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 寒露:愿者上钩

67 寒露:****

00:00
13:07

寒露:愿者上钩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您好!欢迎您收听《宋英杰讲二十四节气》。


今天这一讲,跟大家聊聊钓鱼。为什么呢?因为钓鱼也和节气有关,和天气有关。钓鱼,也是“靠天吃饭”。


钓鱼,首先要了解鱼的喜好


一般来说,鱼有三大喜好:第一是趋温,就是喜欢温暖,但最好是不冷不热.第二是趋氧,水中的溶氧量高,鱼儿才会欢蹦乱跳,才有活力,有胃口。第三是趋食,是选择食物丰富的地方。


所以不同的季节,钓鱼就会选择不同的天气,选择不同的时段、不同的水域。


“春钓雨雾夏钓早,秋钓黄昏冬钓草”,这是具体的技巧。


而更为通行的原则,是:春钓滩,夏钓潭(渊),秋钓阴,冬钓阳(暖)。


怎么理解呢?


冬钓阳,最好理解,是说冬天要在晴暖的阳光下钓鱼。但冬季日照时间短,鱼类机体的代谢水平低,不需要拼命地到处觅食。即使觅食,也只是在草丛中随便吃几口,“人穿袄,鱼穿草,冬日草窝钓鱼好”。冬季自然不是最理想的垂钓季节。


先说春天。春钓滩,浅滩,就是春天在浅水区钓鱼。


鱼的三大喜好,春天体现最明显的就是既趋温又趋食,因为毕竟冻了一冬了,也饿了一冬了。


春天阳光明媚的时候,浅滩的水温相对高一些,而且食物来源也更充足,所以鱼就更愿意到浅滩游玩或者觅食。


但并不能一概而论。比如初春时节刚刚回暖,水温还不够高的时候,或者寒潮来袭,气温骤降的时候,鱼类还是更喜欢藏在深水区。


春天的时候,是“给点儿阳光就灿烂”,浅滩的水温上升得比较快,所以鱼会纷纷游到浅滩。而且浅滩靠近岸边,水草啊、微生物啊也会更多一些。这体现了鱼的趋温性和趋食性,所以春钓浅滩还是有道理的。


但春天的昼夜温差非常大,鱼早晚还是在相对温暖也相对安静的深水区。中午下午如果晴天,才会游到被阳光晒暖的浅水区。所以严格地说,不是春钓浅滩,是春钓阳光晒暖的浅滩。而在整个春季,还是和暖的阳春时节更好,所以“清明到谷雨,越钓越欢喜”。


谚语说“春季多南风,背阴朝阳晒睡翁”。所以钓鱼,要尽量选择水面的北岸或者东岸向阳的方位。


再说夏钓潭。春钓浅滩,夏钓深渊。春天在浅水区,夏天恰好相反,要在深水区。


鱼类趋温、趋食、趋氧,夏天是既不缺少温暖,也不缺少食物,但是经常缺氧。


而且鱼类是趋温,不是趋热,春天它喜欢暖洋洋的日光,但夏天它躲避毒辣辣的日光。盛夏时节,水面更是被烈日蒸得热烘烘的,所以鱼儿没办法,只好躲在相对清凉的深水区乘凉。深潭是鱼儿的避暑胜地。


如果既想避暑还想饱餐,怎么办呢?就在浅水区的草丛之中、叶子之下,既享受美食,也享受阴凉。


所以春天是在温暖的浅水区钓鱼,夏天是在清凉的深水区钓鱼,尤其是在岸下背阴、草下阴凉的防晒区。所以谚语说“七分钓位,三分钓技”。


夏天钓鱼,还有一句谚语,叫做:“钓翁不钓东南风”。因为东南风,携带充沛的水汽,而且气压降低,水中溶氧量下降,感觉有点缺氧的鱼儿不愿意活动,也不愿意进食。所以很难上钩。有的时候水中的溶氧量太低了,鱼觉得太憋闷,就跃出水面透透气。天气谚语说“鱼拜佛,天下雨”。人们把鱼跳出水面,弄出皱面的波纹,称为鱼拜佛。那是气压降低、雷雨将至的征兆。看着鱼很欢快,但人家是忙着吸氧,没有心思觅食。


