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迷思】10 交朋友,你需要“新时代的门当户对”——交友条件
如果你曾经把“门当户对”“属于同一个小圈圈”当成是做朋友的一种标准的话,请你理解,这可能是人生某一个阶段所采用的标准,而不是永恒的。有机会的话,把内在需求的标准提高到外在需求的标准的上面,也许能够找到一位你最在乎的朋友。
【友情迷思】10 交朋友,你需要“新时代的门当户对” | 交友条件
【友情迷思】11 被孤立有多可怕,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明白 | 同侪压力
【友情迷思】12 自嘲的人,是真的不介意自黑吗? | 自嘲
【第二十八周答疑】走出“亲密恐惧”,你需要完成这三步
自己站得平稳,人际关系才能够跟着平衡。你好,我是蔡康永。
在人际关系当中,我们非常在乎的一种人际关系就是交朋友。交了这么多朋友之后,你有没有真的问过自己,你想要的是什么样的朋友?你是根据什么样的条件审核,才决定这个人可以做你的朋友?
也许在听今天的情商课之前,你并没有机会认真地问过自己这个问题。那,现在问出来了,就来想一下吧。如果我来想这件事情的话,我对于朋友的要求,第一个大概是可以在朋友的面前自在地做自己。
也就是说,如果有一个人表面上看起来,各方面都符合我对于一个朋友的需求,可是TA让我很紧绷,很不放松,即使对方是出于善意,我也没有办法跟这个人做朋友。
你可能会好奇,什么样的人会出于善意,却依然使你紧绷、不自在呢?绝对有。比方说,有的人跟你在一起的时候,不断地吹捧你,不断地赞扬你的成就。
如果碰到这样一个人,也许TA是真心地欣赏你,崇拜你,可是你就会觉得,TA是让你当一个永远的模范生,TA应该是需要一个精神导师,而不是在找一个朋友。
你在这样子一个人面前,为了回应TA的善意跟看重,你不好意思挖鼻孔,不好意思做出不雅的动作,不好意思聊一点低级的事情。这比较像是一个教主在面对TA的信徒,或者是一个偶像在面对TA的粉丝,而不像是朋友在面对一个朋友。
也许有一些比较极端的说法,会说“朋友根本就是一个一个的小圈圈,他们那种人就只跟他们那种人在做朋友而已。”会得到这样子的结论,可能是观察到了某一个现象。
可是,这是表面的现象,恐怕不是交朋友真正的原因。也许我们所看到的现象是,有钱人只跟有钱人做朋友,明星只跟明星做朋友。
可是,实际上的原因可能是,有钱人只有在另外一个有钱人面前,比较能够自在地做自己,因为他们双方都没有把金钱,当成是那么了不起的一件事情。而明星在明星的面前大概也是一样,他们都没有把名气或者是光环,当成是那么了不起的一件事情。
所以你现在就可以试试看,列出来三个你觉得“作为你的朋友必须要具备的特点”。容许我提醒你,当你在列出这些“做你朋友的特点”的时候,你要往本质的方向走,而不要看一些表面的现象。
像我,虽然有爱看书的习惯,可是其他爱看书的人,并不会必然地变成我的朋友。很多爱看书的人在我眼中呆头呆脑的,根本聊不来。
而另外有一些不爱看书的人变成很好的朋友。他们重视的是我作为一个一般人都有的七情六欲,而不是很表面地把我当成一个长了两条腿,会走路的行动书架。
我的生活跟你的生活一样,有很多来来去去的人,朋友也会介绍新的朋友给我认识。可是,如果一个本来介绍来要当我朋友的人,可是TA跟我联络的时候,第一句话就是“我人生有个问题想要请教你”,我就再也不会跟这个人联络了。
因为很明显的,对方需要的是一个生活辅导者,或者是心灵咨商师,而不是一个朋友。我当然很乐意,在跟别人做了朋友之后,给对方一些建议,就像我的朋友们也常常给我各种建议一样。可是如果出发点就是要提供心理咨商的话,我不认为有办法从这个出发点建立一段友谊。
所以你可以看到,当你在想“做你的朋友要具备什么条件”的时候,你几乎只要列出一个最核心的条件,其他的部分都可以从这个核心的条件散发出去。
这也就是我们今天的情商课想要提醒的,关于交朋友的第一件事情,交朋友要往内在找,而不是往外在找。
如果相信了所谓的“交朋友就要找门当户对,同一个圈子的朋友”,那只是被现象所误导了。
有人说“有了网络之后,人跟人之间的友谊变成了很虚拟,都不实际了”,我也觉得这是似是而非的说法。人跟人之间的关系,很多时候本来就是虚拟的,本来就是抽象的,要多实际才叫作实际呢?
