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xī)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译:孔子说:“伯夷、叔齐,坚持自己的原则,但并没有对某个人产生怨恨,只是因为自己心中的正义感而做了相应的行动,因此很少怨言。”
孔子说:“谁说微生高这个人直爽?有人向他求点醋,他却向自己邻居那里讨点来给人家。”
那些为了流芳百世而坚持原则的人,不值得赞扬
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古代故事,哪怕在今天听来,仍然能感受到中国古人是有原则的,有趣得紧。这其中,有两个人可以称为中国儒家经典故事的“原型人物”,一位叫伯夷,一位叫叔齐。
话说,伯夷和叔齐是两兄弟,他们是孤竹国(今天秦皇岛一带)国君的儿子,家有兄弟三人,伯夷是老大,叔齐是老三。国君很喜欢小儿子叔齐,于是想立他为太子,以后继承江山。但叔齐认为老爸这样做不对,王位应该给大哥。而大哥认为老爸既然选择了叔齐继承王位,自然有他的道理。两人推来推去,都不肯就位,于是兄弟二人“私奔”了,把王位留给了老二。
他们一起去投奔周王,因为据说周文王是一个很仁义的人,超级有人格魅力。但他们到了周以后,正好碰上周文王过世,周武王继位,开始攻打商纣王的情况。
当时,周属于殷商的下属国,地位是臣子,而武王伐纣就是以下犯上,以臣弑君。于是,伯夷和叔齐就拦在周武王的马前谏言,劝周武王不要这么做。
当时周武王很生气,要把他们杀了。这时周武王的重臣姜子牙说:“这俩人很有意思,境界很高,他们拦着您,只是不想让您去做这件事,他们心中没有恶念,也没有因此而恨你。”这样说完后,周武王放过了这哥俩。
后来,周武王灭了殷商,国家改朝换代,由商变成了周,两兄弟跑到山上说:“现在周王朝给我们饭吃,我们是不能吃的,因为他违背了我们内在的原则。”于是双双饿死。
孔子觉得他们特别有意思,《论语》中记载——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这句话的意思是,他们两个人坚持自己的原则,但并没有对某个人产生怨恨,只是因为自己心中的正义感而做了相应的行动——绝食,但在情绪上是淡然的。对事不对人,所以后世对他们也没有什么抱怨。
与此相对应的是另外一个故事——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孔子在评价完伯夷和叔齐后,又评价了微生高——有人向微生高借醋,微生高没有,但他并没有说“我没有”,而是从邻居家借了醋拿给人家。
关于微生高,还有一个故事:有一次,他跟一个女孩子约会,约定的时间到了,却下起了大雨,结果女孩儿没来,由于当时没有移动通讯设备,微生就信守承诺不离开,最后活生生地被洪水冲走了。(这就是“尾生抱柱”这个词的由来,“微生高”亦曰“尾生高”。)
表面上看,伯夷和叔齐为了坚持自己的原则死了,微生也为自己的原则死了。但孔子对他们的判断却全然不同——伯夷、叔齐死的时候是没有恶念的,他们只是在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哪怕最后死了,也是值得称道的。但微生对自己的死却有种沽名钓誉的感觉,何以见得?别人向他借醋的时候,他不说自己没有,而是把邻居家的醋拿来给借醋的人,可见这个人很想让自己流芳百世。
当下每一刻都要尽可能地活在充盈和快乐中
有时事实很重要,但比事实更重要的是内在的情绪和心智模式。
在伯夷和叔齐赴死的过程中,你可以感受到那种淡淡的坦然。因为他们是真的不要王位,为理想而活的人,而微生高让人感觉是为了自己的名声而活。
很多人读书读得都不错,怎么评判高下?这中间的区别就在于,你是为了自己读书,还是为了出名,光宗耀祖读书?
