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与人分享是推广个人品牌最好的方法

14.2 与人分享是推广个人品牌最好的方法

00:00
10:13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Ray。

这些年,自媒体一直很火,一个盛产10W+文章的公众号广告费就可以开到十几万。

倒不是想说自媒体有多少赚钱的机会,而是这种现象的背后体现出了分享的价值。

由于长期在国外生活,我从2018年的时候才开始写微博。本来只是单纯的想用一种方式记录自己的想法,没想到,分享之后,却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引起了很多共鸣,甚至给很多人带来了启发和收获。

这让我意识到,如果可以把我的想法和知识分享给更多人的话,那么,本来这个想法的价值可能只有10,分享给100个人之后,就能变成1000,分享给1万个人,就放大了一万倍,同样一个想法,它的价值就能变成10万。

不仅仅如此,因为分享体现的这些价值,也让我有机会能把我了解的知识,系统性地整理出来,有机会出了这套课程。

今天和你分享的内容就是,如何通过分享更好地推广个人品牌

上一节课,我们说到个人品牌可能太大,要考虑的比较多,先从个人标签说起。这一节课,我们既然说到分享,就要先好好剖析一下个人品牌的含义。

个人品牌其实就是“ 品质+名牌 ”。

上一节课的个人标签就是“品质”,包括你的定位是什么?你的受众是谁?你满足了什么需求?

而你的这种品质在时间的积累下,就会形成口碑,成为“名”。知道的人越多、出现的次数越多,你就会获得很大的名气。在你的名声中间, 有些内容复杂难以传递,有些则简单清晰不断传播,这样名声就浓缩成了一个符号——这就是”牌“的出现。它会逐渐形成为意识上的、视觉上的一个符号。

成龙刚去好莱坞拍电影的几场戏是哭着回来的。因为好莱坞认为他的这套这不叫功夫,他们对于李小龙的功夫印象太过深刻,觉得应该”哇啦“一下就打死对方,怎么成龙的电影打这么久都没打倒对方呢?

成龙在当时虽然有“名”但是没有“牌”,因为他被很多人知道,但是并不让人印象深刻。直到成龙发明了自己的独特的标签“好玩的打”,他用大量的好玩的、杂耍式的动作,完全区分开了李小龙的简单利落的打击,成就了自己的名牌。

甄子丹模仿了李小龙很久,名气很大,却未成牌,一直到《叶问》让“短打”成为他的标志。

这样看来,我们可以归纳出三个影响个人品牌重要因素:

一个是影响“品质”的价值因素;
一个是影响“”的人数因素;
还有一个是影响“”的频次因素。

而与人分享就是最好的能体现出你的价值,提高人数和频次的推广方式。那么,在平常生活工作中,我们该怎么分享呢?

先和你说一个经典的营销案例:

在淘宝刚兴起的那几年,一家淘宝店刚起步时,需要的广告费并不多,只要10万元。通过广告文案的反复打磨,就能让回报率提高到3%,也就是说,投入10万元,卖出去10万零3千。获得的收入马上再次投入广告中。当时淘宝的资金周转是1-2天,一年能周转200次左右。

这样一来,1.03倍的200次方是369倍,实际投入的回报效果是3690万元。如果对手在这期间没有反应过来,通过高频次的广告投放,不断提高转化率,10万元的投入能击败憋了大招,投放3000万广告费的竞争对手。

在营销领域,这是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低成本推广案例。它一针见血地说明了两个关键点。

第一,比起憋大招,频次更重要。
第二,高频次的推广,每一次的投入不用很多。

所以,对于我们没有很高预算的普通人来说,千万不用憋大招,高频次的小惊喜,是最重要的低成本品牌推广方式。

同样的,在生活和工作中,推广个人品牌的时候,你要分享的内容不一定要观点深刻,视角独特,更不用只拘泥于文字,自媒体的方式。任何一个与人交流,别人向你请教,或是看到好东西后主动告诉别人都是很好的分享机会。

