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理论1 第五章第一节 台阶模型大盘实战 5

模型理论1 第五章第一节 台阶模型大盘实战 5

00:00
08:32

5.1.D  2013年上证指数日线走势台阶预测图

       案例中指数从低点1849.65点起涨后的走势先是震荡上涨随后震荡横盘,首先来测算震荡上涨走势,将低点1849.65和大盘模数0.0804带入上涨一级台阶公式可求得上涨目标位为1849.65×1.0804=1998.36点。

       在实际的走势中,指数的回调高点并未出现在预测的目标位,而是出现在2013年7月4日的2022.14点。图中可以看到,目标位对指数的运行起到了约束作用,指数在这一点位附近上下震荡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震荡的幅度逐渐增大,形成了一个逐渐扩散的三角形走势(图中未虚化部分左侧黑色虚线标识)。

       有趣的是,在这个案例中指数结束这种逐渐扩散的三角形走势之前的最后一波震荡的幅度刚好接近一级台阶的高度。我们将低点1946.37代入上涨一级台阶公式可得1946.37×1.0804=2102.86,而指数实际的波段高点出现在2013年7月11日的2092.87点,也就是说,指数扩散三角形走势中最后一波震荡的幅度和一级台阶的高度相差9.99个点。

       同时,这一目标位也是前文中提到的和以2444.80点为起点的下跌二级台阶公式目标位2106.13十分接近的两个台阶目标位之一。这个目标位对后市走势的影响同样是起到了约束作用,但是这种约束属于相对罕见的情况,因为指数并未在此处出现逐渐扩散的三角形走势,而是在8月27日到9月2日之间形成了一个震荡箱体,图中蓝色虚线框B标识。因为这一目标位是三个台阶的目标位重合而成,所以在距离这一目标位形成的走势比较远的地方也能对指数走势造成影响。

       指数出现波段高点2092.87之后开始深幅回调,并于2013年7月30日出现回调低点1965.36点,随后指数继续高低点分别逐渐抬高的上涨走势,对于这一段走势的预测,我们便可以用两个不同的上涨台阶模型交替预测的方法。一个上涨台阶模型以1946.37点为起点,另一个上涨台阶模型以1965.36点为起点(图中分别以蓝紫色台阶和黑色虚线台阶表示)。

前文中已经计算出了以1946.37点为起点的上涨一级台阶目标位,并未对指数的转折点位产生预测效果。

       那么我们来计算以1965.36点为起点的上涨以及台阶模型目标位,来对指数的回调点位进行预测,将数据代入公式,可求得目标位为1965.36×1.0804=2123.37点。在实际的走势中2013年8月14日指数运行到距离预测目标位0.4个点位的2122.97点开始下跌,虽然在随后的8月16日指数的上影线远高于2122.97点,但此时指数已经持续了三个交易日的下跌走势,并且16日之后指数仍在下跌,也就是说,16日是处在本次回调的过程中,虽然这天的上影线很长,但笔者认为以14日作为这一波调整的回调起始点是比较合适的。

       并且2123.37点这个目标位在9月4日和5日这两个交易日对指数的运行产生了短暂的约束作用(图中黑色虚线标识),这个位置正好在蓝色虚线框B之上,交替的两个台阶模型目标位都对指数产生了约束作用,这样指数在这一波上涨中仅有的两次横盘,我们都可以根据台阶模型把握到了,这也是交替预测法的优势之一。

       2013年8月23日指数结束回调走势继续上涨,并且分别在9月3日和6日有效突破了两个台阶模型的第一级台阶目标位,我们分别将1946.37点和1965.36点带入上涨二级台阶公式可求得目标位分别为:

1946.37×1.1608=2259.35点

1965.36×1.1608=2281.39点

       而在实际的走势中此次上涨指数的波段高点为2270.27点,恰好接近两个预测结果的中间位置,与2259.35点相差10.92个点,与2281.39点相差11.12个点,两个预测结果一个比实际值稍高,一个比实际值稍低,而且两个点位与实际值之间的距离几乎是一样的,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神奇的巧合。

       在随后的走势中,指数处于下跌波段,将高点2270.27代入下跌一级台阶公式之后就得到了指数反弹的目标位,2270.27÷1.0804=2101.32点。

       这也是和以2444.80点为起点的下跌二级台阶公式目标位2106.13十分接近的两个台阶目标位中的另一个。

       这三个目标位分别为2106.13点、2102.86点和最后出现的2101.32点,三个目标位之间相差均不超过5个点位,几乎可以看作是一个目标位,在图中也可以看出,这三个目标位几乎连成一条直线。

       在随后的走势中,指数在与目标位2101.32接近的2093.20点,出现小幅反弹,反弹结束后指数在目标位附近受到约束并出现逐渐扩散的三角形走势(图中黑色虚线标识)。结束扩散三角形走势二十余个交易日后,指数再一次运行到这一目标位附近受到约束出现振荡走势(图中蓝色虚线框C标识)。

       在两次受到目标位影响之间的这段走势中,指数经过了一轮涨跌,幅度刚好接近一级台阶的高度,我们可以用低点2078.99点对高点2260.87点进行预测,将低点代入上涨一级台阶公式可求得目标位为2078.99×1.0804=2246.14点。这一点位与高点实际值之间相差14.71个点位。

       在图中可以看到,随后的走势中这一目标位在12月6日到10日三个交易日内三次对指数形成压力。

       一般情况下,台阶模型对上证指数点位预测误差较大的时候,会对指数的运行有较强的影响。


模型理论系列丛书目前已推出第七册,欢迎大家关注“模型理论”公众号,了解学习更多精彩内容!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