为自己读书的人,是为了读书的快乐而读书,是为了让自己明道而读书。他们可以在读书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内在的生命动力源泉,对种种事物的体会,以及与一纸相隔的作者产生了某种共鸣——原来我并不孤独,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人曾经也有过类似的体会。这种“有朋自远方来”的共振而得来的快乐是高级的。
如果读书很痛苦,但成绩却很好,父母觉得很有面子,自己也因此博得功名,甚至赚了钱,流芳百世。这样的人,在孔子眼中是略逊一筹的。
这两个故事放在一起讲,特别清楚地说明了,在孔子心中,到底什么才是高级的。
你每天砌砖,是在享受砌砖的过程,还是想象自己砌完砖以后拿到工资出去玩的快乐?或者说,是用自己砌的每块砖向寺庙(教堂)致敬,并且内心充满某种崇敬感。因为你砌的每一块砖都是它们的一部分。
我们内在的情绪和感受,决定这件事本身所处的境界与段位。
在儒家文化里,隐隐地包含着一种分野——只存在境界的差异,而没有事情的分别。
事情没有大小,做一个大官和做一个读书人,没有区别,区别是你做这件事的心态是否活在全然、坦然和与道同气的共振快乐中。如果你是后者,其实做什么事都不影响你悟道,都不影响你当下的、全然的、法喜充满的快乐。
所以,比事实更重要的是内在的情绪与感受,是内在念兹在兹的状态。而这种状态无人可说,却也骗不了人。当我们理解了这点后,就会理解儒家一直讲的“尽人事,安天命”。
梁漱溟先生反复讲,儒家是有生命的方向,而且永远都走在这条路上。就算到不了,但当下的每一刻也都要尽可能地活在充盈和快乐中,这才是一位儒生的追求。
找到觉知的状态,我们离仁就不远了
一切的追求不在外面,不在高高的佛堂上,也不是遥远的或者马上要成功的,也不是光辉岁月的怀想,它仅仅是你当下的情绪和念头。
比如很多时候,你辅导孩子作业会发脾气,批评小朋友做事不认真。但你在批评他的时候,是向内在已然失败的自己致敬?还是对他未来变成一个不靠谱之人的恐惧?或者说只是为了表现出愤怒的样子,让他提起精神,专注于当下……
虽然表现出来的都是批评,但孩子会在这个过程中,隐约地感受到你内在的情绪状态。
当孩子长大了,他会不会抱怨你,其实在当下这一刻就注定了。
小梁越来越觉得,孔子非常珍惜一样东西——把你的念头无限地推进当下这一刻正念、正知、正觉的状态中。小梁窃以为,这种状态就叫“仁”。
晚上睡觉的时候您可以闭着眼睛,期待一个美妙的睡眠。如果睡不着,想想第二天顶着黑眼圈工作多难看……如果您还是睡不着,可以体会一下自己的身体和床的关系,慢慢观察自己念头的生灭,看到自己为一些不值得生气的事而生气的可笑,在内心承认了自己的这种状态,并且接受自己。
同时你也会知道,终将有一天,你会借由对那些负面情绪的剥离,成长为一个对事不对人的人——活在事情的简单过程中,不被情绪困扰、不被未来的恐惧、不被过去的怨恨纠缠。也许这个时候,你就开始找到了觉知的状态。
其实,觉知也是庄子在《德充符》里讲的,你只需忘记情绪,忘记自己的形体,安静地体会当下,似乎一切都会变得顺利。
之前,小梁采访了一位特别有意思的军事科学专家,他专门研究肠道菌群。他说:“如果我们可以全然地看到,原来我们的很多情绪只不过是肠道的菌群向我们的肠壁释放电信号,进而影响迷走神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的结果,我们对情绪就会有种超然物外的镇定感。”
这种镇定感,我觉得隐约接近于孔子所说的那种状态——你做什么事不那么重要,你没做什么事也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你在做一件事或者没有做的时候,是否处在一种自在、平和、喜乐、怡然自得的状态。
本篇小梁把《论语》中的这两段话放在一起讲,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和当年把这两段编在一起的孔门弟子产生了一种遥遥的共鸣。
也许是对的,也许是错的,但这都不重要,小梁不指望这点儿道理能对自己的未来有什么影响,我只是觉得,这一刻很有意思。
二周年了,从《庄子》到《孔子》,感恩梁老师陪伴,虽然有时还没听完就睡了,但思维却慢慢提升了。
用正念对生活保持觉察,勇敢的活在当下,拥有当下的力量。
这个节目慢慢不用天天听了,因为听了一两年,不听也已经能很好的入睡,感谢🙏
心心念念的胡杨 回复 @猪兔子1688: 哈哈这段评论笑死了
借个醋就能沽名钓誉流芳百世呀?那沽名钓誉也太容易了吧?理解不了
做一个坦然自在的人
听完这一讲,这一刻很有意思
觉察让自己专注于当下
做小小梁真是幸运啊
周武王以下犯上,口误
孩子们除了从父母那里获得爱和能量,还可以从古圣先贤,列祖列宗那里获得能量和护佑。让孩子们与他们连接。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一脉相承,孩子们完全懂得。尤其是辅导作业时家里大呼小叫,鸡飞狗跳时,我们完全可以向圣贤祖宗借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