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6. 人生就是一次“被抛”的过程——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上篇

096. 人生就是一次“被抛”的过程——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上篇

00:00
17:50

喜马拉雅的各位听友,大家好,我是周濂,欢迎你来上我的哲学课。


在本次课程的前两讲里,我就说过,哲学始于惊奇,有惊奇就意味着有不解,有不解就要求理解。哲学所惊奇的不是一些具体的问题,比如股市为什么又跌了,人民币离岸的价格又升了,哲学所惊奇的问题要更加抽象或者说更加根本,比如外部世界是否存在?他人是否具有心灵?语词的意义问题,对与错的标准,死亡问题,以及生活的意义等等,等等。但是在所有的哲学惊奇中,有一类惊奇最特殊也最根本,那就是对“是”或者“存在”(Being)本身的惊奇。


莱布尼茨当年曾经感慨道:“为什么存在者存在而无却不存在!”维特根斯坦也有类似的惊叹:“令人惊讶的不是世界怎样存在,而是世界竟然存在。”我猜想大多数听友听完这两句话后,肯定会摸不着头脑,莱布尼茨和维特根斯坦到底在惊讶些什么呢?


莱布尼茨


对于深陷于日常琐事、一地鸡毛的人们来说,我们所关心和烦恼的都是每一个具体的存在者(beings):叛逆期的孩子、迅猛上涨的房价、深夜厨房里的那块蛋糕,这些存在者攫取住了我们全部的注意力,我们深深沉溺在铺天盖地的生活之流中,无法将自己的眼光从中超拔出来,对存在(Being)本身感到惊奇。


如果你仍旧对于存在者和存在的区分不明所以,我愿意冒险给你们举一个例子,当一件大事情降临在我们身上的时候,我们常常会产生疑惑:“为什么偏偏是我?”类似的体验相信每一个人多少都曾体会,此时,我们虽然把关注的焦点从外部事物移到了我身上,但仍然属于对存在者的惊奇,因为让我们感到不理解的是这件大事究竟为何与我相关。但是某些时候,我们会产生更进一步的困惑:“为什么有我?”或者“我为什么存在?”此时,你已经开始接近对存在本身的惊奇了。


这样的时刻可遇不可求,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只有在极其特定的机缘下,才会意识到存在的问题,用海德格尔的话说,存在的问题“是一种极度绝望的时刻赫然耸现的,在这个时刻,全部事物日益丧失了它们的重量,而所有的意义也变得蔽而不明了。”然而,这样的时刻实在是太过稀少,海德格尔因此感叹说,在多数情况下,这个问题将“只会鸣响一次,它宛如一口铜钟,其沉闷的声音警醒了我们的生活,随后便渐渐消失,杳然无迹。”


1927年,海德格尔出版《存在与时间》,这本书的核心主题就是:为世人鸣响这口沉默了太久的铜钟,重提“什么是存在”这个根本性的问题。在导论中海德格尔指出:“希腊哲学因为对存在的惊异而生,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曾为存在问题殚精竭虑。从那以后,人们却不曾再为这个问题做过专门的探讨。”在以最快速的方式简述完两千年的西方哲学史后,海德格尔认为,时至今日,不仅“存在问题尚无答案,甚至连怎么提出这个问题也还茫无头绪。”


那么应该怎么对存在发问呢?海德格尔认为,存在总是存在者的存在,所以,要寻问存在,就必须从存在者入手。但是哪一种存在者才是最好的发问者呢?海德格尔选择人作为突破口,这个道理不难理解,放眼大千世界,花草树木,昆虫鸟兽,所有这些存在者都无法像人这样去追问存在,思考存在,并且用语言去表达存在。


马丁·海德格尔


话说到这里,你也许会稍感失望,海德格尔给我们画了一张大饼,说是要追问存在这个早已被遗忘的根本问题,吊足了读者的胃口,结果兜兜转转还是落在了人这里,人的问题当然很重要,可是古往今来又有哪个哲学家不是在探讨人的问题呢?康德的三大批判不就是在追问人是什么的问题吗?那么海德格尔的独到之处又体现在哪里呢?


