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罗素《逻辑与知识》下:哲学家在山顶等着科学家吗?

35.2罗素《逻辑与知识》下:哲学家在山顶等着科学家吗?

00:00
18:23




罗素《逻辑与知识》下哲学家在山顶等着科学家吗?



一、引子


我经常听到这样一个比喻:说是科学家辛辛苦苦爬一座山,爬到半山腰的时候,发现哲学家已经等在那里了。


而科学家和哲学家一起继续爬山。等他们两个爬到山顶,发现神学家和禅师已经等在山顶了。


这样的故事暗示,科学、哲学和宗教,这三者之间存在一个由低到高的关系。但是,我认为这样的关系是充满误导。科学和宗教爬的,不是同一座山。


那么,在哲学家看来,科学、哲学和宗教三者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罗素在著名的《西方哲学史》里,写过这样一段话:他说:哲学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它与神学的共同之处在于,都包含着人类对未知事物的思考;它与科学也有共同之处,那就是理性地看待事物,而不是一切都遵循权威,无论是哪种权威……”


罗素提出,哲学是结语神学和科学之间的无人之地,受到了双方的攻击。而且,作为分析哲学家的罗素,一再强调:逻辑才是哲学的本质。


今天,我们就要来继续阅读的《逻辑与知识》这本书,来看看罗素对这个世界的基本认识。



今天的课程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首先,我们来概括介绍一下,什么才是罗素的逻辑原子主义。


然后,我们来看一下,罗素对知识的二分,那就是亲知和摹状知识。


紧接着,我来介绍一下,罗素在20世纪初提出的一个重要逻辑难题:理发师悖论。


最后,我们来介绍一下,作为公共人参与大众讨论的罗素。



二、逻辑原子主义


罗素的哲学立场被称为逻辑原子主义。那么,什么是逻辑原子主义呢?


这里的原子和物理学里的基本粒子没有关系,但是取了这个词的一个含义:那就是独立,而且不可再分。


罗素自己在一篇论文叫做逻辑原子主义的论文中,给出了这样的说法:我要提倡的那种逻辑是原子主义的,是与那些多少追随黑格尔的人的一元论逻辑相反的。我说我的逻辑是原子主义的,这是指我具有一种常识的信念:存在着许多个别的事物。我并不认为,这个明显具有多样性的世界,仅仅是唯一的不可分的实在的假象或不真实的部分。”178这篇论文也收录在《逻辑与知识》这本书里。


早在剑桥求学的时候,罗素就接触过黑格尔哲学。不过,罗素对黑格尔一点也不喜欢。


他感觉,黑格尔让人们陷入了语言的迷魂阵,有时候他自己也不清楚自己在说什么。所以,他要回到由数理逻辑支配的常识领域里去。



罗素设想了一种原子主义的理想语言。在这种语言中,语词是和对象是一一对应的。也就是说,一个简单对象,只能有一个对应词。而一切复合的对象,可以用组合起来的语词来加以表达。一些基本事实对应一些基本命题。它们像原子一样是彼此独立,不可还原的。


这样的事实就被称为原子事实,这样的命题就是原子命题。当然,在这套语言中,还要有一些逻辑词汇,例如或者如果等等。这样一种语言和我们日常的语言相比,有很大的好处。


它是一目了然的,在那里存在错误,可以一眼看出来。不过后来在罗素的学生中,出现了一个天才。这个学生对这样一套语言的理想,提出了致命的打击。这个学生就是奥地利人维特根斯坦。


在以后的课程里,我会来详细加以介绍维特根斯坦。


不过需要说的,罗素在构造这套理想语言的时候,默默地使用了一个原则。那就是著名奥卡姆剃刀


这是中世纪经院哲学的一个重要原则。简单来说就是:若无必要,不要提出过多的假定。


罗素自己把它理解为:哲学要用最小的词汇量来工作。要用已知的实体来构造理论,而不要用它们来推论未知的实体。


所以,逻辑原子主义如果真的可行的话,能将是一套非常简洁,完美、没有废话,也没有似是而非的哲学体系。



三、亲知和摹状知识


罗素把人类的知识分为两类:第一类他称之为亲知。亲人的亲,知识的知。


那么,亲知是什么呢?


