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7. 人生在世,无非一烦——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篇

097. 人生在世,无非一烦——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篇

00:00
15:48

喜马拉雅的各位听友,大家好,我是周濂,欢迎你来上我的哲学课。


很多年前,我曾经写过一篇影评,题目叫做《状态里的人》,评的是香港导演杜琪峰的《暗花》。什么是状态?状态就是你拿捏自己身体和目光的分寸与姿态。梁朝伟扮演的腐败警察,他的状态只有一个字——“烦”。澳门回归前一天,黑帮火拼,“几十年没回澳门”的幕后老大洪先生决定回归清场,梁朝伟的任务是在午夜十二点之前找出杀手。午夜十二点,这是一个死限(deadline),找到杀手就有生路。然而事实证明,找到杀手他也没有生路,因为这个腐败警察根本就是一枚弃子。印象最深的镜头是梁朝伟每抓到一个嫌犯,就拿酒瓶砸疑犯的手,一下,两下,三下,但是你在观看的时候,分明感到他砸的不是疑犯的手,而是他自己的状态和情绪。情绪并不指向特定的外在对象,而是指向作为整体的世界,并且折射回自身,最终会实质性地影响我们与世界打交道的方式。



回头看这篇影评,我发现自己不自觉地动用了很多海德格尔的元素。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对于此在的生存论分析就是从“情绪”展开的。海德格尔用两个德语词来表达“情绪”,一是Befindlichkeit,大致的意思是“怎样找到自我”,“怎样被找到”或者“近况怎么样”;另一个词是Stimmung,有给乐器“调音”或“校音”的意思。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说“调整情绪”、“调整状态”,可是“调音”的过程并不容易,情绪绵延不断,笼罩生活的整体。你可以通过严肃地反省,积极地行动,短暂地提振情绪,调整情绪,但却很难一下子就雨过天晴。


海德格尔把此在的一般存在规定为Sorge,陈嘉映老师把它译成“操心”,与此相关的活动包括“操劳”和“操持”。其实最初的译法不是这样的,“操心”原本被陈老师译成“烦”,与此相应的是“烦忙”和“烦神”。我觉得还是最初的译法更传神。当梁朝伟在澳门街头毫无头绪地寻找杀手时,当他用酒瓶一下两下三下地砸嫌犯的手的时候,他的基本情绪不是操心,而就是烦。相比之下,操心的译法太正能量了。比方说,我妈妈喜欢操心家里大大小小所有的事情,可是她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却是——“做人就是很烦啊”。我觉得我妈是天生的海德格尔主义者,她说的非常对,烦比操心更面向事实本身。


同济大学的孙周兴教授在评论这个改译的时候,说过一句非常逗的话,他说:“‘人生在世,无非一烦’。这个意思就很好。现在如果改说成‘人生在世,无非一操 (心)’,就没有什么味儿了。”要我说,岂止没什么味儿了,简直就是变了味儿了。我读大学的时候,流行一款T恤,上面写着“烦着呢,别理我”,看到这六个字你会会心地一笑,可是如果改成“操心着呢,别理我”,是不是觉得全都变了味儿了?


你要牢记于心的是,此在不是笛卡尔式的反思主体,它没有被局限于唯我论的界线之内。此在不去追问外部世界是否存在的问题,因为它已然在世界之中;此在也不去探讨他人心灵是否可知的问题,因为它在日常的烦忙和烦神中,已经消融在与他人的共在里。


元代书画大家赵孟頫想纳小妾,结发妻子管道升得知后写下一曲“我侬词”,其中几句是这样写的:“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们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捏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此在与他人的共在状态虽然没有这么腻乎,但也的确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打成一片的。


海德格尔用“常人”(das man)来指称日常生活中的此在,他说:“常人怎样享乐,我们就怎样享乐;常人对文学艺术怎样阅读怎样判断,我们就怎样阅读怎样判断;竟至常人怎样从‘大众’中抽身,我们也就怎样抽身;常人对什么东西愤怒,我们也就对什么东西愤怒。” 


