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学而不厌:孔子的人生写照

(二)学而不厌:孔子的人生写照

00:00
22:05

简介

探讨《论语》对当代人的启示、借鉴和指导意义。


正文

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请收听、收看《论语》札记之孔子论人生

(二)学而不厌:孔子的人生写照


孔子,这位中国人心目中的圣人,其实并不神秘。他是一位有血有肉、有苦有乐、有爱有恨、有成功有失败的普通人,又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的思想照亮了人生的道路,给予中华民族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孔子为我们民族留下的最宝贵的遗产,是他的学术思想。他晚年倾其所学,致力于古代文献的整理工作,修《诗》《书》,定《礼》《乐》,序《易经》,作《春秋》,并与他的弟子们一起,对这些古代文献的整理、阐发和传播发挥了杰出作用,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作出了巨大贡献。后人把这六部典籍称之为“六经”,由于《乐经》失传,只留下“五经”。这些文献,奠定了中华文化的根基。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天下的君王太多了,他们活着的时候很荣耀,死后就无声无息、被人遗忘了。而孔子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教书先生,(到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已经留传了十几代,学者们都以他为师,他的影响还那么大,以至于天子、王侯讨论“六艺”的时候,还要以孔子的说法为标准,“可谓至圣矣!”(《史记·孔子世家》)“至圣先师”这一称谓,就渊源于此。司马迁以独到的历史眼光,断定孔子是最高的圣人,并引用《诗经》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句话,高度赞扬了孔子的品德和思想,表达了自己“虽不能至,然心乡(向)往之”的真诚愿望。

孔子的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他自己说得非常清楚:“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孔子不承认自己是“生而知之”的人,他认为自己的学问是“学而知之”,是靠学习,靠后天的勤奋努力获得的。“好古”,就是对古代留下的文化典籍非常喜爱;“敏以求之”,就是非常勤奋敏捷地去学习,去追求、去探究其中的道理。孔子还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也,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即使在有十来户人家的小村子里,也会有像我孔丘这样讲忠信的人,但是未必有像我孔丘这样好学的人。由此可见,“好学”、“有恒心”、“学而不厌”,这正是孔子有别于他人,又长于他人的地方。

孔子对待学习的第一个特点,是把学习看做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论语》开篇第一句话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 (《论语·学而》)这正是他的切身感受。现在,很多人把学习当作“苦差事”,也有一些人过于功利化,把学习当成“敲门砖”,当成谋生的工具。而孔子却把学习当作一种人生的乐趣和生活方式。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知之者”满足于“我知道了”,他们的学习只是为了得到一点知识;“好之者”比“知之者”进了一步,他们对学问有一种喜好,愿意去追求和探究。然而,“好之者”比不上“乐之者”,喜好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孔子认为,把学习当作人生的乐趣,当作一种生活方式来对待,是最高的境界。《史记》记载,孔子晚年学习研究《易经》,“韦编三绝”。当时的书是竹简,需要用绳子把它编起来,这叫“韦编”,孔子反复翻阅竹简,竟然把“韦编”多次折断,他学习的刻苦认真精神,由此可见一斑。有人问子路:“你的老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子路一时回答不出来,孔子说,你为什么不这样告诉他:“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这个人立志读书,用起功来连吃饭都忘了,获得知识以后,高兴得连忧愁都忘了,甚至不知道衰老已经降临到自己身上。孔子的这个自我评价是恰如其分的,他的确就是这样一个人。

孔子对待学习的第二个特点,是注重学思结合,求真求新。孔子说自己“信而好古”(《论语·述而》),但是,他从来就不是一个食古不化的人。他有一句名言,叫做“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意思是说:“只是学习,不加思考,就会迷惘而无所得;只是苦思冥想,不去学习,就会使身心陷入困境,精神疲怠而无所得。”我们研究学问,不外乎两条途径:一是积累,一是消化。学习的过程就是积累的功夫,思考的过程就是消化的活动,它们之间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一个人,如果学而不思,死啃书本,不动脑筋,不思考,就产生不了智慧的灵感,思想的火花,只会鹦鹉学舌,却不知其义,只能是迷惘而无所得,书读的再多也没有用;如果思而不学,只在那里苦思冥想,却不去读书,不进行知识的积累,就会被弄得精神疲倦,甚而至于疑惑重重,缺乏信心,误入迷途,同样是一无所得。孔子自己就有这样的体会,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学思结合,是人们积累知识,产生灵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形成一定的思想观念的基本途径。任何人,要想学有所获,学有所成,都必须注重学思结合。孔子自己也好,他教学生也好,就是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所谓“温故”,就是指对古代典籍的学习,所谓“知新”,就是在学习的同时要进行思考,经过自己大脑的思索,引申发挥出新的见解、新的思想。如果孔子对古代的典籍没有自己新的认识、体会、概括和总结,他怎么能成为人类杰出的思想家呢?自古名师出高徒,但孔子的老师是谁?学生子贡说,孔子是学无常师。他非常注重向别人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就是他的经验之谈。他也非常注重向实际生活学习,他来到周公庙,事事向人请教,有人就讥笑他不懂礼,孔子却说,不懂就问,这才叫礼呀!孔子入太庙,“每事问”的故事,一直流传到今天,一直启迪着人们,注重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会有“学问”。总起来说,孔子一是注重向书本学习,温故而知新;二是注重向他人学习,取长而补短;三是注重向实际生活学习,处处留心皆学问。这样的学习精神和态度,是永远值得人们继承和发扬光大的。

孔子对待学习的第三个特点,是强调学习要实实在在,言行一致。他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这句名言已成为一切想获得真知的人们的座右铭,讲的是人们对待知识要有谦虚和实事求是的真诚态度。荀子在《儒效篇》中说:“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内不自以诬,外不自以欺。”这可以看作是对孔子此说的极精辟的诠释。为什么说在求知的问题上抱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态度,才算是明智呢?人类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认识自然的过程,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一代又一代地不断积累的过程。就个人而言,任何人的知识都有局限,有所知,也有所不知。而什么是自己的“所知”,什么是自己的“不知”,却很难明辨。所谓“人贵有自知之明”,就是说一个人最难能可贵之处,在于承认和了解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敢于对自己不懂的问题说不知道,不仅是一种气量,一种品格,也是一种境界。一个人,如果不承认自己有不知道的事物或知识,或者不懂偏要装懂,就是自己阻塞了自己获取知识的道路。只有实实在在地承认自己有不懂的东西,才有可能激发起求知的欲望和动力,对未知世界孜孜以求之,从而把不知转化为知,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是知也”的道理。

纵观孔子一生的治学精神,一是学而不厌的求知欲望,这是他学习的动力源;二是学思结合的求真精神,他对知识不仅要知道是什么,而且要追问为什么,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要认清事物的本质,掌握事物的规律,这才叫学到了真正的知识;三是学用一致的求实态度,学是为了用,为了指导自己的言行,学与用要相结合,言与行要相一致。正因为如此,孔子登上了他那个时代思想文化的高峰。

勤于学习,加善于思考,再加丰富的人生阅历,造就了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论语》真实、客观地记载了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一生,肯定了他通过勤奋学习、成功教化、整理传承古代典籍而被后世尊为圣人的历史过程。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孔子所说的“行”,主要指人的道德修养。我们今天讲“行”,还要强调人的社会实践,强调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强调把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有机地统一起来。学习、实践、提高,再学习、再实践、再提高,这是认识发展的规律,也是每个人成长进步的规律。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