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逍遥游】之人也,之德也,将磅礴万物以为一。——求真,求善,求美

135.【逍遥游】之人也,之德也,将磅礴万物以为一。——求真,求善,求美

00:00
22:32

一、经典原文  


之人也,之德也,将磅礴万物以为一。——庄子

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庄子

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庄子

二、本期文稿 


 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于丹。夏至之后天气真的进入酷热的时节了,这几天北京的最高气温都在三十六七度,心里燥热,我们还是回来读《逍遥游》。我们从一开始就说《逍遥游》告诉我们的是大和小到底有什么分别,大如鲲鹏,小如蓬间雀,它们看的世界是不同的,这就决定了它们的取舍也是不同的,能让他们欢喜的理由是不同的,让它们烦恼的理由就更是不同的。


庄子讲了一个寓言,两个修行的人,肩吾和连叔讨论说有远方一位神人,不可思议,住在藐姑射山之上。“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说这个人肌肤晶莹剔透,像是从来未被污染的冰雪一样的洁净,神态像没出嫁的女孩子一样天真柔美,她宁静安详,没有任何世间的烦恼。甚至他“不食五谷,吸风饮露”,根本不用吃五谷杂粮,吸吸风,饮饮露水,乘着飞龙,驾着云气,“游乎四海之外” ,自由翱翔在天地之间。他只要稍稍一凝神,就可以使五谷丰登,让这一年里面没有任何的灾害。所以肩吾和连叔两个人就讨论,这么完美,这么干净的大人格,有这样的神力,你说真的存在这样的神人吗?


    相比于世间的标准,我们对于这样的境界都会觉得是个寓言,将信将疑,以不信的人为多。但是他们俩讨论之后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结论,说这个世界上,永远无法和盲人一起欣赏五彩的美丽,有无法和聋子一起欣赏钟鼓的乐声,你只知道人的形体有盲人,有聋人,有外在的残疾,但是你并不知道人的心智上也有这样的残疾。如果人心智上有某种缺欠,没有开阔的眼界,没有一个宁静的,宽广的,肯于相信的胸怀,那么别人跟你讲高级的事,高级的人,你当然就是一笑马上就粗暴的否定了。但是他们的讨论说这种人确实存在,是我们真正心向往之,打开心智才知道有人可以活到如此磅礴。所以他们说了这样一句话,“之人也,之德也,将磅礴万物以为一”。这样的神人,他的道德可以凌驾于万物之,将万物融合为一体,磅礴万物就是让我们的内心跟天地精神真正的深度融合。


你看读《逍遥游》一连串的神话,我们是哈哈一笑,还是真正静下来用心揣摩呢?老子曾经说过,闻道这件事,上士闻之,就默默的勤而行之去了,中士闻之呢,就会若存若无,将信将疑,只有下士闻到,是根本不走心,大笑否定它。所以老子说道根本不是给这些动不动就笑话人,否定人的人来听的。不笑就不足以为道,这样的人笑话,这才是真正的大道,因为大道安详,大道宁静,大道就是给那些打开生命的谦恭,肯于自己用灵性去触摸的人准备的,因为大道总是在以他宁静的方式提升着不同的人。我们在这个世界上,仰观宇宙之大,俯查品类之盛,庄子那么多次提到心游万仞,人越往高处走,越超脱功利,很多时候世界越没有办法伤害他。


肩吾和连叔两个人讨论的这个人是什么样的人呢,用连叔的话说“之人也,物莫之伤。”人到了这样的境界,就没什么外在的力量伤害得了他了,他接着举例子说,洪水滔天能够淹没一切,但是淹不死这个人,大旱可以让金石流、土山焦。金石都熔化了,土山都烤焦了,但这个人不觉得热,为什么呢?因为他心里辽阔,他跟这个世界有顺应,没有对抗,得乎大道的人,这样的境界外力就没有办法撼动他。当然这个人是庄子杜撰出来的神话人物,可是庄子的意思可不是给咱们成人世界讲故事,他是在跟你谈人生,就是人生经历不同,禀赋各异,经历和悟性,反过来决定了你的眼界。真正的见过惊涛骇浪的人,眼前的小事可以一笑置之,什么都没有经历过的人才会真正的慌张。人到底有没有这样一种阅历,成就了境界,眼界成就了胸怀,你再来看这个世界的时候,判断一定是不一样的,大家会说是不是我看得越多,就会要得越多呢。错了,所以咱们接下来说下面这个命题。


