捕。”
需要过关的长途旅行,必须获得旅行证明。汉代平民常用的“通关文书”叫做“传”。《释名》这样解释“传”的含义:“传,转也。转移所在执以为信也,亦曰‘过所’,过所到关津以示之也。”“过所”一直沿用到唐朝。在唐代,旅行证分为以下几种:第一,“过所”,这是普通旅行者的旅行证,由户口所在地的州一级政府颁给,在外地旅居的,由旅居地州政府根据原籍所颁发的旅行证明给过所,“虽非所部,有来文者,所在给之”。
第二,“行牒”,“出塞踰月者,给行牒”,出国旅行,所持的旅行证明叫做“行牒”。第三,“长籍”,“猎手所过,给长籍,三月一易”,猎手长期在外,因此需要特殊旅行证“长籍”。这是平民的旅行证明,由于公务原因而引发的旅行,则有特殊证明,“驿使验符劵,传送据递牒,军防丁夫有总历。”“蕃客往来,阅其装重,入一关者,余关不讥。”外国客商在入境关检查登记缴纳税费,其余的关就不再重复收费,这是一个很合理的规定。没有证件私自过关者,是为违法偷渡行为,“无公文私从关门过,合徒一年;越度者,谓关不由门,津不由济而度者。徒一年半。”
古代没有照相技术,“过所”公文是怎样证明持证者即本人的呢?汉代的旅行公文上要标注持证者的个人身份、年龄、身体特征、居住地,以及随身所携重要物品的名称特征,过关之时,关吏不仅要对这些信息进行现场查验,而且还要抄录相关内容,以便旅行者返回时核对。比如,这一条标号为“第三百九十八”的过关人员登记信息:“书佐忠时,年廿六,长七尺三寸,黑色,牛一,车乘。第三百九十八,出。”职业书佐,姓名忠时,年龄二十六岁,身高七尺三寸,皮肤黧黑,驾着一头牛拉的车,出关。唐朝人唐益谦从西州去往福州,“路由玉门、金城、大震、乌兰、潼、蒲津等关,他向西州都督府申请过所的牒文,详细记明他带有二奴、二婢、马八匹、驴四头,对马匹的毛色、齿岁、牝牡等也都一一详细声明。传统中国的文书行政发育之早、之成熟,真是令人感叹。
陆路之关为关,水路之关为津。关津之官,在唐代的官员职业管理中是一个单独的类别,关津官员的最高评价标准是“讥察有方,行旅无壅”,又能防范奸宄,稽查非违,又能保障商旅的畅通,这实在是一个很高的标准。
走向首都和核心的人,行至关前,必须停下来,接受检查,那一刻仰望关城,感到的是政权的威严。对于那些将要出关远去的人来说,关则意味着强烈的愁绪。王维说:“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韩愈左迁潮州,行至蓝关,以诗示侄孙韩湘,追思被贬之由,语气尚且豪迈,遥想前路烟瘴,则不免心生悲凉:“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在道路之上,除关之外,还有一种制度设施,那便是驿。驿为行路人提供住宿、饮食、交通工具的便利,为各级官府转运文书信息,代表着路沟通、交流、开放的一面。关于驿的故事,我们下次再讲。
去年冬天从荥阳骑车到虎牢关,哪里的盘山路真是不好走,地形多沟壑。古人出行条件一定比现在差很多,确实行路难。
赵冬梅老师 回复 @中阅: 骑车
这节课听下来,感觉关的作用,像极了今天的边检和海关,看来是从汉代一直延用至今,可是似乎除了技术性的进步,没有太大的变化!可能在唐代就已经太完善啦吧!
赵冬梅老师 回复 @骞麟: 基本同意
我个人也觉得古代言官言责不符的制度设计不利于国家的事情,
我来啦
我在大柳树路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不前。据险而居,易守难攻应该是关最大的特点之一!
老师,驿是二三十里一设,而关是怎样设的呢,是主要在边境与都城才多建关,还是地势险峻处都设关呢?
赵冬梅老师 回复 @风起欲雨之: 关看地理形势
二千石的石是不是“担”的意思啊?
赵冬梅老师 回复 @潜龙勿用_6o: 哈哈,这个问题,我们在微博上讨论过
真好,对关有了一定的认识
这一集的内容好熟悉呀,在韩茂莉老师的《中国历史地理》课中提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