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幸福家庭】塞里格曼效应——与父母无法沟通怎么办?

65【幸福家庭】塞里格曼效应——与父母无法沟通怎么办?

00:00
12:08

我们在后台曾经收到过这么一条留言:“KY小姐姐,我是第一批即将奔三的90后,经济慢慢独立,在生活中,都能和朋友谈笑风生;工作的时候,我也敢和客户据理力争。但是一回到家里,面对父母,我好像就又变回了那个不知所措的孩子。别说吵架了,连父母和我讲话,我都想逃。那到底是为什么,我没有办法好好地和父母沟通呢?”


这样的困惑其实还挺常见的,我身边也有不少朋友会和我诉苦:为什么自己在外面和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都没问题,但是,一想到要和父母开口、沟通,就感到深深的无力感;甚至有些人在外面事业都很成功,已经功成名就,但是一回到家,面对父母的时候,就又变成了那个嘴巴笨拙、战战兢兢的孩子。


你也许会说:“无法沟通就是无法沟通,说什么都是徒劳的。我不是没有尝试过,但是他们就是不理解我,我也不想和他们沟通。”说到底啊,其实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肯定是希望和父母能保持正常的交流、和沟通的,那为什么,有一些人看起来,对这件事情会是那么抵触和排斥呢?


那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一个与之相关的心理学效应——塞里格曼效应,以及再聊一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又应该如何与父母进行沟通的问题。


什么是塞里格曼效应呢?塞里格曼效应也被叫做「习得性无助」,指的是在反复经历了不受自己掌控的负面刺激后,人们学习到的,一系列无助的感受、想法和行为。


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在1967年做了一个实验来验证这个现象。实验是这样进行的。首先,塞里格曼把一条狗放进了一个带有电击装置的笼子里,在锁住了笼门之后,开始对里面的狗施加电击。一开始,这只狗在受到电击时,会拼命地往外逃跑,但慢慢地当它发现,无论自己怎么努力,都无法逃出去时,就不再像刚开始那样拼命挣扎了。


实验的第二个阶段,塞里格曼把这只受过电击的狗放到了另一个笼子里。这个笼子呢,被分成了有电击和没有电击的两块区域,中间仅仅只用一块隔板隔开,并且隔板的高度,是这只狗可以轻易跳过去的。也就是说,如果这只狗想逃离出去的话,完全是可以逃离有电击的区域的。但是,实验的结果却发现,这只曾经在电击中多次逃跑却失败的狗,一直瘫倒在地,绝望地忍受着电击的来临,并没有做出任何的逃跑尝试。


那从这个经典的实验中,你会看出,当这只狗发现,自己无论做出什么样的努力,最后都会以失败告终时,它就会产生“无论怎么做,都是没用的”这种绝望的心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心理,这只狗在之后也就不再会做出任何的努力了。


其实,不仅仅是实验中的这只狗会这样,我们人类也同样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比如说,可能我们从幼年时期开始,和父母之间的沟通,就出现了问题。也许是因为,严厉型的父母很少给自己开口的机会,不容许我们表达自己内在的需求,甚至不允许对父母的要求说“不”,否则就会得到严厉的批评和惩罚。也可能是因为,父母本身情绪不够稳定,能否和他们好好沟通完全取决于他们的心情好坏。


那么,在经过了无数次的尝试后,我们开始慢慢相信,也许我们就是无法得到父母的理解的,我们也无法动摇父母的想法。那基于这种“无论怎么做都没有用,索性就不做努力”的心理,我们就会觉得,自己的行为和沟通的结果是不存在关联的。


比如说我们会认为,自己无论对父母说什么、怎么说,都无法改变父母的反应。又或者会因为过去无数次的失败,而对结果有无助式的预期,认定“自己希望的结果一定不会发生”或者是“自己讨厌的结果一定会发生”等等。所以,我们就学习到了“无助”,变得被动,不再尝试改变现状。比如,很少主动发起与父母的谈话、不主动给父母打电话等等。


如果你不确定在和父母沟通的过程中,是否存在「习得性无助」,那么,你也可以看一看,自己是否有以下几种外在的表现。


第一个表现是回避沟通。你除非是到了万不得已的地步,否则不会跟父母开口,而且,在面对父母主动发起的对话时,你会感到非常痛苦。比如说,每次面对父母的来电就感到心烦,不想接听。


