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宗宪赵贞吉小说

《大明王朝1566》中,赵贞吉为什么不肯借粮给胡宗宪呢?
1个回答2023-08-01 14:36
首先,赵贞吉是徐阁老的学生,徐阁老写信给他让他不要借粮闷段,他是不会蠢游不考虑徐阁老的意见。另外,严世蕃等人也写信给他,要求赵贞吉不借粮带罩销食给胡宗宪。
《大明王朝1566》中,赵贞吉为什么不肯借粮给胡宗宪?
2个回答2023-02-02 23:11
因为赵贞吉是王爷的人,但是胡宗宪是严嵩的人。当时两派在争斗,他想看着严嵩的徒弟走向灭亡,更想打击严党。
在《大明王朝1566》中,赵贞吉和胡宗宪哪个权谋之术更高?
2个回答2022-12-04 22:25
我认为是胡宗宪。因为赵贞吉非常的事故。让人觉得无耻。胡宗宪被很多人认可他的能力。所以胡宗宪谋权之术更高。
胡宗宪的轶事典故都有哪些?不为人知的胡宗宪
1个回答2024-02-02 05:23

胡宗宪(?—1565年),字汝贞,徽州绩溪(今属安徽绩溪)人,明朝名将。

嘉靖十七年进士。初任知县,三十三年出任浙江巡按御史。当时倭寇大肆攻掠沿海州县,严嵩党羽、工部侍郎赵文华奉派督察沿海军务。赵文华依仗严嵩权势,恣意横行,打击不肯阿附自己的总督浙江、福建、南畿军务的张经和浙江巡抚李天宠。将张经等的王江泾大捷之功归于宗宪,又陷害李天宠,擢胡宗宪为右佥都御史,代天宠御倭之任。后文华又排斥新任总督杨宜,以胡宗宪为兵部右侍郎代杨宜任总督。三十九年,又以平海盗王直功,加太子太保。以得明世宗宠信,晋兵部尚书。

胡宗宪在主持东南御倭战争期间,发挥了一定作用。他推荐戚继光任参将,并允其招募新军,使戚家军成为浙江御倭的主力。又以剿抚兼行及反间计,先后诱捕通倭海盗首领王直、徐海、陈东等。但他屡次虚报战功,为减轻浙江压力,甚至有意放走倭寇,纵其寇掠福建,并嫁祸于俞大猷等,使他们蒙冤下狱。

史载宗宪多权术,喜功名。因文华结严嵩父子,威权震东南。后又累献祥瑞,讨好明世宗。严嵩败后,言官劾其为严党,革职逮问,明世宗特令释放闲住。后发现其与严嵩子严世蕃勾结的信件,而下狱,病死狱中。著有《筹海图编》。

胡宗宪的轶事典故

(一)东南御倭战争

胡宗宪在主持东南御倭战争期间,推荐戚继光任参将,俞大猷为胡宗宪部将。并允许戚继光招募新军,使戚家军成为浙江御倭的主力。胡宗宪听取幕僚徐渭(徐文长)的建议与策略,又以剿抚兼行及反间计,对汪直采用招抚策略,对徐海、陈东、叶麻等海盗首领采用剿灭的策略,利用徐海之妻王翠翘使其上岸投降,而后胡宗宪为了斩草除根,用反间计促使陈东杀死徐海,最后自己再将陈东处决。 胡宗宪之后为了招抚王直,让他去杭州旅游,但是却被死脑筋的御史王本固杀掉,胡宗宪面对倭寇的愤怒侵袭,只得采取战争手段。他使俞大猷戚继光克岑港,又提拔戚继光,使他得以大展宏图,创造多次大捷。但他为减轻浙江压力,曾经有意放走倭寇,纵其寇掠福建,并嫁祸于俞大猷等,使他们蒙冤下狱。

(二)金云翘传

相传,王翠翘被俘后曾向胡宗宪请求埋葬徐海,胡宗宪不许;请求去做尼姑,还是不许,而是要将她许配给一个小兵。王翠翘对胡宗宪说道:你诛杀归顺的人,你把天道放在什么地方了? 她面对大海痛哭,喊道:明山,我辜负了你呀!遂写诗一首,投水而死。她的诗写道:建旗海上独称尊,为妾投诚拜戟门。十里英魂如不昧,与君烟月伴黄昏。