所以谚语说“宁钓日落后,不钓雷雨前”。日落之后,水温下降了,也不需要防晒了,也不需要出来吸氧了,这个时候鱼儿才开始神清气爽地争相觅食,钓鱼者才会有收获。所以夏季钓鱼,需要避开阳光暴晒的时段,正所谓“早钓鱼,晚钓虾,中午钓个癞蛤蟆”。


再说秋天钓鱼,秋钓阴。


实际上,秋天虽然短暂,但钓鱼的理念又可以细分为三个阶段。


所谓秋钓阴,只是特指初秋时节。


树荫下,水草旁。隐蔽、阴凉,食物丰富。


秋钓阴的阴,第一是指阴坡。阴坡比阳坡降温快,率先出现适宜鱼类的温度。在高温水层中闷了一个夏天,难得清凉,于是鱼类开始畅游。这个时节它们喜欢栖息的地方,是阴凉之处。第二是指阴天。秋季常常天高云淡,气温适宜了,但日照还是过强。鱼儿还在注意防晒,所以躲在树荫,躲在楼房的倒影之下。这个时候有云层的遮蔽,那就更好了,就可以在水里自由自在了。


秋季垂钓的第二个阶段是仲秋时节。这个时候气温适宜,防暑的问题解决了;阳光辐射强度降低,防晒的问题也基本解决了。鱼儿没有什么可烦躁的了,可以百无禁忌地游动,心情舒畅地觅食了。于是钓鱼的禁忌就少了,几乎全天可以垂钓。


然后从寒露节气开始,秋季的垂钓进入第三阶段。谚语说“春钓浅滩,秋钓近边”。


为什么寒露节气开始的深秋时节要在近岸的浅水区垂钓呢?


因为初秋的时候还像是夏天,鱼儿还要防暑防晒,但到了深秋,阳光辐射强度降低了,天气凉了,水也变凉了,鱼儿巴不得晒晒太阳,享受浅水区的温暖。所以寒露之后,开始钓浅水区。河流的转弯处、溪流的岩石旁、湖塘的水草边,气温较高的背风、向阳之处,都是钓鱼的“风水宝地”。这里是天气所营造的舒适环境。


深秋时节在浅水区垂钓的第二个原因,是理想的食物环境。


寒露节气开始,气温加速下降,日照强度减弱,日照时数缩短。阳光晒不透的深水区,食物匮乏。而向阳的浅水区浮游生物比较丰富,所以鱼儿纷纷游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觅食。这里体感更舒适,食物也更丰足。


而且深秋时节风力增强,会不断地把周围的树叶、杂草,甚至是树上的果实种子吹到水面上,秋风一吹,波浪一推,就会很自然地堆积到岸边。水至清则无鱼,不清澈的岸边,恰恰是鱼儿自助式的就餐区,而且食物荤素搭配。


一方面是食物丰富,另一方面是鱼儿的就餐欲望强烈。


鱼类在深秋时节要为越冬储存脂肪做最后的准备,所以胃口最好,食欲大开,而且就餐环境特别舒适。所以深秋时节,向阳的岸边就成了鱼儿的聚集地和垂钓者的聚集地。即使天气稍微差一些,比如秋雨连绵,垂钓者也会收获颇丰,因为这是一年当中食物最丰富,鱼儿觅食意愿最高涨的时候。而且“朔风起,秋鱼肥”,捕到的鱼也更肥美。如果是秋雾蒙蒙,风起雾散之时,也是理想的垂钓时段。


可见,秋天钓鱼最复杂,一个季节各个时段的钓法都完全不同。但秋天却也是最好的垂钓季节。对于垂钓者而言,秋高气爽,体感舒适。对于鱼类来说,环境优美,食物丰富,食欲旺盛。


所以,一个比较专业的垂钓者,也是一个细腻的观察者和研究者,甚至是半个气象专家。


对于鱼类的习性,趋温、趋氧、趋食,冬春季节侧重的是趋温,所以是在天气回暖、阳光明媚的时段垂钓。夏季侧重的是趋氧,所以需要避开天气湿热、气压偏低的时段。秋季鱼类因为要准备过冬,所以侧重的是趋食。


