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其成全解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原文及译文
1个回答2024-01-23 04:45

六祖坛经原文及译文如下:

原文:

天竺大雷音寺,佛说六祖坛经。暇满即是佛性,常住本自清凉;

不用求诸佛法,自性本具普贤。诸行因缘生,如梦幻泡影,空观不存,何处可布施?

若见真常相,即见如来性;不立文字教,直指人心印。要得心应心,莫把心往外寻;

一切诸法本自性,除了名言二字。诸法由心而生,心由何处来?

译文:

在天竺大雷音寺,佛讲述了《六祖坛经》。天然的本性就是如来,常住在清凉中;

不需要寻求佛法,自然具有普贤的境界。一切的行为和因缘产生,就像是梦幻泡影,空观不存在,何处能布施?如果看到了真常态,即看到了如来的本性;不需要依附于文字教义,直接指向人的内心印象。

要得到一个内心应和的心,不要把心往外面寻找;一切的诸法都是自然而然的本质,除了名言之外别无他物。一切的诸法都是从内心而生,内心又从何处产生?

佛法在中国的影响:

1、佛教在哲学领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佛教的思想理念强调慈悲、善良、尊重生命,这些都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思想还对儒家和道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儒家和道家思想在佛教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传统。

2、佛教在文学和艺术方面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佛经和佛教文化,例如佛教故事、佛教音乐、佛教画等等,都对中国文学和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佛教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随着佛教的传入,中国出现了大量的佛教寺庙和僧侣,这些佛教文化机构成为了传播佛教文化和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佛教的经典和文化艺术品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后代的文化传承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六祖坛经谁讲得最好
1个回答2024-03-16 18:05
别人讲的是别人的,末学认为自己悟到的最好。
《六祖坛经》讲记(3)
1个回答2024-03-03 17:36
六祖坛经讲记(3)演培法师

行由品第一

自述身世

 

  六祖现在正式说出自己的身世,但是说得非常老实,并未夸耀自己出生,曾有什么特别异征。现按文说:先叫一声“善知识”!然后说:请你们“且听”我“惠能行由得法事意”。前虽将宗要指出,但大师出生以及求道学道经过未曾透露,现特将自己身世告诉大家。“惠能”说:我的“严父,本”来籍“贯”,是在河北“范阳”,就是现在北平大兴、宛平一带,且曾在此做过官员。他的名字,叫做行瑫。到高祖(李渊)武德年间,即公元六一八至六二六年,不知由于什么事情,被贬到岭南新州(现在广东省肇庆府新兴县),一家人从中原北方移居到南方,不但路途遥远,语言亦有困难。所以说:“左降流于岭南,作新州百姓”。左降,古代政府制度,对于官员降迁,叫做左降或左迁。我是唐贞观十二年(六三八)戊戌二月八日子时,出生于岭南。但我“此身”非常“不幸”,出生后三岁,严“父又早”死“亡”于岭南新州,葬于自家住处的旁边,我也就做了新州的老百姓。“老母”抚养失去父亲的“孤遗”。孤约幼而无父说,也就是失去父亲的孤儿。因为生活困难,再度“移来南海”,现在改为县治,位于广东省粤海道。新兴县的东南,唐朝以后称新兴郡,现今称作新兴。母亲茹苦含辛的抚养我,仍过着极为“艰辛贫乏”的生活。到我年渐长大,母亲亦渐衰老,为维持母子的生活,我就每天“于市卖柴”。在此前后母子的生活,可说相当的艰苦,正因环境不怎么圆满,才造就成后来的六祖。

  如祖自述身世,可说相当清苦,不但每日生活艰困,读书对他更是无缘,所以向说他不识字,不识字的苦恼和尚,能有这样高度体悟,当是过去培植深厚善根而来,否则,决不可能如下所说闻金刚经,就能“心即开悟”。正因过去种有深厚善根,对佛法已有相当体会,所以现在听到有人诵金刚经,立刻触动过去所种的善根勃发,终成一代祖师。从世俗看,生活艰困的人,除了自暴自弃,受了一番磨练,必会向上向善。是以衡量一个人怎样,不能专著眼于现在,而应想到他过去,是否种有善根。
《六祖坛经》讲的是什么内容?
1个回答2024-03-20 18:16

《六祖坛经》讲的是慧能的生平事迹和言教。六祖坛经是佛教禅宗典籍,也叫坛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禅宗六祖惠能说,弟子法海集录,释门正统卷八义天传有大辽皇帝诏有司令义学沙门诠晓等再定经录,世所谓六祖坛经、宝林传等皆被焚等语,宋辽时期此书已入经录。

《六祖坛经》主要内容

《六祖坛经》主要内容是,记载惠能一生得法传宗的事迹和启导门徒的言教,内容丰富,文字通俗,是研究禅宗思想渊源的重要依据。由于历代辗转传抄,因而版本较多,体例互异,内容详略不同。据流通较广的金陵刻经处本,其品目为自序、般若、决疑、定慧、妙行、忏悔、机缘、顿渐、护法、付嘱等十品。