    庄子的寓言里你会发现,看得越多,很多事情越能放下,见得越广,很多东西越能看得清淡。如果说藐姑射之神人是完全杜撰出来的,庄子在《逍遥游》里面还讲了一个上古尧让天下于许由的故事。大家知道尧是中国古人认定的圣人之首,是天下明君贤主的代称,许由这个人是传说中的高人隐士,他们可是历史上认为存在过的人。比如说现在的河南许昌就是因为原来有许水,许由就是在这个地方生活的。那么庄子讲了个什么故事呢,他说贤德的尧找到了许由,认真地跟他说,“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你看光明永恒的月亮、太阳都出现的时候,咱们人还要打着火把,跟日月争光明,那这不是太为难自己了吗。及时的大雨从天空都撒下来了,万物受到甘霖滋养,咱们人还在挑着水一点点浇灌,这对于禾苗来讲不是徒劳吗?所以他举了这两个优美的例子以后,就跟许由说,先生啊,看到你我就知道,有你在我还治理天下,有像火把遇到了阳光,就像一桶水遇到了天降甘霖一样我是不称职的,我请求把天下让给你。


大家看,这辞让的可不是个小官位呀,这叫让天下,那么在庄子看来,许由其实就是藐姑射神人那样的境界,他要天下吗?他会像老子说的那样宠辱若惊吗?许由淡淡的回答说,您治理天下已经治理的这么好了,那我还要这个天下干什么?我接替你,去这个已经安定的天下,难道是图个名吗?接着许由说了一句话,“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实和名相比,实是主人,名是宾客,您已经干出了天下这样一个好的局面,我就要图个名,你是主人我当宾客吗?那还是算了吧,我用不着在已经治理好的世道上再去图个虚名吧。许由要什么呢,他说了一个很经典的比喻,“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一只小小的鸟,就算给它一座大森林,他住鸟巢会用多大地方呀?也就是一根树枝上部,一个小小的鼹鼠,你给它一条长河,告诉它放开喝水吧,它能喝多少呀,也就是喝满了它的小肚子,那再也进不去了。人生有涯,这一辈子敞开了吃你能吃多少饭啊,代谢不掉的部分,就变成了过高的血脂,过高的血糖,最后造成过高的血压。人大腹便便,自己还出一身过剩的毛病,人总想着要很多自己消耗不了的东西,不论是权,名,钱,最后,这些东西都成了人生之累。不管有多少套房子,人最后睡觉的那个床就那么大的地方,你是六七十平米的经济适用房,还是上千平米的豪宅,最后睡觉的那个床跟枕头,从空间上来讲没有多大的区别。


庄子看似讲的都是神话,其实着眼的都是现实,看似他在千古之前,但其实医治的都是我们现在的奢华病,虚荣病,浮躁病。他给你讲的,人越有大境界,眼前的东西越不是非要不可,而是放得下,给得起。他为什么推崇许由是一个真正的高士呢,就是因为他宁静致远,心智淡薄,天下都能辞让出去,因为他不图这个虚名。


我们说境界的大和小决定了你看见什么,你有没有概括力,你有没有思辨力,能不能从显前繁杂的生活表相里面提炼出一点本质的东西。据说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在镇江金山寺,他问当地的高僧法盘,他说长江中船只来来往往,这么繁华,一天到晚要过多少条船啊,法盘说只有两条船,乾隆说这满眼都是船为什么只有两条船呢,法盘师傅就说一条是为名的船,一条是为利的船,整个浩荡长江,来来往往无非就是两条船。


我们再往前看,西汉司马迁在《史记》里面就说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就是说人奔奔波波,船大船小,看重的一个是利,一个是名,这两个基本的支点,让人看不轻,舍不下。其实这才是《逍遥游》真正对我们的解脱,《逍遥游》告诉你说,你看透了整个这个世间眼下的争逐以后,如果人真有大鹏的视点,还会跟猫头鹰去争死耗子吗?人真的有大鹏的超越,还会在乎蓬间雀笑话它吗?人看得大了的时候,反而对世间的争斗放得淡了,因为你会知道争斗,那样一种不舍,那样一种死磕,是因为他小呀。


庄子在泽洋篇里讲过特别生动的故事,他说有俩国家一个叫触氏,一个叫蛮氏,他们为了争夺土地而战,打得个旷日持久,死亡惨重,血流漂卤,民不聊生。这俩国呀轰轰烈烈打了大概半个多月,就是为了追逐土地。但是从高处看,你说这俩国在多大的地盘上争夺呢,触氏和瞒氏,一个住在蜗牛的左犄角里,另一个住在蜗牛的右犄角里。庄子的故事是不是挺辛辣的,他最后告诉你,争来争去,就是蜗牛犄角那么大的地方,还能血流漂卤,还能够战到巡游五日而后返,一打打那么长时间,你说这不可笑吗?