但秋季垂钓,初秋时节鱼类还在防暑防晒,所以所谓“秋钓阴”,与夏季垂钓有一定的相似性。而深秋时节鱼类既趋温又趋食,食物种类最齐全、营养最丰富、觅食的欲望最强烈,所以也就成为垂钓的最佳时节。在很多人的眼中,标志性的节气,便是寒露。


即使到秋冬交替的时节,人们说秋钓霜降后,冬钓下雪前。这个时候,鱼儿为了越冬,依然在忙着要吃饱、吃好。


柳宗元的诗“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描绘了一个苍凉清冷的境界。如果我们只从钓鱼的天气环境来评述,在冬雪降临的过程中,水汽凝结、潜热释放,气温并没有显著降低,鱼在水下依然保持着旺盛的活力和食欲,所以孤独的老翁依然能有可观的斩获。当然,醉翁之意不在酒,或许钓翁之意不在鱼。


好,今天这一讲就讲到这儿。这一讲说的是从气象的视角看钓鱼的技巧,尤其是寒露节气开始的深秋为什么是垂钓的黄金时段。在生活当中,垂钓是很多朋友的一项爱好。人们常常是因为一项爱好,而对节气和天气,有了与众不同的体验和感触。


欢迎您继续收听《宋英杰讲二十四节气》。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您好!欢迎您收听《宋英杰讲二十四节气》。


今天这一讲,跟大家聊聊钓鱼。为什么呢?因为钓鱼也和节气有关,和天气有关。钓鱼,也是“靠天吃饭”。


钓鱼,首先要了解鱼的喜好。


一般来说,鱼有三大喜好:第一是趋温,就是喜欢温暖,但最好是不冷不热。第二是趋氧,水中的溶氧量高,鱼儿才会欢蹦乱跳,才有活力,有胃口。第三是趋食,是选择食物丰富的地方。


所以不同的季节,钓鱼就会选择不同的天气,选择不同的时段、不同的水域。


“春钓雨雾夏钓早,秋钓黄昏冬钓草”,这是具体的技巧。


而更为通行的原则,是:春钓滩,夏钓潭(渊),秋钓阴,冬钓阳(暖)。


怎么理解呢?


冬钓阳,最好理解,是说冬天要在晴暖的阳光下钓鱼。但冬季日照时间短,鱼类机体的代谢水平低,不需要拼命地到处觅食。即使觅食,也只是在草丛中随便吃几口,“人穿袄,鱼穿草,冬日草窝钓鱼好”。冬季自然不是最理想的垂钓季节。


先说春天。春钓滩,浅滩,就是春天在浅水区钓鱼。


鱼的三大喜好,春天体现最明显的就是既趋温又趋食,因为毕竟冻了一冬了,也饿了一冬了。


春天阳光明媚的时候,浅滩的水温相对高一些,而且食物来源也更充足,所以鱼就更愿意到浅滩游玩或者觅食。


但并不能一概而论。比如初春时节刚刚回暖,水温还不够高的时候,或者寒潮来袭,气温骤降的时候,鱼类还是更喜欢藏在深水区。


春天的时候,是“给点儿阳光就灿烂”,浅滩的水温上升得比较快,所以鱼会纷纷游到浅滩。而且浅滩靠近岸边,水草啊、微生物啊也会更多一些。这体现了鱼的趋温性和趋食性,所以春钓浅滩还是有道理的。


但春天的昼夜温差非常大,鱼早晚还是在相对温暖也相对安静的深水区。中午下午如果晴天,才会游到被阳光晒暖的浅水区。所以严格地说,不是春钓浅滩,是春钓阳光晒暖的浅滩。而在整个春季,还是和暖的阳春时节更好,所以“清明到谷雨,越钓越欢喜”。


