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芒种(2):梅雨洒芳田

22 芒种(********

00:00
14:40

【购买《宋英杰讲二十四节气》的小伙伴,可以添加微信ID:kylin0503 发送购买截图,加入宋老师VIP专享讨论群,群里提出的问题会不定期被宋老师回答呦

芒种:梅雨洒芳田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您好!我是宋英杰。欢迎您收听《宋英杰讲二十四节气》。


今天这一讲,想跟大家聊一聊芒种节气的气候特点。


唐太宗有一句诗,叫做:和风吹绿野,梅雨洒芳田。


我觉得可以作为芒种节气的主题诗。


到了芒种,按照气温来划分季节,此时冬春夏的面积分别为132、593、235万平方公里。虽然立夏是名义上的夏季首个节气,但在二十四节气起源的中原地区,往往是将端午或芒种作为夏季的起始。


这个时候,江南地区虽然已经进入夏天了,但经常感觉过的是假的夏天。


按照宋代范成大的说法,就是“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知夏深”。因为老在下雨,所以都不知道春天什么走了,等到天晴了,才忽然发现,居然已经是盛夏季节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梅雨。


梅雨,是冷暖气团之间战略相持的产物,因为发生在梅子黄熟的时节,所以被称为梅雨。自古以来有很多物候与气候“二合一的词汇,比如梅雨、桃花水、麦秀寒、裂叶风等等,而梅雨可能是其中知名度最高的一个。

清代外销画制伞

不过,梅雨也常被写为霉雨,发霉的霉。


“入梅有雨为梅雨,暑气蒸郁,而沾衣多腐烂”。


因为梅雨时间长,连旬经月,很容易导致霉变。


一说起梅雨,就很容易被想象成暗无天日的阴雨,梅雨很容易被脸谱化。实际上,梅雨时节的天气特点是忽晴忽雨,所以谚语说:黄梅天,十八变。


什么是梅雨,自古以来有很多种定义,梳理一下主要有四种观点:


第一种定义是:芒种节气之后、夏至节气之前的连绵阴雨,是梅雨。


第二种定义是:梅雨泛指农历四到五月的雨。“四五月间,梅黄欲落,蒸郁成雨,谓之黄梅雨”。


第三种定义是:梅雨特指农历五月的雨。江南五月梅熟时,霖雨连旬,谓之黄梅雨


可以看出,这三种定义都相对比较笼统,基本上是粗线条地划定梅雨的大概时段。


第四种定义呢,是试图界确定梅雨开始和结束的具体日期。


《琐碎录》:(闽人)立夏逢庚日入梅。


《神枢经》:芒种后逢丙入梅,小暑后逢未出梅。


《平江纪事》:吴族以芒种节气遇壬,为入梅,凡十五日。夏至中气遇庚,为出梅。


但这一类定义,又分为三种说法,梅雨的起止时间各有不同。


后来,历书通常是采纳《神枢经》的说法,就是:芒种之后的第一个丙日入梅,小暑之后的第一个未日出梅。这样,以前每年的黄历上就印着出梅和入梅的具体日期。似乎每年梅雨的开始和结束时间都是固定的。这似乎也是一种朴素的理想。


人们的理想是丰满的,但现实往往是骨感的。不仅在各个地方,梅雨有早有晚,即使在同一个区域,每年的梅雨也是早晚不同,长短不一,丰枯各异。


我们归纳一下1736-2000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发生规律。平均入梅日期为615日,芒种二候;出梅日79日,小暑一候;梅雨期平均时长24天。


但是,入梅最早的是519日,还没到小满就入梅了。入梅最晚的是79日,已经过了小暑。最早和最晚的入梅相差50天。出梅最早的是614日,芒种二候;最晚的出梅85日,临近立秋。最早的出梅和最晚的出梅也相差50天。


梅雨期平均降水量226毫米。最多年份高达695毫米,最少年份只有49毫米,两者相差14倍!


最长的梅雨期58天,将近两个月;最短的梅雨期只有6天,还不到一周。


虽然都叫做梅雨,但入梅可以早到小满之前,可以晚到小暑之后。气候平均时长24天的梅雨,早晚可以相差50天!最长梅雨可以比最短梅雨多出52天!梅雨期降水量可以相差14倍!所以,历书上的所谓入梅和出梅,只是贴近气候平均值,并不能代表每年的具体情况。但尽管如此,它还是古代梅雨定义中最好的一个。


梅雨每年不同,有迟到,有早退的,但是有旷课的吗?


有,但确实很少旷课,在这265年中,仅有6年是空梅,空梅率只有2%。可见,虽然有多寡、早晚、长短的巨大差异,但梅雨还是极大概率事件。


当然,除了以上的梅雨定义之外,还有一种更宽泛的定义:


“三月雨为迎梅,五月雨为送梅,夏至前半月为梅后,半月为时雨。遇雷电谓之断梅”。


就是把江南春季和夏季的两个多雨时段分为(农历)三月的迎梅雨和五月的送梅雨。统称梅雨,而从降水量上看,是“迎梅一寸,送梅一尺”。还是夏季的梅雨降水量更大一些。


为什么会有把农历三月的桃花水和农历五月的黄梅雨统称为梅雨这种想法呢?