亲知就是我们直接觉察到的东西。是直接的知识。亲知既不需要推理,也不需要其他的媒介。例如我吃了一粒糖,嘴里感觉到它化开,还有甜的味道。这个就是亲知。


罗素认为,除了感觉材料之外,人的回忆和内省,其实归根溯源都是来自亲知的。这一点,罗素显然受到了英国经验主义的影响。


在罗素的知识大厦中,第二类是摹状知识。


上一次课程我介绍过专名和摹状词的区别。这个二分是和知识的分类直接相关的。


所谓摹状的知识,就是一种语言表达式。罗素把它分为两种,模糊的和限定的摹状词。


例如我们说一个老男人,就是模糊摹状词。而当我们指着一个人说这个老男人,就是限定的摹状词了。罗素主要讨论的是限定摹状词。


一般来说,我们是不能通过亲知来了解一个限定摹状词的对象的。例如,我说“20世纪最长寿的人,或者太阳系最大的行星。我几乎没有可能对它们获得直接的知识。


罗素有一个基本信念:一个命题,只要它是可理解的,它必须包含亲知的成分。


因为,我们只有通过亲知,才能建立起和事物的直接接触。例如,我们中绝大多数人,一定没有见过秦始皇。我们关于秦始皇的知识,都是通过历史上留下来的记载获得的。几乎所有的历史记载,就是罗素所说的一系列摹状词。


但是,如果我们一直向前追溯,去找这些摹状词的根源,一定会找到一些直接见过、直接了解秦始皇的人的亲知。例如当时的大臣、宫廷侍卫、秦始皇的亲人,负责记录的史官等等。


再比如,我们都知道地球是圆的的。但是,你怎么知道地球是圆的呢?


绝大部分人,是通过书本或者学校教育获得这个知识的,也就是通过书本作者或者老师的摹状词获得的。但是,归根结底,总有人是通过亲知知道,地球是圆的。例如,第一个进行了环球航行的麦哲伦。还有那些曾经在环绕地球飞行的宇航员加加林等等。


换句话说,摹状词传递的都是间接知识。但是,一个摹状词是否有意义,取决于它是否建立在直接通过亲知认识的感觉材料上。


罗素甚至认为,绝大多数的普通专名,例如苏格拉底、柏拉图,都是伪装的摹状词。换句话说,这些专名可以被改写为一些摹状词。


例如,苏格拉底,就是那个在公元前399年被雅典城邦判处死刑的哲学家。但是,有些专名,罗素称之为逻辑专名,它们是无法被摹状词来表达的。


例如,一个人在一个特定环境中的感受,我看到的这朵花。逻辑专名里必然包含了这样词,来指向特定的感觉材料。罗素对知识的二分,其实本质上是要建立起一条有效的知识链条。


摹状词就好像是一条环环相扣的链子。这条链子可以很长很长。但是,如果你不断往上寻找,这条链子必定是要和亲知,否则他就成为了无本之末。


间接知识必然要建立在直接知识上。这样知识大厦的根基才是稳固的。


四、理发师悖论


罗素悖论,又叫做理发师悖论。这个悖论是罗素在1902年提出来的。


在《逻辑与知识》这本书里的一篇文章逻辑原子主义的哲学中,罗素讨论了理发师悖论。


让我们想象有这样一个村子。村里有一个理发师,他的工作就是给别人理发和刮胡子。不过,这个村子有一条奇怪的规定:这个理发师只能给那些自己不刮胡子的人刮胡子。这对所有其他人都没有问题。一个人只要自己不刮胡子,可以请这个理发师给他刮胡子。


但是,有一天一个顾客来到了这位理发师的店里。他显然不是来理发的,而是来搞事儿的。


他指着那条规定,问理发师:你的胡子是谁刮的呢?理发师立马就崩溃了。


因为按照规定,如果理发师不给自己刮胡子,他还是要让理发师来刮胡子。


而他本人是这个村子里唯一的理发师。按照那条规则,理发师又不能给自己刮胡子。


因为,如果理发师给自己刮胡子,他就成了一个给自己刮胡子的人。显然违法了规则。于是就出现了那个神秘顾客提出的问题:谁来给理发师刮胡子呢?


