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从酬神到娱人---中国节令文化的流变脉络(下)

74 从酬神********************

00:00
11:30

从酬神到娱人 

---中国节令文化的流变脉络(下)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您好!欢迎您收听《宋英杰讲二十四节气》。


今天这一讲,继续讲述中国节令文化流变脉络的话题,说一说中国节日习俗的一些具体特征。


上古时期的岁时节日,核心要素是祭祀和禁忌


岁时节日是特殊的时间点,承载着人们对于时间的神秘认识。


岁时节日又往往是人们心目中一个危险的时段,所以节日是为了辟邪,过节就是度厄。最初的节日活动是以表达敬畏为本意,祭祀是核心,以巫术仪式为表达方式。在这一过程中,人们的娱乐只是搭着仪式的顺风车


先秦时期最盛大的仪式就是蜡祭,在隆冬时节祭祀诸神。但祭祀活动的氛围,用《礼记》中的话说,是一国之人皆若狂,像是一场狂欢。


《礼记 杂记下》:子贡观于蜡。孔子曰:“赐也乐乎?”对曰:“一国之人皆若狂,赐未知其乐也!”子曰:“百日之蜡,一日之泽,非尔所知也。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礼记 杂记下》记录了孔子和子贡之间的一番对话。


子贡观看了年终的蜡祭活动。孔子就问他,你看出蜡祭带给人们的欢乐了吗?


子贡不以为然,他觉得举国上卞都在狂欢,像是在耍酒疯一样,酒醉无礼仪,觉得对神灵不够恭敬。所以他说“未知其乐也”。孔子语重心长地告诉他,人们辛勤劳作了一年,好不容易才有这么一天可以纵情欢乐。民众固然需要辛勤耕耘,但如果让民众只有紧张没有放松,只有辛劳没有休闲,即使文王、武王也不可能把天下治理好。让天下人一张一弛,让他们有欢乐的时间,才是治国之道。


显然,孔子是站在治国的层面,看到欢乐的节日对于民众的重要性。


为了纾解压力、提振精神、抚慰辛劳,所以蜡祭百神的时候人们纵情狂欢。这是生理和心理的深层次需求,也是岁时节俗越来越多地体现出世俗情趣的必然性。


唐宋时期岁时节俗更加世俗化,娱乐要素增多,人们已经将欢庆作为岁时节日氛围的首要追求。爆竹不再是单纯为了驱鬼,而是为了营造喜庆的气氛。严肃的傩仪,也就是驱鬼辟邪的祭礼,甚至变成了贫民“打夜胡”的街头乞讨方式。


所谓“打夜胡”,也叫做“打野狐”,就是快过年的时候,流落街头的贫民、乞丐,大家装扮成神鬼、判官、钟馗、灶王爷的模样, 敲锣击鼓沿街乞讨,说是给施主驱疫逐鬼。为了过年讨个吉利,人们往往会施舍一些钱物。


明清时期一度因为理学流行,礼教严密,以复古为尚,效法秦汉而不是沿袭唐宋。


比如说门神,官宦人家通常用的不是唐宋开始民间流行的尉迟恭、秦叔宝,而又改用神荼(shēn shū)、郁垒(yù lǜ)这两个汉代门神。


从前人们要记得众多神灵的生日,女娲的生日(三月十八)、神农的生日(四月二十六)、玉皇大帝的生日(正月初九)、太上老君的生日(二月十五),还有财神爷的生日、灶王爷的生日、土地公公的生日、龙王的生日、风神的生日、雷神的生日、关公的生日,数不完的各种生日。人们要忙于各种繁文缛节的祭拜,甚至都不见得为自己庆贺生日。


但明代中期之后,社会经济出现了重大的变化,新的经济模式必然推动节日文化的流变。


于是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和理解节日,希望自己的意愿可以有更多的节俗表达,在节日中增加更多世俗生活情趣的内容。


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正月初一,民间烧栗炭火于堂中,谓之“旺相”;贴青龙于左壁,谓之“行春”;插芝麻于檐头,谓之“节节高”;在柿饼上插柏枝,饰以大桔,谓之“百事大吉”。人们演习歌吹,斗九翻牌,舞棍踢毬,唱说平话,变着花样娱乐。


比如明代的杭州。过年的时候,人们在厅堂之中炭火烧栗子,叫做“旺相”。在墙壁上贴青龙,叫做“行春”。在屋檐插芝麻秆,叫做“节节高”。在柿饼上插上柏枝,再配上桔子,叫做“百事大吉”。有吹奏,有弹唱,有人舞棍,有人踢球,有人玩牌。节日之中,人们既要讨个吉利,也要图个欢乐。