第二个表现是在沟通时容易“翻旧账”。也就是说,在和父母对话的过程中,你会不断想起以前类似的场景,比如想到自己小时候就是因为这么说挨过打,或者是上次爸妈也是这样不理解我。而且这可能会导致你因此情绪激动、无法继续冷静地沟通。


那第三个表现,是在沟通过程中,一旦有矛盾的苗头出现,你就想迅速切断对话。不论是直接表示不想继续谈话,还是刻意迎合对方的话语,核心的目的都是为了想让对话快点结束。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情况和上面的表述很像,那很有可能,你和你父母的沟通已经陷入了这种「习得性无助」的模式里了。


那说了这么多,我们又应该如何打破与父母沟通中的这种“塞里格曼式”的消极状态呢?我们又应该如何更好地和父母进行沟通呢?


那首先很重要的一点是,记得要以“成年人对成年人”的方式与父母进行沟通。在每一次沟通前,记得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情绪。这是因为,如果你依然把自己摆在孩子的位置上,希望他们能给你“优待”,照顾你的情绪,那么他们也就会依然用过去的模式对待你。


你可以试着回想一下,自己平时是如何理性、平静、成熟地和客户或工作伙伴进行沟通的,然后可以把相同的态度、语气和技巧运用在和父母的谈话上。这可能会让父母意识到,你已经和过去那个孩子不一样了。现在,你已经是一个有足够力量、需要他们去尊重对待的成年人了。


但需要特别提到的是,虽然一方面,你需要反复用言语及行动向父母表明,你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你有能力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并耐心地告诉他们你具体的感受和思考。但是另一方面,你不能期待他们一下子就立刻能够了解你的感受和想法。如果他们在沟通的过程中反应过激,那么,你可以选择暂停这一次的沟通,然后在下一次沟通时,继续坚定地表达你的想法,而不是以情绪爆发的方式去表达自己。因为一旦你情绪爆发,那么,你就又回到小孩子的位置了。


其次,你还需要检查和纠正自己的归因模式。“归因”说的是,我们对于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所作出的解释和推断。有研究表明,陷入习得性无助的人,很容易会用「向内归因」的方式来解释坏的结果。比如说,当自己和父母的某一次沟通失败时,「向内归因」的人会认为“问题就在于我和他们说不通”或者是“父母性格太固执”。但向外归因的人,却可能会觉得只是“话题不对”、“时机不好”、或者是“今天两个人心情不好”等等。


那你可以对照着看看,自己是习惯于向内归因呢,还是向外归因?如果一味地向内归因,那么就会很容易让自己深陷在「习得性无助」的状态中。但事实上,你需要更多地看到外在的解释因素,这会有利于你看到改变沟通困境的可能性。


当然了,这不会是一个很快的转变。那么对你来说,每一次沟通都会是一次重要的练习。那在这个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应对和父母之间的沟通,你也可以试着找朋友一起做角色扮演,提前模拟可能发生的情景和障碍,并学习如何去应对和调整。


除此之外,你还需要学会把关注的视角从“情绪导向”调整为“目标导向”,学会注重谈话成果,而不是着眼于「情绪的发泄」。也就是说,你需要在谈话前想清楚,“我到底想通过这次谈话得到什么结果”。这个结果必须是清晰、明确、符合实际的。那么,一旦你想明白了沟通的结果,在之后谈话的过程中,你就需要坚持你的谈话主题,避免被父母带离目标。


那在沟通结束后,你也需要给自己一些关心,多做一些积极的自我对话。比如说,不论对话有没有达到你想要的结果,对父母开口都证明自己很勇敢,等等。你也可以和信任的朋友聊聊这件事情,表达自己的情绪、寻求支持。


最后想说的是,其实现在关于与父母沟通的问题,确实有不少人会感到悲观、消极,所以他们常常会选择躲避,来维持表面上的和平关系。但是,如果你遇到了这个问题,我还是希望你可以试着去打破这个局面。因为如果放任它的话,它将永远是拦在你跟父母之间的一道鸿沟,而你也将永远是那个无助徘徊的小孩儿。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长脑子中

    超难 有谁成功了❓

  • 康桥溪月里的芦苇

     ̄  ̄)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