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 气象爱好者:康熙

78 气象爱*****

00:00
12:03

气象爱好者:康熙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您好!欢迎您收听《宋英杰讲二十四节气》。


今天这一讲跟大家聊一聊康熙帝对于气候的理解。


在这里,我不是在评价历史人物,只是梳理他们在认识天气、气候和气候变化方面独特的见解。我选了两位皇帝,一个是康熙,一个是乾隆。为什么选择他们俩呢?因为他们在位的时间足够长,气候确实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并且他们能够感知和顺应气候变化。


先说康熙。


康熙既是一位勤勉的皇帝,也是一位气象爱好者,或者叫做超级粉丝。


虽然朝廷有钦天监这样的专业机构,观天象,测雨候,但康熙还是经常自己亲力亲为地进行气象观测


我们先看一段《清实录》当中,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的一段记载:


问钦天监春分之日风候从何处起。据监正明图等云,是日风从西北乾方来。


上曰:朕常立小旗占风。并令直隶各省凡起风下雨之时一一奏报。见有京师于是日内起西北风,而山东于是日内起东南风者。古人云:隔里不同风。此言最确。又尝考验雷声,不出百里之外。易云:震惊百里。若霹雳则不过七八里也。至于炮声,竟可闻于二三百里从前芦沟桥演炮,天津皆闻之此其验也。


是说康熙经常立一面旗子来测风,观测风向,再参照直隶、山东等等地方的观测。所以验证了古人“隔里不同风的说法比较准确。包括雷声能够传多远,炮声能够传多远,都不能随便听信别人的说辞。


对古人关于天气气候的说法,他也并不是一味承袭,而是基于农事进行思考和质疑。


朕每读书、至风不鸣条、雨不破块、二语、不能无疑。所谓雨旸时若、是矣。若雨竟不能破块、可乎。点缀文章、无所不可。如讲到实际、不能无议也。


至治之世、风不鸣条、雨不破块。天地抑郁之气、赖风以散。若不鸣条、则风无力、何以鼓荡万物。农人垦田、尚欲深耕、令土破碎。若不破磈、何以播种?


比如他说,风不鸣条、雨不破块,我读书读到描述风调雨顺的两句话的时候,总有些怀疑。因为雨水如果不能渗入土壤缝隙甚至冲破田埂,土地便无法最大限度地吸收水分和养料。所以这些话,只不过是点缀文章而已,大家千万别当真。


康熙五十一年:天文历法、朕素留心。西洋历、大端不误。但分刻度数之间、久而不能无差。今年夏至、钦天监奏闻午正三刻。朕细测日影、是午初三刻九分。此时稍有舛错、恐数十年后、所差愈多。犹之钱粮、微尘杪忽、虽属无几、而总计之、便积少成多。此事实有证验、非比书生作文、可以虚词塞责也。


而且,他要求天文历法一定要力求精确,因为误差会积少成多。所以计算和观测不能像书生作文一样,不能有虚词,不能有夸张和渲染,一定要丁是丁、卯是卯


他巡视各地的时候,也会仔细观察各地的雨泽,他说,江南浙江风土、阴晴、燥湿及种植所宜,与西北迥异,朕屡经巡省,察之甚悉。江浙的风俗、气候以及适宜气候的作物都与西北完全不同,对于这一点,我心知肚明,了如指掌。


他对各地气候的了解,有些是生活在北京的体验,有些是巡视各地的见闻,有些则是从各地奏折当中寻找规律。毕竟是皇帝,可以从无数的奏折当中提取出海量的气候线索。


康熙五十一年:至如南方四月收麦。北方五月收麦。福建、广东、十一月种麦、二月收获。五月种稻、十月收获。四季皆农时也。


比如说农时,南方是农历四月收麦子,北方是五月收麦子。而广东、福建,一年四季都是农时:11月种麦子,2月收麦子;5月种稻子,10月收稻子。


哈密地方,终岁不雨。间有微雨,沾土即止,亦无雾露。惟冬月有雪。而每年庄田麦熟,无旱干之虑。以引雪山之水,大者为渠,小者为沟,足资灌溉。非如内地必仰籍雨泽也。


那么西北的气候是什么样的呢?


