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翻箱找衣裤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您好!欢迎您收听《宋英杰讲二十四节气》。
今天这一讲,咱们说一说寒露。
为什么会有露水呢?
因为随着气温的降低,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下降,水汽饱和了之后,多余的水汽就由气态不得不凝结为液态,于是就有了露水。
立秋节气的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所谓白露降,还不是真正的露水,而是清晨的薄雾蒙蒙,是空气饱和之后漂浮在空中的细微的水滴,算是露水的前兆吧。
二十四节气当中,有两个节气是描述露水的,一个是白露,一个是寒露。那它们俩的差别在哪儿呢?
古人说寒露是“露气寒冷”,那怎么量化地说明“露气寒冷”呢?
我在文本当中贴了一张图,算是一个示意。
在24节气起源地区,白露时节,白天是夏热,早晚是秋凉。而寒露时节,白天的最高气温开始降到22℃以下,就是白天也没有夏天的感觉了。早晚的最低气温开始降到10℃以下,也就是早晚已经有了冬天的感觉了。换句话说,寒露时,是白天秋凉,早晚冬寒。所以就体感而言,寒露与白露虽然只相差一个月,但感觉却相差了一个季节。
节气谚语说:“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我觉得寒露要是真听到这句话,肯定不服气,说:别逗了,要是不算冷,人家为啥叫寒露呢?
说“寒露不算冷”,那是跟霜降比;说“霜降变了天”,那寒露就更不服气了。
为什么呢?
因为所谓“霜降变了天”,体现的只是累积效应,它是冻坏骆驼的最后一团寒气而已。由凉到寒的这份基业,那是人家寒露给你打下来的,帮你攒下来的。
先说气温。秋季节气之中,“变天”节奏最快的,其实是寒露。为什么这么说呢?咱们就从两个方面来考核:从全国来看,
第一,二十四节气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谁呢?寒露和霜降。
第二,二十四节气之中,气温下降最快的,谁呢?寒露和立冬。
所以,关于“变天”的这两项指标,总分第一名,寒露。
所以这个时候的天气呀,用古人的说法,那是“早温、昼热、晚凉、夜寒,一日而四时之气备”。具备的备。就好像:一天当中,春夏秋冬。气温的走势基本上是一道菜:东北乱炖。
一天当中,气温是过山车;一个节气的半个月当中,气温是大跳水。
再看降水。所谓“霜降变了天”,也得益于寒露时节的各种铺垫。以全国平均降水量来衡量,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降水减少速率最快的时节。因此,秋分之后“水始涸”之说所言不虚。如果说一年之中降水量的走势形如一座山峰,那么寒露时节便是最陡峭的一段下坡路。
如果我们把气温和降水当作两项经营性收入的话,那么寒露时节是市场最萧条,“企业”效益滑坡最严重的时期。两项业务,往往堤内损失堤外补。但寒露时节,是堤内损失堤外也损失,“企业”的两项主营业务,均遭遇断崖式的下跌。
天地由慈到严,就是由慈祥到严酷。态度变了,而这个态度决定一切。
所以呢,“转眼到寒露,翻箱找衣裤”。这个时节,网上最流行的,就是那首《秋裤赋》:
我要穿秋裤,冻得扛不住;一场秋雨来,十三四五度。
我要穿秋裤,谁也档不住;翻箱倒柜找,藏在最深处。
说穿我就穿,谁敢说个不;未来几天里,还要降几度。若不穿秋裤,后果请自负。
我觉得《秋裤赋》是一种非常好的表达和传播方式。
从前立春的时候劝耕,用鞭春牛的方式,用走街串户的方式,希望人们抓紧时间准备春耕。是以面对面的行为艺术的方式劝耕。
进入网络时代,人们可以借助网络打油诗的方式劝“穿”。所以在我看来,它不止是普通的打油诗,而是网络时代一种新的节气民俗。
其实从前也有很多劝“穿”的谚语,比如“白露身不露,赤膊是猪猡(luó)”,是说到了白露节气如果还穿着短袖,那简直就是猪。类似的句式还有“清明不插柳,死后变黄狗”,是说清明的时候如果不戴柳条编成的帽子,来世就会变成狗。这些谚语,几乎是用骂人或者吓唬人的方式,力图起到规劝的目的。虽然理不糙,但话太糙了。
深秋时节,比较简洁的劝“穿”谚语,一个是:吃了寒露饭,不见单衣汉。一个是:吃了重阳糕,单衫打成包。
因为寒露和重阳日期比较接近,所以人们往往用它们俩作为多穿衣服的时间基准。
白露节气就不能再穿短衣短裤了,寒露节气就不能再穿单衣单裤了。这与《秋裤赋》的思路是一致的。
有一句谚语,说的是白露和寒露节气的衣着,叫做:“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白露身不露”好理解,就是到了白露节气就得穿上长衣长裤了,不能再短打扮了。
但如何解释“寒露脚不露”呢?
如果是说寒露节气就不能穿露脚的凉鞋或者拖鞋了,总觉得有些问题。
这也就意味着从白露到寒露的一个月当中,身子包裹得很严实,但脚还可以露着,还可以赤脚,脚居然是最后不露的。但是人们说“寒从脚起”,说“养生先养脚”,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少,脚部的脂肪层又薄,保温性能差,最容易受凉。
难道不应该是首先让脚不裸露吗?春捂秋冻,也不能单单让脚冻着啊!