我们跟一个人心灵相通,兴趣相合,你来我往地写信,通信通了十年,这还不叫朋友吗?一定要见面,常常吃饭,才叫作朋友?很多每星期跟你固定喝酒吃饭的所谓朋友,比起那个跟你写信却从未见面的朋友,更不了解你的内心。
你们在吃饭喝酒的时候,从来不会提及自己热情所在的兴趣,或者是人生的目标。常常见面的酒肉朋友,跟从未见面的通信的朋友,当然是通信的朋友比较了解你的内心,比较符合你对于一个朋友的需求。
所以,关于找朋友的标准,除了我们刚刚所提醒的“要往内在找,不要往外在找”之外,另外一个要提醒的就是,双方拥有一个你真正在意的共同点,会盖过那些表面上的不同点。
在网络上面所累积的友谊,常常就具备了这样子的特色。现实世界里面的各种背景条件都不重要,你甚至没有看过这个人长什么样子,不知道TA毕业自什么学校。
只要你们是喜欢同一个乐团,喜欢打同一款游戏,或者是喜欢研究同一种学科,你们就会有聊不完的话。这也就是为什么当你回想到学校生活的时候,在同一个社团里的人比起同班的人,要更能够变成你的朋友。
关于选朋友的标准,今天的情商课要提醒的第三个重点是,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我们对于朋友的要求会改变。
心理学上的研究发现,十岁之前的小孩,因为还没有办法认知除了自己之外的其他人有什么需求,所以,最需要的朋友,是朋友能不能带给自己快乐。
而等到了青春期的时候,我们更在意朋友的标准是,朋友能够站在自己的同一边,而跟大人的世界,跟爸爸妈妈拉开距离。
过了青春期,长大成人之后,在早期我们比较在意的是,哪些朋友能够给我们生存的资讯,哪些朋友能够提供生存的人脉。
等到进入婚姻之后,很多人会把交朋友的重心放在夫妻双方的共同朋友,因为大家所要经历的挑战,肩上所承担的责任都很相似。
等到了生命的晚期,因为会感受到剩下的时间越来越有限了,所以更会在意相处的时候的品质,而不会去在意那些外在的条件,或者是在一起混的时间多寡。
有一部电影叫作《The Bucket List》,翻译成《遗愿清单》,或者是《一路玩到挂》。讲的是一个身家亿万的富豪,在病房里面遇上了一个汽车工人,两个人的身家背景还有个性都非常不同,只有一个共同点,是他们人生都即将要结束了。
于是他们核对了彼此,对于生命所剩下的时间,最希望完成的事情,列出一个清单来。他们在实现这张清单上的愿望的过程里面,还是会起争执,还是会吵架,因为彼此的个性跟背景就是这么不同。可是,他们变成了最要好的朋友,他们一起互相扶持,达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愿望。
所以,如果你曾经把“门当户对”“属于同一个小圈圈”当成是做朋友的一种标准的话,请你理解,这可能是人生某一个阶段所采用的标准,而不是永恒的。有机会的话,把内在需求的标准提高到外在需求的标准的上面,也许能够找到一位你最在乎的朋友。
今天的情商课最后的小练习。请你回想一下,你跟你最好的朋友之间,你们彼此双方最在意的共同点是哪一点?
欢迎你在留言当中告诉我们。我们下一堂情商课还是一起共度哦!
本章内容支持
丛非从,一个好玩、深刻的心理咨询师,微信公众号:丛非从(ID:congnotcong)
人说“真朋友在一起沉默也不觉尴尬”,想来这正是一种自在了吧。
我的好朋友,是有聊得来的价值观,是能够相互吐露真心却不担心被对方出卖,是就算把自己最懒最差的一面表现出来也不怕对方嫌弃,是有困难一定会尽力帮忙或者出主意,是说出心底的焦虑和不安也不会被对方嘲笑,不用伪装也不相互攀比,就算一年只见几面也丝毫不陌生,见面可以聊通宵,从家庭到工作,每次聊完都觉得坏心情被赶走,能持续正能量好久。这样的朋友真的不多,很幸运我有几个,而且都是十几年的朋友,感谢你们在我生命里
rx1l3v02i2h6umz4swjv 回复 @D江月: 我也很想要这样的!给我来一打我不嫌多!