胡宗宪的轶事典故都有哪些?不为人知的胡宗宪
1个回答2023-11-18 16:20

胡宗宪(?—1565年),字汝贞,徽州绩溪(今属安徽绩溪)人,明朝名将。

嘉靖十七年进士。初任知县,三十三年出任浙江巡按御史。当时倭寇大肆攻掠沿海州县,严嵩党羽、工部侍郎赵文华奉派督察沿海军务。赵文华依仗严嵩权势,恣意横行,打击不肯阿附自己的总督浙江、福建、南畿军务的张经和浙江巡抚李天宠。将张经等的王江泾大捷之功归于宗宪,又陷害李天宠,擢胡宗宪为右佥都御史,代天宠御倭之任。后文华又排斥新任总督杨宜,以胡宗宪为兵部右侍郎代杨宜任总督。三十九年,又以平海盗王直功,加太子太保。以得明世宗宠信,晋兵部尚书。

胡宗宪在主持东南御倭战争期间,发挥了一定作用。他推荐戚继光任参将,并允其招募新军,使戚家军成为浙江御倭的主力。又以剿抚兼行及反间计,先后诱捕通倭海盗首领王直、徐海、陈东等。但他屡次虚报战功,为减轻浙江压力,甚至有意放走倭寇,纵其寇掠福建,并嫁祸于俞大猷等,使他们蒙冤下狱。

史载宗宪多权术,喜功名。因文华结严嵩父子,威权震东南。后又累献祥瑞,讨好明世宗。严嵩败后,言官劾其为严党,革职逮问,明世宗特令释放闲住。后发现其与严嵩子严世蕃勾结的信件,而下狱,病死狱中。著有《筹海图编》。

胡宗宪的轶事典故

(一)东南御倭战争

胡宗宪在主持东南御倭战争期间,推荐戚继光任参将,俞大猷为胡宗宪部将。并允许戚继光招募新军,使戚家军成为浙江御倭的主力。胡宗宪听取幕僚徐渭(徐文长)的建议与策略,又以剿抚兼行及反间计,对汪直采用招抚策略,对徐海、陈东、叶麻等海盗首领采用剿灭的策略,利用徐海之妻王翠翘使其上岸投降,而后胡宗宪为了斩草除根,用反间计促使陈东杀死徐海,最后自己再将陈东处决。 胡宗宪之后为了招抚王直,让他去杭州旅游,但是却被死脑筋的御史王本固杀掉,胡宗宪面对倭寇的愤怒侵袭,只得采取战争手段。他使俞大猷戚继光克岑港,又提拔戚继光,使他得以大展宏图,创造多次大捷。但他为减轻浙江压力,曾经有意放走倭寇,纵其寇掠福建,并嫁祸于俞大猷等,使他们蒙冤下狱。

(二)金云翘传

相传,王翠翘被俘后曾向胡宗宪请求埋葬徐海,胡宗宪不许;请求去做尼姑,还是不许,而是要将她许配给一个小兵。王翠翘对胡宗宪说道:你诛杀归顺的人,你把天道放在什么地方了? 她面对大海痛哭,喊道:明山,我辜负了你呀!遂写诗一首,投水而死。她的诗写道:建旗海上独称尊,为妾投诚拜戟门。十里英魂如不昧,与君烟月伴黄昏。