这就是罗素悖论


罗素悖论看上去很好玩,但是这对于当时逻辑学家来说,是一个天大的灾难。这个悖论几乎把逻辑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集合论,彻底推翻了。


我们在高中里学过简单的集合。


集合好像是一个买菜的筐,我们把一些类似的元素都放到这个筐里面去。元素与集合只有两种关系,那就是属于或者不属于


例如,有人叫你买蔬菜,你可以把萝卜、青菜、黄瓜都放进去,但是鸡蛋就不能放进去。


理发师悖论的问题是,如果把这个集合也当做一个元素,它是否属于自身呢?于是出现了自相矛盾的结果。



20世纪初的时候,德国逻辑学家弗雷格就在这样一种集合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严密的体系。


不过,罗素得知后,就写信给弗雷格,讲了理发师悖论。弗雷格是个聪明人,立刻明白了罗素的意思。


他知道自己创建的体系是有问题的。但是那个时候,他的那本书已经交给出版社印刷了。


于是,弗雷格感叹道:在工作结束之后才发现那大厦的根基已经动摇了。对于科学工作者来说,没有什么比这更为不幸的了。


不过,个人的不幸最终也推动了逻辑学的发展。



五、公共人罗素


罗素非常喜欢一句话:参差多态乃是幸福之本源。也就是说,如果要幸福的话,是没有统一的标准的。只有当存在多种多样的方式和选择,人才可能获得自己的幸福。


罗素的一生可以说是参差多样的典型。在上一次课程里,我介绍过,罗素在一战期间,曾经因为反战而被捕入狱。因为这件事情,罗素被三一学院解除职务。


不过他利用在监狱的六个月时间,阅读了大量书籍,还写作了《数理哲学导论》。但是此后,罗素丝毫没有收敛自己介入公共生活的立场。一战后,罗素参加工党代表团,参观了苏联。


1920年,罗素还访问过中国。他给正处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中国知识界,造成了一个文化事件。


不过他对中国的观察,使得他得出了如下的结论:中国是一切规则的例外。他回国后写成了《中国问题》一书。


罗素回国后,作为工党候选人参见了国会议员选举。但两次竞选都以失败告终。


罗素也是一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人。1929年,他出版了一本书《婚姻与道德》,提出了一个离经叛道的观点。那就是在婚姻中,人不应当忠于配偶。使得英国读者非常震惊。


二战期间,罗素来到了美国。他本来想担任哈佛大学的教授。但是被一位教会人士抗议,而没有如愿。但就是在这样的困境中,罗素写出了《西方哲学史》这部书。


二战之后,罗素致力于核裁军。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他还一直出现在各种各样的公共集会和讨论中,反对战争。他说过这样一句话:战争不决定谁对了,只决定谁留下了。


罗素一辈子从始至终都是一个和平主义者,他反对任何形式的战争。他还说过:不是人类消灭战争,就是战争消灭人类。


罗素的一生活了98岁。他的确也在不断追求爱情,一辈子曾经四次结婚。但是每次离婚,他都直接请律师处理,显得对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很没有人情味。罗素就是这样毁誉参半的人。


六、结尾


罗素一辈子反对任何宗教,尤其反对基督教。他曾经说过:我绝不会为我的信仰而献身,因为我可能是错的。


1957年他出版过一本书,叫做《我为什么不是基督徒》。在这本书里,他说过:我相信,我死后将腐烂掉,不会残存任何自我。我已不再年轻,我热爱生活。但我鄙视那种想到湮灭就吓得直哆嗦的人。幸福并不因为有尽头就不是真的幸福,思想与爱也不会因为不能永存而失去价值。


罗素是一个言行一致的人。人最后就像小河进入大海一样,非常平静,没有痛苦。


他是这么想,也是这么做的。他死后,没有举行葬礼。他选择将自己的骨灰撒在威尔士山,但没有公布具体的地点。



1959年,罗素在一次电视采访中,对未来的人类留下了两点忠告:


第一点是关乎智慧。


如果你在从哲学或者任何形式的研究,你要问自己一个问题:事实是什么?以及这样的事实证明了什么?