因为古人发现,这两个多雨时段之间,存在着某种微妙的关联。如果桃花水多,那么梅雨就可能少,反之亦然。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一句著名的谚语表述农历三月的迎梅雨和农历五月的送梅雨之间的韵律,叫做:


发尽桃花水,必是旱黄梅。


类似的说法还有:


春水铺,夏水枯。


桃花落在泥浆里,麦子打在蓬尘里。


那么这则流传甚广的雨谚到底是否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呢?


我们进行一个粗略的验证,选取南京、杭州、上海,1951-20153月下旬至4月中旬(迎梅雨)与6月中旬至7月上旬(送梅雨)进行对比。


比如南京,1951-2015年,有32年“发尽桃花水”。在这32年中,有25年是旱黄梅,7年是丰黄梅。


比如上海,1951-2015年,有29年“发尽桃花水”。在这29年中,有21年是旱黄梅,8年是丰黄梅。相关关系比较显著,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但对杭州的统计,1951-2015年,有29年“发尽桃花水”。在这29年中,有12年是旱黄梅,17年是丰黄梅。“发尽桃花水,必是旱黄梅”这句话的准确率却比较低。


因为梅雨量的年际差异很大,比如说南京,最多可以超过700毫米,最少可以低于30毫米。所以春季降水来推测梅雨之丰枯,在古代算是一种很好的思路。


我们再看看现代对于梅雨的划分方式。


目前的气象业务中,是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277个代表站的观测资料,作为确定梅雨的依据。并且,是把长江中下游地区细化为四个区域。这样,每个区域的入梅出梅时间就变得更为精确。因为以气候平均的视角看,江南和江淮这两个区域,入梅时间就相差13天,将近两周,所以笼统地谈论入梅时间,确实过于粗放。


不过,有一点是相似的,就是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都是在芒种时节相继进入梅雨期的。所以在很多人的意念之中,芒种几乎是梅雨的代名词。


芒种之后,由江南至江淮,长江中下游地区陆续进入通常历时近一个月之久的梅雨季节。然后小暑时节陆续出梅。苏轼“三时已断黄梅雨”的诗句(所谓“三时”,是指夏至起的15天之后,恰好正值小暑时节),写的正是小暑时节出梅的气候规律。


有一次,我恰好在江南出差,被淅淅沥沥的雨阻隔在房间里,安闲地守看窗外,那种心境其实也很好,忽然感觉心里不再盛产浮躁了。


但是近一个月之久的阴雨,或许会使很多人郁闷惆怅。人们的心情或许就像民间小曲《月儿》唱的那样:愁只愁云半掩,恨只恨雨还来,想只想缺有圆时,虑只虑晴难买。


人们虽然厌烦阴雨,甚至忌惮梅雨,但人们更懂得,梅雨是一种丰厚的赐予。“农以得梅雨乃宜耕耨,故谚云:梅不雨,无炊米。”人们深知“梅伏两场雨,有面又有米的道理。一旦是缺斤短两的枯梅,甚至空梅,这个时候才会体会到梅雨的好处。


为了提前对梅雨有个基本判断,从前人们设置了好几个占卜的判据,比如:


五月初一:

一日值雨,人食百草。

一日晴,一年丰;一日雨,一年歉。


五月初一要是晴天,是好兆头。


芒种时入梅,之后半个月忌讳有雷,称为禁雷天


民谚说:梅里雷,低田折舍回。


而且刚刚入梅之时还忌讳下雨,谚语说:雨打梅头,无水饮牛。


端午日有雨,预兆来年大熟;夏至日淋雨,其年必丰


雨热同季的季风气候,夏日正是雨、热两种极致叠加的时节,温和的天气少了,地里的庄稼悬念多了,心里七上八下的,所以经常藉由占卜和祭拜以求得安心。


《礼记》:立夏,命有司祀雨师。


《典略》:旧制求雨,太常祷天地宗庙社稷山川,已赛,如其常祭,牢礼。四月立夏旱,乃求雨,立秋虽旱不祷。求雨到七月毕,赛之。秋冬春三时不求雨。


进入夏季,人们格外尊重掌管降雨的“雨师”以及后来负责行云布雨的龙王。最隆重的求雨仪式雩祭大多是在降水量本该最丰沛的时候。


好,今天这一讲就讲到这儿。这一讲说的是芒种时节南方最经典的气候现象---梅雨,梅雨从古至今的各种定义,以及梅雨的发生规律。下一讲,咱们来聊一聊芒种人们到底有多忙,欢迎您继续收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Anne_zvo

    真好,这样的节目多多益善。

  • 1355315pjmf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 张百万168

    今年的夏天我们河南热死了旱死了,省会郑州的气温屡破历史同期记录。农村很多人家的地下水已经抽不出来了,庄家好多都旱死了。气候真的是来越恶劣了。

  • Robinc

    赞👍

  • wujianzhong1

    博古通今。

  • 1522331qpcc

    以前学过农业气象,现在再听宋老师讲回味无穷

  • 兀札拉

    很好

  • 张百万168

    坐标河南信阳,淮河沿岸,中国的南北分界线。两天的潮湿天气就让家里东西都发霉了,江南的连续二十多天的梅雨季节想想都可怕。

  • 一段儿

    与四季合其序

您访问的内容已下架,将为您查找相关内容
5秒后将为您自动跳转
立即跳转