他眼中的哈密,是没有雾气,没有露水,即使下雨,也只是沾土即止的微雨。所以不能依靠本地的雨水,而是仰赖雪山融水来耕作灌溉。


又过哈密六百里、有吐鲁番地方。去雪山百馀里。其人昼伏。至夜始出耕种。其地甚热而多石。若日出时耕种、辄热死。


他眼中的吐鲁番又是什么样的呢?一个字儿,热!热到人们耕作也只能晚上出来耕作。


因为疆域辽阔,各地的气候差异实在是太大了,往往超出人们的直觉和经验。


阴晴雨雪、地方时候、各有不同。如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等处、从未以旱涝报荒。朕御极以来、每年北地之雪、不过三四寸许。从未见有盈尺者。昔年南巡、在浙江曾见有尺许之雪。此外从未之有也。


他说,像云南、贵州、四川、广西这些地方,就从来上报过旱涝灾荒。平常北方上报的积雪,往往只不过三四寸,很少有一尺厚的积雪。但前些年巡视浙江的时候,就亲眼看到差不多一尺厚的积雪。


书籍所载、虽不可尽信、然亦有凿凿可凭者。书中云:北方苦寒之处冰结十丈,春夏不消。今果有其地。


平常我们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冰冻三尺的地方就很冷了,但高寒地区真的有冰冻十丈,到了夏天都不消融这样的情况。孤陋寡闻,常常限制了我们对于天气和气候的想象力。


康熙不仅亲自进行观测,而且亲自进行预测


康熙六十年(1721年)他写了这样一段话:


去冬雪大,所以今春雨泽甚少。大约冬雪多,则春雨必少。春雨少,则秋霖必多。此非有占验而得知者也。朕六十年来留心农事,较量雨旸,往往不爽。且南方有雪有益于田土,北方虽有大雪被风,于田土无益。


意思就是,如果冬天雪多,接下来的春天,雨就少。如果春雨少,那么秋雨就多。这是对天气韵律的观察与总结,冬雪、春雨、秋霖之间降水量多寡的对应关系。而且他说,这个对应关系不是抄袭的,是我60年来处处留心,自己发现的规律,准确率很高。此外,同样是降雪,南方的雪就比北方的雪更能够让农田受益。


康熙五十六年:览礼部所奏、据钦天监咨称、自本月初三日亥时微雨、至初四日寅时止。雨之大小沾足与否、并未声明。钦天监若不行文、礼部即不奏闻矣。寅时雨止、应即具奏、如何未时方奏。各处报雨、皆未有如此之糊涂者。


所以如果钦天监关于天气的奏报过于粗略,他都会严令,要求详细奏报降雨的起止时间以及雨量的大小。因为天气实况记录得不够全面、细致,就会影响到预测的准确度。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三月他写道:


自去冬无雪,及近春深,尚未得雨。地气干燥不和。又云色多细缕状。朕知之既晰,岂可不降谕旨?


什么意思呢?就是从去年冬天一直就不下雪,阳春时节也不下雨。那么会不会下雨呢?我通过观察天空的云,云几乎都是丝丝缕缕的卷云,所以感觉降雨的概率很低,冬春连旱已成定局,必须要下旨应对干旱了。


那么在一个月当中,什么时候容易下雨呢?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他写道:


下雨亦有一定之期。每月十八、二十、二十二、二十四等日,朕尝留心占验。往往有雨。


根据他的观察,每个月的18日、20日、22日、24日降水概率往往要高一些。


当然,这并没有科学道理。如果可以按照固定日期下雨下雪,那就太好了。他的思路只是希望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他认为北京什么时候降水特别没有规律呢?就是春夏之交的农历四月。


