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死才算猝死? | 喵咖243期

怎么死才算猝死? | 喵咖243期

00:00
06:01

天书,说人话,换个角度聊热点。


上海在互联网行业一直比较边缘化,好不容易前几年涌现了一个拼多多,他们在中国最摩登的城市,做着最乡土的生意。最近的外派员工猝死事件和冷血回应又成为了舆论热点。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猝死


猝死的定义

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简称SCD)指突然的死亡,广义上其定义是“非因自杀、他杀或事故而发病、1小时内意外出现的内因性死亡”。重点,首先不是外在事故,被狙击枪爆头和车祸肯定不算,必须是内因。


另外一个就是时间,说法从1个小时到48小时都有说法,反正肯定不是慢性病。即便是内因,狭义上讲,比如羊水栓塞,癫痫这种都属于超小概率事件,主要说猝死还是以突发性心脏停止为讨论点。今天我们只聊心脏猝死。


现实中,猝死是高发疾病。以美国为例,每年每1000个人里就有一个在医院外突发心脏骤停,能抢救回来的只占到7%,剩下都死了。这些死亡占到所有心脏病的一半,而心脏病又是所有死亡原因中最大占比。所以猝死不是小概率事件,很多人的人生终点都是猝死。在美国猝死平均年龄是66-68岁,中国只会更低。男性比女性猝死概率高很多,有数据说是5倍。

猝死的原因

心脏骤停和心肌梗塞都会造成猝死,但是不是一个病。心梗更多是冠状动脉堵塞,心脏居然不能给自己输血,然后就凉凉了。心脏骤停则更多源自于心跳不规律。


最常见是心室颤动,所谓心室就是心脏靠下边的两个腔体,对外泵血主要就靠左右心室,右心室供血液进肺吸氧,左心室把血液打到全身,给身体供养。


心脏节律正常的时候,它们就周而复始的跳动,但是出现病变时,心脏会突然加速跳动或者乱跳,然后血液就不能正常流动。其他器官还好,大脑一旦断氧,几分钟内就可以坏死,导致死亡。



抢救方案

既然是心脏罢工,身体缺氧。那么抢救方案就分为两种。


1,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这个就是我们在电视剧电影常见的抢救环节,首先实行胸外按压(Compressions),再实行开放气道(Airway),接着是人工呼吸(Breathing), 即"C-A-B"。


不只是溺水,其实猝死也能这么救,关键就是让心脏重新跳动。一定要快,抢救就在5分钟内。具体细节篇幅因素就不多说了,有很多细节要注意。直接看B站视频(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eJ411q7ot?p=2 。学会这招,能救不少人。


2,心室除颤public access defibrillators (AEDs) 


既然是心室跳动不稳定,科学家们就开发了一种能够让心脏回到正常速率的机器,这个领域回形针大神做了很好的科普视频(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VK41137Kv?from=search&seid=17223335030420925218 )



这两个救人的技术,希望更多人看到。但是别忘了拨打120急救,专业人员到来越早,越能发现各种问题。

猝死的预兆


这个说起来就很复杂了。先说最关键的两个因素:


1,之前有过心梗发作发作是极度高危人群。事实上,75%的猝死和之前心梗发作历史有关,尤其是6个月之内。


2,还有就是冠状动脉疾病。80%猝死都与冠状动脉相关,又间接关联到吸烟,家族病史,高胆固醇,心脏增大等。


其他关联因素过多,我们捡几个容易被忽视的说说。


从个人来说,胸痛、运动呼吸困难、血压高都是重要预兆。喵咖认识的人里边就有胸痛之后没有重视,后来猝死的案例。还有各种勉强运动导致的猝死网上时有报道,尤其是疫情期间带着口罩跑步,徒增心脏负担。


从家族历史因素,如果有亲属英年早逝(50岁为界限),而且是心脏病相关死亡,那么个人就特别需要提防。


从体检上看,心脏杂音当然关注,还有踝肱血压指数,小腿相对于上臂的血压比值,正常脚踝血压略微高于肘部,如果比值差距太大猝死风险升高。

怎么预防猝死


总结上边提到的内容。我们很难把猝死简单地归结到工作加班,更多还是自身身体状况。所以我们能做的事情主要也就是两条:


1,关注体检数据,起码了解自己的风险等级。出现任何胸闷胸痛,先放下手头的事儿休息,并且尽快去医院再检查一次。


2,督促周边人学会心肺复苏,关键时刻能救自己一命。督促所在公司,安装除颤器,价格也不贵。


我们对于概率无可奈何,但是对于心脏骤停之后的处置确有天壤之别的影响。


引文:

1,Sudden cardiac arrest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sudden-cardiac-arrest/symptoms-causes/syc-20350634

2,Sudden Cardiac Death 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507854/ 

3,A Review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Young Athletes and Strategies for Preparticipation Cardiovascular Screening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155532/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