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8-创业企业如何规避法律风险

0008-创业企业如何规避法律风险

00:00
03:07

今天我们开讲一个新的话题,创业企业如何规避常见的法律风险。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除了公司,或者说除了公司制组织以外,还有哪些组织形式是创业者在实际的经营管理中会经常打交道的,了解这些非公司制组织的性质和特点,对于公司内外部管理决策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日常生活中,除了公司以外,常见组织形式还有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然而他们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其实有的时候就连法律行业的从业人员也难以分清。


先说公司,公司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种,股份有限公司门槛较高,一般而言,股份有限公司的规模比有限责任公司大,上市公司都是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组织,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因此,公司的股东承担的是有限责任。


再说非公司制组织,它们不具有法人资格,也就是说它们不能独立承担责任,它们的责任是与创业者绑定在一起的。当非公司制组织资不抵债时,创业者(有限合伙人除外)仍需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创业者设立非公司制组织面临的风险更大。

既然非公司制组织有如此大的风险,为什么仍有大量的组织采取非公司制呢?


综合来看,大概有四个原因:


一是降低税负。

非公司制组织盈利后,创业者只需要缴纳一次个人所得税即可,无需缴纳企业所得税,因此税负较低。


二是组织架构简单,降低管理成本。

一般来说,非公司制组织内部架构比公司制的简单,无需设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等等,决策效率更高。除此之外,非公司制组织的成立、注销程序也相对简单。我们常见的商铺,绝大多数采取个体工商户的形式,就是因为成立、经营管理、注销等等程序都相对简单,管理成本较低。


三是经营管理的需要。

私募股权投资等创投企业一般采取有限合伙制,除了降低税负之外,带给普通合伙人提供较好的激励机制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这样的制度让有能力的普通合伙人投入少量金钱、承担无限责任,更好的绑定自身目标和企业发展目标;有限合伙人投入大量金钱、承担有限责任,在不干涉普通合伙人经营管理的同时,更放心地向合伙企业投入大量资本。


第四就是法律、法规的强制规定。

涉及公众利益的组织,如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等,必须采用合伙企业的形式。由于将承担无限责任,合伙人将面对更大的风险,这样的做法更有利于保护公众利益。


今天的分享有点儿长,总结一下,公司是法人,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公司的股东承担的是有限责任;而非公司制组织不具有法人资格,创业者(有限合伙除外)需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