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札记之孔子论君子(二)君子之道--仁

《论语》札记之孔子论君子(二)君子之道--仁

00:00
18:35

简介

孔子所培养的君子,是能够担当天下兴亡大任的社会精英,他们必须具有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德和远大的理想。这样的君子人格,孔子用一个字加以高度概括,就是“仁”。以仁为核心、包括孝、悌、忠、恕、智、勇、礼、义、廉、耻、恭、宽、信、敏、惠、和、中等在内,构筑起儒家学说的思想体系。


正文

各位网友,今天,请收听收看《论语》札记之孔子论君子(二)君子之道——仁

(二)君子之道——仁

孔子所培养的君子,是能够担当天下兴亡大任的社会精英,他们必须具有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德和远大的理想。这样的君子人格,孔子用一个字加以高度概括,就是“仁”。

据统计,在《论语》中,“仁”字出现的次数多达109次。这说明“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仁”的概念在传统文化中很早就有,并不是孔子的独创。孔子的贡献,在于从上古时期流传下来的若干道德观念中,首先突出了“智、仁、勇”三种品德,作为君子之道,进而又把“仁”提升为统领各种道德规范的总道德。这样,就形成了以仁为核心、包括孝、悌、忠、恕、智、勇、礼、义、廉、耻、恭、宽、信、敏、惠、和、中等在内的伦理思想结构, 并以“仁”为基本范畴和逻辑起点,构筑起儒家学说的思想体系。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这虽然是极而言之,但也说明他把学“道”和实现“道”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孔子所说的“道”,就是以“仁”为核心的仁爱之道。他一生的理想,就是弘扬仁爱之道,以实现礼乐仁和的大同世界。


“仁”字的字形结构从人从。从人,表示一个站立的人;从二,表示人与人之间要互相依存、互相帮助、互相爱护。《论语·颜渊篇》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孔子用“仁者爱人”这样一句简洁明了的话,深刻揭示出“仁”的基本涵义,就是对他人的尊重和友爱。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孝之放,爱天下之民。”(《郭店楚简》)仁爱之道,就是从对父母的孝开始,延伸到对兄弟的悌,对朋友的信,以至于对天下民众广泛的爱,同时要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

孔子认为,君子之道有三条,“仁者不忧,知(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中华文化把“仁、智、勇”这三种品德视为君子的“三达德”。仁者品行高尚,悲天悯人,胸怀坦荡,内省不疚,故而无所忧虑。知(智)者勤学敏思,明道达义,故而无所迷惑。勇者见义勇为,志道直前,故而无所畏惧。在君子必须具备的这三个条件中,“仁”是道德核心,思想境界;“知”是学问和智慧,“勇”是胆量和行为。“仁”是体,“知”和“勇”是用。

关于“知”和“仁”的关系,孔子说:“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论语·卫灵公》)这就是说,一个治理天下的人,如果只是学问和智慧达到了条件,而不能坚守仁德,即使得到天下,最终也必然会失去。

关于“勇”和“仁”的关系,孔子说:“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这就是说,仁者一定勇敢,仁者之勇是大智大勇,是一种奉献和牺牲精神。而缺乏仁的精神的“勇”,是匹夫之勇,会干出许多伤害仁德的事,是不可取的。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君子把坚守仁德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他们是那种不因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又勇于牺牲来成全仁德的人。

孔子抓住“仁”这个核心,提出了一整套关于道德教化和社会规范的思想,主要有以下八个要点:

(1)“仁”的基础是“直”。“人之生也直”(《论语·雍也》),就是说真情实感、质朴坦率是人的秉性,他赞成“刚毅木讷”的实在人,反对“巧言令色”的虚伪人。

(2)“仁”的内涵是“爱人”。具体地说,就是要“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子路》),能行“恭、宽、信、敏、惠”(《论语·阳货》)五者于天下。

(3)“仁”的根本是“孝悌”。“仁者,人也,亲亲为大”(《礼记·中庸》),就是说“仁”是人自身的品德,对父母的“孝”和对兄弟的“悌”是最切近,最真实的感情,因而是“仁”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4)“仁”的延伸拓展是“爱民”。“孝之放,爱天下之民”(《郭店楚简》),就是说要从爱自己的亲人开始,推广到爱天下的民众,即“泛爱众”(《论语·学而》)。尧舜那样掌握最高权力的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是更高境界的圣德。

(5)“仁”的践行之方是“忠恕”之道。其基本的要求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更高的标准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具体方法是“能近取譬”(《论语·雍也》),从切近处做起,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6)“仁”的关键是自己去做。“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就是说“仁”就在自己身边,只要真心去做,从身边的具体事情一点一滴去做,任何人都能做到。

(7)“仁”的规范是“礼”。“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八佾》),是说人如果失去仁爱之心,还怎么去运用礼呢?这里强调“仁”是“礼”的根本。“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是说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的要求,就是仁。这里又强调“礼”是“仁”的规范。“仁”既然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中的一种行为,那就必须有统一的社会规范、社会制度、社会秩序加以约束。一个君子,要在学礼、明礼的基础上,克制自己非礼的欲望,自觉地遵守礼,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8)“仁”的目的是“和”。建立“礼乐仁和”的社会,是孔子终身为之奋斗的理想。“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就是说“礼”要体现“仁”的精神,通过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达到人世间的和谐。

孟子继承发展孔子的思想,提出仁政学说,要求把仁爱之道落实到具体的政治治理中。要实行王道,反对霸道,实现政治清平;要倡导富民思想,主张改善民生,使人民安居乐业;要富而后教,加强礼乐教化,教民弃恶从善。这样,才能得人心,稳政权。

总之,仁爱思想对中华文化和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孔子提出的仁爱思想,为什么能够持久、广泛、深入地传承和弘扬呢?因为它具有深厚的人性根基。它主张以“孝”为出发点,抓住了人心中最深沉、最真挚的情感;主张把“亲亲”之情延伸扩展到“泛爱众”,激活了人心中最闪光、最宝贵的良知;主张推己及人,“能近取譬”,从自身做起,去实践“仁”的精神,既切合实际,又可以通过教化而得到推行;主张以“礼”作为“仁”的规范,实现人际之间的和谐,使“仁”的推行有了社会认同的准则,既符合社会治理的规律,也符合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

千百年来,由仁爱思想积淀、传承、孕育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纽带。爱生命、爱亲人、爱朋友、爱大众、爱集体,爱国家,成为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民族之魂。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不屈不挠、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每当处于危难之际,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以“仁”为核心的爱国主义精神就会从中国人心中迸发出来,汇聚成任何艰难险阻都压不倒、摧不垮的伟大力量。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必须继承和弘扬以“仁”为核心的爱国主义精神,巩固和加强全国各族人民以及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万众一心,齐心协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而不懈奋斗。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