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德 《最后一课》 法国

都德 《最后一课》 法国

00:00
13:44

这是一篇具有强烈艺术震撼力的杰作,一篇令人过目不忘、耐久寻味的精品。爱国主义的激情和独特巧妙的构思,使 它成为世界短篇小说的经典,深受各国读者的喜爱。

1870年爆发的普法战争,以法国的失败告终。战败的法国不仅要赔付巨款,还要将东部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割让 给普鲁士。对于这样重大的历史事件,作家却选择了一个小 顽童作为小说的主人公,通过他的特殊视觉,以第一人称稚气 的叙述.展示一个重大的主题。匠心独运,大家手笔。

作品描述的是一堂既平常又极不平常的法文课。授课内容似与往日并无不同,但由于这是“最后一课”而具有了非凡的意义。都德透过刀、弗朗士稚嫩的目光、敏感的童心,把这平常中的不平常表现得淋漓尽致,催人泪下。(周国安,作文研究员《初中语文教材名篇赏析》)

法国著名小说家都德的短篇名著《最后一课》,其思想意义的深邃、艺术感染力的强烈,巳为世人所叹服,流传遐迩.然而,使其达到如此精湛奇妙的艺术效果的主要手法 ——反常法”,却常常被人们所忽略。就“反常法”在其中的妙用,谈点粗浅的看法。

“反常法”作为一种写作技巧,由来巳久。所谓”常”者,平常也,就是常理、常情或常事。如果作者在写作中对这些公认的常理、常事反其迸而行之,使之“不同凡响”。这便成了“反常”。作为“反常”这种艺术技巧,主要是用以表现反常的生活现象或事物事理的。它既是指反映,描绘反常的生活现象本身,又是指具体表现中的反差描写,即以反写正,寓正于反的描写处理。如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反常情况,人物在极度悲痛时,反而会“笑”:在极度高兴时,反而会“哭”。因此,相应地在文学作品中就有以喜写悲,以悲写喜的手法。这种手法如果应用得当,则有助于人们从意料之外的角度和方面来观察人物与生活现象,通过这些不可思议的,或出人意料的,违反常态的现象受到强烈的刺激,使人们在鲜明的生活反差面前,获得更深刻的印象和叩心的震动。从而得到更充分的认识和更深刻的理解。都德的名著《最后一课》.就是如此通篇运用这一反常手法来构思,表现的一篇绝妙之作。(温阜敏,韶关学院文学院副院长《作文导学》)

顽童小弗朗士通过最后一堂课的严肃而深刻的教育,思想受到极大的震动,并由此开始成熟和觉醒起来。这是一篇炙人口的短篇小说。由于其主题表现的深刻与艺术手法的生动,被许多国家选进课本,作为中小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了解法国文学的教材。 小说重点写法国阿尔萨斯地区被德国普鲁士军队占领以后,侵略者强迫当地学校改教德语的事件。最后一课,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典型环境,因为从此以后学校里不许再教法语了,小孩从此要学习异国统治者的语言,接受异国文化。这是侵略者在军事强占以后进行的文化侵略。作者在这里把一个小学校里的一堂课的意义提高到向祖国告别的高度,使这一堂课的任何场景、细节都具有了庄严的意义。(余丛,作家《中学生作文精彩片段及词汇手册》)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风听雨听你来

    这篇文章,听的我热泪盈眶

    小舞妹妹是公主 回复 @听风听雨听你来:

  • 琉璃_ydm

    爷爷80岁时还能说很多日语,他说小时候被强迫去学习日语,每天背着石头打磨的小黑板,滑石做粉笔。学写日本字。不写就要挨打。 幸亏日本战败,不然汉字就没了,文化也没了,我们这些后代都成了日本人。很可怕的后果。

  • 容姐_2f

    主播非常棒!只是背景音乐声音太响了,对听力差的老年人有些困难!建议背景声尽量小点。

    史壮宁 回复 @容姐_2f: 好的,接受批评。

  • 1890198zcld

    朗读很好,背景音乐太大,最好取消。无背景音乐,能更专注听。

  • 王宝妈妈3

    讲得真好!

    史壮宁 回复 @王宝妈妈3: 谢谢您的表扬鼓励!

  • 詹宏俊

    非常感人

    史壮宁 回复 @詹宏俊: 谢谢!

  • 红荷荷

    悲苦的命运,悲苦的他悲苦的她。可怜的人儿,可怜的人们,普天之下,为生存为生活受尽苦难的人咋那么多呢?万恶的人类社会!

    史壮宁 回复 @红荷荷: 众生皆苦。

  • 小舞妹妹是公主

    史壮宁 回复 @小舞妹妹是公主:

  • ty638uv1oqscwxlk8qde

    很好,感谢。

    史壮宁 回复 @ty638uv1oqscwxlk8qde: 谢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