赵贞吉的人物生平
1个回答2024-04-16 18:27

赵贞吉于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出生于四川内江桐梓坝,六岁时随祖父赵文杰于武功县读书,日尽数卷。年幼时与其弟赵蒙吉自相师友,互进其学,十五岁读王守仁《传习录》,惊曰: “予固疑物理之远于本也,今获所归矣。”(我本来怀疑万物的规律是远离本心的,现在才知道真正的归向。)欲往从王守仁治学,父母不许,遂遍诵六经自求之。十九岁习静般若寺,自号洞巾道人,适逢首辅杨廷和因大礼议之事惹怒明世宗朱厚熜,被罢职归乡,赵贞吉慨然兴叹: “孟子贤人也,孔子志梦周公,孟子志行王道,俱欲见诸行事,岂仅取为我忘情斯世哉!”遂立志学以致用,经邦济世,于是复攻举子业。
嘉靖七年(1528年),二十一岁的赵贞吉中四川省乡试第四, 《易经》房魁,为举人,率领本乡赴试者一同去新都拜谒杨廷和,杨廷和评价他说:“是将为社稷器,吾儿慎(指杨慎)弗逮也。”
嘉靖八年(1529年),下第归乡,会其母余太夫人故去。同年,王守仁、杨廷和相继过世,赵贞吉感于人世飘忽若是,遂兼修出世业,复习静古刹,“不栉沐解衣者数年”。(胡直·《少保赵文肃公传》) 嘉靖十四年(1535年),赵贞吉二十八岁,其父强令其赴礼闱参加会试、殿试,中乙未科进士,都察院左都御史王廷相称赞他的对策文章,可与汉朝贾谊的《治安策》相媲美(都御使王公廷相抚其卷曰:“虽《治安策》弗能绝也。”)。内阁拟一甲第二名,朱厚熜嫌其语直,批:“略泛而滞于行。”置二甲第二,但不久就后悔了,于是首先选他为庶吉士,特旨留馆,读书中秘。
嘉靖十五年(1536年),授翰林院编修。
嘉靖十七年(1538年),赵贞吉因感朱厚熜初即位时锐意改革,去除积弊,而近年沉迷方术,朝政荒疏,于是上《乞求真儒疏》,但惹恼了执政,因于是年秋请假归乡治学。
嘉靖二十年(1541年),西北边地不宁,以副使身份随隆平侯张伟出使兰州,行持节册封事。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出教司礼监,同修《会典》,充会试同考官,升右春坊右司允,管国子司业事。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俺答进兵南下掳掠,直逼京师,谩书求贡,史称“庚戌之变”,朱厚熜召百官廷议,日中莫出一言,独赵贞吉奋袖大言:“城下之盟,《春秋》耻之。且既许贡,则贼必入城要索不已,即内外夹攻,胡以御之?”并当场建言,宣谕诸将,散金犒士,以激励前线战事。朱厚熜对其颇为赞赏,并擢升他为左春坊左谕德兼河南道监察御史,奉敕宣谕诸军,并赐给银数万,听随宜劳赏。因初时廷议罢,赵贞吉盛气谒见严嵩于西苑值房,严嵩辞而不见,赵贞吉遂斥骂门者。适逢赵文华趋入,赵贞吉复斥之,故严嵩大恨。及其撰敕时,故意不书令其督战之语,亦未遣一兵一卒为其护从。时敌骑往来频繁,赵贞吉独单骑出城(仅弟赵颐吉从之),先诣总兵仇鸾营,因仇鸾阴与严嵩勾结,辞而不受。赵贞吉无奈,次驰入诸将营,宣谕犒士。次日入城复旨,入城前已撰有疏草,复请督战之权,而仇鸾畏其复至,使人为赵贞吉誊疏,故意拖延。及赵贞吉入,疏不来,独以宣谕事毕奏上。严嵩乘间激朱厚熜怒,谓赵贞吉漫无区画,下之诏狱,廷杖四十(《世宗实录》记载为杖五十,《明史窃》记载为杖九十),谪广西庆远荔波典史。赵贞吉率妻子赴广西,至祁阳,得广西督学王敬所(王宗沐)翰谕。赵贞吉病且两月矣,计取道永州入粤,过飞雄岭中瘴,止存皮骨,与妻子相向而泣,是时颇为狼狈,智勇俱困,卒赖王敬所之眷顾,得置于安全之地,抵贬所已是春末夏初。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六月,量移徽州通判,后累迁南京吏部主事、南光禄寺少卿、右通政、南光禄寺卿。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闻三殿灾,于是写信给执政严嵩,言大工复作,不宜提编加赋重困民,严嵩见大忤。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其父资政公谢世,问讣归乡。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升南京户部右侍郎,因已闻讣归,遂未到职。
嘉靖四十年(1561年),改北京户部右侍郎,严嵩欲遣其往蓟州掌督运粮草之事,赵贞吉以为此事原已有人司职,徒增一职无益于事,故而拒绝,严嵩大怒,使人论劾,竟夺官去职。罢官归乡后,赵贞吉于内江桂湖街聚众讲学,从者甚众,并遍游内江各名胜寺庙,题诗刻石。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朱厚熜驾崩,赵贞吉哭最痛,称:“先皇知我。” 隆庆元年(1567年),复起为复起礼部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掌詹事府。八月,明穆宗朱载垕幸太学,赐坐,讲《尚书·大禹谟》之《后克艰章》,赵贞吉年逾六十,议论侃直,进止有仪,朱载垕深注意,又见其阐发有旨,音畅仪端,深为感动,未几补经筵日讲官,推南京礼部尚书。
隆庆二年(1568年)三月,以原职改任北京,会文武边臣议,欲招南兵十万于张家湾。贞吉执意认为不可,当事者悟。复点会试总裁,奉命教吉士,仍充讲读编修,代祭孔子,为皇太子讲《唐太宗喻太子章》。
隆庆三年(1569年)八月,以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参机务,同诸阁臣入辅大政,协管詹事府事。
隆庆四年(1570年)正月,加太子太保,荣禄大夫散官,赐蟒袍鸾带。二月,由首辅李春芳举荐,兼掌都察院事。会有俺答孙把汉阿吉等入降,赵贞吉力促和议。后因非例考察科道之事与辅臣高拱不协,上疏乞归,十二月解都察院事。 隆庆五年(1571年)初,致仕归,荫一子赵鼎柱为左府都事。抵家后,门人请设教于圣水寺。三月,隆庆和议成,朱载垕以赵贞吉曾与其议,特荫其子赵景柱为中书舍人。
隆庆六年(1572年)五月,朱载垕驾崩,赵贞吉哭临至水浆不入,哀毁成嗽疾。
万历二年(1574年),其弟赵蒙吉谢世,贞吉伤弟之先逝,有迟暮之感,乃于是年卜葬地于“宝峰”。
万历三年(1575年),杜门不复会讲,汇秦汉而下三教遗言,作为内篇曰《经世通》 ,外篇曰《出世通》 ,汇三千年未经折衷之籍,聚为一书,作内外二篇都序。是书杀青未竟,至冬末,嗽疾复作,遂辍编。
万历四年(1576年)三月望,赵贞吉端坐而逝,春秋六十九。讣闻抵京师,明神宗朱翊钧为之辍朝一日,谕祭褒扬,谥曰文肃,追赠少保。