《六祖坛经》讲的是什么内容?
1个回答2024-06-01 18:47

《六祖坛经》讲的是慧能的生平事迹和言教。六祖坛经是佛教禅宗典籍,也叫坛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禅宗六祖惠能说,弟子法海集录,释门正统卷八义天传有大辽皇帝诏有司令义学沙门诠晓等再定经录,世所谓六祖坛经、宝林传等皆被焚等语,宋辽时期此书已入经录。

《六祖坛经》主要内容

《六祖坛经》主要内容是,记载惠能一生得法传宗的事迹和启导门徒的言教,内容丰富,文字通俗,是研究禅宗思想渊源的重要依据。由于历代辗转传抄,因而版本较多,体例互异,内容详略不同。据流通较广的金陵刻经处本,其品目为自序、般若、决疑、定慧、妙行、忏悔、机缘、顿渐、护法、付嘱等十品。

六祖坛经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5-11 06:46

《六祖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是佛教禅宗祖师惠能说,1弟子法海等集录的一部经典。《六祖坛经》记载惠能一生得法传法的事迹及启导门徒的言教,内容丰富,文字通俗,是研究禅宗思想渊源的重要依据。《六祖坛经》的中心思想是“见性成佛”、或“即心即佛”的佛性论,“顿悟见性”的修行观。所谓“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镇姿”。性,指众生本具之成佛可能性。即“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及“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这一思想与《涅槃经》“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之说一脉相承。《六祖坛经》还主张唯心净土思想。认为“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脊键”。又说:“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惠能反对离开世间空谈佛法,主张“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指出:“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2《六祖坛经》御野绝是“中国第一部白话作品”。