清代顾禄《清嘉录》:元宵前后,比户以锣鼓、铙钹(náobó)敲击成文,谓之“闹元宵”。 有跑马、雨夹雪、七五三、跳财神、下西风等诸名。或三五成群,各执一器。儿童围绕以行,且行且击,满街鼎沸,俗呼走马锣鼓。


再比如清代的苏州。元宵前后,家家户户依着曲调,敲着锣鼓,并且变换着各种曲目。人们三五成群,每人拿着一件乐器,边走边演奏,俗称“走马锣鼓”。孩子们或者随行或者围观,大街上人声鼎沸。过元宵节,是“闹元宵”。这一个“闹”字,充分地体现了节日的娱乐性。


上古时期的舞龙,本来是祭龙祈雨的仪式。


到了汉代,已经有了舞龙祭田祖、祈甘雨的民俗。但再后来,舞龙就越来越脱离了正月迎祭、祈求甘雨的原意,成为了一种单纯的游艺活动。


过节的时候,别人赛龙舟,干旱地区怎么办呢?于是有了跑旱船。


即使是祈年或者禳灾,本意是祈祷或者辟邪的各种习俗,在流传演化的过程中,也并非只是“拿来”然后100%地沿袭,各地的人们根据自身的气象灾异规律,都做了许多本地化改良。人们在其中增加了许多娱乐的文化元素,体现着由凶到吉的氛围转变。


比如明清时期民间的求雨,祈雨一般是祷告龙王庙、关帝庙,舞龙游行。


但在乡村,人们往往是扮成《水浒》当中的人物来求雨,让“梁山好汉们”组成游行队伍,并且打着“及时雨”的牌匾作为队伍先导。这种具有穿越感的创意,使原本严肃的祭拜礼仪变得情趣盎然。



山西、陕西、甘肃等地的冰雹灾害比较严重,所以有农历七月七、七月十五在田间庄稼秸秆上挂着纸幡,叫做禳冰雹。 江南地区农事的核心是稻谷和蚕桑,所以有照田蚕的习俗,腊月二十五的晚上在田边点燃火炬为稻谷和蚕丝祈求好年景。


可以看出,各地是根据气候特征和农事内容,求什么祭什么。从天气上的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共雷,到民俗上的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天气的空间尺度,影响着民俗的空间尺度。节日风俗的演变,体现着《孟子》所说的守经达权”的特征,经是原则,权是变通。既体现着继承传统,又体现着革故鼎新。


清代-陈枚《耕织图》之祭神


清代-焦秉贞《耕织图》之祀谢

 

梳理一下,中国的节日习俗大概有这样几个特点:


第一,是人文与自然相呼应的文化,是“与时偕行”的文化。


第二,是官府与庶民相交融的文化。


第三,是追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文化。正如清代秦嘉谟在其《月令粹编》中说,(岁时文化习俗)“大之关乎朝廷政事之美,小之切乎民生日用之实”。


第四,是既有天人和合,又有人际互动的文化,节日可以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也可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规制和节律。


第五,是既尊重先贤、弘扬传统,又与时俱进,在微调中不断流变的习俗。

寒暑有时、生息有节,在各个时节当中,以节日表达敬畏和感恩,以节庆体现欢乐、促进和谐,成为社会文化通则。并深刻地影响着服饰、行止、居住、婚丧以及饮食文化。甚至可以说,节日文化习俗,是中国文化之树的根脉。


清明的踏青和放风筝、端午的划龙舟和吃粽子、中秋的赏月和吃月饼、重阳的登高和辞青等等,无不体现着节日从酬谢神向娱乐人的转变。人们希望各种节日,既有用,延续着古老节日驱邪趋吉的功能;又好玩,有丰盛的宴饮、有喧闹的娱乐,愉悦身心,使人们在平常标配的生活中,对岁月有了期待感和精神归属。


好,今天这一讲就讲到这儿。这一讲说的是中国古代节日习俗的特征和走向。一希望有用,二希望好玩。或许这是自上古以来,中国节日习俗演变的主线。


欢迎您继续收听《宋英杰讲二十四节气》。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风凡_ss

    宋老师讲的讲的真有意思

  • 汇总表

    节日最后的演变讲得好。与时俱进!

  • 清风初犊

    岁时文化习俗:大之关乎朝廷政事之美,小之切乎民生日用之实

  • 信阳张百万

    双十一作为快递员,我快要忙死了,但还是要来打卡。

  • 听友346448258

    宋老师的声音有磁性

  • 信阳张百万

    过年装扮成鬼神敲锣打鼓这一段,感觉说的像是中国的万圣节

  • 窦你唯爱

    中国地广物博,人情风俗更是多种多样,处处都有精彩

  • 清风初犊

    千里不同风 百里不共雷

  • 信阳张百万

    打卡

  • Anne_zvo

    快霜降了,👊👊

您访问的内容已下架,将为您查找相关内容
5秒后将为您自动跳转
立即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