海德格尔的与众不同在于,他总是拒绝常见的哲学术语,使用他自己的独创概念,用一种“陌生化”的方式来发问和思考。比如说,他用德语Dasein这个词来指称人,Da就是“那里”,Dasein就是“在那里的存在者”,中文通译成“此在”,虽说在日常的德语中,“此在”也用来指称人,而且康德和黑格尔也用过这个概念,但是把它单独拎出来,并且在哲学讨论中赋予如此重要的地位,这还是有史以来头一遭。与此相关,海德格尔还创造出“在世界之中存在”、“共在”等一系列既陌生又熟悉的术语,说它们陌生是因为这就是海德格尔独创的新词,说它们熟悉是因为它们能够唤醒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经验。


对比一下海德格尔的此在和笛卡尔的我思,你就会发现,这里不仅存在着术语的差别,更重要的是发问方式和思考路径的区别。“我思”是哲学家在一个非常极端的思想实验中逼问得出的结果,它把自己封锁在我思的边界里,最终导致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二元对立。但是“此在”这个词却引导我们去思考再熟悉不过的一种日常生活经验——我们从来就是在世界之中的存在者,难道不是这样吗?举个例子,当我们在使用锤子敲打钉子的时候,从来不会把锤子作为一个客体或者对象加以研究,我们抡起锤子就好像它是我们延长的胳膊,海德格尔把这种状态称为“当下上手状态”,只有在我们使用锤子的过程中出现了某些岔子,比如锤子头发生了松动,或者使得很不趁手的时候,我们才会把注意力放在锤子上面,盯着锤子这个客体,用海德格尔的术语说,此时我们就从“当下上手状态”脱落成为“现成在手状态”。


海德格尔认为,除了遗忘存在,传统哲学的另外一个错误就在于总是以现成在手状态去研究事物,这是以一种理论化的方式在观看和沉思对象——请回想一下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集》的标题,可是现实的情况却不是这样的,我们与这个世界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在打交道,用“此在”取代主体,意味着海德格尔不是从认识论的角度去研究人,而是从存在论的角度去理解人。此在不是一个置身事外的沉思者,而是在世界之中的实践者。


理论化的思考方式主宰了西方哲学两千多年的历史。我们在以前的课上曾经提到过,“理论”一词的古希腊词根包含有观看和戏院的意思。坐在戏院里的时候,我们不是演员而是观众,同样的,做理论的人也是以置身事外的态度在观看存在,围观但不参与,看戏但不演戏。


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曾经非常形象地嘲弄过这种思维方式,“‘它就是这样的——’我一遍一遍对自己说。我觉得只要能够目不转睛地盯准这个事实,把它集中在焦点上,我就一定会抓住事情的本质。”这个场景让我想起很久以前看过的一部港片,在一辆高速行驶的货车上,司机双手离开方向盘,目不转睛地盯着它说:“向左转、向左转”,千钧一发的时刻,副驾驶一把抢过了方向盘。对了,在那部电影里,司机的人设是脑子有点毛病的人。


维特根斯坦


我们曾经反复提过“外部世界是否存在”这个经典的怀疑论命题,遗憾的是,无论笛卡尔还是康德,都没有给出令人满意的回答,海德格尔说这个疑难至今没有得到解决,简直就是哲学的丑闻。于是他一把抢过方向盘,告诉沉思者们:不要静观,而要行动,我们不是作为认识论的主体在凝视客体,而是在世界之中的此在。现在我想问你们一个问题:海德格尔解决了这个经典的怀疑论难题吗?其实没有,他只是转换了追问的方式和思考的路径,然后消解了这个问题。


当我们静观某物的时候,我们希望抓住事物的本质,但是此在不是现成物,它的存在方式与众不同,海德格尔称之为生存(existenz),海德格尔说:“它(此在)是些什么向来有待于它自己去是。”这句稍显拗口的话后来被法国哲学家萨特进一步阐发为“存在先于本质”,意思是此在不具备已经完成的本质,它通过行动去不断地创造和实现自己的本质。


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们常常会沮丧地说:“我就是这样的,啥事都做不好的。”如果萨特听到这句话,一定会告诉你:你是什么,不是什么,由你自己的选择和行动决定的,不要太早给自己下定义和做总结,因为可能性总是大于现实性。


这样的说法很容易让我们想起哈姆雷特的那句经典台词:to be or not to be, that’s the question。但是就像英国学者英武德所指出的,人并不可能拥有决定是否存在的无限能力,“他可以选择死亡,但不能选择出生,也不能选择在某一情形下出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海德格尔说,此在是“被抛”到这个世界上的。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就像一块石头被抛入河中,这个事实我们不能掌控也不能改变,但是我们虽然无法决定“存在与否”,我们却可以决定“怎样存在”,决定什么是适合做的或值得做的。