在他所处的时代,一直在打仗,因为大家看看《左传》里面有一个观点,说的是春秋无驿站,春秋时候战事烦多,大家都要打着正义的旗号,诸侯国之间为了争夺资源,才会有这样的拼杀,其实呀大家都是局部利益,没有什么绝对的正义可言。如果我们明白了可争的土地最大也就大不过蜗牛犄角,蜗牛壳咱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呢,我们的生命都像电光石火一样转瞬即逝,不论你是贫穷的还是富贵的,人活得真实,拥有当下最重要,而不应该让妄念绑架了自己,而那些无意义的厮杀耽误了眼前的亲人,自己手中的努力,当下的时光,真诚的感受。那不就是看不透了吗?所以大家知道在文化意义上,佛道是有很多观点相通的,就如同有人问过佛祖,什么才是佛,佛祖的回答,无忧是佛,人没有那么多忧伤,恐惧,争夺,那他就是佛了,因为他能够超越。


今天这个时代,大概大家都很关注精神疾患,有忧郁倾向的人越来越多了,在都市里面加班加点,大家承受的压力,还有一些不确定性的变化,都会让我们忧伤,那怎么办呢?其实我们向古圣生先贤能学得的智慧,就是让心放平下来,气放静下来,看一看什么叫做大,对我们自己的当下给一点解脱,我们当下看的天一样大的事,如果我们真的从天上往下看,也就成了蜗牛犄角里面的事,而我们眼前看着烦燥的,单薄的生活,如果肯真的站在高处审视内心诚恳的力量,也许能过出丰满来。丰子恺先生曾经说过人的生活可以有三重境界,分别是主真的,主善,主美的,我们的物质生活就是主真的,每一个人在现实生活里,认同规则,守住职业,能够跟自己的朋友,亲人之间好好的相处,顺应一些要求,但是求自己做个真人,活得真实,这个物质生活大概真掉我们生活中的绝大多数时光,那这就是真的层次。


再往第二个层次上走,是审美的生活。可能只有极少数的人可以和你分享,挚爱亲朋,至交好友。大家在一起可能静静地聊一聊心里话,看看流光中的风景,赏赏画,听听音乐,品品诗词,这样一种陶冶精神的享受,这是主美的,完成一种审美的过程。而在最高的境界上是我们的灵魂生活,灵魂生活是主善的,这个层次最寂寞,最孤单,有的时候连对好的亲情和爱情都无法理解我们精神上,在寂寞之中对自我的认可,在孤独之中心游万仞的那种骄傲。一个人现实中的主真是金字塔的基座,精神生活里面的审美分享,是再向上各层次的主美,而最高的金字塔的塔尖是我们的主善,灵魂的生活。


    我们现在绝大多数的生活只是在求真,而求真也不可自保,因为我们认为有些规则逼着我们必须要去顺应,逼着我们去做出来一些反内心真实伪善的行为,我们往往困窘其中,其实如果自庄子的视点来看这个世界,我们能够把那个主美、主善的层次也营造起来,我们是不是反而可以给自己一种对抗现实的方式呢?我们说过从《道德经》到《庄子》,道家的精神命脉一脉相承,就是告诉我们,有一些寂寞孤独的东西未必是我们一定要逃避的,反而真诚地迎接它,让自己在寂寞中看见生命的本质,这是一件好事情,大道致简,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我们真的能够学会独处静观内心,用大眼光了解大的境界吗?如果说老子给了我们一个关于道抽象的哲学的定义,那么庄子就给了我们一种具像的故事性的描述我们在庄子的神话语言中长出这样的翅膀,了解天地遨游的快乐,反而我们就真的更懂得了道德经里面所描述的大道,道不远人,我们这几次都在讲《逍遥游》,你真的能感觉到这个炎炎夏日中生命逍遥的大境界吗?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tdmb

    眼界的高低能影响我们对事物本质的判断,提高境界太重要了,拿得起放得下以追求内心的真、善、美。

  • B王文

    于老师,我来的比较晚,听了您的讲课,我特别喜欢,我想请问您讲的这些内容是您的哪几本书啊,

    shuaishuaiCHEN 回复 @B王文: 道德经,逍遥游,其实经典文学看多了有自己的见解就能融会贯通,不过我觉得看个人悟性

  • 喜悦和

    讲的很好啊

  • 如意剑圣

    这样好的课程,对我太有帮助了。

  • 团团ian

    。于丹老师上午好好了。

  • 慎独静

    真善美

  • 快乐666柳

    跟上节奏了

  • 毛毛_4n

    曾国藩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