谚语说“春季多南风,背阴朝阳晒睡翁”。所以钓鱼,要尽量选择水面的北岸或者东岸向阳的方位。


再说夏钓潭。春钓浅滩,夏钓深渊。春天在浅水区,夏天恰好相反,要在深水区。


鱼类趋温、趋食、趋氧,夏天是既不缺少温暖,也不缺少食物,但是经常缺氧。


而且鱼类是趋温,不是趋热,春天它喜欢暖洋洋的日光,但夏天它躲避毒辣辣的日光。盛夏时节,水面更是被烈日蒸得热烘烘的,所以鱼儿没办法,只好躲在相对清凉的深水区乘凉。深潭是鱼儿的避暑胜地。


如果既想避暑还想饱餐,怎么办呢?就在浅水区的草丛之中、叶子之下,既享受美食,也享受阴凉。


所以春天是在温暖的浅水区钓鱼,夏天是在清凉的深水区钓鱼,尤其是在岸下背阴、草下阴凉的防晒区。所以谚语说“七分钓位,三分钓技”。


夏天钓鱼,还有一句谚语,叫做:“钓翁不钓东南风”。因为东南风,携带充沛的水汽,而且气压降低,水中溶氧量下降,感觉有点缺氧的鱼儿不愿意活动,也不愿意进食。所以很难上钩。有的时候水中的溶氧量太低了,鱼觉得太憋闷,就跃出水面透透气。天气谚语说“鱼拜佛,天下雨”。人们把鱼跳出水面,弄出皱面的波纹,称为鱼拜佛。那是气压降低、雷雨将至的征兆。看着鱼很欢快,但人家是忙着吸氧,没有心思觅食。


所以谚语说“宁钓日落后,不钓雷雨前”。日落之后,水温下降了,也不需要防晒了,也不需要出来吸氧了,这个时候鱼儿才开始神清气爽地争相觅食,钓鱼者才会有收获。所以夏季钓鱼,需要避开阳光暴晒的时段,正所谓“早钓鱼,晚钓虾,中午钓个癞蛤蟆”。


再说秋天钓鱼,秋钓阴。


实际上,秋天虽然短暂,但钓鱼的理念又可以细分为三个阶段。


所谓秋钓阴,只是特指初秋时节。


树荫下,水草旁。隐蔽、阴凉,食物丰富。


秋钓阴的阴,第一是指阴坡。阴坡比阳坡降温快,率先出现适宜鱼类的温度。在高温水层中闷了一个夏天,难得清凉,于是鱼类开始畅游。这个时节它们喜欢栖息的地方,是阴凉之处。第二是指阴天。秋季常常天高云淡,气温适宜了,但日照还是过强。鱼儿还在注意防晒,所以躲在树荫,躲在楼房的倒影之下。这个时候有云层的遮蔽,那就更好了,就可以在水里自由自在了。


秋季垂钓的第二个阶段是仲秋时节。这个时候气温适宜,防暑的问题解决了;阳光辐射强度降低,防晒的问题也基本解决了。鱼儿没有什么可烦躁的了,可以百无禁忌地游动,心情舒畅地觅食了。于是钓鱼的禁忌就少了,几乎全天可以垂钓。


然后从寒露节气开始,秋季的垂钓进入第三阶段。谚语说“春钓浅滩,秋钓近边”。


为什么寒露节气开始的深秋时节要在近岸的浅水区垂钓呢?


因为初秋的时候还像是夏天,鱼儿还要防暑防晒,但到了深秋,阳光辐射强度降低了,天气凉了,水也变凉了,鱼儿巴不得晒晒太阳,享受浅水区的温暖。所以寒露之后,开始钓浅水区。河流的转弯处、溪流的岩石旁、湖塘的水草边,气温较高的背风、向阳之处,都是钓鱼的“风水宝地”。这里是天气所营造的舒适环境。


深秋时节在浅水区垂钓的第二个原因,是理想的食物环境。


寒露节气开始,气温加速下降,日照强度减弱,日照时数缩短。阳光晒不透的深水区,食物匮乏。而向阳的浅水区浮游生物比较丰富,所以鱼儿纷纷游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觅食。这里体感更舒适,食物也更丰足。