千万不要被自己更愿意相信的东西、或者人们认为相信了之后会对社会更加优异的东西所影响了。只要而且只能考虑是是,什么才是事实。


第二点是关于道德。


爱是智慧的,恨是愚蠢的。在这个日益紧密联系的世界里,我们必须学会相互宽容。我们必要要学会忍受一个事实,总有人会说出我们不想听的话。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存。


我们要学会共存,而是一起灭亡。我们必须学会宽容,这对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继续存在下去,是至关重要的。



好的,我来总结一下今天的课程的内容:


首先,我们来概括介绍了一下,什么才是罗素的逻辑原子主义。


然后,我们来看了一下,罗素对知识的二分,那就是亲知和摹状知识。


紧接着,我来介绍了一下,罗素在20世纪初提出的一个重要逻辑难题:理发师悖论。


最后,我们展现了,作为公共人参与大众讨论的罗素。



好,现在我想提出本周课程的问题,你有没有使用过没有指称,或者没有意义的语词呢?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踊跃打卡,并回答问题。我将在本周日对大家的回答做出点评。也欢迎大家留言分享,你在本周的课程学习中产生的疑问和困惑。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赵小丝2193

    几次婚姻恰恰说明罗素认为爱情与生命一样,有期限的,故此他不信宗教。如果宗教在前面,他并没有爬到那个高度,他自己所说的“宽容”在婚姻中,他自己并没有做到。所以一个国家或一个家庭需不需要宽容呢?既然宽容可以存续下去,他为什么做不到呢?还是这是人类的通贯,说一套做一套,还是他并没有完全理解他自己在说什么?虽然一直以来就很喜欢他……部分不等于整体

  • 海上新云

    喜欢郁老师讲课的语调,声音有力有磁性,启发性强,要是我的高中政治老师也这么会讲,我一定早早喜欢哲学了!

  • nb8el8cuygcfc2494o24

    理发师们互相刮胡子

  • 陈慧之

    每个人都有多种身份,理发师也不例外。他在给自己刮胡子的时候就不是理发师了,只是一个男人,所以给自己刮胡子不会引发悖论。证明他不是以理发师身份给自己刮胡子的还有一个原因,他在给自己刮胡子后肯定没有收费。

  • 风依FE

    理发师可以去隔壁村子里自己给自己刮胡子,或者请人给自己刮胡子

  • 阿赖耶识nobody

    我们可以认为他们爬的不是同一座山,因为组成山的信息量不在一个数量级。我们可以认为他们爬的是同一座山,但这座山正在不断变大。所以神学与哲学的认知体系虽然被撑出了无数大洞,但还是有其可用之处。而科学无论修补了神学与哲学的多少破洞,他也不能(至少暂时不能,而且应该永远不能)遮蔽住整座大山。因为这座山变大的趋势不会停止。

  • Evaerest

    语言是无法全然描绘思想和感受的,很多诗歌都没有明确的指称和意义,生活中得意忘言时也不知所云。不过我是非常赞同罗素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不是因为具体作品,而是写作风格真的在贯彻“奥卡姆剃刀”原则,言简意赅,语法严谨优雅、用词精准生动,非常能体现英文之美,无论阅读、朗读都很享受。

  • 小葫芦书屋

    越来越好玩儿了!以后可以讲,要给儿童创造丰富的获得亲知的机会,而不是在没有亲知的时候给出一堆摹状词。

  • hardmanf

    如果把宇宙比作一座山的话,应该爬的是同一座山,毕竟只有一个宇宙(除非平行宇宙存在)而且是设定共处同一个宇宙的神学家、哲学家和科学家。只是他们攀爬的路径不同,时间不一,彼此所见的风景和感受自然不同,都是对我们这个无限可能性宇宙的探索、解读和体验。

  • 此事楞严常露布

    理发师显然是单身狗……

    复旦郁喆隽 回复 @此事楞严常露布: 这个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