惟京师雨泽,每年之四月,或略愆期耳。


那么北京什么时候盼雨水却很难盼来雨水呢?也正是春夏之交。


康熙曾经感叹:京师初夏,每少雨泽,朕临御五十七年,约有五十年祈雨。


您看,康熙对于华北地区春夏之交的十年九旱,真是深有感触。57年当中差不多有50年需要祈祷降雨,干旱概率87.8%,确实接近90%


康熙在祈祷降雨方面,体现出的是虔诚而恭谨


天气亢旸不雨、与群工无涉。皆由朕才德凉薄、政理未当天心所致。祈雨事宜、著速议具奏。 


他说,高温干旱,与臣子无关,都是因为他才德不足,理政不当所造成的后果。所以祈祷降雨的仪式,尽量亲自主持,而不是由别人代劳。


我在文本当中贴了一些康熙祈雨的八个例子。


康熙十九年:谕礼部,农务为国家之本。粒食乃兆姓所资。必雨旸时若,而后秋成可期。自去冬以来,雨雪未降。今时已入夏,甘霖尚稽。久旱伤麦,秋种未布,农事深为可虞。且失业之民,饥馑流移,尤堪悯恻。或因政治未协,致干天和。朕用是夙夜靡宁,循省儆惕,兹当虔诚斋戒。躬诣天坛,亲行祈祷,为民请命,尔部即择吉具仪来奏。


康熙十九年:谕大学士等,向以亢旸,斋居虔祷。虽雨泽薄降,四野田畴,尚未沾足。今兹不雨,为时又久。旱魃为灾,朕甚惧焉。意者政事之失宜者多欤。不然,天心仁爱下民,何其宜雨而久不雨也?日者以政理之故,勤求言矣。而言者文繁无益。其集九卿詹事科道掌印不掌印各官,问今有何事当行,何事当革,悉意以陈、毋有所隐。


康熙二十一年:谕大学士等曰,自古圣主,每遇水旱灾祲,未有不行虔祷者。今亢旱已甚,朕欲虔诚斋戒,亲行祈祷。

遇到天气异常,一个是要亲自祈祷,自古以来的明君圣主,怎么会不亲自为民请命呢?一个是畅所欲言,大家商议国策有什么失误。


康熙二十三年:九卿议覆,左佥都御史姚缔虞疏言,凡大朝之期,皇上视朝最早。回宫进讲后,仍御门听政,恐圣躬太劳。今四海升平,政事简少。请以后大朝之期,及大雨大雪,俱停止启奏。或遇大寒大暑之日,亦当酌定,间几日一御门听政。应如所请。上谕大学士等曰,朕御极以来,孜孜图治,罔有暇逸。惟期禆益国家,乂安兆庶,用臻上理。非不自知其劳,但念庶政丛集,一日万几,若从所请,未免始勤终怠。且恐不及详察,致有疏略舛错,于政事得失,所关非细。自后大朝之期,一切章奏交送内阁。其祁寒盛暑之时。各部院果无应奏事宜、方许暂止启奏。朕始终不欲一念倦怠、晏安自便也。


有大臣们提议,现在天下太平,要事、急事没那么多了。如果如果下大雨、下大雪或者天气特别冷、特别热,大臣们就可以不启奏了。康熙答道,为了国家,为了百姓,我怎么能懒政呢?如果真的没有需要奏报的事情,才能暂停奏报,不能把天气当做休息的理由。


康熙二十六年:上素服乘马,躬诣天坛祈雨。自西天门步行,至坛致祭毕。仍步行出西天门,乘马回宫。是夜,雨。


康熙五十二年:效祀乃朕之事。去自朕虽抱疾,诚敬之心,有加无已。犹勉强扶持往祭。今朕躬甚康,又值六旬大庆之年,尤当亲祭。


康熙五十六年:朕自即位以来,凡大祀,皆躬亲行礼。去年大臣等,以朕年高,恐致劳瘁,请遣大臣恭代。彼时朕躬尚能亲往行礼,故不允所请。今年入夏,雨水稍不及时,虑伤稼穑,积闷之极,身体甚是不安。顷虽较前稍愈,犹觉无力,难以行礼。祀典关系重大,勉强而行,倘略有错误,反非诚敬之意。著如所奏,遣大臣恭代。  