介绍给你三种每个人都能使用的分享方式:

一,每一次的自我介绍

很多人都有通过介绍加好友、群里自我介绍的机会,这时候你可以简单打个招呼,说声“很高兴认识你,未来多指教”,也可以利用这个窗口,正式地展开自我介绍。

比如,我遇到过非常有经验的知识产品制作人,初次见面的时候,她就和我这么介绍自己的:

你好,我是某某平台的编辑,目前服务于3万名关注成长的优质用户。

我比较擅长知识类产品的运营及推广,尤其关注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这个领域;另外,我最近也在集中练习文案写作。如果你对这些领域有所了解,或者有相关的书籍、课程、产品、导师等推荐,很希望和你多交流。

我会把自己的思考定期整理输出,通过我的朋友圈你就可以看到,未来多多指教啦。

这个介绍非常清晰地说明了她的个人标签,擅长什么,关注什么,能帮到你什么。还有她自己希望得到什么资源和支持,以及有什么产品、渠道可以进一步了解我。

二,每一次职场总结发言都是一个很好的分享机会。

比如你的标签是“项目管理”,在你参加策划会的时候,会议结束,你就可以先肯定大家的工作,再分享自己的能力,从而推广个人品牌。你可以这么说:

“今天很有收获,在策划方面和大家学到很多。我自己的强项更多在敏捷式项目管理方面,如果未来在推动进度和流程梳理方面需要我的参与,我非常愿意支持大家。”

而在一些没那么正式的场合,就可以先自黑再推广 。我见过一个实习生小朋友,在这方面算是发挥到了极致——

“我经验不是很多,但是执行力比较强。”
“我创意不够多,不过我执行力比较强。”
“我数学不是很好,好在执行力比较强。”

总听他念叨自己执行力强,结果就真的有了更多的机会。

这几年销售量最好的vivo,oppo手机,就是在三四线城市销量很好。为什么会选择消费能力不强的三四线城市?因为这里能够创造高频次—— 100万在大城市也许只够做一个广告牌,但在这儿可以铺天盖地布满市中心 。第一次看到不会买,多次看到就忍不住购买了。所以,要么不出现,要么就出现到“烦”为止——当感到烦的时候,其实才刚刚开始入心。

三,更高价值、更高频次的方式,是在持续提供一个可供外界体验的产品。

这一点对专业人士极其有效。很多时候专业人士的能力都被封装在组织里,别人根本看不见。写文章、出书自然是高手的方式,但其实还有很多成本更低的方式:

第一,放大碎片化价值

你本来就要学习,不如顺便在朋友圈碎片化更新 #今天学到了什么# ,三言两句总结你的新收获并分享出来,慢慢你就会成为这个领域的“知识代理人”。

比如你是运营人,就可以每周整理一份 #某某某运营内参# ,把你一周习得的新知以清单的形式沉淀,为更多人所用。

第二,提供优惠的知识服务

如果你是个产品经理,前期可以以很低的价格,比如99元,甚至破冰价只要1元的价格,为外界提供产品优化方案。你能通过这样的途径链接到更多的产品,而这些产品将来都可能成为你履历的一部分,为你的品牌背书。 

总结一下,影响个人品牌的三要素是个人价值、影响的人数和频次。与人分享,不仅是一件有价值的事,也是最好推广个人品牌的方式。你可以通过高频次、小惊喜的方式低成本品推广牌推。就是把能力封装成轻产品,高频次刷出去,包括在做自我介绍、开会总结和自媒体上分享的时候。

今天能够马上行动起来的知识点是:
想一个自己可以在朋友圈或者自媒体坚持分享的小主题,尝试开始分享吧。

好了,这一期的内容就到这,欢迎你在社群及评论中和我、和大家一起讨论分享。我会挑选精彩评论和大家互动。咱们下期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饺子饺子饺子呀

    Ray哥用每天一本书,微博粉丝暴增实例,验证了高频少量、放大碎片化价值、知识服务三大低成本营销策略。汝之秀,吾何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