不仅如此,海德格尔还用“沉沦”二字概括常人的生存状态,沉沦的基本形态包括闲谈、好奇和两可。海德格尔说,在闲谈中,“人们对所谈及的存在者不甚了了……人们的意思总是同样的,那是因为人们共同地在同样的平均状态中领会所说的事情。……关键的只是:言谈了一番。只要是说过了,只要是名言警句,现在都可以为言谈的真实性和合乎事理担保。……谁都可以振振闲谈。……对这种无差别的理解力来说,再没有任何东西是深深锁闭的。”


再来看海德格尔对好奇的描述:“好奇不是为了领会所见的东西,就是说,不是为了进入一种向着所见之事的存在,而仅止为了看。它贪新骛奇……好奇同叹为观止地考察存在者不是一回事,……好奇到处都在而无一处在。” 


常人、沉沦、闲谈,这些词一听就不是什么好词,“好奇”初听起来是个好词,我们不是经常说要保持对知识的好奇心吗?可是听完海德格尔的描述,你是不是觉得他笔下的好奇更像是猎奇和八卦?有意思的是,虽然这些词听起来都是贬义词,但是海德格尔坚持认为自己只是在做中性的描述,没有做任何的价值判断。这话不可真信。如果有人说你沉沦,然后告诉你,他只是在做客观描述不是在做道德评价,你会作何感想?是不是觉得这比直接骂人还要更加阴损。


海德格尔


启蒙运动之后,面对民主制度不可避免的到来,无论是民主的支持者(比如托克维尔和约翰·密尔)还是反对者都对“多数的暴政”和“庸众的胜利”感到忧心忡忡,海德格尔自然也不例外。他说常人把公众世界保持在“平均状态”中,“平均状态看守着可能冒出头来的异品奇才,不声不响地压住一切特立独行。一切远见卓识都在一夜之间抹平为早已众所周知,一切奋斗赢来的成就都变成唾手可得之事,一切秘密都失去了它的力量。”这样的字句,如果不是告诉你出自海德格尔之手,你一定会以为这是哪个忧伤的年轻人写下的激愤之词。


回头再看沉沦,这两个字隐含着从高处坠落的意思,很自然的我们要问,高处是何处?此在因何会沉沦?答案是此在的沉沦源于“不立足于自己本身而以众人的身份存在”(陈嘉映语),这话说的隐晦,但道理并不难以理解。只要此在混迹于常人之中,人云亦云、亦步亦趋,此在就不是本真的自己,而是非本真的自己。所以理解此在的本真性的关键点在于此在的个体性,再一次的,我们看到启蒙运动以来的那个核心主题,同时也是尼采的“超人”想要回应的那个问题:一个人应该如何成其所是。


说到这里,我要稍微做一个修正,我们不可被“沉沦”的字面意思迷惑,以为此在一开始站在高处,只是后来才不幸沉沦的。此在不是方仲永,他没有经历过从“木秀于林”到“泯然众人”的沉沦过程,作为被抛的存在者,此在从一开始就与常人一起,在“非本真的漩涡”中沉浮,常人就是我们,我们就是常人。因此,对此在而言,成为本真的自我倒是一个特异的状态,它需要极特殊的机缘。


这个机缘就是当畏(Angst)突如其来之际。畏不是怕,怕针对具体的事物,有人怕狗,有人怕猫,有人怕指甲划过墙的声音,但是畏不同,畏不针对任何具体的存在者,海德格尔说:“畏之所畏就是世界本身。”


究竟该如何理解这句话呢?当莱布尼茨惊叹“为什么存在者存在而无却不存在!”时,我认为他体会到的就是畏而不是怕。因为,在那个时刻,世间的所有存在者如潮水般退去,此在不再烦神于任何具体的事物,而是与“存在”直接照面,同时也与“无”直接照面。