而且深秋时节风力增强,会不断地把周围的树叶、杂草,甚至是树上的果实种子吹到水面上,秋风一吹,波浪一推,就会很自然地堆积到岸边。水至清则无鱼,不清澈的岸边,恰恰是鱼儿自助式的就餐区,而且食物荤素搭配。


一方面是食物丰富,另一方面是鱼儿的就餐欲望强烈。


鱼类在深秋时节要为越冬储存脂肪做最后的准备,所以胃口最好,食欲大开,而且就餐环境特别舒适。所以深秋时节,向阳的岸边就成了鱼儿的聚集地和垂钓者的聚集地。即使天气稍微差一些,比如秋雨连绵,垂钓者也会收获颇丰,因为这是一年当中食物最丰富,鱼儿觅食意愿最高涨的时候。而且“朔风起,秋鱼肥”,捕到的鱼也更肥美。如果是秋雾蒙蒙,风起雾散之时,也是理想的垂钓时段。


可见,秋天钓鱼最复杂,一个季节各个时段的钓法都完全不同。但秋天却也是最好的垂钓季节。对于垂钓者而言,秋高气爽,体感舒适。对于鱼类来说,环境优美,食物丰富,食欲旺盛。


所以,一个比较专业的垂钓者,也是一个细腻的观察者和研究者,甚至是半个气象专家。


对于鱼类的习性,趋温、趋氧、趋食,冬春季节侧重的是趋温,所以是在天气回暖、阳光明媚的时段垂钓。夏季侧重的是趋氧,所以需要避开天气湿热、气压偏低的时段。秋季鱼类因为要准备过冬,所以侧重的是趋食。


但秋季垂钓,初秋时节鱼类还在防暑防晒,所以所谓“秋钓阴”,与夏季垂钓有一定的相似性。而深秋时节鱼类既趋温又趋食,食物种类最齐全、营养最丰富、觅食的欲望最强烈,所以也就成为垂钓的最佳时节。在很多人的眼中,标志性的节气,便是寒露。


即使到秋冬交替的时节,人们说秋钓霜降后,冬钓下雪前。这个时候,鱼儿为了越冬,依然在忙着要吃饱、吃好。


柳宗元的诗“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描绘了一个苍凉清冷的境界。如果我们只从钓鱼的天气环境来评述,在冬雪降临的过程中,水汽凝结、潜热释放,气温并没有显著降低,鱼在水下依然保持着旺盛的活力和食欲,所以孤独的老翁依然能有可观的斩获。当然,醉翁之意不在酒,或许钓翁之意不在鱼。


好,今天这一讲就讲到这儿。这一讲说的是从气象的视角看钓鱼的技巧,尤其是寒露节气开始的深秋为什么是垂钓的黄金时段。在生活当中,垂钓是很多朋友的一项爱好。人们常常是因为一项爱好,而对节气和天气,有了与众不同的体验和感触。


欢迎您继续收听《宋英杰讲二十四节气》。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信阳张百万

    我现在做快递员,平时都是半天班。我有两个同事下午总是去钓鱼。但是我现在想的都是挣钱还债,没有钓鱼的闲心啊!

  • 信阳张百万

    好有趣呀!原来钓鱼还有这么多讲究。

  • 清风初犊

    七分钓位,三分钓技-冬钓阳,春钓滩(冬春侧重趋温),夏钓潭(夏季侧重趋氧),秋钓阴(初秋钓阴,仲秋百无禁忌,深秋钓近边)涨知识了

  • 信阳张百万

    对钓鱼这么演研究,看来宋老师是个钓鱼爱好者。

  • 主播漫漫芯荏

    这个声音一听会停不下来

  • 信阳张百万

    我怎么总觉得钓鱼是老年人的爱好呢?如果是中年人,那就是知足常乐和不求上进者的爱好。

  • 晨枫366

    包罗万象的解说,打算买一本放手边了

  • 仰朢星空_

    魚好可憐(´;︵;`)讓人釣殺

  • 风凡_ss

    老师讲的真好,生动有趣

  • 心的湖_q2

    宋老师一定是钓鱼爱好者

您访问的内容已下架,将为您查找相关内容
5秒后将为您自动跳转
立即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