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札记之孔子论君子(十)君子之独立人格--和而不同

《论语》札记之孔子论君子(十)君子之独立人格--和而不同

00:00
22:06

简介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和谐友善的态度。这一观点,充分表明了孔子对人格独立的重视。


正文


各位网友,今天,请收听收看《论语》札记之孔子论君子(十) 君子之独立人格——和而不同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和谐友善的态度。这一观点,充分表明了孔子对人格独立的重视。

在春秋时代,“和”与“同”是一对哲学概念。“和”,是指不同事物之间的有机结合或统一,犹如五味相调才有佳肴,五音相协才有妙曲,山水相间才有美景。“同”,是指同类事物之间的简单相加和同一。比如把水加到水里面,奏乐只有一种乐器、一个声调,是无差别的同一。正如《左传·昭公二十年》所说:“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国语·郑语》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认为只有不同事物之间相互结合、相互作用,才能产生新的事物。而相同的事物相加,不可能有新事物的产生。和,才有世界,才有万物,才有发展;破坏了和,宇宙及万物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周易》提出“大和”,《中庸》提出“中和”,都是对中华文化这一宇宙观的概括。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句名言中的“和”与“同”,特指君子和小人在对待不同意见上的区别。君子对待不同意见的态度是“和而不同”,既能恰到好处地协调各种不同意见,和谐相处;又能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不曲意逢迎别人。推而广之,就是承认不同的存在,在此基础上谋求不同事物、不同文化、不同意见和不同利益之间的协调、平衡与和谐。“和而不同”,是孔子儒学处理人际关系,处理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关系,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基本原则。

小人的态度正相反,是“同而不和”。因为他们总是围着自己的私利转,那边风大就往那边跑,一味曲意逢迎别人,从不表明自己的不同意见。推而广之,就是不承认不同的存在,一味求同。正如钱逊先生指出:只顾自身,不顾他人,要求一切服从自己的利益;容不得不同意见,排斥持不同意见者,经营“一言堂”;盲从附和,唯唯诺诺,没有独立主见,唯上唯书;赞同我者是友,反对我者是敌,拉帮结派等等,都是同而不和的表现。

什么是君子的独立人格?《中庸》作了进一步明确的回答。子路问,君子怎样才能做到坚强。孔子回答说,“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这就是说,一个人,只有做到为人和顺而不随波逐流、立定中庸而不左偏右倚、国家政治清平时不改变志向、国家政治昏暗时宁死也不失掉操守,才算得上一个坚强的、具有独立人格的君子。他告诉果敢刚强的子路,真正的强不是匹夫之勇,而是以仁义为前提的大智大勇。这种强,体现为和而不流,柔中寓刚的气质;体现为中正中立,不偏不倚的态度;体现为立定志向,宁死不变的节操。孔子于乱世中周游天下,盼望着能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但是,由于政见不同,他坚持自己的原则,决不屈就,虽然游学多年,不为所用,仍然知其不可而为之。这种独立人格,正是“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人生境界。

孔子说:“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论语·雍也》)他特别重视人的真情实感,强调要做坦坦荡荡的真君子,反对那种巧言令色的伪君子。所谓“直”,就是正直、耿直、直爽、直道,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真君子光明正大的品德。所谓“罔”,在这里与表示弯曲之意的“枉”字相同,是指那种不正派的人。孔子认为,直率是人与生俱来的质朴秉性。一个君子,要以正直立身,直道而行,堂堂正正地立身处世。只有直道而行,方可行之久远。而那些不正派的人,是靠虚伪、欺骗而生存。这样的人之所以也能生存下去,那是他侥幸地避免了祸害。

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何如?”孔子的回答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把“以德报怨”说成是孔子的思想,是流传颇广的误解。孔子强调直道而行,是非分明。有恩德于我的,我当然要以恩德来回报他。有怨恨于我的,我则要以正直来回报他,或者置之不理,或者给予回击,可视情况而定。那种不分是非善恶,毫无原则地忍让妥协,曲意逢迎,四处讨好,八面玲珑,貌似忠诚,实则欺世盗名的人,是孔子斥之为“德之贼也”的“乡愿”,而决非具有独立人格的君子。

孔子所强调的独立人格,是一种坚强的意志和高远的志向。他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这个“志”,既指人的志向、意志,也指人的气节。三军虽然人数众多,因为主帅之位是客观外在之物,无法完全自主,故而其主帅可能被夺去;而人的志向根源于内心,是属于自己的,即使是一个普通人,只要他立定志向,坚守气节,其志是不可能被夺去的。既然志不可夺,我们对自己,就要懂得立志的重要性,立定志向不动摇,坚守气节不改变,保持人格尊严,在任何环境下不为威胁或利诱所动;既然志不可夺,我们还要懂得尊重他人的志向,不要压服人,不要强人之所难。孔子还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这是君子面临大节时,处理生死问题的原则。孔子认为,志士仁人视仁德重于生命,在为了维护仁道而需要付出生命之时,要“杀身成仁”;在国家遇到危难之时,要“见危授命”,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论语·宪问》)。仁义的具体内容,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但是,“生死抉择,惟义所在”,讲操守、重气节的民族精神则是永恒的。孟子同样具有鲜明的独立人格。他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孔孟提倡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精神,明确肯定了仁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为了正义而献身,是个人人格的完成,也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层次的要求。是什么指导着人们做出这样或那样的价值选择呢?追根溯源,就是一个人、或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中华文化在几千年历史传承中形成的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价值观,有着超越时空的历史价值,值得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继承和弘扬。

君子的独立人格,还体现在孟子的如下两句名言上。他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孔孟的这种浩然正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精神,养成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在这一思想激励下,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和革命精神。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在就义之前写下名扬千古的《绝命赞》:“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表达了自己为真理和正义而献身的坚定信念。新四军军长叶挺将军,在狱中大义凛然,过生日时用“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激励自己。他写的《囚歌》,以鲜明的革命战士的形象,在要“自由”还是要真理之间做出了无愧的选择:“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两千多年前,先秦思想家孔子提出的‘君子和而不同’的哲学思想,在当今时代已经成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重要指导原则。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积极维护世界多样性,推动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对话、交流、互鉴和交融,使人类更加和睦幸福,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以“和而不同”为底蕴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了世界多数国家的理解和支持,写入了联合国的若干重要文件中。我们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正确义利观,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