这么说太玄乎,为了帮助你们理解,让我给你们举两个相对熟悉的例子。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警幻仙子为他演奏十二支曲子,听到最后是那句著名的“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繁华落尽终成空,只剩下眼前空无一物的白茫茫大地,此时凸显出来的既是“存在”也是“空无”。说它空无,是因为人世间所有烦心、烦神的存在者全都消失无踪;说它存在,是因为存在者消失之后世界仍旧存在,存在仍然突兀,所以海德格尔说:“无在畏中和存在者整体一道照面。”


那么当畏降临之时,此在又会呈现什么样的状态呢?《红楼梦》里还有一句唱词叫做“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这句话原本用来形容鲁智深。其实无论贾宝玉还是鲁智深,最后都是斩断三千烦恼丝,不再与红尘打交道。所谓“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说的不就是此在不再烦神于任何具体的存在者,从常人的沉沦状态中超拔出来之后的样子吗?海德格尔说畏使此在个别化,而个别化和独立性正是此在赢得本真的存在的根本前提。



当然,所有的例子都是有缺陷的,不可责备求全。贾宝玉和鲁智深因为各自的机缘,最终看破红尘、遁入空门。海德格尔的此在不同,它没有一直停留在对存在和无的惊异中,畏的情绪其来也突兀、其去也杳忽,当畏消散之后,此在重回常人的生存状态。海德格尔说:“本真生存并不是任何漂浮在沉沦着的日常生活上空的东西,它在生存论上只是掌握沉沦着的日常生活的某种变式。”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虽然我们可以区分常人和本真的存在,但是二者的关系不是割裂的而是连续的。


让我们再次冒险举一个例子。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按照我的理解,海德格尔如果读到这段禅语,他也许会说,彻悟的境界不是一朝拥有、永久拥有的,相反,它总是处于反复争夺的过程,在“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之后,依旧会不断地跌回“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境界。即使是本真的此在,也仍旧深陷于日常的烦神和烦心之中。


因此,我不认为海德格尔会认同王维的“劈柴担水,无非妙道,行住坐卧,皆在道场”。海德格尔虽然喜读老子和禅宗,但是按照他的基本思路,劈柴担水,行住坐卧,纵有妙道,该烦还是会烦,因为烦是此在在世的基本情绪


好,我们今天这一讲就说到这里,谢谢大家!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ttffss

    周老师,您好! 是赵孟頫(fǔ)呢。

  • 人类研习社_podcast

    想起王国维的一句诗“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 好像人也一直在寻找“不烦”的境界,却无法摆脱“烦”的状态。这种“烦”的状态恰巧是人的“此在”的存在

  • 端木孤莱SK

    这一讲非常有实际意义。

  • 听友215412798

    觉得“人生在世,无非一烦”信息量大,接近本真状态,觉得“人生在世,无非一操”信息量大,接近常人状态。

  • Liqifan

    “劈柴担水,行住坐卧,纵有妙道,该烦还是会烦。”说的真好。 也许这就是生活的奇妙所在吧。无论我们理解了多少事情,总有更多事情的无法理解。也无论我们想的多通透,依然生活在日常的琐碎中,烦心于生活的生活着。

  • 龙元富律师

    这种思想方式,与佛法的思维模式是相通的……那么问题来了,海德格尔的这种思想与思维方式是不是真的来源于东方哲学尤其是佛教卍思想佛教卍文化呢?

  • 问心斋主人

    頫,不是眺……

  • 杨柳青飏

    “青原行思”是宋代的吗?

  • 尽简茶业李强

    一直很喜欢陈嘉映的那句“生活深处,不是分成你和你选择的东西,而是你和你身边的事或物卷成难解难分的事。”。还有那句“行之于途而应于心”。

  • 木皮牛阿骆

    努力耐“烦”,努力不沉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