怎么评价海瑞和胡宗宪?
1个回答2024-01-19 01:39

海瑞是个清官但不是位能臣,胡宗宪是位能臣,但是由于他必须依附严嵩,所以他并不是个清官,但是胡宗宪的历史功绩远比海瑞要高得多。

海瑞.胡宗宪.李时珍分别是怎么死的?他们的生平!
1个回答2024-01-20 16:43
海瑞没有死,嘉靖皇帝乎配携下旨杀他,但是刚下旨就驾崩了,海瑞被大卖磨学士徐阶矫旨而岁伏放了他;胡宗宪和李时珍都是老死的
谁能介绍一下历史上赵贞吉生平事迹
1个回答2024-03-16 00:44
赵贞吉(1507-1576年),号大洲,内江桐梓坝人。幼时读书聪明,28岁考中进士,王敏肃称赞他的对策文章,可与汉朝贾谊的《治安策》相媲美。庆隆年间入阁,以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学士,当上了宰相。他有通达古今的才干,又有报效国家的宏愿。但性情耿直,与另一宰相高拱不睦,辞官返回内江。在桂湖街聚徒讲学,并遍游内江各名胜寺庙,题诗刻石甚多。死后讣告送到京师,皇帝为他停一天朝见,表示悼念,赐谥文肃公,立三处牌坊以示表彰。内江城外有大洲坝,解放前有大洲中学(即今内江六中前身),亦有不忘赵大洲之意。生前与杨升阉、任少海、熊南沙,并称“蜀中四大家”,遗著有《赵文肃公诗文集》。
明朝赵贞吉是个什么样的人?
1个回答2022-10-04 08:34
比较有才 是王阳明的学生 但是貌似没多大贡献 正直 但不是很了解政治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