老师让写《六祖坛经》的读后感,实在看不懂啊
1个回答2024-03-01 05:42
呵呵你们老师真厉害啊,如果从佛法角度不好理解的话,不如从另外一个侧面来写读后感。比如,六祖大师开悟之后,已经是了不起的人物,但他还是躲在猎人从中度过了十五年,就是为了从实践当中来磨练自己, 将悟到的真理付诸实践,来检验,这样的踏踏实实的精神和放下身段去磨练的精神,不值得现在所有人来学习吗,比那些稍稍懂得一点道理就沾沾自喜自诩高人的强太多了
六祖坛经故事:打坐就是禅吗
1个回答2024-01-21 16:36
禅定嘛,坐只是身体上的一个动作,定在心中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无相颂 解析
1个回答2024-03-12 10:38
你好:心平何劳持戒 行直何用修禅 -----修行人能作到心平气和面对世事,那么何必去刻意持戒呢?行为正直,心若止水何必去闭门坐禅呢? 恩则孝养父母 义则上下相怜 -----是一个知恩之人,就必定孝敬父母,是一个明义之人,就必定会尊老爱幼。 让则尊卑和睦 忍则众恶无喧 -----人能作到事事谦让,就必然会使周围的人呈现出尊卑有序、和和睦睦景象,懂得忍辱之道的人,自然会明白隐恶扬善的妙用。 若能钻木取火 淤泥定生红莲 -----只要钻木能取火,淤泥中就能盛开不染的莲花。 苦口的是良药 逆耳必是忠言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改过必生智慧 护短心内非贤 -----善于改过的修行人智慧必定生发,回避内心的过失、毛病那就不是圣贤。 日用常行饶益 成道非由施钱 -----在日常生活中常行、多行饶益他人之事,想要成道非得放弃对世间钱财的贪恋,要作到不着相(可以简单理解为:不是有意识地、从心地、人前卖弄地,而是应该地、必然地、内心不留丝毫痕迹地)布施。 菩提只向心觅 何劳向外求玄 -----修行人啊,真正智慧、大道只能自己向内心寻找(具体的寻找方法大致便是以上逐句中所涉及到的内容)!切不要妄想徒劳地、侥幸地从心外求得,如书本、师傅口中等等地方寻得!即便有所得也只能是所谓“记问之学”,对自己悟道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倘若修行人不能塌实地按照《无相颂》中所涉及到的内容去亲证、亲修的话,那么书本上所看得的结果;师傅口中所听得的结果;等...,都会成为修行地障碍,因为关闭了他的“悟门”,此正所谓“倒因为果”。 注:菩提,梵文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开悟,突入彻悟途径,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等。
关于“自嘲”的事例。急!!
1个回答2024-07-21 13:23
韩国人自嘲说:“在韩国,卖高尔夫球的人多,真正能打高尔夫球的人少。”nbsp;nbsp;nbsp;美国人自嘲说:“在美国,帮篮球明星打官司的人多,真正能打篮球的人少。”nbsp;nbsp;nbsp;球迷说:“在中国,帮中国足球队算命的人多,真正能踢球的人少。”nbsp;nbsp;nbsp;幽默一直被人们称为只有聪明人才能驾驭的语言艺术,而自嘲又被称为幽默的最高境界。由此可见,能自嘲的必须是智者中的智者,高手中的高手。自嘲是缺乏自信者不敢使用的技术,因为它要你自己骂自己。也就是要拿自身的失误、不足甚至生理缺陷来“开涮”,对丑处、羞处不予遮掩、躲避,反而把它放大、夸张、剖析,然后巧妙地引申发挥、自圆其说,取得一笑。没有豁达、乐观、超脱、调侃的心态和胸怀,是无法做到的。可想而知,自以为是、斤斤计较、尖酸刻薄的人难以望其项背。自嘲谁也不伤害,最为安全。你可用它来活跃谈话气氛,消除紧张;在尴尬中自找台阶,保住面子;在公共场合获得人情味;在特别情形下含沙射影,刺一刺无理取闹的小人。nbsp;nbsp;nbsp;1.自己胳肢自己笑nbsp;nbsp;nbsp;人际交往中,在人前蒙羞,处境尴尬时,用自嘲来对付窘境,不仅能很容易找到台阶,而且多会产生幽默的效果。所以自我解嘲,自己把自己胳肢几下,自己先笑起来,是很高明的一种脱身手段。nbsp;nbsp;nbsp;传说古代有个石学士,一次骑驴不慎摔在地上,一般人一定会不知所措,可这位石学士不慌不忙地站起来说:“亏我是石学士,要是瓦的,还不摔成碎片?”一句妙语,说得在场的人哈哈大笑,自然这石学土也在笑声中免去了难堪。以此类推,一位胖子摔倒了,可说:“如果不是这一身肉托着,还不把骨头摔折了?”换成瘦子,又可说:“要不是重量轻,这一摔就成了肉饼了!”笔者亲历了这样一件事:一位矮个子学者的妻子嘲笑丈夫身材太短,这位学者笑眯眯地说:“我看还是矮点好,我如果不是一米五七,现在能够著作等身么?如果不是我身短力小,我们的战斗你能场场取得胜利么?如果不是我矮,你能很优越地说我太短么?”话毕,全场叫绝。nbsp;nbsp;nbsp;由此可见,自嘲时要对着自己的某个缺点猛烈开火容易妙趣横生。但就这份气度和勇气,别人也不会让你孤独自笑,而一般会陪你笑上几声的。nbsp;nbsp;nbsp;抗战胜利后,张大千从上海返回四川老家。行前好友设宴为他饯行,并特邀梅兰芳等人作陪。宴会伊始,大家请张大千坐首座。张说:“梅先生是君子,应坐首座,我是小人,应陪末座。”梅兰芳和众人都不解其意。张大千解释说:“不是有句话‘君子动口,小人动手’吗?梅先生唱戏是动口,我作画是动手,我理该清梅先生首坐。”满堂来宾为之大笑,并请他俩并排坐首座。张大千自嘲为小人,好似自贬,然而“醉翁之意不在酒”,这既表现了张大千的豁达胸怀,又制造了宽松和谐的交谈氛围。nbsp;nbsp;nbsp;某人要出国进修,他的妻子半开玩笑地说:“你到那个花花世界,说不定会看上别的女人呢!”他笑道:“你瞧瞧我这副尊容:瓦刀脸,罗圈腿,站在路上怕是人家眼角都不撩呢!”一句话把妻子逗乐了。人人忌讳提自己长相上的缺陷,可这位丈夫却能够接受自己的先天不足,并不在意揭丑。这样的自嘲体现了一科糖酒情态和人生智慧,比一本正经地向妻子发誓决不拈花惹草,其效果不是更好吗?此时他在其妻眼里,一定变得又美又可爱。nbsp;nbsp;nbsp;在社交中,当你陷入尴尬的境地时,借助自嘲往往能使你从中体面地脱身。在某俱乐部举行的一次招待会上,服务员倒酒时,不慎将啤酒洒到一位宾客那光亮的秃头上。服务员吓得手足无措,全场人目瞪口呆。这位宾客却微笑地说:“老弟,你以为这种治疗方法会有效吗?”在场的人闻声大笑,尴尬局面即刻被打破了。这位宾客借助自嘲,既展示了自己的大度胸怀,又维护了自我尊严,消除了耻辱感。nbsp;nbsp;nbsp;由此可见,适时适度地自嘲,不失为一种良好修养,一种充满脸力的交际技巧。自嘲,能制造宽松和谐的交谈气氛,能使自己活得轻松洒脱,使人感到你的可爱和人情味,有时还能更有效地维护面子,建立起新的心理平衡。nbsp;nbsp;nbsp;2.公众人物更需要笑自己nbsp;nbsp;nbsp;人际交往中,身在高位者或明星大腕们,与人打交道容易让人感到有架子。可能是因为他人过于紧张、有压力,也可能是这些人还没有摸着与普通人相处的窍门。通常而言,开开自己的玩笑,可以缓解他人压力,还能让一般人觉得有人情味,和普通老百姓一样,从而让人心里舒坦。nbsp;nbsp;nbsp;此类例子多得很,一些相声演员、笑星或节目主持人常以此赢得观众的好评。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人。一位教师,虽只40多岁,但头发大多秃光了,露出一片“不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