你要注意的是,对海德格尔来说,此在始终是在世界之中的存在,就像一个人不可能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此在也是这样,他沉浸在一个特定的传统中,这意味着自我创造的可能性不是无限的,而是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性。这话说的太抽象了,打个比方,请问你可以要在一个没有教堂的世界里成为牧师,在一个没有篮球的世界里成为NBA巨星吗?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事情。此在被抛入特定的生活世界里,虽然我们可以决定怎样存在,但依然受到特定的价值传统的塑造和规定。在这个意义上,海德格尔并不像萨特那样主张人有绝对的自由,也不主张人有绝对的责任,海德格尔并不是纯粹意义的存在主义者。


海德格尔有一个著名的学生名叫伽德默尔,他曾经这样总结哲学的工作方式:哲学思考必须以原始的世界经验作为基础,这种经验是透过概念以及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语言的直觉力量来获取的。20世纪初的德国人经历了大国崛起的短暂辉煌和旋即而来的迎头痛击,正失魂落魄地笼罩在“末日与灾难”的氛围之中,当他们突然听到有人以别开生面的方式开始谈论起“此在”、“在世界之中”、“被抛”,还有与此相关的“焦虑”、“烦”、“畏”、“本真的生活”、以及“向死而生”时,立刻就辨认出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直觉,产生出心心相映的感觉。



海德格尔个子不高,其貌不扬甚至有些土气,但是站在大学讲台上的他却有着无与伦比的魅力,汉娜·阿伦特把他称作思想王国的秘密国王。虽然《存在与时间》直到1927年才正式出版,但是在此之前的十年里,海德格尔已经在知识圈中间赢得了极高的口碑。他给人们带来全新的哲学体验,他用独特而新颖的术语讲述人们早有领会的日常经验,在一击而中的同时,又让人觉得还有一些更为重要的东西尚未领会,这种似有所得、若有所思的体验让人欲罢不能。


阿伦特说,海德格尔教会了他们思考,而思考就意味着挖掘,海德格尔用这套方法深入事物的根基,但不是把它们挖出来,而是仍旧留在里面,仅仅在它们周围开辟探索之路——就像海德格尔最爱的那些小径在森林里蜿蜒一样。(转引自《存在主义咖啡馆》)


在接下来的一讲中,我们将继续探讨此在在这条林中路中遭遇到的各种风景,比如“焦虑”、“烦”、“畏”、“本真的生活”、以及“向死而生”这些问题。


周老师的资源推荐 

最后我想给你们推荐几本读物,首先当然是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中译本由陈嘉映和王庆节翻译,如果你们觉得原著太厚,可以去读陈嘉映老师编著的《“存在与时间”读本》。二手文献我会推荐陈嘉映的《海德格尔哲学概论》,英国学者迈克尔·英武德的牛津通识读本《海德格尔》,以及美国学者乔治·斯坦纳的《海德格尔》,另外英国学者莎拉·贝克韦尔的《存在主义咖啡馆》也非常值得一读。


好,我们今天这一讲就说到这里,谢谢大家!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215412798

    以我很浅显的理解打个不恰当的比方,笛卡尔说思想,海德格尔说行动,那他们加一起是不是王阳明先生说的知行合一。

  • 尛ermaid

    “它(此在)是些什么向来有待于它自己去试。”

  • 想读书的牛

  • Pzpamela

    有点听不懂了

    周濂 回复 @Pzpamela: 海德格尔的路数比较奇特,慢慢体会

  • 尽简茶业李强

    当年你那本《你永远……》刚出版。我看了您介绍了陈嘉映教授,说他既能通俗又能译《存在与时间》这样的扛鼎之作。买了这书!啃半年一无所获!放弃了。今这节课,竟句句入心!想回去读。又担心耐不下性子!

    周濂 回复 @尽简茶业李强: 可以先从我推荐的二手读物入手,然后配合原著来读。

  • 13909702otl

    👏👏👏👏👏👏👏👏👏👏

  • 13909702otl

    👏👏👏👏👏👏👏👏👏👏👏

  • hpw9pld9whzdeagntd2e

    老师您好,海德格尔跟佛陀所讲的四圣谛有没有相似的点呢?四圣谛我理解了但对海德格尔的比较谜,四圣谛不是逻辑论证而是实证状态下得出的结论,虽然它不是哲学但总感觉海德格尔的哲学跟四圣谛似乎有点可以关联起来,但是说不清到底哪点有关联,

  • JohnnyS_70

    请问老师,“海德格尔认为,存在总是存在者的存在,所以,要寻问存在,就必须从存在者入手。”,这段话是否与王阳明的格物致知是否有一致之处?

    周濂 回复 @JohnnyS_70: 我觉得基本问题意识二者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