我觉得“白露身不露”,已经包括了脚,脚是“身”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谓“寒露脚不露”,不是指鞋子,应该是指被子,是专门强调晚上盖被子的时候尤其不能露着脚。
有人说:不是要春捂秋冻吗?
春天来时,适当地捂一捂,使机体渐渐地适应回暖;秋天来时,适当地冻一冻,提高机体的抗寒能力。着装与时令有适当的滞后。
但所谓“捂”和“冻”,都应有一个前提:
春天的捂,以不出汗为前提;
秋天的冻,以不着凉为前提。
当然,这很难以精准量化的方式来判定,即使相近的气温,有风无风,是干是湿,是晴是雨,体感的差异都很大。
“(农历)二八月,乱穿衣”,所谓“乱”,一方面是指人们需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另一方面也说明不同的人穿着差异很大。二八月,乱穿衣。但没说(农历)九月还乱穿衣的。
还有一个谚语,叫做“急脱急着,胜如服药”。就是告诉人们,热了及时脱衣,冷了及时加衣。
这两个谚语看似相悖,实则相合。就像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还要重视敌人一样。
“春捂秋冻”,说的是应对气候的战略;
“急脱急着”,说的是应对天气的战术。
比如春季,大的原则是适当地捂。但春季的昼夜温差往往是一年之中最大的,一天当中,或许就包含了两个季节。一季当中,甚至可能急冷急暖,所谓“春如四季”。所以在一天之内、一季之中还需要机动地进行增减。
英语中,有一个着装原则的说法,叫做:Dress in layers(多层着装),即所谓洋葱着装法。热了脱一两层,冷了加一两层,随时调整。不能只有两层,捂上便是隆冬衣着,脱了便是盛夏装束。中间要有过渡,为机体提供缓冲。
“晴冽则减,阴晦则增”。而且不同的人群,也需要有不同的原则。
别说人了,同样是向日葵,御寒能力还不一样呢。
左侧是骄傲的向日葵,右侧是谦虚的向日葵。(处暑时节,北京郊外。)
老乡告诉我,以前的向日葵一般是谷雨时种,寒露时收。现在种的是油葵,油葵怕冷,芒种时种,也差不多寒露时收。以前是弄葵花籽,现在是打葵花油。
我问:这一块地的油葵能榨多少油呢?
老乡说:根本不指望它打油。
我又问:那为什么要种油葵呢?
老乡答:因为漂亮啊,游客喜欢啊!
观光农业,使很多作物也开始拚“颜值”了,正如网友所言:这果然是一个看脸的世界。
老乡说:地里的菜也差不多,漂亮的都太娇贵。俺们最喜欢圆白菜,扛冻!
俗话说:寒露百花凋,霜降百草枯。当然也有不怕冷的,人家枇杷还冬天开花呢。但这个啊,别攀比,人家是奇葩。
所以有人把枇杷树和柿子树种到一块儿,枇杷树开花,柿子树结果;柿子树开花,枇杷树结果。什么季节都可以卖萌。
清代-陶渊明诗意图册(采菊)
寒露百花凋。但菊花恰恰是寒露时盛开,古老的节气物语说“寒露三候菊有黄华”。
唐代黄巢的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满城尽带黄金甲”,写的就是寒露时节的菊花之盛。
所以,花不能跟花攀比,果不能跟果攀比,人也不能跟人攀比。每个人体质不同,耐寒能力各异。寒露时节,避免受寒,以自己的体感为准。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2016年在新疆一号冰川考察,海拔3700多米,还零星地飘着雪。我裹着羽绒服。但接待我们的哈萨克族小伙子哈纳提却穿着T恤衫、短裤,浑身冒着热气。当时我心里想的就是:不敢攀比。
一位朋友曾经写道:看到年青人,半冷的天儿,上面露着肩膀,下面露着肚脐;大冷的天儿,上面露着脖子,下面露着脚脖子,大衣不系扣子不系拉链,就觉得自己老了。而且特别担心他们会因为受寒而变老。
寒露时节,天气凉了。要风度,更要温度。
好,今天这一讲就讲到这儿。这一讲说的是寒露节气的气候特点以及寒露时节的衣着理念。
欢迎您继续收听《宋英杰讲二十四节气》。
寒露到,翻箱倒柜了!😜😜😜
气象专家宋英杰老师儒雅博学,大气多才,很值得听哦!
W1I08PSJXYG 回复 @苍洱信步: ☺
看来宋老师还懂中医呀,真是博学多识,佩服佩服。
有趣、有料、有用!好听、好玩、好棒!
翻箱找衣裤,真的是太贴合这个寒露节气了。坐标河南信阳,国庆假期的头两天还是35度的高温,第三天刮风下雨,气温骤降到15度,直接把我有点发霉还没来得及晒的秋裤找出来穿了
多层着装,急脱急着,胜如服药。 宋老师
我要穿秋裤,冻得扛不住。 一场秋雨来,十三四五度。 我要穿秋裤,谁也挡不住。 翻箱倒柜找,藏在最深处。 说穿我就穿,谁敢说个不。 未来几天内,还要降几度。
张百万168 回复 @梦想绽放_dc: 真是个好学生哈哈
睛冽则减,阴晦则增
所谓春捂秋冻,都应该有个前提。春天的捂,以不出汗为前提。秋天的冻,以不着凉为前提。妙哉妙哉!
喜欢有文稿的直播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