康熙五十二年,正值他的六十大寿,他说前一年抱病还亲自主持祭典呢,今年这个大庆之年就更不能缺席了。但是到了康熙五十六年,他觉得身体实在难以支撑,担心祭典过程当中出现差错,反倒对神灵失敬,才由大臣代劳。

康熙五十九年:去年秋,雨水沾足。冬间大雪。今春田皆种麦。朕出巡时,见麦苗颇佳。但尚需时雨。尔等传谕礼部、虔祈雨泽。


昨据报京师雨已沾溉。而口外地方,雨尚未足。尔等传谕礼部、仍虔祈雨泽。


康熙五十九年的春天,他觉得雨水并未丰沛,所以要求礼部祈雨。过了两个月,北京的雨水充沛了,但发现口外地区依然干旱,所以要求礼部继续祈雨,不能只顾着北京。


应该说,清代初期的气候是非常寒冷的


顺治十年(1653)冬,康熙《清河县志》记载,大雨雪四十余日,烈风冱(hù,冻)寒,冰雪塞路,断绝行人,野鸟僵死。这是江苏淮阴的情况。


康熙《汉阳府志》记载,“是岁大寒,渚(zhǔ,水中的小块陆地)、湖上皆走马,南方所未见也。这是武汉周边的情况。


康熙《长沙府志》记载,冬大雪,河坚冰,舟楫不行,树皆冻死。这是长沙周边的情况。


顺治十年(1653年),出现过冬季连续四十多天大雪纷飞的状况。康熙九年(1670年)的冬天,华北、华东、华中等地连降大雪4060天不等,淮河坚冻两个月。鸟兽都往人们家里闯,为了御寒和觅食。


康熙帝在位的61年当中,前40年大冷,后20年才逐渐回暖。而康熙也充分意识到了这一转变。


康熙帝从新麦初登的日期感受到了气候的变迁: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四月,康熙帝写道:


天时地气,亦有转移。朕记康熙十年(1671年)以前,四月初八日已有新麦。前幸江南时,三月十八日亦有新麦而食。今四月中旬,麦尚未收。


又黑龙江地方,从前冰冻有厚至八尺者,今却和暖,不似从前。又闻福建地方,向来无雪。自本朝大兵到彼,然后有雪。


福建以前向来没有雪,但清朝初年福建却有了雪。从前黑龙江隆冬时节,是冰冻八尺。到了康熙后期,黑龙江才变得和暖了。所以他说天时地气、亦有转移。作为天时地气的规律,气候也会变化。


好,今天这一讲说的是清代康熙帝是一位气象爱好者,也是一位虔诚的祈雨者。除了观测和预测天气气候方面的浓厚兴趣之外,对于气候变化也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


其实除了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也就是康熙后期,曾经短暂回暖之外,清代气候整体上是比较寒冷的。而晚年的康熙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气候变暖的契机,在粮食增产方面大做文章。


下一讲,就跟大家聊一聊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康熙以及后来的林则徐种水稻的故事。


欢迎您继续收听《宋英杰讲二十四节气》。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张百万168

    康熙皇帝的精力好充沛呀!

  • 多梓妈咪

    涨知识了,感谢老师!

  • 张麦m

    打卡

  • 清风初犊

    隔里不同风 震惊百里 霹雳则不过七八里也

  • 张百万168

    若是不当皇帝,康熙一定是气象专家

  • 和合龙玺

    喜欢😊

  • 陀子妈

    康熙以农事观察气候,我们有什么用呢?可运用在哪里呢?很模糊。

  • Zliu

    漲知识

  • NANAT

    好听

  • 厚德载物50510

您访问的内容已下架,将为您查找相关内容
5秒后将为您自动跳转
立即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