我喜欢一个非常多才多艺的同学,她的很多能力几乎就是我理想中的自己,想成为她的朋友,但我知道我很多方面的能力不足,可能完全不能符合她的交友条件。而且我察觉到自己在试图做朋友的过程中犯了很大错误,例如我一直在用刻意价值付出,因为我知道自己对于她应该是毫无存在价值的,大多数人都喜欢与比自己强的人做朋友,我也是她也是;而且我的过分热情善意可能还让她产生了不自在的感觉。我去尝试了她喜欢的东西,但也不是100%都能喜欢起来,只是有了聊天的话题。我在她面前不是真正的我,她在我面前也不是真正的她,我可能只是怀着一种憧憬去和她交朋友,但双方现在可能都不是特别舒服,这样的交友是一种错误吗?
亚青_i3 回复 @灌篮X: 没必要刻意跟优秀的人做朋友,在优秀的人面前刻意,谨慎,难以有好的发挥,难以有成就感,不自在。找朋友的标准就是能让自己放松随意的,可以肆无忌惮表现的。
我会选择能力比我强的人做朋友,但是能给我带来快乐的朋友也必须有,朋友也在不断变化,自己也在不断变化,我经常跟自己聊天
一心 回复 @给自己留点儿: 很好
我和我的朋友可可从8岁认识到现在已经22年了。我性格文静不爱说话,她用现在话说是女汉子!她爸妈和我爸妈都很纳闷,为什么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人能玩的那么好!以前我们也经常想这个问题,后来知道了,我们性格虽然天差地别,但我们有共同的价值观,对待事物的看法没有太大的差异!我的想法她能懂!她做的事情我也理解并支持!
ZerOyOu 回复 @春暖花开鹤鹤: 七月与安生嘛
刚才自己拿了两个顺丰超级大的编织袋快递,毕业快递那种大包裹,自己在宿舍楼下挺绝望的上愁怎么般到6楼(无电梯),绝望的时候看到自己室友从我旁边走过,问了一句,这是什么呀……我说快递,他就上楼了。我一个人唱着凉凉上楼了。突然觉得自己特别失败,做人超级失败,同住三年的室友一点帮忙的意思都没有想起之前一个人告诉我,室友只是一种关系并不是朋友。我想问一下我真的这么失败吗???
拾七414 回复 @八月十四_l0: 也许是他没有考虑这么多或者有急事儿吧。看你的表达里面没有请求她帮助唉,也许他觉得你不需要帮助靠自己也能拿上去也说不定哦,所以当时你可以直接问一下他方不方便帮你拿快递呀!
如果我与一个人相处时感到Ta能带给我温暖,我会坚定与Ta做朋友的决心;有时候我会先琢磨别人的优点,当Ta的优点我很喜欢的时候,我会决定与Ta交朋友;有时候如果有人很会开我的玩笑,我也会与Ta成为朋友;或者是莫名其妙的跟某个人很聊的来,我会与Ta成为要好的朋友。
1580111lsje 回复 @DrunkInSeattle: 恩
对于朋友的要求是怎样的?我回想之前的,学生时代,我会找有共同兴趣爱好,脾气合得来,观点差不多的朋友,一起做喜欢的事,好像更多的是找个玩伴,不会觉得孤单。工作之后,特别是有了男朋友后,更多的是各自的朋友,只需要玩得来,吃的来,有节目的时候能一呼百应。结婚生子之后,和朋友相处时间更少,随着地点的更换,状态的变化,朋友圈已经不在了,都是泛泛之交,也许更多的是围绕孩子展开,比如孩子朋友的家长。我在寻找自己的朋友圈,现在还不晚,值得我深思内在对朋友的要求。
标准 1能够不让自己不自在不舒服的。也就是内在精神层次的交友。2双方都有一个共同点来概括所有表面上的不同点。3每个时段有每个时段的好友,只要互相能够报团取暖就好。
重锤火花 回复 @重锤火花: 3共同的需求
我跟我最好的朋友真的不算是门当户对,他小康家庭,我中产阶级;他现在型人格,我未来型人格;他生活随意,我生活带有框架。可是我和他相处10年之久,没有吵过一次架,也没有为了某一件事闹的不开心,都能做到互相包容。每当观点不统一时候,我们采取的是理解认同对方,表示支持。我们既不控制,也不讨好,很自然,也许就是我们的共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